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有哪些风俗习惯?公元前两千多年的一天,舜即天子位,带领着部下人员,祭拜天地 。从此人们把这一天当做岁首,算 是正月初一 。春节在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名称 。在先秦时叫“元日”、“改岁”、“献岁” 等;到了两汉时期,又被称为“三朝”、“岁旦”、“正旦”、“正日”;魏晋南北 朝时称为“元辰”、“元日”、“元首”、“岁朝”等;到了唐宋元明,则称为 “元旦”、“元”、“岁日”、“新正”、“新元”等;而清代,一直叫“元旦”或 “元日” 。
湖南过春节有什么风俗习惯?作文200字习俗
过年要挂的红灯笼
过年要挂的红灯笼
* 腊八:农历腊月初八,是汉族传统的节日,作为“年禧”即将到来的信号 。作为传统,这一天要喝腊八粥,制作腊八蒜 。参见腊八节
* 祭灶,就是小年送灶王爷上天
* 扫尘,
* 贴春联,贴年画,
* 请神,拜神,送神,
* 烧香,燃烛,
* 挂灯笼,灯笼里点蜡烛,烛焰蹿动,真好看 。
过年的时候,都有那些习俗?什么故事?简单地说有:
祭灶 扫尘 贴春联、门神 年画 倒贴“福”字 除夕夜 年夜饭(团年饭) 祭祖 守岁 回娘家 初六送穷 接财神 红包(压岁钱) 新年赠橘 新年放爆竹 拜年 迎春
具体地说有:
腊月二十三/二十四:[祭灶] [扫尘] [吃灶糖]
我国的春节一般是从每年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揭开序幕的,有所谓“官三民四船家五”的说法,也就是官府在腊月二十三日,一般民家二十四日,水上人家则在二十五日举行祭灶仪式 。举行过祭灶后,便正式地开始做迎接过年的准备 。每年从农历腊月二十三到除夕的这段时间,民间称之为“迎春日” 。
腊月二十五:[接玉皇][赶乱岁][照田蚕][千灯节]
送灶神上天后至除夕才迎回,其间人间无神管辖,百无禁忌,民间多嫁娶,被称为“赶乱岁” 。乱岁是民众为自己设计的调节社会生活的特定时段 。岁末年终,人们有了闲暇与积蓄,对于平时难得有精力操办大事的人来说,这是一个好时机 。
腊月二十七/二十八:[洗 浴]
传统民俗中在这两天要集中地洗澡、洗衣,除去一年的晦气,准备迎接来年的新春,京城有"二十七洗疚疾,二十八洗邋遢"的谚语 。腊月二十六洗浴为“洗福禄” 。
腊月二十九:[小除夕] [过赶年]
除夕前一日,叫“小除夕”,家置酒宴,人们往来拜访叫“别岁” 。焚香于户外,叫“天香”,通常要三天 。
腊月三十:除夕: [贴门神][贴春联][守岁][吃年夜饭][放爆竹][祭祖][给压岁钱]
“除夕”中的“除”字是“去;易;交替”的意思,除夕的意思是“月穷岁尽”,人们都要除旧部新,有旧岁至此而除,来年另换新岁的意思,是农历全年最后的一个晚上 。故此期间的活动都围绕着除旧部新,消灾祈福为中心 。
正月初一:[拜年][开门炮仗][占岁][贴画鸡][聚财]
这一天是一年的头一天,春季的头一天,正月的头一天,所以称为“三元”;这一天还是岁之朝,月之朝,日之朝,所以又称“三朝” 。中国不同的历史时期曾根据自己的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更改正月初一的时间 。
正月初二:[祭财神][财神的传说]
北方在正月初二祭财神,这天无论是商贸店铺,还是普通家庭,都要举行祭财神活动 。各家把除夕夜接来的财神祭祀一番 。实际上是把买来的粗糙印刷品焚化了事 。这天中午要吃馄饨,俗称“元宝汤” 。祭祀的供品用鱼和羊肉 。
正月初三:[烧门神纸][谷子生日][小年朝]
小年朝,即天庆节 。宋代宫廷节日,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因传有天书下降人间,真宗下诏书,定正月初三日为天庆节,官员等休假五日 。后来称小年朝,不扫地、不乞火,不汲水,与岁朝相同 。
正月初五:[祭财神][路头神][送穷][开市]
正月初五俗称破五 。一说破五前诸多禁忌过此日皆可破 。按照旧的习惯要吃“水饺子”,北方叫“煮饽饽” 。妇女们也不再忌门,开始互相走访拜年道贺 。新嫁娘在这日归宁 。一说破五这一天不宜做事,否则本年内遇事破败 。
正月初七:[人日][摊煎饼][吃七宝羹]
传说女蜗初创世,在造出了鸡狗猪牛马等动物后,于第七天造出了人,所以这一天是人类的生日 。汉朝开始有人日节俗,魏晋后开始重视 。古代人日有戴“人胜”的习俗 。因是人日,所以在古代这日还有不行刑的风俗 。
正月初八:[谷日][顺星]
民间以正月初八为众星下界之日,制小灯燃而祭之,称为顺星,也称“祭星”、“接星” 。又传说初八是谷子的生日 。这天天气晴朗,则主这一天稻谷丰收,天阴则年歉 。
正月初十:[石头生日][贺老鼠嫁女][新年十日歌]
旧时民间在正月举行的祀鼠活动,亦称“老鼠嫁女”“老鼠娶亲” 。具体日期因地而异,有正月初七、有正月十七,有正月二十五,不少地区是正月初十 。各地祀鼠的方式也有所不同 。
正月十五:[元宵节][送孩儿灯][迎紫姑][走百病][偷菜节][巴乌节]
元宵节也叫元夕、元夜,又称上元节,因为这是新年第一个月圆夜 。因历代这一节日有观灯习俗,故又称灯节 。元宵节俗的形成有一个较长的过程,汉武帝正月上辛夜在甘泉宫祭祀“太一”的活动,被后人视作正月十五祭祀天神的先声 。
立春风俗:[东郊迎春][春帖子][春牛][咬春]
立春日迎春,是中华先民于立春日进行的一项重要活动 。在周代,立春时天子亲率三公九卿诸侯大夫去东郊迎春,祈求丰收 。回来之后,要赏赐群臣,布德和令以施惠兆民 。使之成为后来世世代代的全民的迎春活动 。小年,即每年农历腊月23或24,它是庆祝整个春节活动的开始和伏笔,主要活动有两项:扫年和祭灶. 扫年,即扫尘,实际上就是搞家庭环境卫生 。北方人以腊月23为小年,称“扫房”;南方人以腊月24为小年,称“掸尘”.这一天每家每户黎明升起,扫房擦窗,清洗衣物,刷洗锅瓢,实行彻底的卫生大扫除.据《拾遗记》记载这个习俗可以追溯到3000多年前,当时先民驱役鬼,祈福安康的宗教仪式.后“尘”与“陈”谐音,故扫尘就是一扫而光陈旧的东西,这既指庭院里的陈年老垢,也指旧岁中碰到的不快 。
祭灶,即祭送灶神升天.古代,科技不发达,人们奉灶神为了控制家庭饮食的神明,认为灶神要在小年晚上向玉帝述职,玉帝对这家的赏罚全在灶神的汇报了.祭灶的祭品中最具民俗的是“糖瓜”,一说糖瓜是甜的,可使灶神在玉帝面前只说甜言蜜语;一说糖瓜是粘的,可以粘灶神的牙,使他的坏话出不了口.祭祀时,将供奉一年的灶神像揭下,焚化,算是送祭升天.至今民间仍有“糖瓜祭灶,新年来到”之说 。
除夕,是指每年农历腊月的最后一天(今年公历二月六日),它与春节(正月初一)首尾相连 。“除夕”中的“除”字是“去;易;交替”的意思,除夕的意思是“旧岁至此而除,新年明晨而始”,故此期间的活动都围绕着除旧部新,禳灾祈福为中心 。除夕的主要活动有三项:吃团圆饭,祭祀,守岁 。其中最有特点的还是守岁 。
守岁,俗称“熬夜”,即除夕之夜,达旦不眠 。传说,远古时侯有一种凶猛的怪物叫“年”,它每到腊月的最后一天夜里出来吞食人畜,危害百姓 。后来,人们发现它的弱点是怕火光,怕声音,于是人们便在除夕之夜,通宵不眠,燃起火堆,焚烧青竹,使其发出爆响,年这个怪物也就不敢出来为非作歹了 。从此就留下了除夕晚上熬夜和放炮的习俗 。不过,守岁还有一项重要的工作:包饺子,而且还必须包素馅的饺子,这是为了希望在新的一年里“素素净净,平安顺利” 。还有人在饺子里放糖,花生等物,吃到糖者意味着生活甜蜜,吃到花生者意味着长寿 。
注意,守岁还有不少禁忌,如禁扫地,过小年时,平时很难触及的角落都要打扫干净,而进入除夕至大年初一早晨,即使地面再乱也不能扫,习惯上认为那样会“破财” 。再如,禁用剪刀,禁说“没有了”凡此种种,都是人们盼望吉祥的心理反映 。
春节 五天
大年初一到初五是一般意义的春节的正节,各种民俗节庆活动在这五天中充分表现出来 。下面我们就分几个方面来介绍 。看看我国最盛大的传统节日是个什么样子,有什么沿革和掌故 。
春节的饮食却实很有讲究,北方民谚有“初一饺子,初二面,初三合子,初四烙饼卷鸡蛋”之说 。饺子是春节的重要食品之一,除了除夕(腊月的最后一天)吃饺子外,正月初一,初五也要吃饺子,但这三天吃饺子的讲法就大不一样了 。除夕吃的饺子必是素馅,取来年平安,素素净净之意,而且饺子不能一下煮完;初一吃的饺子一定是除夕(即昨晚)没煮完剩下的,取吉庆有余之意;初五吃饺子则一定要做成“花边形”,俗称“捏小人嘴”,目的是为了防止来年小人拨弄是非,图个吉利 。
春节的另一种传统是年糕,年糕由糯米制成,分南北两种,北方年糕有蒸炸两种多为甜味,南方年糕除蒸炸外尚有片炒,汤煮等作法,味道也是甜咸皆有,由于年与粘谐音,高与糕谐音,故吃粘糕即包含着年年高,即人们对新的一年的期望,久而久之,粘糕也就变成了年糕 。
湖南过年有什么习俗?湖南人过年,要先从除夕说起了,除夕一定会吃鸡、肉、鱼三样,而且得是大鱼大肉 。鸡要整只的清炖,要选择公鸡,炖好后把鸡头立起来放;鱼蒸好后再在上面撒满红红的辣椒,而且三十晚上的鱼千万不要吃完,要留到初一再吃,这是象征着年年有余、五谷丰登,辣椒当然代表的就是红红火火了 。初一早上吃一些点心后,就要准备好头天做的米酒,也叫甜酒 。甜酒的材料有糯米、纱布,还有特地从湖南带来的酒药子,这性质与咱们所有的发酵用的酵母类似 。糯米是事先冲洗干净泡了一宿的 。把糯米取出放在铺好的纱布的蒸屉上,铺满后上锅蒸10分钟,这时开锅盖要在米上均匀的倒上一些温水,再蒸上10分钟就可以取出晾凉了 。别急!还没完,等米凉一些后,把酒药子粉末撒在饭上,用手把药粉与饭搅拌均匀,而且最后还要把饭压实,盖好盖子,用平时不穿的棉衣或毛衣把盆给包好,再套个袋子,这样保温会更好!包好后就放在热的地方,一般放在家里的暖气旁边发酵,第二天米就会变成甜的了,而且还会有白酒的味道 。这样米酒就做好了 。
过年的米酒准备好了,当然就要说说大鱼大肉了,在做菜之前,我们要先来追溯一下湖南菜的特色 。大家都知道有俗语称,江西人不怕辣,四川人辣不怕,湖南人怕不辣,这样玩弄文字的目的在于形容湖南人嗜辣的饮食习惯 。湘菜爱放辣椒,辣椒可说是湘文化的精神图腾,制法也是多种多样,辣字当头,也兼顾色、香、味,让食客吃罢汗流浃背,唇齿留辣,回味良久啊!这湘菜中有名的菜式却都是普通之物,如老姜炒子鸡,湘潭剁椒鱼头、毛式红烧肉等,均是经济实惠之物,价格与滋味都平易近人,因而广受大众食客追捧.
制作剁椒鱼头的原料有:胖头鱼的鱼头一个,苏阿姨自制的剁椒,葱和姜 。制作起来也很简单,鱼洗净后剁下鱼头,并从中进劈成两半儿,然后放到上了气的蒸锅上蒸2分钟 。这两分钟,就要在炒锅里下底油,把切好的葱花和姜片放入油中爆出香味,然后按照个人口味把自制的剁椒放入锅中翻炒,炒好后把辣椒倒在蒸锅里的鱼头上,这样大火再一同蒸15分钟 。15分钟后,湖南风味家庭特色的剁椒鱼头就可以出锅了 。我们是迫不及待的先来了一口,真可说是鱼肉嫩鲜,胶质细滑,辣香满口呀!这里还有一个小问题,我想您一定会问,自制剁椒是什么,我们能不能做,答案当然是肯定的了,这还是我在走之前一再向苏阿姨讨教出来的呢,现在和大家分享一下 。自制剁椒也很简单:主要原料红辣椒是少不了了,另外还有蒜、姜片、盐、香油 。用湿毛巾把辣椒擦干净,晾干后,用刀把辣椒剁开,放入蒜、姜片、盐,盐要多一些,搅拌均匀后,暴露在空气中放2个小时,然后再放到瓦罐中,最后倒入2两香油,把瓦罐密封20天左右就可以吃了 。如果家里没有瓦罐用玻璃罐也是可以的,不过味道就没有瓦罐来的香了 。这个自制剁椒可是做剁椒鱼头的法宝呀,如果您做好了不妨也在过年过节时露一手 。
湖南过年时还有吃腊肉的传统,不过与四川人吃蒸腊肉不一样湖南人喜欢把腊肉与香豆干或者是干豆角混在一起炒着吃,吃起来油香满口,特有嚼头 。有时候,也会用冬笋与腊肉一起炒,这样在咸香之外还会有一种清鲜的感觉 。但是今天要给大家介绍的是腊肉鱼 。材料有腊肉块,腊鱼块,腊鱼块是用草鱼风干后做出来,除了这些还有特地从湖南带来的干豆豉,剁碎的红辣椒 。彭叔叔先把干豆豉洗净,和辣椒一同放在腊肉块和腊鱼块上,这样一同上锅蒸1个小时 。
等待腊肉鱼出锅的这一个小时,我们先介绍了一些湖南人过年在娱乐活动上与北京有哪些不一样 。北京人过年要去逛庙会,看个演出什么的,可是湖南人拜年、看龙灯、放鞭炮之外,还有唱花鼓戏,一个小时腊肉鱼出锅了,我们就着上面一层干辣椒吃了一块腊肉,嗬!还真是辣,是一种奇妙而令人容易上瘾的辣,初尝时刚烈,细品则似一种另类的细腻 。
春节 。旧俗一般从正月初一到正月十五元宵节止 。新正初一鸡鸣即起,庭前燃放爆竹,谓之“开财门”、“开门红” 。燃烛敬天地、拜祖先,然后出门拜五方,称作“出行”或 “出方” 。节庆活动更是丰富多彩,其中最为热闹的是耍龙灯 。龙灯的品种繁多,如长龙、 老龙、幼龙、鳌龙、草把龙等 。玩龙灯一般是初五出灯,十五收灯,游行于街巷与田垅之 间,遇宽敞人多之处即舞弄一番 。在湘西辰溪一带,有的玩龙灯直至正月三十日,要玩遍 周围数十里的同姓村寨,俗称“玩家门灯” 。到正月十五日元宵节,各家均要吃元宵,以 示团圆和谐 。
湖南的少数民族过春节有自己独特的习俗,其中别具一格的是侗族的“行年”,土家 族的“过赶年”和“调年会” 。怀化侗族乡村每年正月初三至十五日,有以寨为单位集体 去另一寨作客的习俗,称“行年” 。行年的芦笙客到另一寨后,主寨要举行集体宴会,首 先由客寨特意挑选的十二三岁的少年讲“款” 。“款”的内容一般是从“开天辟地”、“ 洪水滔天”、“人的起源”、“芦笙的来由”一直讲到“村规寨约” 。每讲一段,众人齐 声应和:“是呀!”以示赞赏 。讲完款,主寨便大摆酒席,尽欢而散 。湘西土家族的“过 赶年”即提前一天过春节 。相传明代土家族士兵奉调到东南沿海抗倭,军令紧急,便提前 把年过了,奔赴抗战前线 。土家兵出征后,立了东南第一功,后人为了纪念这次出征,便 把春节提前了一天,一直延续至今 。土家族的“调年会”,节庆一般从正月初三开始,连 续举行几天几夜,最热闹的是跳摆手舞,同时还要举行地牯牛角力、抵杠斤和蛤蚂抢蛋等 传统民间体育和物资大交流 。
在清明节,湖南民间仍沿袭着祭祖扫墓,上坟挂纸的习俗 。因清明节前后春暖花开,各地踏青之风盛行,民间还有在这一天放风筝的 。
【你还记得春节有哪些风俗习惯吗】放炮炮,观亲戚家里,家人在一起最快乐!
- 你那边还保持着什么春节风俗
- 最新整理!明知道我想你的句子79句
- 中国春节的风俗有哪些 你知道春节哪些风俗吗
- 你最喜欢春节的哪个古风俗
- 你家那边的春节有哪些风俗
- 你家乡过春节的风俗有哪些
- 你家乡的春节风俗习惯有哪些
- 你们春节都有什么风俗习惯
- 中国的春节有什么风俗 你们春节有什么风俗
- 绍兴旅游景点玻璃桥 绍兴哪里有玻璃桥旅游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