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暑节气 关于小暑节气的养生方法

今天分享一篇【小暑节气 关于小暑节气的养生方法】希望大家喜欢,下面跟着小编一起阅读这一篇百科内容吧,看完之后记得点赞分享出去给朋友们看哦!现在正值二十四节气中的小暑节气,在小暑节气里天气在逐渐的变热 。大家对于小暑节气的由来了解吗?小暑中的一些习俗大家知道吗?在小暑里的一些食物大家了解吗?下面小编带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 。
小暑节气
一、小暑的由来
每年7月月份是小暑时节,这天太阳到达黄经105° 。有那么依据古语讲过:“六月节……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小也 。”
暑,表示炎热的意思,古人认为小暑期间,还不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故称为小暑 。
也有节气歌谣曰:“小暑不算热,大暑三伏天 。”指出一年中最热的时期已经到来,但还未达到极热的程度 。俗话说:“热在三伏” 。我国三伏天气一般出现在夏至的28天之后,即所谓“夏至三庚数头伏” 。
我国自古以来便将小暑分为三候:“一候温风来;二候蟋蟀来;三候鹰始鸷 。”小暑开始,天气逐渐转热 。
《诗经七月》中描述蟋蟀的字句有“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 。”
文中所说的八月即是夏历的六月,即小暑节气的时候,由于炎热,蟋蟀离开了田野,到庭院的墙角下以避暑热;在这一节气中,老鹰因地面气温太高而在清凉的高空中活动 。
但从《1971~2000中国地面气候资料》来看,除青海、甘肃、山西、内蒙、安徽的大部分地区,7月的极端最高气温相对多数出现在大暑外,大多数省份的极端最高气温都出现在小暑期间 。
在全国地区内,绝大多数的地区在7月的平均气温都开始上升,7月可以说是全年最热的一个月份 。
绿树浓荫,时至小暑 。南方地区小暑时平均气温为26℃左右,已是盛夏,颇感炎热,但还未到最热的时候 。
常年7月中旬,华南东南低海拔河谷地区,可开始出现日平均气温高于30℃、日最高气温高于35℃的集中时段,这对杂交水稻抽穗扬花不利 。除了事先在作布局上应该充分考虑这个因素外,已经栽插的要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 。
在西北高原北部,此时仍可见霜雪,相当于华南初春时节景象 。
二、小暑的习俗
过去民间有小暑“食新”习俗,即在小暑过后尝新米,农民将新割的稻谷碾成米后,做好饭供祀五谷大神和祖先,然后人人吃尝新酒等 。
据说“吃新”乃“吃辛”,是小暑节后第一个辛日 。城市一般买少量新米与老米同煮,加上新上市的蔬菜等 。所以,民间有小暑吃黍,大暑吃谷之说 。
伏天民谚有“头伏萝卜二伏菜,三伏还能种荞麦”,“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 。
头伏吃饺子是传统习俗,伏日人们食欲不振,往往比常日消瘦,俗谓之苦夏,而饺子在传统习俗里正是开胃解馋的食物 。
山东有的地方吃生黄瓜和煮鸡蛋来治苦夏,入伏的早晨吃鸡蛋,不吃别的食物 。
徐州人入伏吃羊肉,称为“吃伏羊”,这种习俗可上溯到尧舜时期,在民间有“彭城伏羊一碗汤,不用神医开药方”之说法 。徐州人对吃伏羊的喜爱莫过于当地民谣“六月六接姑娘,新麦饼羊肉汤” 。
伏日吃面习俗至少三国时期就已开始了 。《魏氏春秋》:“伏日食汤饼,取巾拭汗,面色皎然”,这里的汤饼就是热汤面 。
《荆楚岁时记》中说:“六月伏日食汤饼,名为辟恶 。”五月是恶月,六月亦沾恶月的边儿,故也应“辟恶” 。伏天还可吃过水面、炒面 。
所谓炒面是用锅将面粉炒干炒熟,然后用水加糖拌着吃,这种吃法汉代已有唐宋时更为普遍,不过那时是先炒熟麦粒,然后再磨面食之 。
唐代医学家苏恭说,炒面可解烦热,止泄,实大肠 。另外,山东临沂地区有给牛改善饮食的习俗,伏日煮麦仁汤给牛喝,据说牛喝了身子壮,能干活,不淌汗 。民谣:春牛鞭,舐牛汉(公牛),麦仁汤,舐牛饭,舐牛喝了不淌汗,熬到六月再一遍 。
小暑吃什么
一、夏天要吃些瓜果蔬菜
西瓜:不但能清热解毒、除烦止渴,而且能利尿,帮助消化,因此,人们一定要吃些西瓜,特别是从事露天工作或在室内高温环境下工作的人 。
西瓜汁中还含有人体所需丰富的营养物质,如蔗糖、葡萄糖、果糖、瓜氨酸、丙酸、丙氨酸、谷氨酸、精氨酸、磷酸、苹果酸、盐类,以及胡萝卜素、维生素C等 。
绿豆:工作和劳动之余,喝一碗绿豆汤,自有神清气爽、烦渴尽去、暑热全消、心旷神怡之感,这是由于绿豆具有清热解暑、止渴利尿的功效 。
黄瓜:《本草求真》里提到黄瓜“气味甘寒,服此能清热利水”,因此,炎热的夏天多吃些黄瓜是有好处的 。黄瓜的含水量为96%~98%,为蔬菜中含水量最高的 。它含的纤维素非常娇嫩,这对促进肠道中腐败食物的排泄和降低胆固醇均有一定作用 。
冬瓜:有良好的清热解暑功效 。夏季多吃些冬瓜,解渴消暑、利尿 。因其利尿,且含钠极少,所以是慢性肾炎水肿、营养不良性水肿、孕妇水肿的消肿佳品 。它含有多种维生素和人体所必需的微量元素,可调节人体的代谢平衡 。
茄子:《本草纲目》上说“茄子味甘、性寒、无毒 。主治寒热、五脏劳损及瘟病 。吃茄子可散血止痛,去痢利尿,消肿宽肠” 。《医林纂要》称茄子“宽中、散血、止泻”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茄子中丰富的维生素p,可增强细胞间的粘着能力,能防治微血管脆裂出血和促进伤口愈合 。因此,常吃茄子可防治脑溢血、高血压、动脉硬化等病症,对慢性胃炎等也有一定治疗作用 。
二、来点维生素
盛夏,气温高、湿度大,如此天气会导致人们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继而出现全身倦怠无力、心悸、出汗、失眠、多梦等神经衰弱症状,因此科维健健康管理有限公司高级营养保健师李诺建议人们,可适当服用维生素C和复合维生素B族,以利于调节植物神经功能,消除症状 。
补充维生素B1、B2及烟碱酸:夏天饮水量增加,出汗多,维生素B群容易流失 。维生素B1负责将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转换成葡萄糖,葡萄糖提供脑部与神经系统运作所需的能量,少了它,体内的能量不足,人会无精打采 。维生素B2也负责转化热能,它可以帮助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释放出能量 。烟碱酸又名维生素B3,和维生素B1、B2一起负责碳水化合物的新陈代谢,也是为身体供能量的B家好兄弟,如果缺乏烟碱酸,人们就会焦虑、不安、易怒 。
补充维生素C:炎热天气,大量汗液的排出导致水溶性维生素迅速流失,特别是维生素C——夏天的需求会多于冬天,因此,当盛夏时节感到疲乏时,应该补充维生素C,以缓解疲劳感 。
中暑的症状及治疗
一、中暑的预防原则
中暑是夏季常见的急诊,加强预防可以大减少发病率,中暑的预防应注意几点
1、充足的睡眠 。合理安排休息时间,保证足够的睡眠以保持充沛的体能,并达到防暑目的 。
2、科学合理的饮食 。吃大量的蔬菜、水果及适量的动物蛋白质和脂肪,补充体能消耗 。切忌节食 。
3、做好防晒措施 。室外活动要避免阳光直射头部,避免皮肤直接吸收辐射热,带好帽子、衣着宽松 。
4、合理饮水 。每日饮水3升至6升,以含氯化钠0.3%-0.5%为宜 。饭前饭后以及大运动量前后避免大量饮水 。
二、中暑后的五大禁忌
中暑是夏季危害人们身体健康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 。人在中暑之后常常很虚弱,在恢复过程中,应吃些较为清淡、容易消化的饮食,补充必要的水分、盐、热量、维生素、蛋白质等 。下面是中暑后的饮食禁忌 。
1、忌大量饮水
中暑患者应采用少量、多次的饮水方法,每次以不超过300毫升为宜,切忌狂饮 。因为大量饮水不仅会冲淡胃液,影响消化功能,还会引起反射性排汗亢进,使体内水分和盐分进一步大量流失,严重时可导致热痉挛 。
2、忌吃大量油腻食物
中暑后应少吃油腻食物,以适应夏季肠胃的消化能力 。油腻食物会加重胃肠的负担,并使大量血液滞留于胃肠道导致输送到大脑的血液相对减少,人会感到疲倦 。
3、忌纯补
中暑之后,暑气未消,虽有虚症,却不能单纯用补法,过早进补会使暑热不易消退,或使已经逐渐消退的暑热复燃 。
4、忌偏食
中暑患者应以清淡饮食为主,但可适当佐以鱼、肉、蛋、奶等 。以保证人体所需营养成分 。
5、忌大量食用生冷瓜果
【小暑节气 关于小暑节气的养生方法】中暑患者大多脾胃虚弱,大量食用生冷食物和寒性食物会进一步损伤脾胃阳气,重者会出现腹泻,腹痛等症状 。
总结:小暑伊始,天气就要开始真正的热了 。一年中天真正热的标志就是小暑了 。小暑过后大暑即将登场,在大暑里天气更为炎热 。而小暑里的养生保健方法,通过文章的介绍现在大家都了解很多了吧 。希望大家在小暑节气里都能够健健康康的、快快乐乐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