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透镜库” , 留下“光明的种子”
持续不断创新的背后有哪些诀窍?
“我一直希望做一名好医生 , 给患者最好的治疗 , 所以一直用心思考 , 哪里还能再改进一点?哪怕是微小的进步 , 也能让更多近视患者拥有光明的未来 。 ”周行涛坦言 , 持续开拓的动力 , 某种程度上是患者给的 。
正是守着尽心尽力为患者服务的初心 , 周行涛对患者面临的实际问题持续钻研 。 他曾用22年跟踪治疗一个患有角膜遗传疾病的家庭 , 力图突破此类顽疾 。
据介绍 , 圆锥角膜和角膜营养不良是眼科的顽症 , 圆锥角膜往往导致不规则散光及高度近视 , 严重者会导致失明 , 需要角膜移植;角膜营养不良则是一种遗传性原发性进行性角膜病变 , 发展到最后也需要角膜移植 , 而中国角膜材料严重匮乏 , 远不能满足临床需求 。 长年累月在临床的探索和思考让周行涛有了新思路:“全飞秒手术取出来的‘废弃物’——角膜组织透镜 , 如果能将其‘变废为宝’再利用 , 也许可以解决角膜材料匮乏的问题 。 ”
从兔眼到猴眼 , 再拓展到人眼的自体透镜移植、异体透镜移植研究 , 周行涛带领团队克服重重困难 , 经过10余年不懈探索 , 终于证明了飞秒激光近视和远视手术中原本废弃的角膜组织透镜可成功用于治疗一部分圆锥角膜和角膜营养不良等眼科患者 。 现在 , 这项技术已经应用于临床 。
“全飞秒手术取出的角膜透镜是不可再生的人体组织 , 本属于人体的一部分 , 丢掉就没有了 。 医生要为患者多想一步 , 万一今后用得着呢?也许有一天 , 保存下来的透镜就会焕发新的生命力 。 ”周行涛说 , 患者的角膜透镜既可以自己日后使用(如用于其它角膜疾病的治疗) , 也可以给血缘家人或捐赠给他人 , 用于远视、老花眼等的矫正 , “设想一位20岁的年轻人300度近视时来做全飞秒手术 , 如果保存了角膜组织透镜 , 等到这位患者45岁的时候来诊希望矫正老花眼 , 这时再把25年前保存的透镜取出来 , 用准分子激光磨镶 , 使修饰度数更精准接近目标屈光度 , 然后把‘雕琢’好的透镜放回角膜层间 , 就可以‘完璧归赵’了 。 ”
去年1月 , 周行涛领衔在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建立了一个“透镜库” 。 在遵循伦理规则的前提下 , 历经一系列流程 , 原本废弃的透镜被保存在专用冰箱里 。 它们一个个静静地躺在那里 , 成为患者自身透镜储存的潜在远期自体应用及公益捐献的宝库 , 也成为其他角膜疾病患者重见光明的种子 。 同一时期 , 周行涛发起成立“中国角膜透镜再生转化联盟” , 希望汇聚更多力量造福更多患者 。
“最好的眼药水是健康科普 , 关键在‘防’”
早起跑步、看门诊、开会、会诊、手术……采访人员采访这天 , 周行涛的日程安排得满满当当 , 原定的采访时间几度推迟 。 工作如此繁忙 , 多年来周行涛却坚持抽出时间和精力带领团队定期开展科普 , 这是为什么?
“我的老师曾说 , 做近视医生很失败 , 因为工作几十年 , 近视患者反而越来越多了 。 如果手术越做越多 , 哪怕手术做得再好 , 还是令人汗颜 。 ”周行涛坦言 , 他在工作中也明显感受到近些年近视患者、近视手术越来越多 , 并且有往低龄化、高度近视发展的趋势 。
对此 , 周行涛看在眼里、急在心上:“我觉得必须把‘防’的源头抓住 , 不能等到孩子已经近视或者变成高度近视、出现相关并发症再去治疗 。 因此 , 我们下定决心要做眼健康科普工作 。 ”
早在2002年 , 周行涛带领团队在国内创建儿童与青少年屈光发育档案和动态数据库 , 产生了良好的示范效应 。 他带领团队建立起“学校—医院—社区+眼视光一体化”近视防控与科普体系 , 促进自主眼健康管理 , 为家长提供智慧化科普与指导 。
- 朋友圈很赞的说说句子,积极阳光,温暖心灵
- 逆行出征“疫”无反顾 守护新冠肺炎患儿健康
- 指尖断了!医生四个半小时艰苦奋战,彻夜守护三天,奇迹发生
- 寓意深刻的心灵短语,励志阳光,让人豁然开朗
- 寓意深刻的经典说说,句句碰触心灵,读读受益匪浅
- 励志阳光的心灵鸡汤语录,发朋友圈鼓励自己!
- 【致敬中国红】仁心熠熠 守护心跳声声
- 她以戏报国,戏比天大,一生致力于文化遗产守护和传承
- 共筑疫情防控屏障 共同守护校园安全
- 魅力医生|爱讲故事还会“读心术”,突破科研盲区关注血管衰老,“情绪魔法师”乐做银龄健康守护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