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可以一连20次把自己的生命甚至名誉独孤一掷,可是绝不出卖自己的自由 。——(俄)诗人莱蒙托夫
前言
小时候,父母为了不让我乱跑,总会将通向外面世界的大门关上,并意味深长的指着路边的流浪汉说:”有没有看到他们的袋子,那是抓乱跑的小孩子的,看你还敢不敢跑出去 。”年幼的我对此深信不疑,每每只能趴在窗台,没有勇气去一探真假 。如今长大,再回忆起父母的谎言,虽然知道父母是为我们好,但内心还是感叹:我就是个没有童年自由的小孩 。
回头看成长的一路,总有那些阻绊束缚着我们想要飞往自由的愿望,孩子的天性随着成长或多或少会被抹去棱棱角角 。如今,已经成年的我们,又要如何保持这份对自由的渴望呢?《彼得与狼》这部奥斯卡动画短片或许能给我们有所启迪 。
文章插图
《彼得与狼》是前苏联作曲家普罗科菲耶夫为儿童创作的一部交响童话,而英国女定格动画师苏西·邓普顿则将其改编成动画短片,并荣获第80届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 。影片时长30分钟,以生动且富含哲理的情节,隐喻生命对自由的追求与渴望,引人深思 。
影片讲述了爷爷为了保护彼得,将通向森林的大门锁住,并警告彼得不能偷跑出去 。渴望自由的彼得趁爷爷熟睡时,偷偷打开门跑到结冰的湖面去玩耍 。不料偶遇一匹狼,凭借着智慧与勇气,彼得与狼展开了一场恶斗并成功抓住了狼 。但是,善良的彼得最终还是将狼放回大自然 。
该片从头到尾没有一句台词,仅凭角色的动作和镜头画面来推动剧情发展,用以揭示生命对自由的渴望,但如何追寻真正意义上的自由,不至于沦为成人世界里被禁锢起来的”狼”,其背后的情感内涵值得我们细细品味这部电影 。
01 出色的配音和角色设定,体现生命对自由的渴望
《彼得与狼》是西方流传甚广的儿童故事,但不同于原著童话的轻松诙谐,本片仅用出色的配乐和几个简单的角色,就塑造出了生动、紧张的情节氛围,无处不充满阴暗、压抑甚至有点恐怖的色彩 。
①音乐的节奏配合逐格动画的形式,让观众收获非同一般的的观感体验
【彼得与狼动画短片能给我们什么启迪 彼得与狼的影评有什么】本片采用顺序的叙事手法,但并没有特意着墨于叙事方式上,加上全片没有一句台词,于是,音乐就承担起相应的叙事功能,用不同的音乐来表达不同的情节和人物形象 。
影片用了7种不同的乐器,多以管弦乐为主,主要以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低音提琴等组成的弦乐来奏出明快、悠扬的场面,用于塑造彼得勇敢的机智形象;用长笛、双簧管、单簧管、大管、圆号等管乐分别代表乌鸦、鸭子、猫咪、彼得爷爷、灰狼的场面,塑造出次要人物鲜明的角色特征 。
文章插图
影片一开始的6分钟都是没有配乐,故事在一片肃静之中展开 。一个暴风雪的天气里,远处只有嗷嗷几声狼叫,爷爷在雪中修理着用于隔绝房子与森林的高墙,而彼得眼神复杂的看着窗外 。
紧接着,彼得被爷爷派去镇上,遇到猎人欺负,一直都是庄严肃穆的气氛,直到彼得偷偷打开通往森林的大门,欢快的管弦乐适时地响起,明亮的冰湖瞬间映入眼帘,与先前没有配乐的背景铺垫形成鲜明对比,侧面也体现了彼得被禁锢的压抑在那一瞬间得到了释放 。因此,当看到彼得、鸭子、乌鸦在冰湖上快乐的嬉戏,我们会不禁感叹童真、自由的时光真是美好 。
文章插图
明亮的冰湖
用配乐来进行气氛营造,一方面使故事内容更显生动新颖,同时共情的旋律也能让平铺直叙的剧情不至于干涩,另一方面,音乐的节奏配合逐格动画的形式,让观众收获非同一般的观感体验,也成为了本片打动奥斯卡评委的关键所在 。
值得一提的是,若是抛开出色的配乐,仅仅是视觉画面的呈现,这部影片也能称得上佳作 。没有华丽的特效,但是细腻的拍摄方式,却让影片的每一帧画面都体现着导演对艺术不遗余力的追求和奉献 。这其中要归功于影片采用定格的拍摄方式,这种相当繁琐、精益求精的拍摄方式让这一部30分钟的影片,足足用了五年的时间才得以完成 。当然,最后呈现的画面镜头,让观众叹为观止,享受于其中之余也能反思自由的主题 。
②角色的形象打造,还原了主角从怯懦到勇敢追求自由的转变,让我们感悟自由的平等
彼得的爷爷是一个典型过度保护孩子的家长,所以他才会修起了高墙,禁锢彼得在家里 。不能出去,没有朋友的彼得,每一次去镇里,与那些三两成群的小朋友总会显得格格不入 。无论何时,彼得总是低着头,斜着眼睛,胆怯的表达内心的情感,一个本该天真活泼的孩子,却被迫压抑天性,受限于大人的”为你好”,得不到自由,宛若一只被人类圈养起来的”狼 。
文章插图
而现实生活中,这样的彼得有千千万万个 。同龄人在兼职、做家务,培养自己的独立生活能力的时候,”为我们好”的父母要我们只能宅在家里看书、学习;同龄人去旅行、支教,开阔自己眼界的时候,”为我们好”的父母则规定我们天黑前就要回家,哪里都不能去;同龄人学跳舞唱歌,兴趣广泛的时候,”为我们好”的父母则告诉我们不要学些有的没的,专心学好功课就好……
大人们过度的保护与束缚,让我们的决策力、自理能力、行动力等都落后于同龄人,不知不觉之中,我们成为家长庇佑下的”巨婴”,不仅失去自由,更在精神上处于”未断奶”的状态 。对此,我们是否应该反思,大人强加在孩子身上的过度保护,会不会适得其反,成为禁锢孩子天性的枷锁,让孩子失去成长该有的自由 。
文章插图
失去自由的彼得,只有一只鸭子成为自己唯一的朋友,但是鸭子却被灰狼吃掉,这也成为了彼得的一个转折点,造就了影片后面的一系列剧情发展 。本来怯懦的彼得,却带着复仇的心,攀越了禁锢自己的高墙,冲破恐惧,与灰狼正面对抗,并在与灰狼斗智斗勇之中取得胜利,活捉了灰狼 。
此时的彼得,完成了一个男子汉从怯懦到勇气,从压抑天性到追求自由的转变,最直接的体现是,彼得意识到被卖掉的灰狼将毫无自由可言,甚至下场悲惨,亲手放走灰狼回归自然 。放下自己的仇恨,化复仇为原谅,这样的格局已经不是一个怯弱的孩子所拥有的 。
02 对自由的追寻,是任何”高墙”都无法阻隔的天性
自由是一个政治哲学的概念,在这个条件下,人类可以自我支配,凭借自身意志而行动,并对自身的行为负责 。自由的最基本含义是不受限制和阻碍(束缚、控制、强迫或强制),或者说限制或者阻碍的不存在 。
在30分钟的时长里,我们不难发现,无论是凶残的灰狼,还是弱小的乌鸦,亦或者一直庇护在爷爷保护下的彼得,人类和动物,都存在对自由的渴望,而且真正意义的自由,需要我们挣脱强制在我们身上的束缚,站起来,扇动翅膀,才能实现遨游天空的自由 。
文章插图
月圆之夜,彼得放走灰狼回归自然
①自由于任何生命而言都是珍贵的,但唯有追求真正意义上的自由才能称之为自由
在原著故事的结尾是灰狼被抓住了,全片结束 。但是本片对结尾进行了改动,增加了彼得放走灰狼的剧情设定 。这个微妙有趣的改动给观众留下无尽的遐想,其中最疑惑的就是彼得为什么要放走吃掉自己朋友的”杀人凶手” 。
彼得与爷爷带着灰狼到镇上,他环顾四周的环境,才意识到,如果不放走灰狼,它或者成为肉店一块将被卖出去的肉;亦或者是皮革店展出的皮带;又或者是马戏团里供人观看的玩物……
无论是哪一种方式,注定灰狼将失去自由,被人类世界界定的游戏规则限制和圈养起来的,成为毫无尊严的”物品” 。我相信,在那一刻的彼得,已经清楚的意识到这样结局的灰狼就如同现在的自己一样 。感同身受之下驱使彼得选择放下仇恨,放灰狼回归自然 。
文章插图
海报上,彼得的脚下是灰狼的影子
电影的海报有一个趣味的细节处理:海报上是彼得的身影,但是仔细看,彼得身下拼接的却是灰狼的影子 。对此,我们可以理解为,其实彼得就是灰狼,灰狼就是彼得,在影片中,是灰狼激发了彼得,唤醒了彼得对自由平等、珍贵的认识 。
爷爷没有给彼得自由,但是彼得却把自由给到灰狼,彼得知道自由何其珍贵,因此,他不愿剥夺其他生物的自由权利 。灰狼被网抓住就无法逃脱,灰狼只能蜷缩在网里,站不起来,但是人类被高墙禁锢了,却可以攀爬高墙重获自由,这一对比,不仅反映出弱肉强食始终是亘古不变的定律,而且也侧面反映自由,唯有站在至高点,奋起反抗,才能获得自由的一线生机 。自由,不该是任何砖墙、篱笆、网等可以禁锢起来的天性,人和动物都有平等追求自由的权利 。
②突破束缚,才能实现真正意义的自由
乌鸦与彼得之间的故事,也非常耐人寻味 。在镇上,彼得不小心撞到猎人,却被猎人拖到后巷里毒打 。回到家后,鸭子陪着彼得蜷缩在角落里伤心 。这时候一只折断翅膀的乌鸦出现,它笨拙的从高处飞了下来,跌进土豆堆里 。它还抢走彼得手上的气球,将气球绕在自己的身上,希望借助气球,带着自己重新飞翔 。
但是气球带给乌鸦的并不是自由,相反变成了束缚,绑着气球的乌鸦只能上蹿下跳,显得十分滑稽 。失去飞翔能力的乌鸦,极度渴望飞翔,但是它不知道其实飞翔就是它的天性,扇动翅膀,解除气球的禁锢,就能重新飞翔 。乌鸦多么像现实的我们,渴望自由,便抓住身边一切机会去奔向自由,但实际上我们以为的自由却成为我们的负担 。
文章插图
被绑上气球的乌鸦,只能上蹿下跳,根本飞不高
2019年年尾,一场新冠肺炎病毒让整个中国仿佛按下暂停键,响应国家的号召,我们不出门,出门必带口罩,一时之间,仿佛没有了自由 。于是,有的人摘掉口罩的”束缚”,走亲访友,拒绝隔离,美其名曰:”没有人可以束缚我的人身自由” 。
但是,口罩、隔离并不是要束缚我们飞向自由的天性,相反,它在保护我们享有自由的权利 。唯有消灭新冠肺炎,我们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由 。否则,你摘掉口罩,拒绝隔离,只是在身上绑上束缚自己飞翔的”气球”,不仅不能带你飞上天空,还会让你上蹿下跳,成为”跳梁小丑” 。
无论是高墙还是气球,都无法禁锢我们追求自由的天性,但是我们要追求的是真正意义上的自由 。
03 没有绝对的自由,只有相对的自由
《彼得与狼》是一部单纯的孩童动画,却富有哲理 。30分钟的短片告诉我们,自由是生命渴望追求的天性,于动物和人类而言都是不可或缺 。但是深层次分析可以得出,唯有追寻真正意义上的自由,才是我们所要的自由 。而真正意义上的自由,是相对的自由,而不是绝对的自由 。
约束不等于束缚,绝对的自由不等于真正的自由 。乌鸦自由飞翔需要翅膀做牵引,即便是受伤的翅膀,也不是不自由的根源,恰恰是实现相对自由的保障 。因此,真正意义上的自由都需要限制作为保障 。如果世界上存在绝对的自由,人对自由的欲望就会膨胀到没有边缘,如癌细胞一样不受控制的扩散,最终像癌细胞一样吞噬本体,同归于尽 。这不是我们所追求的真正意义上的自由,这只是放纵 。
文章插图
自由是需要代价与约束的 。在疫情期间,带上口罩会给生活带来不便,不透气、不舒服、不习惯,但是不带就增加了感染病毒的风险 。自由对于现实生活某些事情而言,往往只有两种结果,做与不做,这其中都不可避免的需要付出一定的代价 。同时,所有的自由都需要约束来限制,只有有约束的自由,才能让你的内心获得真正的安宁和自由 。所以,日常的生活中,我们所拥有的自由都受到一定的约束,身体的自由需要自律为约束,否则海吃胡吃,早晚身体会出现问题;工作的自由需要制度为约束,否则迟到早退的你,迟早会失业;人身的自由,需要法律的约束,否则你可以烧杀抢劫其他人,其他人也可以这样对你……
写在最后的话
已经成年的我们,回头再看这部儿童动画,细细品味,不难发现现实生活之中,想要实现自由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是,这丝毫不影响我们始终追求自由的愿望,因为自由是任何”高墙”都无法阻挡的天性 。真正获得心灵上的自由,那不妨做自己心里的自己,归零自己的心态,追求自己的自由的同时,遵守所有保障自由的约束,或许我们的人生会变得更加有意义 。
-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论文3000字,环境保护概论论文3000字
- 学硕课程与教学论能当老师吗
- 古文中的与有哪些意思
- 如何与60多岁的男人相处
- 拜谢与叩谢什么区别
- 前尘往事什么意思,前尘往事都一笔勾销爱与不爱都不再重要
- 免职与撒职的区别
- 三十而已结局钟晓芹
- 法治和法制区别在哪,法治和法制区别提出时间
- 林徽因陆小曼和徐志摩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