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医院看病总是要抽血到底要查什么?每天抽那么多血,最终都去哪里了?( 二 )



我们血液中血小板起着止血和凝血作用 , 通过这个指标我们能对凝血功能异常的相关疾病有所发现 。 如紫癜、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或脾功能亢进等都会导致血小板减少 。
这也是当我们牙龈出血或皮肤出现瘀点瘀斑去医院看病时 , 医生会开具血常规检查 , 重点关注血小板指标的原因 。
感染性疾病
血液检查还能帮助诊断感染性疾病 。 白细胞作为人体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 其指标对于判断人体是否存在感染的情况具有指导意义 。 白细胞主要包括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这五种细胞 。
淋巴细胞数目增多时表明可能出现病毒感染、急性传染病、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 而其数目的减少则可能出现免疫缺陷或放射病 。

临床常见的中性粒细胞增多的原因则可能是中毒如酸中毒或铅中毒 , 也可能是阑尾炎、败血症、肺炎等化脓性感染影响 , 另外恶性肿瘤、急性溶血也会使其增加 。 而中性粒细胞的减少则可能是流感、伤寒等导致 。 而单核细胞的增加可能是梅毒、病毒性肝炎、肺结核、关节炎等疾病引起 。

代谢类疾病
对于中老年群体高发的糖尿病和高脂血症等代谢类疾病 , 血液检查也能帮助诊断 , 特别是中老年群体定期体检时需要特别关注这些指标 。 如血糖升高时我们要复查来进一步确认自己是否患有糖尿病 。
甘油三酯升高则可能由糖尿病或肾病导致 。 总胆固醇升高时要警惕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水平及心脑血管疾病的患病风险是否提高 。
从以上我们的分析可以看出 , 抽血检查在各种疾病诊断和相关风险预估方面具有广泛的指导意义 。 难怪体检或者看病时经常有血液检查这一项 。
但住院患者可能会问:那为什么隔三差五的经常抽血呢?抽一次不就好了吗?这是因为人体自身对机体平衡的调节是动态变化 , 也会受药物的影响 , 需要动态监测血液各指标 。 例如发生感染的患者在服用抗生素后病情也会发生变化 , 血液检查的结果可以帮助我们判断疾病的恶化或痊愈程度 , 对于临床用药和后续治疗方案的调整也具有积极的意义 。
由此可见血液检查的重要性 。 临床上有时遇到一些老年人虽然明白抽血的意义 , 但却还是会有担忧 , 常常会问:抽我这么多血 , 会不会贫血啊?
血抽多了会贫血吗
对于抽血会引起贫血这一说法是不科学的 。 虽然我们抽血时看到的都是不同颜色帽子的一个个管子 , 感觉好像抽了几管就觉得抽了很多血 。 而实际上 , 一般一个管子只抽了3-5ml的血 , 而人体正常的血量高达4000ml-5000ml , 所以就算抽好几管血 , 失去的血液也达不到人体血液总量的百分之一 , 对身体健康不会有太大的影响 。

况且人体具有造血功能 , 失去的血一定时间后也会得到自我补充 。
所以对于抽血会引起贫血这一点大家不必担心 。 但大家是不是也会好奇我们抽的血去哪里了 , 医院最终又怎么处理呢?我们来进一步了解一下 。
抽的血最终去哪里了
首先 , 抽血时不同颜色管帽的采血管具有不同作用 , 根据检验需要会选择是否添加促凝剂或抗凝剂 。 各管血采血完毕后 , 会根据项目送往不同的机器进行检验 , 如:生化检验、常规检验、细菌检验、免疫检验等 。
其次 , 为了避免污染 , 提高结果的准确性 , 所以采取多管血对应送检的方式进行 , 而不是一管血传递检验 。

最后 , 检查完毕后 , 相关科室会将血液标本保存一段时间 , 如果患者或医生对结果存疑 , 可再次进行化验 , 避免重复抽血造成的麻烦 。 而到血液标本不需存放时 , 这些血液会按照医疗垃圾的标准进行专业的消毒和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