山东聊城的春节的风俗习惯

【山东聊城的春节的风俗习惯】聊城春节有啥习俗?聊城市,地处鲁西这片广袤无垠的平原上 。这里有着悠久的历史,辉煌灿烂的文化 。大约在六千年左右的大汶口文化早期,我们的祖先就在这块肥沃的土地上辛勤劳作,创造着人类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这里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良好的民族习俗,特别是当一年一度的传统节日——春节来临之际,鲁西人民更是以其地方特有的风俗来祝贺 。越是民族的东西,越是世界的 。意思是说,只有带有本民族明显特点的,才能被世界所承认,才能立于世界文化园地而不衰 。因此,鲁西人民历来如何以自己的风俗习惯庆祝春节这一盛大节日,应当认真地回顾一下 。
春节,有广义和狭义两种概念 。所谓狭义的春节,即指阴历正月初一这一天 。辛亥革命前,一直把这一天称为元旦、元日、元辰、元正、正旦等 。辛亥革命后,因改为阳历纪年,随规定阳历元月一日为岁首元旦,而把阴历的正月初一定为春节,以区别于阳历元月一日 。广义的春节所指时间跨度就大了 。中国是农业国,广阔的农村历来以阴历的二十四节气来安排农业生产和农事活动,广大的农民群众依然习惯用阴历来纪年 。因阴历的正月初一,即年节,正处于“立春”前后,故又称为春节 。这一意义上的春节就不是单指正月初一这一天了 。春节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的盛大节日,持续时间长,规模宏大隆重,非常具有民族特色 。
说起鲁西人民过春节,应该从腊月二十三算起 。
腊月二十三日为祀灶日 。民间俗称为“过小年”,又称“小年下”,“小年节”、“小年” 。这一天祭祀的主神就是“灶神”,又称“灶君”、“灶王”、“灶王爷” 。传说这一天是“灶王爷”上天的日子,人们要给灶王爷辞行,所以又叫“送灶”、“辞灶” 。说起来,这“灶神”和“辞灶”还有一段来历 。
这祀灶的风俗由来已久 。要想了解祀灶习俗的演变过程,得首先明确这灶神是那方神仙 。在我们这一带民间传说比较多的一种说法是:灶神是玉皇大帝派往人间监察善恶的神 。人们尊称为“东厨司令”、“灶君”、“灶王”、“灶王爷”或“灶神” 。第二种传说是有一富家子弟姓张,先娶郭丁香为妻 。这郭丁香勤劳、善良、孝顺,但这姓张的偏偏又喜新厌旧,休了郭丁香又娶李海棠为妻 。这李海棠虽有羞花闭月之貌,沉鱼落雁之容,但是她与这富家子弟一样,既不会田间劳作,也不会操持家务,二人婚后是有出无入,坐吃山空,家里又遭火灾,烧的片瓦不留,这姓张的也双目失明流落街头乞讨 。有一天讨饭来到前妻家中,对自己以前的所做所为感到愧疚,便碰死在灶前,后被封为灶王 。从前有的大灶禡上印有一男二女三人像者,即根据此传说而来 。第三种传说是黄帝死后被玉皇大帝封为灶神 。这一传说与古文献记载相近 。
古文献记载也不尽相同 。《礼记·礼器》中在孔颖达所作的疏中说:“颛项氏有子日黎,为祝融,祀以为灶神” 。这祝融本是我们的祖先,是古帝之一 。《礼记·月令》中说:“其帝炎帝,其神祝融,……其祀灶” 。《淮南子·汜论》中说:“故炎帝於火而死为灶” 。汉代高诱注日:“炎帝神农,以火德王天下,死托祀于灶神” 。不管是传说中黄帝死后玉皇封他为灶神,或者富家子弟张姓碰死灶前后封为灶神,还是古文献记载中的炎帝、祝融氏为灶神,这里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实际上祭祀供俸的都是已故的人,并非什么神 。特别是文献中记载的灶神是炎帝或祝融,这实际也是在祭祀对我们中华民族的发展做出过卓越贡献的祖先,因此,不能把这统统视为迷信 。现在祭祀的日子是在腊月二十三,但过去并非如此 。祀灶为古代五祀之一 。从文献中对灶神的记载分析大约在战国前后就有祀灶之习俗 。不过,汉以前是在夏天祭祀灶神 。《吕氏春秋·孟夏》日“孟夏之日……其祀灶,祭先肺” 。汉以后改在腊月举行祀灶了 。《后汉书·阴识传》中有这样一段文字:“阴子方者(阴识之祖先)至教有仁恩,腊日晨炊而灶神形见,子方再拜受庆 。家有黄羊,因以祀之 。自是暴至巨富……故后常以腊日祀灶,而荐黄羊焉” 。自此始,祀灶改为腊月 。唐宋以前,多半在腊日,即腊八 。唐宋时期,祭灶时间是固定在腊月二十四 。明代有“军三民四”或“官三民四”之说 。是说官家祭灶在腊月二十三,民间祭灶在腊月二十四,清中期之后,大都在腊月二十三了 。我们鲁西大都在腊月二十三祭灶 。
这祭灶礼仪也是很讲究的 。祭灶一般是在腊月二十三晚饭后进行 。我们鲁西一带的灶神像多半是贴在灶台上方的墙上,两边贴有“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对联,横批是“一家之主” 。祭祀时,摆上糖瓜(也有的叫糖藕),果品、蛋糕、枣糕,也有的用水饺做供品,取民间起身饺子落身面之意 。这辞灶所用的供品,多是粘和甜的,意思是想粘住灶王的嘴,不让他上天说坏话,或者让灶王嘴甜一些,光说好话 。还要供上用秫秸扎成的灶马、灶鸡,让灶王爷骑马上天,一路顺风,大吉大利 。供品摆好后,先烧香叩头,然后把旧灶神像揭下来烧掉 。烧时要加一些谷草和杂粮,意思是让灶王爷喂马用 。所扎灶马、灶鸡等要一并烧掉 。这时一家老小都要跪在灶王像前一边磕头,一边烧 。同时老年人还口中念念有辞:“灶王、灶王,你上天堂,多说好,少说歹,五谷杂粮全带来” 。有些盼望生儿育女的则念道:“腊月二十三,灶王上西天,多说好来少说歹,马尾巴带个胖小子来” 。
我们鲁西一带,腊月二十三这天,不仅是辞灶,还有一个好习惯,就是打扫卫生 。这一天,或在以后几天内,要把家里的角角落落都要扫到,所有能搬动的家具、餐具等,都要搬到院里彻底清洗,然后再放回原处,表示要干干净净过新年了 。
腊月二十三这天辞灶之后,家家户户都忙忙碌碌准备过大年了 。俗话说:“辞灶辞灶,新年来到,闺女要花,小子要炮,老太太要个黑手帕,老头子要顶大毡帽” 。说明新年的气氛已经很浓了 。男人忙着杀猪宰羊,赶集置办年货,妇女则在家蒸馍馍、打花糕、炸丸子、炸藕盒、炖鸡、煮肉、包水饺 。从腊月二十三到除夕,都按排得满满当当 。
传说,辞灶后,诸神上天,地上则百无禁忌了,谓之“乱岁” 。嫁娶不用看日子 。天天都可以 。
一个小年,就这么多习俗,大年的风俗习惯就更复杂了 。大年说起来应包括年除日、春节(元旦)、元宵节这三大块 。这年的习俗由来已久 。成书于战国时期的《尚书》之中就有记载 。汉代,民间习俗就已相当繁多 。
年除日是指腊月的最后一天 。除日晚上叫除夕、大年夜、大节夜、大尽等 。除夕零点为两年的分水岭 。俗话说:“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就是这个意思 。
除日的活动很多,如贴春联、挂祖谱、摆放祖先牌位、请家堂、放鞭炮、点灯守夜等 。贴春联是过年的一大特点,一般自腊月二十八就开始贴 。最晚不能晚于除日的午饭前 。大红对联一贴,年的气氛就浓了 。
这贴春联的习俗源于古代的“桃符” 。古时候,元旦用桃木板写上神荼、郁垒二神名,悬挂门旁,以为能避邪 。到了五代时,后蜀的官庭里开始在桃符上题联语 。《宋史·蜀世家》载“孟昶命学士为题桃符,以其非工,自命笔题云:‘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 。’”此后,逐渐把“桃符”换为春联 。因此春联又有“桃符”之称 。
春联的内容十分丰富,贴的地方也特别多,一般大门上贴“忠厚传家远,诗书处世长”或“闲人休进贤人进,盗者莫来道者来”之类,进门迎门壁上要贴“迎门见喜”、“万象更新”之类 。灶君旁要贴“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之类 。粮囤上贴“五谷丰登”、“粮食满仓”,猪、羊、牛圈要贴“六畜兴旺”、牲口槽要贴“骠马满槽”、大车上要贴“日行千里” 。其他地方要贴福字 。有的地方在特别显眼、引入瞩目的地方将“福”字倒过来贴,看到的人说一句“福倒了” 。“倒”与“到”音同,意为“福到了” 。
除日祭祖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 。主要包括挂祖谱、请家堂、祭典三大过程 。挂祖谱就是把祖宗三代的祖谱挂在正房冲门的墙上,再把祖先的牌位按尊长摆放在冲门的供桌上,鲁西北半部大都是在除日上午来办,而南半部则在下午办 。所谓“请家堂”,就是一家之主,在接近中午十二点时(也有的在晚饭前)手拿三炷点着的香,到村外离祖坟较近的十字路口上,向祖坟方向作揖叩头、烧纸,并口中念念有词说:“爷爷奶奶回家过年了” 。烧完纸便起身回家 。来到大门口又念道:“爷爷奶奶回家过年了,请门神让路” 。然后迈步进大门 。晚辈们随机在大门口燃放鞭炮 。这时各门口要放上一根拦门棍 。意为拦住凶神恶鬼不准进门 。也有的说拦住财宝不外流的 。有的院里要撒芝麻杆或者谷草,叫“踩岁” 。家堂请回家后,将三炷香插在供桌的香炉内,自此始,香炉的香要一根接一根不能断,直到初二将家堂送走为止 。祭典就是把过年准备的年货,如炸鸡、炸鱼、炸藕、炸丸子、炖肉等制成供品,一般是五盘六碗,再配以果盘、水饺、馒头等,还要放上三杯清茶、三杯酒 。然后,家中最长者,在供桌前上香、烧纸、行四拜礼(即磕四个头),然后家人一一叩头 。天黑后,家堂桌上要点上腊烛,彻夜不灭 。家人也要围坐在一起,饮酒叙谈,彻夜不眠,叫做守岁 。
鲁西一代,许多地方还盛行扎天灯和三十晚上散灯的习俗 。天灯,就是在院里栽上一根高杆,绑上松枝和滑轮 。将一盏灯笼拉到杆子的顶部 。除日晚上,不仅天灯照的满院通明,而且各个屋内、院外沿街顺路都要放用萝卜做的灯 。整个村庄都一片明亮 。
鲁西一带大都有除日祭天的习俗 。在正房门前设一供桌,供奉“天地三界十方万灵真君之神位” 。有的还供奉玉皇大帝、地母娘娘等诸神的画象 。供品更为丰盛,比家堂桌上的供品规格要高许多 。一般要整鸡、整鱼、猪头三大件,再配以五碗菜蔬、五色点心、五个馒头或一对枣糕,叫天地供 。祭天时,由家长燃上三炷香,接着叩头跪拜,并念道:“祈求天地爷保祜” 。然后其他人轮翻跪拜,然后烧纸 。这天中午,还要到水井、碾子、磨、牲口棚等地去祭祀 。一方面表示不忘对人类有用的东西,另方面表示来年使用起来顺利 。除日中午这顿饭非常重要 。要把过年准备的各种菜蔬都放一点,再放上大白菜、粉条、肉等,煮一锅菜,名为全家福,一人一碗,主食是馒头或发糕 。意为全家团圆,人人都有福,且越发越高 。旧社会,有些为富不仁的地主,不想让扛活的吃这顿饭,就想把人赶走 。所以农村有“东家东家别耍赖,还有年三十晌午一顿菜”的顺口溜 。除日的晚饭虽不复杂,也挺讲究 。一般是下水饺 。包水饺时,还要特意包一些合子,即两层皮中间夹一点馅的食品,还要赶点面条 。这水饺是元宝,这合子是表示能得双份利,这面条是穿钱的绳子(因过去多用带孔的制钱),三样一块放到锅里煮 。每人各样都吃点,就预示这一年钱财都来了 。燃放鞭炮是过年的一项重要内容,除日中午饭前、晚饭前、除夕零点,都要燃放多头鞭炮 。此习俗最晚从宋代就有了 。王安石有句诗日:“爆竹声中一岁除”就是例证 。
概括除日的特点有三,一是红,二是响,三是火 。红是贴对联,响是放鞭炮,火是散街灯,点灯守夜 。为什么会有这三大特点呢?也是有原因的 。民间传说,古代,年是一个凶猛怪兽,每年除夕出来伤人害命 。有一次到了一个村庄,恰好遇到比赛抽鞭子,年听到“啪”“ 啪”的鞭声,吓得掉头就跑,跑到第二个村庄,看到一家门口晒着红衣服,吓得望风而逃,窜到第三个村庄,看到灯光闪闪,吓得晕头转向,便跑得无影无踪了 。从此,人们便用贴春联、放鞭炮、点灯守夜、散街灯来庆贺新年,以防年这种猛兽再来伤人 。这传说,当然不能当真,但这三大特点却的确烘托了过年的喜庆气氛,表达了人民群众的愉悦心情,所以久传不衰 。
农历正月初一,即现在所说的狭义的春节 。过去称元旦、元日、元正、元辰、元朔、正旦、正朔等,有三十多种名称 。严格地说,春节是从初一零点开始的 。到这个时候,各家鞭炮齐鸣,响声震天,节日的欢乐气氛笼罩着千家万户,过年到达最高潮 。各家各户也开始煮饺子 。这天的饺子也很讲究,一般此时煮的水饺是素馅的,表示一年素素净净的,日子过的顺当 。而且饺子中还要包上一个制钱(现在为硬币),谁要是吃着这个饺子,谁就一年富余有钱花 。也有的包上糖块或花生米之类,谁吃着就预示一年日子过得香香甜甜 。虽说是半夜里没食欲,但大伙都要吃些,预示看一年都能吃好饭 。
吃过水饺,待到天快亮时,拜年就开始了 。拜年,这是过年的一项重大活动 。先是本家拜,晚辈给长辈叩头拜年,长辈要给晚辈压岁钱 。平辈之间也要拜年 。然后是给没有出五服的近族内长辈拜年,然后是全村各家各户地串门拜年 。拜年活动代代流传,是因为它能改善和加深感情,消除隔阂 。特别是在农村,两家有过小磨擦,谁也不理谁,通过春节拜年,叔叔大爷的一喊,小矛盾也就解了 。
初一这天的忌讳很多 。早晨家人拜年时,忌呼姓名和称呼 。走到跟前跪下就叩头 。到其他人家拜年时,则可以称呼了 。这一天忌扫地,因为家家都供着天地神灵或祖先的牌位,说扫地会尘土飞扬脏了神灵或祖先的脸,而且笤帚也要放好,别让看见;忌动针线,忌洗衣服,这两项一直忌到初五日 。忌吃荤,吃荤一年不素净;忌吃葱蒜,忌打人骂人等等 。这一天,家养的鸡、鸭、鹅、羊、猪等都要圈好,说是怕这些动物弄脏了年或搅乱了年 。另一个原因也是怕放鞭炮,惊的鸡飞羊跑,不安宁 。
初二,是送家堂的日子 。鲁西一带有早饭后送家堂的,也有晚饭前送家堂的 。送家堂时,一家的长者,点上三炷香,在祖先各牌位面前照一下,然后在供桌前烧纸叩头 。这时,年少者将各门上的拦门棍拿开,长者口中念道着:“爷爷奶奶,祖宗三代,年过完了,送您回程” 。年少者则拿好香、纸、水饺、糕点、鞭炮等供品,还要用壶或瓶子,特地带上水饺汤,陪长者一直到陵地里 。在每个坟头都烧香烧纸后,将水饺汤浇祭在地上,放一挂鞭炮,就算把祖先们又送回陵地了 。
自初二开始,串亲活动就开始了 。特别是新婚夫妇,多半是在初二到岳母家去(也有的在初三) 。
初五日,称为“破五” 。这天要包饺子、洗衣服(年除日换下来的衣服要等到这天才能洗) 。此后,过年的一切禁忌全打破了,所以叫破五 。但这天一般不走亲戚 。临清一带则在这天早饭后送家堂 。且临清还有十五前不串亲的习俗,说什么“七不走,八不挪,九走死婆婆,拐弯死老天” 。这拐弯指初十以后,直到十五 。有这种说法的地方就不能串亲了 。
初七日称为人日 。东方朔《占书》中说,正月一日为鸡、二日为犬、三日为猪、四日为羊、五日为牛、六日为马、七日为人、八日为谷 。初七为人日的由来已久 。唐代称为“人胜节” 。《荆楚岁时记》说:“正月七日为人日,以七种菜为羹” 。据说人日主人丁兴旺和人身健康 。因此多以中午吃面条来祈求人们身体健康 。也有的以此日的天气晴否来占验本年收不收人 。人日这天,鲁西的北半部忌讳妇女作针线 。说什么:“人日作针线,专扎婆婆眼” 。总之人日这天,可以休息,可以改善生活 。
正月十五为元宵节 。这天的主要活动是观赏彩灯,所以又称灯节 。这是继春节之后一个比较重大的节日 。
赏灯的习俗可以上追到汉代 。汉代有腊月赏灯的习俗 。根据《僧史》记载,西域腊月晦日,称为大神变,该日烧灯表佛 。汉明帝将此俗引进后,逐步发展为赏灯 。唐代把赏灯的时间正式定在正月十五 。史载,睿宗景云二年(711年)正月十五夜 。于安福门外做了一个二十丈高的灯轮,用锦绣加以装饰,挂上五万盏花灯,就象一株巨大的花树 。到唐玄宗时,元宵节赏灯更为盛行 。规定元宵节前后三夜弛禁,开市赏灯 。宋、元、明、清各朝都沿用唐代旧制 。规定元宵前后三夜,开市赏灯 。官家与民同乐,以示歌舞升平 。民国时期规定,元宵节前后三天为灯节 。十四日称为试灯,十五日称为正灯,十六日称为残灯,一直延续至今 。
鲁西农村过元宵节,还有一种禁忌,就是新婚的媳妇,头三年不能在婆家过十五,说什么头三年的新媳妇“十五不观灯,观灯死公公 。”因此,凡有这种习俗的地方,新媳妇必须回娘家去躲灯 。
鲁西的花灯种类繁多,而且城市和乡村也有差别 。
城市里的灯多是彩灯 。主要街道上的官府、商行、作坊、店铺等都要张挂彩灯 。彩灯种类繁多,有戏曲故事为内容的灯,如《三国演义》、《水浒》、《西游记》等,有以动物形象为内容的,如龙灯、虎灯、兔灯、鸡灯、鱼灯等,有以农作物为内容的,如谷子灯、玉米灯、棉花灯等,有以瓜果为内容的,如北瓜灯、西瓜灯、寿桃灯等 。总之,各种彩灯,制作精巧,内容丰富,千姿百态,争奇斗妍,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 。元宵观灯成为人们的一种精神和艺术享受 。每到元宵灯会,城市郊区的农民群众,也纷纷涌进城里观灯,主要街道上人流如潮,连袂避日,十分热闹 。
稍偏远的农村,虽然没有城市的彩灯丰富繁多,但也根据农村的具体情况,用竹片或秫秸扎成彩灯,最多的是用萝卜雕成灯盏,在元宵节晚上,散放在自家的大小屋内和院外的胡同及村外的主要路口 。远远望去,灯光闪闪,如银河落地,别有情趣 。
这三天不仅赏灯,而且还有狮子舞、龙灯舞、高跷、旱船、花鼓、秧歌、赶毛驴等多种多样的大型表演活动,这几天街上是锣鼓喧天,载歌载舞,观众是人山人海,如潮水一般涌来涌去,全城都沸腾了 。一派安居乐业、歌舞升平的景象 。
正月十六日是元宵节的尾声 。也称为残灯 。鲁西的老百姓非常看重这一天 。鲁西民间认为这一天是出去走动的好日子,群众称作“走百病” 。这一天,男男女女穿着节日的服装,走亲访友,有的则外出爬山涉水,走桥渡船 。农村有顺口溜说“跑一跑,不见老 。”“动一动,治百病 。”因此,有些农村,把活动不太方便的老年人也要架着出来走走路,以示孝心 。过去,在农村,过年的气氛一直延续到二月二 。这离春节也太远了,故不再赘述 。放烟花、吃魏氏熏鸡、呱达啥的、等等
山东所有春节习俗有哪些孔府年节有一些和民间不同的地方,
腊八 。腊八的一切活动都是围绕腊八粥进行的 。熬粥要安排很多人,“户人”中的烧火户在这天专来烧火 。支起大锅,熬出的粥分盛在很多缸里 。腊八粥分两种:一种是粗的,给当差的喝,粥里放大米、肉片、白菜、豆腐之类,喝粥时,一个还给一斤馍馍;另一种是细的,用薏米仁、桂元、莲子、百合、栗子、红枣、红豇豆、江米等熬成,粥面再放上用山楂雕刻的“粥果” 。这样的粥是供内宅,本族以及上供用的 。孔府在外面有很多香火院,都在腊八这天派尼姑来要粥,要 “盆头米” 。
临近三十,孔府忙年活动中最热闹的场面“蒸壮”就出现了,“蒸壮”就是为过年蒸各种馒头、饺子、糕饼 。这时“烧火户”又来烧火,蒸各式各样的馒头 。
大年三十整夜包饺子 。府内到处燃灯、燃檀香末、铺地毯、院子里搭彩棚、拉彩带 。午后去报本堂行礼,晚饭后去祖庙辞岁 。大人给孩子送“压岁钱”,装在红纸袋里,上面写有“长命百岁”的字样,放在小孩子的枕边,每人准备一个景泰蓝食盒,其中放粘米面做的如意、小柿子、桔子等物 。
除夕夜晚衍圣公还要亲自到安怀堂摆供,祭拜白胡子老神仙,据说孔府中所有的精灵鬼怪都归这个白胡子老神仙管 。
午夜过后所有的人起来拜天地神 。在前上房院子里用席子搭起“天地楼” 。朝各个方向,东、西、南、北、东北、西南、西北,各摆一张桌子,桌子上摆放神的牌位,正中一张桌子上摆天地神牌位 。“天地楼”旁,立“朝天竿”,点“天灯”,日夜不熄,一直要点半个月之久 。
元旦早晨醒来,先不说话,用手摸摸食盒里的东西和压岁钱 。起床后拜庙、拜祠堂、接受仆人拜年 。本家来孔府拜年 。下午当地“龙灯会”的狮子舞等进孔府表演,孔府的当差和“花炮户”燃放焰火,庆祝新年 。
宁阳县元旦吃馄饨,称为“填仓“,黄县、蓬莱一带,元旦早起要照虚耗 。由女主人手持红烛,把家中各个角落照一遍,意思是以光明驱逐黑暗,然后将年前以面粉做成的各种窗花放在窗台上 。小孩子起床后,要攀着门拴打
三个秋千,据说可以长得快 。有些地区煮饺子时要用芝麻秸烧火,意味新的一年像芝麻开花一样,节节高升,饭后在锅内要放上馒头,意味有“余头“ 。胶东的新媳妇第一年要到丈夫的外祖家拜年,称为“札根“ 。据说到了外祖家,就可以把根札下,不会有离婚和早年丧偶之事 。旧时还有初五“送穷“的习俗 。当天祭拜年,要放鞭炮以示“赶五穷“ 。曲阜则在初五办“文曲星会“,初五晚上,学生要到老师家,向孔子神像拈香祭拜 。再由老师出题做一篇文章,完成后由老师它焚掉,叫做“文曲星会“ 。
春节期间,崂山村村镇镇扭秧歌、跑旱船、舞龙灯、踩高跷……热闹非凡 。元宵节是中国民间传统的灯节 。崂山沿海的渔村里,鞭炮齐鸣,渔民在船老大的带领下来到各自的渔船上送灯,预祝新的一年渔业丰收 。
农历清明节到谷雨期间,是崂山渔民祭海的时节 。祭海时,渔民们在海滩上摆设猪、鸡、鱼三牲供品,大面馍和糖果,点燃香烛鞭炮,举行传统的祭海仪式 。祭海的日子里,纯朴豪爽的渔家人用好酒好菜热情地招待前来观看祭海的亲朋好友,大家一起开怀畅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