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着光辉足迹 江山奋力前行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
窦瀚洋朱永春
沿着光辉足迹江山奋力前行】“江山就是人民 , 人民就是江山……深入群众、深入基层 , 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举措 , 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扎实推进共同富裕 。 ”近期 , 浙江省江山市凤林镇白沙村村党总支部书记郑日福一坐下来 , 就跟村民们分享会议精神 。
2002年2月11日,白沙村206户村民在深山坳里度过了搬迁前的最后一个除夕夜 。 搬迁下山白沙人不等不靠 , 变土为金 , 从一个下山搬迁的“三无村”走向了幸福生活:全村劳动力外出打工率从2002年的67%降至目前10% , 目前全村90%的劳动力实现家门口就业创业 , 村民人均年收入较2002年翻了三番多 , 2021年达到3.5万元 。
距白沙村不远的石门镇清漾村 。 甘蔗林沙沙作响、葡萄园吐绿抽枝、吨粮田阡陌纵横 , 各项基础设施与业态提升工程陆续完工……一幅产业兴、乡村美、农民富的未来乡村壮美画卷正不断铺展 。 如今 , 清漾村实现从泥土地到水泥路再到柏油村道 , 从普通乡村到5A景区村到美丽乡村 , 景区核心区块从无到有、由乱到治的完美蝶变 , 村集体经济收入、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翻了三番、两番以上 。
沿着光辉足迹  江山奋力前行
文章图片
毛氏祖祠是清漾村的标志性建筑 , 始建于宋朝 , 历经沧桑、屡毁屡建 , 2010年10月 , 在市委市政府和各地毛氏宗亲的大力支持下原址重建 。
近年来 , 江山市对标对表“两个先行”奋斗目标 , 把产业发展、未来乡村作为主抓手、主平台 , 唱响共同富裕主旋律 , 深入推进以集体经济为核心的强村富民乡村集成改革 , 全市292个村 , 村级集体经济总收入3亿元以上、村均80多万元 , 其中村经营性收入30万元以上的村121个、50万元以上的村63个 , 各项指标名走在浙江省山区26县前列、居衢州市前茅 。
去年8月15日开馆的贺村镇丰益村温习馆里 , 一张张图片、一段段串联起了村庄嬗变历程 。 10多年来 , 相益村两委干部一任接着一任干 , 一锤接着一锤敲 , 筑牢了基层堡垒 。 为支持工业发展、沪昆铁路西移、205国道改造等中心工作 , 近年来该村被征用土地近千亩 , 拆除房屋200余幢……对于这些急事难事 , 党员们打头阵、挑重担 , 工作开展既快又稳 , 保持了社会和谐稳定 , 成为衢州地区新农村建设的一颗“明珠” 。
沿着光辉足迹  江山奋力前行
文章图片
图为经过老旧小区综合改造后的城北社区站前里小区
近年来 , 双塔街道城北社区致力探索党建统领基层治理的新路径 , 借助线上的“云上”议事会、“邻礼通”“聚益社”app小程序 , 以及线下的天鸿民情直通室、春雨社工服务站、悦心理工作室等群众性服务站所 , 创新“党建+自治、服务+引领”自治模式 , 统筹推进智慧社区建设 , 使党员干部队伍更有凝聚力、社区治理更完善、居民生活更温馨 , 打造一个其乐融融的和睦家园 。
10年来 , 江山市始终牢记殷殷嘱托作 , 对照重要指示与要求 , 逐条逐项制定清单 , 明确任务、责任、时限 , 督查推进 , 确保形成闭环、抓好落实 。
今年1月投产的天蓬数字化低碳牧场采用9层建筑 , 可容纳9万头生猪 , 一个楼层相当于一个独立的养猪场 。 自生猪住上‘高楼’后 , 原先6个月长到120公斤 , 现在能长到130公斤 , 每斤猪肉成本从9元降到6元 , 养殖人员从100多人减至25人 , 猪肉品质也越来越好 。
沿着光辉足迹  江山奋力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