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各省春节风俗习惯介绍

春节拜年有哪些风俗习惯?春节里的一项重要活动 , 是到新朋好友家和邻那里祝贺新春 , 旧称拜年 。我国拜年的习俗行之已久 。古时有拜年和贺年之分:拜年是向长辈叩岁;贺年是平辈相互道贺 。现在 , 有些机关、团休、企业、学校 , 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贺 , 称之为"团拜" 。拜年是中国民间的传统习俗 , 是人们辞旧迎新、相互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方式 。
春节有哪些风俗习惯?公元前两千多年的一天 ,  舜即天子位 , 带领着部下人员 , 祭拜天地 。从此人们把这一天当做岁首 , 算 是正月初一 。春节在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名称 。在先秦时叫“元日”、“改岁”、“献岁” 等;到了两汉时期 , 又被称为“三朝”、“岁旦”、“正旦”、“正日”;魏晋南北 朝时称为“元辰”、“元日”、“元首”、“岁朝”等;到了唐宋元明 , 则称为 “元旦”、“元”、“岁日”、“新正”、“新元”等;而清代 , 一直叫“元旦”或 “元日” 。
我国各地过春节都有什么不同的习俗?韩国 。韩国春节的第一道风景是“归省”——回家探亲 。每年除夕之前 , 就会出现一幅数千万人大流动的回家探亲壮观场面 。昔日车水马龙的首尔 , 突然清静起来 , 街道上熙熙攘攘的人群 , 马路上成串的汽车 , 变得稀少了许多 。然而 , 在全国各条高速公路上 , 在各机场、火车站、汽车站里 , 却是人山人海 。人们利用各种交通工具 , 赶在大年初一之前回到故乡 。韩国是一个汽车发达的国家 , 几乎家家户户都有汽车 , 每逢春节 , 300多万辆私家车 , 拥挤在各条高速公路上 , 形成数百公里长的车流 。此时 , 韩国交通台是最忙碌的 , 不断报道路况 , 引导车流 , 以便让归心似箭的人们早一点归省全家团聚
各地的春节习俗浙江省
乌程县元旦以长竿束草于上 , 点火燃烧 , 并敲锣打鼓 , 称为“庆田蚕” 。又点天灯于竿上 , 直至三月三日止 。宁波元旦祭祖后要吃豆粥 。晚上要关门前 , 再于一次“关门炮” 。绍兴新年以“茶碗茶”待客 , 里面还要加上橄榄和金桔 , 同时用茶叶蛋待客 , 称为“捧元宝” 。
福建省
厦门人元旦出门前 , 都得当空拜祷玉皇大帝 , 称为“祭神” 。清晨祭神用鲜花素果 , 中午祭神则用牲醴 , 及一碗春饭 。春饭就是在白饭上插上红纸做的春花 。闽音“春”与“剩”谐音 , 春饭是取其“年年有余”的好口彩彩 。漳州初四称为“接尪” , 除了进庙烧香外 , 还要预备一个糖果糕饼盒 , 叫做“荐盒”、供上在厅上迎神下降 。
广东省
海丰一带 , 小辈向长辈贺年时 , 长辈会以红包或柑橘赏给晚辈 。潮州春节节食有菜粿、腐圆、酵包、管煎、五果汤 。初四夜里 , 家家要点一盏灯 , 准备一缸水 , 叫做“等神水” 。东莞正月初一祭神 , 要供上糖上煮芋头 , 叫做“富贵有缘” 。
江苏省
【中国各省春节风俗习惯介绍】江宁县元旦贵家于房门口贴画雄鸡 。吴县多于元旦至通元寺礼拜观音大士 。苏州习俗:元旦一早开门要于三爆竹 , 叫做“高升三级” 。清晨出门 , 要遵循黄历上所指定的方向 , 叫做“喜神方” 。并到城隍、土地等庙去烧香 , 必历经十庙乃止 , 称为“烧十庙香” 。自元旦至元宵 , 火炉中烧巨煤墼 , 称为“欢喜团” 。准安人传说 , 吃汤团可以接财神 , 所以从大年初一清晨就开始下汤团 , 直到元宵 , 天天都有汤团吃 。武进县妇女元旦剪松柏枝 , 绕以红丝 , 戴在发髻上 , 据说可以长寿 。
四川省
成都人元旦不吃饭 , 因为“饭”与“犯” , 同音 , 为了避讳 , 则吃汤圆或挂面以祈求合家团圆 , 福寿绵长 。刘阁等地于正月初七“人日”还要“过小年” , 除了敬神、祭祖外 , 也吃团年饭 。成都人则于人日游西郊的杜甫草堂 。长寿县元旦于门外燃九支腊烛 , 称为“九品烛” , 以敬天地 。
陕西省
富平县各宗族皆为祖先画像 , 元日聚集子孙礼拜 , 祭后更醵金饮宴 , 称为“节坐” 。初二各戚友间则以面食、猪肉相赠 , 称为“拜节” 。高陵县元旦 , 一等到天亮即悬挂黄纸于竹竿上以祀天 , 称为“接天神” 。又以木炭悬于门首 , 据说可以去瘟疫 。石泉县以黄纸作钱 , 元旦结彩悬于门 , 名为“宝盖钱” 。临潼县以初五为“送穷节” , 家家剪纸人后 , 拿到门扔掉 。当日每人必定饱食 , 称为“填五穷” 。
山东省
宁阳县元旦吃馄饨 , 称为“填仓“ , 黄县、蓬莱一带 , 元旦早起要照虚耗 。由女主人手持红烛 , 把家中各个角落照一遍 , 意思是以光明驱逐黑暗 , 然后将年前以面粉做成的各种窗花放在窗台上 。小孩子起床后 , 要攀着门拴打三个秋千 , 据说可以长得快 。有些地区煮饺子时要用芝麻秸烧火 , 意味新的一年像芝麻开花一样 , 节节高升 , 饭后在锅内要放上馒头 , 意味有“余头“ 。胶东的新媳妇第一年要到丈夫的外祖家拜年 , 称为“札根“ 。据说到了外祖家 , 就可以把根札下 , 不会有离婚和早年丧偶之事 。旧时还有初五“送穷“的习俗 。当天祭拜年 , 要放鞭炮以示“赶五穷“ 。曲阜则在初五办“文曲星会“ , 初五晚上 , 学生要到老师家 , 向孔子神像拈香祭拜 。再由老师出题做一篇文章 , 完成后由老师它焚掉 , 叫做“文曲星会“ 。
老北京
腊月家家事儿多
自进入腊月以后 , 就有文人墨客在市肆檐下书写春联 , 以图挣些银子过年 。祭灶之后 , 新春联渐次粘挂 , 千家万户 , 焕然一新 。有的人家用朱笺 , 有的用红纸 , 只有内廷及宗室王公等按例用白纸 , 镶以红边蓝边 , 不是宗室者不得擅用 。
腊月将梅束起放在一个腹大口小的器具中 , 放置于地下五尺左右的地方 , 燃火 , 让地微微有些温暖 , 梅花就回渐渐放白 , 用纸笼之 , 到市上去卖 , 小桃、郁李、迎春都可如此 。繁盛之区 , 支搭席棚 , 售卖画片 。妇女儿童争相购买 , 以为乐 。
腊月初一 , 大街上卖粥果者排成市场 。更有卖核桃、柿饼、枣、栗、干菱角米者 , 肩挑筐贮 , 叫而卖之 。其次则肥野鸡、关东鱼、野猫、野鹜、腌腊肉、铁雀儿、馓架果罩、大佛花、斗光千张、楼子庄元宝 。初十以后则卖卫画、门神、挂钱、金银箔、锞子黄钱、销金倒酉、马子烧纸、玻璃镜、窗户眼 。廿日之后则卖糖瓜、糖饼、江米竹节糕、关东糖 。糟草抄豆 , 是廿三日送灶时供给神马用的 。又有卖窑器者 , 铜银换瓷碗 , 京城之香炉烛台;闷葫芦 , 小儿籍以存钱;支锅瓦 , 灶口用为助爨 。至廿五日以后则卖芝麻秸、松柏枝、南苍术以供“煨岁”之用 。腊月诸物价钱都比平日贵些 , 所以才有“腊月水土贵三分”的谚语 。老年人到了这时 , 总要劝后辈谨慎花钱 , 于是又有“二十七八 , 平取品抓”之谚 。1."年廿八,洗邋遢",这是广东话 。意思是年廿八这天把家里里里外外打扫干净 。把这年不好的东西全部扫除掉,来迎接新年的来临 。
2.过年前开油锅,蒸年糕 。开油锅炸角仔 , 蛋散 , 煎堆等;而年糕一般是蒸萝卜糕 , 马碲糕等 。
春节阴历正月初一 , 是东亚农历的新年 , 作为中国、日本、韩国、蒙古、越南、老挝、缅甸、柬埔寨、泰国、新加坡等地的最重要的传统节日 , 春节的诸种习俗广泛保留于东亚各国 , 一般最流行的说法为过年 。
[隐藏]
* 1 起源
* 2 小年大年
* 3 习俗
o 3.1 台湾 福建
* 4 参看
* 5 参考网站
[编辑]
过年习俗源自何时很难考究 , 不过一般认为起源于中国殷商时期年头岁末祭神祭祖活动 。农历的正月(1月)是一年的开始 , 而正月上旬或中旬 , 大部分情况正好是春季的开始(少部分时间立春是在农历腊月下旬) , 现在定名为春节;节日具体时间最后的确定相信和这个时间对农业劳作影响最小有关 。农历一年的最后一天(月大为30日 , 月小29日) , 称之为“大年三十” , 除夕晚上全家人团圆吃年饭(农历一年中最后一顿饭) , 年饭以后有熬年夜(守年岁)和发压岁钱的习俗 , 表示从农历上年的最后一天守到来年的第一天 , 因此 , 对这一节日又称之为过年 。
从阳历看,春节在1月21日至2月20日游动 。立春在2月4日或2月5日 。
[编辑]
小年大年
在民间 , 特别是农村地区 , 有过小年和大年的习惯 。
* 小年 , 即农历腊月二十三日(或二十四)(参见讨论页中的说明) , 送灶王爷上天(把供奉的灶王画火化) , 向玉皇大帝报告他所在的一家 , 在过去一年的表现 。为了让灶王爷说好话 , 要供奉糖瓜 , 送行时还要用糖糊在他嘴上 , 让他上天言好事 。到除夕再把灶王迎回来 , 就是请(买)一张新的灶王画(画上画有灶王爷和他的太太灶王奶)供在厨房 。画的两侧通常贴一副对联:上天言好事 , 下界保平安 。横批:一家之主 。
* 大年从腊月最末一天开始 , 一般认为到正月十五日元宵节为止 , 亦有未出正月就是年的说法 。
* 大陆规定的“春节法定假日”为农历正月初一至初三(1日至3日)三天 。
受中国文化影响的中国周边国家 , 如韩国 , 韩语为“Seollal ?? ”(韩语“新的一年”的意思) , 法定假日;越南 , 称“元旦” , 这一假日的法定时间和中国相同 , 也是初一至初三 。虽然各国称谓不尽一样 , 但是习俗差不多 。
[编辑]
过年要挂的红灯笼
过年要挂的红灯笼
* 腊八:农历腊月初八 , 是汉族传统的节日 , 作为“年禧”即将到来的信号 。作为传统 , 这一天要喝腊八粥 , 制作腊八蒜 。参见腊八节
* 祭灶,就是小年送灶王爷上天
* 扫尘,
* 贴春联,贴年画,
* 请神,拜神,送神,
* 烧香,燃烛,
* 挂灯笼,灯笼里点蜡烛,烛焰蹿动,真好看.要是放一个电灯泡,可就逊色多了.
* 拜祖先,
* 敲锣打鼓,
* 年夜饭,守岁,
* 放鞭炮,
* 拜年,
* 压岁钱,
* 踩高跷,舞龙灯,
* 阖家团聚 。出门在外学习工作的人要回家与父母团聚 , 一起过年 。
* 尽管大陆春节法定假日是三天 , 但很多地方(特别是非国有单位)要到正月初八才正式上班 。
[编辑]
台湾 福建
初一早 , 初二巧 , 初三困到饱 , 初四神落地 , 初五隔开 。(闽南语发音)
* 初一:穿新衣 , 祭祖 , 到庙里拜佛祈求一年好运 。
* 初二:回娘家 。出嫁的女儿在这一天回娘家与家人团员 , 又称初二回娘家
* 初三:老鼠娶亲 。从除夕到大年初二连续几天下来的疲累 , 到初三正是好好休息的时候 , 古人也说是爱护动物 , 不要打扰老鼠娶亲的好事 , 故说初三困到饱
* 初四:神落地 。诸神回到人间 , 家家户户准备祭品 , 祈求神明保佑 。
* 初五:隔开 。新春结束 , 商店开张 , 祭拜财神 。
3.年三十晚(无年三十就在年廿九)吃团年饭,一年到头一家人齐齐整整团聚 。年初二吃开年饭 。
4.行花街,每年春节按历代习俗 , 都会举办一年一度的年宵花市 。年宵花市一般在春节前十天左右开始,到年三十晚十二点结束,除夕夜是年宵花市的高潮,越接近年初一人气就越旺 。花市摆卖鲜花,年桔,工艺品等 。春节佛山家家户户都会插上鲜花来过节,桃花是必不可少的迎春花,祈求来年鸿运当头,走个桃花运的意思 。金桔象征“大吉大利” 。与金桔同类的四季桔、金蛋果、朱砂桔等 , 同样能起到这个作用 , 所以一般家庭只选购其中一种 。与其相类似的还有代代果 , 寓意代代繁昌 。还有水仙花也是佛山人过年的摆设之一 。
5. 拜年 。无论带了多少礼物 , 但不能是奇数 。拜年者进了亲友的门 , 应该看不同对象说不同的祝语 。对老人说“新春如意”“寿比南山”;对有工作的人则说“工作顺利”、“新年进步”;如果是做生意的人 , 最中听的莫过于“新年大赚”、“发财利市”了;如果是正在读书的小孩 , 他们最希望的莫过于新年学习进步、成绩突出 。临走 , 主人便会从来者的礼物中留下两个大桔 , 然后取出自家大桔交换 , 意在互赠吉祥 。
回娘家,正月初二 , 嫁出去的女儿们便纷纷带着丈夫、儿女回娘家拜年 。女儿回娘家 , 必备办一大袋的饼干、糖果 , 由母亲分送邻里乡亲 , 一如过年的情景 。如果家中有多个女儿的 , 而这些女儿又不在同一天归来 , 那么 , 就要来一个分一次 , 表示姑娘对娘家的思念 。
6.派利事(红包或压岁钱)给未成年的晚辈 , 是表示把祝愿和好运带给他们 。利事主要意义在于红纸 , 因为它象征好运 。因此 , 在分派利事的长辈面前打开利事 , 是不礼貌的做法 。
春节拜年时 , 长辈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 , 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 , 因为"岁"与"祟"谐音 , 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 。
民间认为分压岁钱给孩子 , 当恶鬼妖魔或"年"去伤害孩子时 , 孩子可以用这些钱贿赂它们而化凶为吉 。
7.正月十六行通齐,佛山有句俗语“行通济 , 无蔽翳”。当天买行运风车和生菜走通济桥 , 祈求吉利好运和生财(生菜的谐音) 。祭灶 扫年 年市 贴春连 年画 接财神 年夜饭 压岁钱 守岁 春节是南宁地区一年中最大的节日 , 初一零时起 , 家家燃放鞭炮 , 表示辞旧迎新 。初二亲友带上礼物互访“拜年” 。十五元宵节晚上闹花灯 。十六县郊农村举行庙会、“抢花炮” 。按壮家独特的春节习俗 , 还要进行挑新水、喝伶俐水、舞狮、舞鸡、舞春牛等活动 。大年初一的拂晓之前 , 壮族的家妇就已纷纷到小河去为全家挑新水了 。在挑新水时 , 还要捡几块与家畜相像的石头回家 , 并且一路走一路模仿六畜的叫声 。回到家里 , 就把这些石头放进猪圈、牛栏 , 祈求六畜兴旺 。然后 , 用新水煮新年茶给全家喝 。壮家女要喝伶俐水 , 就是在汲新水之前 , 争着喝由村中公认的“伶俐嫂”捧给大家的清水 , 她们相信这样便可更加聪明伶俐 , 待嫁姑娘更是借此机会补求在新的一年里找到如意郎君 。桂西一带的舞鸡、舞春牛更是别具特色 。大年初一 , 由舞鸡的青年提着用木头、木瓜做成的两门鸡 , 打着锣去各家各户贺年 , 他们唱起吉庆幽默舞鸡歌 , 使主家喜笑颜开 。主家从“鸡”身上拔几根鸡毛插在自家的鸡笼上 , 祈求六畜兴旺 。舞牛更是有趣 。舞牛人用系作精巧的“春牛”表演 , 一人在前撑着牛头 , 一人在后弯腰拱背甩尾巴;后面由一个手拿犁架的汉子驱赶着“春牛” , 簇拥着春牛的还有敲锣打鼓的 , 唱春牛歌 , 浩浩荡荡 , 喜气洋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