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清春节的风俗 介绍福清独特风俗春节

有关于福清风俗的问题 急急急~~!!!第一节农事
清代,福清妇女多缠足,只能料理家务,或纺纱织布,农活全由男人承担,有男耕女织之说 。民国时期,缠足的女子逐年减少,到田里帮助男人干活的妇女随之逐年增多 。穷家女子为了生计,女的也顶男的用,但人数不多 。共和国成立后,男女平等 。妇女与男人一样,同工同酬,成为农活主要劳力之一 。
福清的水田插秧,不管田大块与小块,都由中间开行插起,先下田的人必是几个人中较为熟练的插秧老手,插几行后,其他人才下田跟着插 。有的插秧里手不用牵线,可以笔直地往后插,显示出农事技术的高超 。薅草时,双膝跪于秧苗之间,往前用手拔草根 。晚季稻,于白露前要在稻田田埂边挖水圳(水沟),排去田里的水 。插秧与收割,因较为劳累,每晚都备有丰盛的饭菜 。早、晚稻收成结束,也都备几碗好菜饱餐,以庆贺丰收 。
第二节建房
建房,福清多数人家都选择吉日破土奠基 。乡村,邻里乡亲主动出来帮工,俗称赠工 。房屋落成时,亲友备烛炮、面蛋或布联等祝贺 。上梁时,房主大放鞭炮庆贺 。梁上挂有亲戚所送的红布和篮子(现改为红灯),梁头和大门边系上红布香袋,以图吉利 。晚上(有的在完工后)设筵席,俗称办上梁酒、完工酒,宴请土木石匠、赠工的邻里乡亲及贺客,意表酬谢 。在农村,房屋一建成,虽未装修,房主就应有人搬进去居住,说是有人居住,不被鬼神占据,家能兴旺 。乔迁新居,亲朋戚友都送蛋面或其它礼物,表示庆贺 。
第三节行船
福清沿海渔民,每月初二、十六两天,都要备上丰盛的酒菜,面向大海,在沙滩或海神庙、龙王庙前摆供,一来酬谢海神、龙王以往的恩典,二来祈求海神、龙王保佑他们以后出海行船的安全 。根据海龟在渔船遇险时能浮游海面,拯救渔民脱险的传说,以海龟为图腾 。每当渔民无意中捕到海龟时,总是在海龟的壳上刻上自己的姓名和放生的时间,然后把海龟放回海里,希冀万一遇险之时,可得海龟相救 。在行船时,一旦发现海面有漂浮的尸体,便会想方设法把尸体打捞上岸,并把尸体按习俗安葬好 。渔民们还把船只视为圣洁之物,不允许女性上船,甚至不许女性跨越船的缆绳,认为这样才会利于行船安全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中国传统的中秋节,时值秋高气爽,空气特别清净,人们觉得这夜月亮特别圆,特别亮,因此中秋节的民俗活动多与月亮相关,于是有中秋赏月、对月吟诗等活动 。明代以后,便有了送月饼的风俗 。江南地区还有烧瓦塔活动 。相传元末统治者对当时最末等的公民南人实行残酷统治,十户才共有一把菜九,人们忍无可忍,便利用中秋节互赠食品,将举义的信号藏在制成圆形的甜饼内,于节前把消息传到各家各户去,并约定八月十五日晚上以举火为号,同时举义,将统治十户的一个元兵杀死 。起义成功后,人们为送月饼表示联谊,至今仍然流传下来;烧瓦塔随着瓦房的逐渐减少而逐年消失 。
福清从明朝天启四年(公元1624年)起,便有了点塔灯风俗,每六十年一次,天启四年是甲子年,每逢甲子年中秋这天,福清标志性建筑物瑞云塔每层塔檐悬挂彩灯,入夜千百盏彩灯齐放光明,金碧辉煌,好生气派 。历史上最盛大的点塔灯活动有两次,一次是清同治三年(公元1864年),当时方圆十里的男女老幼纷纷赶来参加,台阁、行舟、龙灯、舞狮等民间文艺节目鱼贯过市,倾城狂欢,通宵达旦 。另一次是1984年,这年恰逢甲子,以是建国三十五周年大庆 。福清各界和旅外侨贤共同筹措举办了这次塔灯盛会,这次塔灯共装点牌灯、匾灯、花灯、宫灯、连珠灯和五彩色灯3600盏 。隔江相望的水南塔也装上彩灯 。入夜,龙江水静,波澜不兴,双塔倒映,水月皎洁,天上人间,璀璨辉煌 。全城七街三十六巷四城门,彩灯牌楼相叠交映,鳌山花灯列比鱼贯,热闹非凡 。中秋夜和国庆夜,数十辆彩车游行,龙灯、舞狮、高跷、行舟、台阁踩街而过,城外的东皋山,城内的体育场焰火腾空而起,方圆数十里民众和近千名旅外侨胞和港澳台同胞观赏了这一盛况 。福清“做牙”
福清“做牙”
福清人把石竹山九仙君尊为地方的保护神,所以石竹山上供奉的土地神也就倍受重视与尊崇 。每年农历二月初二这一天,都有不少的商家和在外做生意的人,专程赶到石竹山,祭拜供奉这位福清的“总土地”,祈求一年吉利丰收 。
按传统风习,农历二月初二做“头牙”,以与去年十二月十六的“尾牙”相对应,一头一尾,均称“做牙” 。
做牙之俗,由来已久,据《辞海》的“牙祭”条云,源自古代官衙朔、望祭祀,第二天供事人员分吃祭祀的肉,叫做“衙祭肉”,“衙”与“牙”同音,现代汉语还有“打牙祭”一词,意即能吃到肉等美味的意思 。故而“做牙”,亦即“祭衙”之谐音 。以上记述,说明“衙祭”之俗,乃首先由官府进行,尔后流传民间,广泛在商业界流行 。
福清传统民俗,“做牙”一般在工商界、渔民及航运界进行,遵循古人官府的衙祭而略有变化,古代官衙朔(初一)望(十五)祭祀,民间则在第二天,既朔(初二)望(十六)“做牙” 。工商业者为了业务发达,生意兴旺,每月的初二、十六均以果合香楮孝敬,渔民和航运者,也要“做牙”,以保庇其出航顺利,大发利市 。
“做牙”之俗,农家只做头、尾两个“牙”,其余从简从略,并无定例,而工商企业界及渔、船民则月月照做,不敢或缺 。这表明“做牙”之俗,乃海洋工商文化在民俗方面的表现 。
早春二月,大地回春 。农历二月初二乃古代的“中和节”,亦称“春龙节”,今已鲜为人知,但“二月二,龙抬头”的时令谚语却一直在民间流传着 。
农历二月初二,是我国广大农村重要的传统节日 。此时,春节刚过,田间农事活动即将展开,故“二月二”又称“春农节”、“农头节” 。农谚曰:“二月二,农抬头,大家小户使耕牛 。”依据气候规律,“二月二”之时,我国大部分地区受季风气候影响,温度回升,日照时数增加,雨水也逐渐增多,光、温、水条件已能满足农作物的生长,所以“二月二”也是南方农村的农事节 。
据说,龙头节起源于三皇之首伏羲时期 。伏羲氏“重农桑,务耕田”,每年二月二这天,“皇娘送饭,御驾亲耕” 。后来的黄帝、唐尧、夏禹等纷纷效法先王 。到了周武王,这一习俗还被发扬光大;每逢二月初二,都举行盛大仪式,让文武百官都亲耕一亩三分地 。这以后,“二月二”便定名为“农头节” 。
“龙抬头”一说,最早见于明人刘侗《帝京景物略》:“二月二,龙抬头,蒸元旦,祭馀饼,熏床炕……”
有关“二月二,龙抬头”的民间传说故事很多,相传,武则天废唐立周称帝,玉帝大怒,遂令龙王三年不雨 。龙王不忍生灵涂炭,偷偷降了一场大雨 。玉帝得知后,便将龙王遂出天宫,压于大山之下 。黎民百姓感激龙王降雨之恩,天天对天祈祷,最后感动了玉帝,于二月二将龙王释放,于是龙王又抬起头来耕云播雨,滋润禾苗,造福农人 。
这种“天上人间,融为一体”的民间故事,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从另一个角度也反映出古代农业受天气制约的现实以及耕者渴望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美好愿望,正如农谚所言:“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满 。”

福清春节的风俗 介绍福清独特风俗春节

文章插图
福清人过新年的过程大年30在吃年夜饭,初一去亲戚朋友家拜年,初二因为风俗习惯据说是不能去串门,所以初二一班都是同学朋友聚会,初三以后都是走亲戚朋友家玩,没有什么特别的说法了 。早晨,太阳像个羞羞答答的小姑娘,悄悄地升上树梢,散发着柔和的红光,周围映红了一片,只听得细微的流水声 。渐渐地,红光中慢慢透着橘红色,然后是金黄色 。这时,树梢上的太阳眨眼间就跑到了山头,小溪这时就揭开了它的神秘面纱,把它的美丽一览无遗地展现出来 。阳光轻轻抚摸着小溪,小溪不知疲倦地流淌着,偶尔遇到一块大石头,一股水流便分道扬辘了 。小溪像一面镜子,透过它看到水底一块块粗糙,棱角分明的石头,有时遇到大一点的水流,把石头翻了个滚,便露出大片滑溜溜的青苔 。不巧溅起一点水花,一粒粒晶莹透亮的水珠砸到小溪中,它的四周泛起一层一层的微波,慢慢扩散,越来越淡,最后一点痕迹也没有了,溪水照样唱着歌儿向前流去 。
还有那山,远看,是连绵起伏的轮廓上面轻轻罩着一层朦朦胧胧,虚无缥缈的雾 。来到山脚,往上看,一片厚实的绿 。不时还有一阵清风吹过,弄得树冠摇来摆去,发出“沙沙”的声音,这难道不是大树吹的动人的乐曲吗?绿中有时会带点淡淡的其他鲜艳的颜色,是那美丽的花朵,如同一匹绿色的布点缀着各种各样的颜色 。移步上山,踏上虽说有些泥泞的山道,路边尽是一丛丛绿中带黄野草 。“叽叽叽”天空突然掠过一片密密麻麻的黑点儿,伴随这嘈杂的鸟叫,向地面扑来 。哦,原来是一群麻雀 。它们有的轻盈地降落在树枝上,高声啼叫,有的落到菜地里,展开双翅,伸伸小腿,满足地晃着脑袋,有的也许还没玩够,还在半空中飞翔 。那山上的树呢,更是婀娜多姿,有的挺直了腰板,像一个个卫士,有的俯着身子,像一个个驼背的老爷爷 。
【福清春节的风俗 介绍福清独特风俗春节】忽然,听见了淡淡的水声,只见一条细细的,小小的溪流,好似瀑布一样,倾泻而下,像倒挂的织布机,源源不断地织着布,在正午的阳光下泛着金黄色的光,像镀上了一层金, 真是一幅美丽的图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