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从文原名沈岳焕 , 1902年12月出生于湖南省西部的凤凰县 , 他在兄妹九个里排第四 , 在男孩里排第二 。凤凰在民国以前称为镇筸 , 是清政府在少数民族区设立的驻防单位 , 曾经出过很多著名将领 。沈从文也生在一个军人世家 , 他的祖父出身自曾国藩湘军 , 做过贵州提督 , 他的父亲参加过大沽口抗击八国联军战斗 , 组织过刺杀袁世凯的行动 。读书识字的母亲 , 给了沈从文主要的早期教育 。
文章插图
凤凰故居
沈从文在家乡凤凰县生活了十五年 。凤凰这个地方 , 对沈从文的写作来说实在是太重要了 。早期生命体验奠定了一个人的经验和情感模式 , 怎么高估都不过分 。凤凰为沈从文提供了密度特别大、但也可以说特别不正常的经验 。那里的自然风光美丽幽静 , 生活着多个民族 , 沈从文的母亲是土家族人 , 祖母是苗族人 。那里的文化也多种多样 , 有近两百年的绿营兵制度 。军事习惯和多民族世俗生活交织渗透 , 平常的凤凰是平和安详的 , 偶尔会出现原始的暴力冲突 。而沈从文生长在清末的乱世 , 从小目睹的是血腥多变的动荡和屠杀 。他在幼年时就看惯了杀人 , 上学放学路上 , 随处可见尸体 , 用他自己的话说 , 所“走过的每一寸土地 , 脚下都是血” 。在回忆录里 , 他写过“一个十二三岁的小孩子 , 挑了两个人头 , 这人头便是他的父亲和叔伯”这样凄惨恐怖的场面 。
文章插图
在美丽的自然和淳朴的人情里 , 沈从文发展出特别敏感的感官能力和超人的记忆力、想象力;而乡民的蒙昧、军阀的残酷 , 又让他生出了沉痛感和悲悯情怀 。这种对抗性的记忆来得太早太强烈 , 在写作中 , 他总是在潜意识里回避这样的心理创伤 。他会用许多东西 , 比如美丽的女性形象、质朴的家乡风俗 , 来抵挡真实世界的残酷 。这成为了沈从文小说里的重要基调 。
因为家境败落 , 沈从文高小没毕业就参军做了负责抄写的文书员 , 从此过上了漂泊生活 , 很少连续几晚睡在同一张床上 。一路上 , 他见识到了更复杂的风土人情 , 也目睹到更多的暴力凶杀 , 在一年里 , 他亲眼看到了七百多次处决 。这支部队的结局也很惨 , 在一次突袭里全军覆没 , 沈从文认识的人全部被杀 , 他是因为留守总部才逃过了一劫 。
文章插图
1933年湘西
十九岁这年 , 沈从文做了一个重大决定 , 就是到北京去读书 , 他说“知识和权力相比 , 我愿意得到智慧” , 决心“向一个生疏世界走去 , 把自己生命押上去 , 赌一注看看” 。他之前受的教育 , 除了学校里的一点儿 , 就是跟随舅父学过古诗古文 , 在军队里看了很多古籍和一些新杂志 , 再有就是他的书法在当地很有名气 。离乡前 , 他把名字从沈岳焕改成了沈从文 。
那时当北漂 , 一点儿都不比现在容易 。沈从文去北京投奔他的大姐 , 发现大姐夫大学毕业好几年都找不到工作 , 正要回湘西老家去 。一开始 , 他在燕京大学旁听 , 但根本没法通过入学考试 。在和文学青年的交往里 , 他产生了写作欲望 。想要写小说 , 他不仅要学新式标点 , 还要从头学白话文 。在四处投稿失败后 , 沈从文的生活变得极度困窘 , 用他的话说 , 就是每天要想尽办法 , 才能“找些东西来消化消化” 。这时候 , 年轻的沈从文引起了著名作家郁达夫的注意 , 又得到了徐志摩等名家的帮助 。
文章插图
1926年 , 在来北京的第五年 , 沈从文出版了第一本书 , 收录了他此前的小说、散文和剧本 。1928年 , 他去了上海 , 和左翼作家胡也频、丁玲夫妇一起编辑文学刊物 , 自办出版社 。三个没有财商的文艺青年创业 , 当然失败得特别快、特别惨 。不过 , 在这一年 , 沈从文发表了70多篇作品 , 出版了近20种单行本 。其中的短篇小说《柏子》 , 被公认为是他写作成熟的标志 。这篇小说写的是在湘西的河上 , 有个叫柏子的水手 , 与沿岸一个妓女两情相悦 , 但只能一个月欢会一次 。沈从文用既细腻又奔放的笔法 , 写出了他们单纯短暂的快乐和生活漫长的艰辛 。这是他最熟悉、也最热爱的生命 。
在上海时 , 沈从文带着自己的母亲和妹妹生活 , 由于出版社倒闭欠债 , 他的经济又变得难以支撑了 。1929年8月 , 中国公学校长胡适破格聘请沈从文任国文系讲师 , 主讲新文学研究和小说写作 。这一年 , 沈从文二十六岁 。根据胡适的回忆 , 沈从文是全校最受学生欢迎的老师 , 但对沈从文来说 , 教书的原因是写作没法支撑生活 。在学生里 , 有他日后的妻子张兆和 。沈从文和张兆和的爱情是流传至今的民国佳话 , 他们的两地书信也成了文学经典 , 我就不具体介绍了 , 但是 , 后面的话题里我要补充一点:这对传说里的神仙眷侣 , 婚后感情并不平坦 , 其中的波折和纠葛 , 也影响到了沈从文的写作 。
文章插图
抗战爆发前 , 沈从文先后在武汉、上海、青岛、北平等大城市间奔波 。在武汉大学任教时 , 他痛苦地发现 , 住处不远就是刑场 , 许多死囚都是十八九岁的男女学生 。他当初离开湘西 , 就是为了摆脱这样的残酷场面 , 然而此时的中国 , 到处都是恐怖气氛 , 他的朋友张采真在武汉被国民党杀害 , 胡也频死于上海的“二七惨案” 。
1932年 , 沈从文出版了《从文自传》 , 讲述他二十岁到北京之前的经历 , 以及在湘西的种种见闻 。虽然篇幅短 , 但这本书是20世纪最杰出的文学传记之一 。它还有一个重要意义 , 是揭示了沈从文产生自我意识、形成个人追求的过程 。从此 , 沈从文的个人风格全面确立起来了 , 他当时自豪地说 , “我的工作将超越一切而上 , 我的作品将会传播得很久很远 。”这一点 , 他做到了 。
这个时候 , 张兆和终于接受了沈从文的爱情 , 他们于1933年订婚 , 一起前往青岛生活 。在青岛 , 沈从文写出了他的代表作《边城》 。这篇小说的主线 , 是湘西小城里一个撑渡船的女孩翠翠和船总家两兄弟的爱情故事 。沈从文以乡间的正直淳朴 , 反衬出城市文明的堕落侵蚀 。《边城》是沈从文最饱满、最流畅的语言状态 , 在此之前 , 他的文风缺乏节制 , 后期则变得有些晦涩 。
文章插图
1934年 , 沈从文返回了一次家乡 。一路上 , 他亲眼见到湖南经过战乱后的巨变 , 一切已经物是人非 。当时的中国农村 , 连中小地主阶层都普遍破产了 。沈从文意识到 , 《边城》的浪漫唯美 , 不能应对正在发生的深刻剧变 , 用他的话说 , 这是一次“彻悟” 。他根据这次见闻 , 完成了《湘行散记》 , 并开始酝酿长篇小说《长河》 。同时期 , 还发表了大量的政论类文章 。
1937年北平沦陷 , 沈从文和北京的一批高校教师撤离南迁 , 1938年到达昆明 , 任教于西南联大 , 张兆和也带着两个孩子绕道香港到达昆明 。在抗战时的昆明 , 这些名教授们生活都很贫困 , 但也共同创造了中国教育史上一个非常辉煌的时代 。
抗战胜利后 , 沈从文选择到北大任教 , 在写作的同时 , 还担任副刊编辑工作 。在1947年 , 他发表了最后的两篇小说 , 从此 , 由于历史和局势原因 , 他很难再继续文学创作了 。
文章插图
沈从文就是那种既拥有绝世天才 , 又肯付出超常努力的人 。他有特别强大的创作能量 , 从步入文坛起 , 沈从文就保持了旺盛的创作冲动 , 尝试过各种文学样式 , 是民国时期最多产的作家 , 他平均每年都发表几十篇小说 , 《沈从文全集》有上千万字 。放在西方艺术家身上 , 在这样动荡贫困的生活里保持如此高的创作密度 , 会被形容成是野兽一样的体力和生命力 , 但是沈从文不仅身体差 , 写作速度也不快 , 而且还总是反复修改 , 不足七万字的《边城》 , 他整整写了半年 , 保持产能的办法 , 只有夜以继日地连续工作 。沈从文常流鼻血 , 流起来就止不住 , 有时候会一直流到晕倒 , 趴在沾着鼻血的手稿里 , 直到第二天才被人发现 。
湘西人有种做事情必须要做出名堂的狠劲 , 这在当地称作“霸蛮” , 沈从文则说自己是“耐烦” , 就是能忍耐各种烦恼 。他一再对学生说 , 不要相信任何天才的说法 , “这个世界上只有忍耐” , 能够耐心地完成一份工作的人并不多 。他评价自己的小说成就 , 也只是觉得比别人要认真 , 所以才会写得好一些 。沈从文小说中细腻精准的效果 , 确实需要反复打磨 。
文章插图
《中国古代服饰研究》
沈从文给人的印象是温和腼腆 , 说话声音很轻 , 总是在微笑 , 但他的性格又特别坚毅倔强 , 按照巴金的话说 , 是没有任何人能强迫他做事 。改行以后 , 他的生命能量也没有停歇 , 做了大量没人愿意搞的琐碎工作 , 写出了有学术奠基意义的《中国古代服饰研究》 , 成为了一个领域内的文物专家 。他说 , 开辟新工作是极有意义的 , 精力旺盛是条件之一 , 更重要的是学习的勇气 。沈从文的文学事业 , 是由强烈的生命能量和坚强的自我意识支撑起来的 , 他的生命追求就是必须把人生投入到具体事业中去 。
在情感上 , 沈从文对中国民众和中国文化倾注得最多 , 从另一面来说 , 也就一直没有形成超越世俗的深刻思想 。沈从文是新文化运动里第一个描写普通人生活的作家 。当时 , 其他代表性的作家对于民众的刻画 , 大多采用知识分子视角和批判思维 , 最杰出的就是《阿Q正传》了 。
文章插图
《阿Q正传》
这也不能说就是优越感 , 在民族危亡之际 , 知识分子普遍觉得自己应该肩负起引领者和启蒙者的责任 。沈从文却将情感和立场完全放在社会底层 , 他说 , “我对农人与兵士 , 怀了不可言说的温爱 。我从不隐讳这点感情 。” 他觉得 , 普通中国人一直在庄严地承担命运 , 却始终被排除在历史书写之外 , 文化人没有资格可怜他们 , 民众精神才是中华民族最宝贵的东西 。他甚至责备读者说:“你们能欣赏我故事的清新 , 照例那作品背后蕴藏的热情却忽略了 , 你们能欣赏我文字的朴实 , 照例那作品背后隐伏的悲痛也忽略了 。”他后来选择研究杂项类文物 , 也是认为这些不起眼的古董里凝聚着过去人民的智慧和审美 。在讲解文物时 , 他充满了民族自豪感 , 在说到具体细节 , 比如刺绣用的金线是盲人凭手感从金箔上切下来的 , 总是让人非常感动 。
文章插图
湘西
沈从文的文学世界因为感动而显得有些脆弱 , 但并不是架空的 。在1938年随大学南迁时 , 他途经家乡湘西 , 走访了湘西政界首脑 , 规劝他们终止内斗 , 共同抗日 , 安置好转移过来的机关和难民 。他的活动对当地局势起到了积极作用 。沈从文还尝试从地方和国家关系的角度 , 改变写作角度 。但是 , 他的文学创作也一直处于这样的局限:他所凭借的 , 是自己对生命情感的体悟 , 而他所追问的 , 则是一个民族的未来、一种文化的出路 , 这样的问题需要更深刻的思考才能解答 。我们刚说过 , 他自幼看惯了杀戮 , 深切地体会到底层民众的悲惨 , 这使他经常用抒情代替思考 , 用立场取代批判 , 有时则是在世俗的佛家道家思想里寻求简易的解脱 。比如 , 他认为中国民众对不幸的容忍态度 , 有一种同自然相融合的、从容的道理 , 赞美他们简直比哲学家知道得更多 。好在这只是小说的表达 , 绝圣弃智的观念没有实际的操作方案 , 无助于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 。
此外 , 我们还要说一下他的个人生活 。艺术家的创作来自他的个人情感体验 , 沈从文尤其如此 , 这是个绕不过去的话题 。张兆和在婚姻中为沈从文提供了全面支持 , 尤其在后半生 , 家庭对沈从文的保护太重要了 。但张兆和又说 , 她在晚年整理沈从文文稿时 , 才发现自己对他并不完全理解 。如果你对夫妻生活有经验 , 就知道这话并没什么奇怪的 。张兆和这样说 , 正是因为最后真正理解了她的丈夫 。
文章插图
沈从文与张兆和
但是 , 他们也同样经历过那种感情纠葛 。婚后不久 , 沈从文就爱上了一个年轻女作家 。他自认为是美的忠实追求者 , 在爱慕某个人时就应该向所有人坦白 , 他称这为“横溢的情感” 。这段感情经历在沈从文的创作中留下了很多痕迹 。他有一篇饱受争议的小说叫《看虹录》 , 讲一个作家和情人的幽会 , 采用的是心理分析写法 , 还有很多情爱场面描写 , 就是在从侧面叙述这段情感经历 。在婚外恋终止后 , 他又写了《主妇》等短篇小说 , 纪念和感谢张兆和对婚姻的挽救 。沈从文承认过 , 写作《边城》的动机也与这段感情曲折有关 。在这件事上 , 我们可以先搁置八卦爱好和道德评价 , 主要观察作家如何将情感体验投射到作品上 , 获得一个阅读小说的新角度 。
沈从文的前半生处于不断的地理位移 , 而且逐渐从文化圈的边缘进入到了核心位置 , 他身兼大作家、知名教授和文学刊物编辑的身份 , 同时身处文学圈、教育界和传媒界 , 如果我们第三次从头翻一遍这本书 , 从他的经历里还能看出民国文化界的发展变化来 。
【一代文学大师沈从文 民国文学大师沈从文】
文章插图
西南联大抗战
西南联大是中国教育史上的传奇 , 它在最危急的时期、最艰苦的条件下培养出了最多的人才 , 一般的总结是:这是由于西南联大学风非常自由 , 没有学历的沈从文能被聘为教授 , 教师们可以自主教学和考试 , 不拘一格地教育和评价学生 。这两点都有道理 , 但从沈从文的经历看又都不全面 。
咱们就先来说说 , 到底该怎么看待西南联大的自由学风 。今天的人容易神化民国的学术学风 , 其实民国学术一样有许多局限性 , 派系山头和潜规则并不少 。20世纪20年代 , 北大曾经在两年多里只出了五种著作和一种译著 , 被称为“学术大破产” , 新文化运动也沦为了所谓“新名词运动” 。胡适决定聘用沈从文 , 并不是欣赏他的小说 , 而是为了破除这种学风 。在民国初年 , 高校聘任教授确实比较随意 , 这倒不是自由 , 而是规则没有建立起来 , 到30年代 , 已经逐渐有了门槛 。当时 , 胡适聘用沈从文是有很大压力的 , 但他觉得 , 当时的中文系教育太偏重考古了 , 未来必须要同时兼顾历史、欣赏与批评和创作这三个方向 , 而创作类的教育 , 没有别的选择 , 只有沈从文这样的作家能胜任 。
文章插图
沈从文
沈从文的教学方法也是无法模仿的 , 他开写作课 , 每一讲自己都要先写一篇范文 , 再在学生的作品上进行长篇批点 , 经常写得比学生还长 , 凡是发现有好的学生作品 , 都会全力向报刊推荐 。他的学生、作家汪曾祺说 , 沈从文一辈子给学生搭的邮费都是一笔可观数字 。
沈从文在学术界的自卑心理一直没有消除 , 很多教师和学生都不掩饰对他学历的轻视 。当年在西南联大有个无法考证的段子 , 说教授刘文典在一次躲避空袭警报时 , 一边跑还一边挖苦沈从文:“我跑是为了保存国粹 , 学生跑是为了保留下一代希望 , 可是该死的 , 你干嘛跑啊!”这件事被如此传播 , 就是因为有一条学术鄙视链的存在 。沈从文在联大应聘时 , 即使已经名满天下 , 又有在高校成功任教的履历 , 还有清华、联大两位中文系主任的极力推荐 , 也只能由联大下属的师范学院下聘书 , 在五年后才晋升教授 。
文章插图
西南联大
但最值得我们尊重的 , 恰恰是这种不随便破格的规则 。正是由于学术界充满了派系和利益纷争 , 在权力腐蚀下极易腐败 , 才特别需要不能轻易突破的刚性制度 。学术首先要规范 , 然后才能推行有远见的弹性和自主 。联大精神的可贵之处 , 不是彻底自由 , 而是在二者之间取得了平衡 , 达到了最好的效果 。毕竟沈从文只有一个 , 他那种自由的、贴近学生的教学方法也是很难复制的 。
最后 , 我们再看看民国文化界那些不断升级的矛盾 。沈从文不善于处理人际关系 , 也不大关心政治 , 总在无意间身陷学术界的纠纷 , 而这些争斗的性质是在逐渐变化的 , 他似乎一直没有领悟到背后的真实逻辑 。
沈从文和鲁迅代表了中国短篇小说的两个高峰 , 但他们之间没有私下交往 , 只有一场误会 。在沈从文刚开始文学创作时 , 丁玲曾给鲁迅写过一封求助信 , 但有人认错了笔迹 , 告诉鲁迅这是一个叫沈从文的男人写的 , 鲁迅为此极为生气 , 认为他被愚弄了 。沈从文性格倔强 , 也不愿意解释 , 两个人后来虽然都对彼此做出过很高评价 , 但不再有私人接触 。这些事情只是个人恩怨 , 也不构成具体伤害 , 但后来的矛盾 , 就扩散到整个学术圈了 。
文章插图
鲁迅雕塑
1933年 , 沈从文写了一篇文章批评上海的一些作家通过取巧获取成功 , 没想到 , 这引起了文学史上著名的京派海派之争 。很快 , 讨论范围就超出了文学创作 , 参战的人也越来越多 , 扩大到学术界整体 。朱自清说 , 京派是为学术而学术 , 海派则是为名利而创作 。鲁迅干脆说 , 海派是商的帮忙 , 而京派不过是官的帮闲 。沈从文根本不懂得 , 双方的分歧早已种下多年了 , 只是在寻找一个开战的机会 。此后 , 沈从文的朋友们多次告诫他:多写小说 , 少写杂文 , 不要议论时事 。
沈从文在学术上不属于任何一派 , 虽然热爱民众 , 但不愿意写政治功能明确的斗争题材 , 到了文学界分裂成左右两个阵营以后 , 任何一边都不喜欢他 , 都对他进行批评 。当老朋友丁玲指责他与人民脱节时 , 他还认为这是风格和个性的问题 , 是由于他“能承受生活的压力 , 没有那么大的反抗性” , “不习惯受人管束 , 也不会管束别人” 。当指责声越来越大 , 比如说他的《边城》居然把地主写得那样善良豪爽 , “掏空了阶级属性”时 , 他不客气地回答:“你们要作品有思想 , 有血有泪 , 很容易办 , 可是我存心放弃你们 。”他没有意识到 , 此时所讨论的已经不是文学了 。
文章插图
沈从文曾经刺痛过郭沫若 , 一次是评价郭沫若文字不含蓄 , 不会写小说;一次是说在进步作家中 , 巴金和茅盾在辛苦的工作 , 郭沫若只是在走莫斯科的上层路线 。我们不能断定 , 这和郭沫若1948年3月发表的《斥反动文艺》有没有因果关系 , 但那篇文章决定了沈从文一生的命运 。郭沫若写道 , 沈从文的小说是“文字上的春宫 , 存心不良 , 意在蛊惑读者” , 沈从文“一直是有意识地作为反动派活动” 。这个时候 , 文艺批评已经成为了政治定性 , 将导向现实中的打击 。后来 , 在沈从文陷入精神危机时 , 北大学生又把这篇文章抄写到墙报上 , 造成了他的神志失常和自杀未遂 。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 , 这个过程 , 是文化不断被政治所干预、所吸收的过程 , 也开启了下一个时代的文化局面 。
沈从文是中国现代文学大师 , 他的经历充满了传奇色彩 。第一 , 他出生于偏远的湘西小城 , 少年时经历了斑斓多彩的民族文化和异常残酷的杀戮 。他以小学文化闯荡中国文坛 , 不仅成为最高产、最受欢迎的小说家 , 还成为西南联大教授 , 教出了一批优秀的人才 。第二 , 支撑沈从文写作的 , 是他自称为“耐烦”的强大意志力和必须有所作为的生命追求 。他热爱中国民众和中国文化 , 崇拜美与质朴的情感 , 但不善于进行深刻的、批判性的思考 。第三 , 在沈从文身上 , 我们还能看到民国教育界、文化界的变化:民国学风不仅有局限 , 也有壁垒 , 沈从文的破格 , 始终是、也应该是一种例外 。同时 , 文化界的纷争 , 逐渐从个人纠纷变为派系之争 , 最后彻底进入政治话语体系 。
文章插图
湘西老照片
文学史和其他历史一样 , 会在长时间停滞后 , 像江河的激流一样 , 突然开始快速地发展 , 体现到个人身上 , 就是在一个时期里连续遭遇重大的命运转折 。沈从文的次子沈虎雏回忆 , 在1948年夏天 , 他问过父亲:有人说你是中国的托尔斯泰 , 我看你比不上他 。沈从文认真地回答说:没错 , 我确实比不上 , 许多事情耽搁了我 , 我以后要好好赶一赶 。历史没有给沈从文这个机会 , 但是 , 他已经用一生努力过了 。我们的时代机会比沈从文要好 , 那1%的天才 , 我们和他比不了 , 而99%的努力和顽强执着的“耐烦”精神 , 我们能不能也赶一赶呢?
,
- 泰斗级国学大师 现存国学大师排名
- 文学意境的审美特征
- 太阳照常升起海明威 太阳照常升起海明威迷惘的一代
- 一代宗师讲的什么故事
- 关于海外华文文学读本:短篇小说卷简述 海外华文文学读本:短篇小说卷
- 关于海外中国古典文学研究简述 海外中国古典文学研究
- 南柯一梦西
- 有哪些适合中学生读的文学杂志
- 定位大师怎么用不了了
- 淄博理工学校“淄博市陶瓷大师工作室”作品展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