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景汉:构建本土化的社会学理论

本文转自:学习时报
李景汉:构建本土化的社会学理论
文章图片
李景汉(左二)主持的定县调查团队工作照
李景汉(1895―1986年) , 著名社会学家、社会调查专家 。 1928年 , 应晏阳初之邀任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调查部主任 , 主持著名的“定县调查” , 在国内外产生了深远影响 。 1935年进入高校从事教育工作 , 曾任清华大学、西南联大等校教授 , 后长期在中国人民大学工作 。 著有《北平郊外之乡村家庭》《实地社会调查方法》《定县社会概况调查》《中国农村问题》等著作 。 李景汉的名字与社会调查是分不开的 。 通过扎实的社会调查掌握精确的社会事实 , 进而提出社会改造和建设的方案 , 并构建本土化的社会学理论 , 是他毕生的追求 , 也是他的治学之道 。
李景汉:构建本土化的社会学理论】“我是信仰社会调查的”
李景汉坚信“从事社会调查者本人对于调查工作有了信仰 , 才能感动别人亦对于调查有信仰” 。 正是将琐碎甚至枯燥的社会调查作为一种崇高的“信仰” , 李景汉才为之付出坚韧不拔的努力和常人难以理解的热忱 , 一头扎进河北定县 , 在乡村做了长达八年的调查 , 铸就了“定县调查”这一学术史上的丰碑 。 此后 , 尽管世事纷乱 , 他始终没有放弃开展社会调查 , 甚至还撰文倡导“学术的旅行” , 将每次旅行都作为社会调查的机会 。
对于社会调查的坚定信仰萌生于李景汉早年在国外求学之时 。 在美国的课堂上 , 教师常会问及各国留学生所在国家人口的年龄、性别分布等情况 , 其他国家的学生往往都能对答如流 , 唯有他回答不上来 , 因此感到十分窘迫和内疚 , 以至于上课都不敢抬头 。 这类事情深深刺痛了李景汉 , 被他视为“国耻” , 他决心回国从事社会调查:“做这个职业 , 我的目的是要把中国的人口、土地等情形都要记录下来 , 我是雪耻 。 中国的国耻是对自己的情形一概不知道 , 所以我说回中国 , 我要一生做社会调查 。 ”在回国前 , 他还给自己立下了一不做官、二不经商、三不给军阀当爪牙的“三不”戒条 。
1924年回国后 , 他当即投身于社会调查工作 , 先后在北京进行了妙峰山“朝顶进香”的调查、京郊农民家庭的调查以及人力车夫、手艺工人、行会、普通人生活费等调查 。 之后 , 他深感当时中国社会的根本在乡村 , 把调查的重点转到农村 , 开展了著名的定县调查 。 再后来 , 只要一有条件他就开展调查 , 在战乱时期的云南、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京郊 , 都做出了颇具影响的社会调查 。 为了坚守调查理想 , 他抵挡住了各种诱惑 , 甚至不惜得罪当时的军阀等权贵势力 , 也经受住了疾病、战乱等考验 。
晚年 , 他在向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研究所的同事们回忆一生经历时 , 仍饶有兴致地谈到五十多年前朋友送给他的两副对联:一副上联是“一二三四五” , 下联是“六七八九十” , 横批是“加减乘除”;另一副是“座上无鸿儒 , 往来尽白丁” , 他自己加了一个横批 , 叫“我行我素” 。 由此可以窥见他当年的工作状态 。
“最要紧最根本的是一个实字”
无论是开展调查研究 , 还是读书治学 , 李景汉最强调的是一个“实”字 。 他说:“作人要作到一个实在的人 , 要说实话 , 作实事 , 要切实 , 要笃实 , 要忠实 , 要诚实不欺 , 要充实有力 , 要实干 , 要脚踏实地 , 要实事求是 , 要朴实无华 , 要买卖循实 , 讲学要讲实学 , 要讲到如实的地步 。 ”翻开李景汉的学术作品 , 随处可见的是各类数字、表格、事件 , 初读甚至有些枯燥 , 但正是这些“赤裸裸的事实” , 使得他的研究具有可靠的基础和恒久的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