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医二代”谈对父母辈的看法 。 视频来源:中山大学(05:12)
“如果孩子有兴趣 , 可以接过我手中的接力棒 , 攻克更多医学难题 。 ”近日 ,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骨外科主任医师、脊柱外科主任艾福志接受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专访时说道 。
艾福志的儿子艾皓晨是南方医科大学2022级临床医学专业大一新生 。 望着父亲在医院里忙碌的背影 , 艾皓晨说 , 那是他努力的方向 , 他希望追赶父亲的步伐 , 做一位合格的医生 。
谈及如今很多年轻人对学医有顾虑 , 艾皓晨坚定自己的选择 , “当医生是非常有成就感的职业 , 能够帮助他人解决健康的问题 , 对社会非常有用 。 ”
医者仁心 , 薪火相传 。 今天(8月19日) , 是第五个“中国医师节” 。 艾福志和艾皓晨向采访人员讲述了救死扶伤精神在不同代际之间传承的故事 。
文章图片
父亲艾福志(右)和儿子艾皓晨(左) 。 本文图片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提供
“患者的事都是大事”
艾福志(父亲):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骨外科主任医师 , 脊柱外科主任 , 连续入选2014-2018年中国名医颅颈交界区上颈椎手术Top10
我出生在辽宁省鞍山市 , 最初的理想其实是当外交官 。 1989年 , 我参加高考 , 当时学医比较热门 。 我们家族里没有人当医生 , 我父亲是工程师 , 母亲是普通工人 , 他们希望我读医 。 老一辈的想法比较简单 , 会觉得当医生很稳定、受人尊敬 , 对自身的长远发展也更好 , 而且家里有位医生 , 以后看病就方便一些 。 我考虑了一下 , 就选择了读医 。
我成绩很好 , 在年级排前几名 。 当时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后更名“南方医科大学”)的招生老师到我们学校宣讲 , 于是我决定南下考到这所高校 , 来到了广州 。
当年交通没有那么方便 , 我从鞍山来到广州坐了三天两夜的绿皮火车 , 车上挤满了人 。 刚开始读医 , 我会觉得跟自己的理想有点差距 , 甚至有一点点排斥 , 后来在医学的牵引下 , 我学会了探究人体的奥秘 , 渐渐喜欢上了这一行 , 发现它原来非常适合我 。
【儿子接棒读医,父亲寄语:希望他超越我,攻克更多医学难题】再后来我到了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留学 , 这所学校诞生了多位诺贝尔奖的学者 。 那段留学经历对我的职业生涯影响非常大 。 医生专注敬业的治学态度 , 如何与病人事无巨细地沟通 , 为病人设身处地着想等等 , 影响了我对从医的思考 , 甚至改变了我 。 我认为 , 医生不仅需要提高技术水平 , 它还是个跟人打交道的行业 , 需要人文关怀 。
文章图片
父亲艾福志 。
这也成了我做医生的原则 , 对待每一位患者非常认真 , 从接触他们到最后治疗完毕 , 整个过程我都会细致负责 。 更多患者因此信任我 , 他们抱着很大的希望 , 从全国各地来到广州找我就诊 , 我会耐心给他们讲解病情 , 照顾他们的需求和情感 , 不辜负他们的信任 。 我也常常跟年轻一辈的医生讲 , 要学会换位思考 。
下班之后 , 很多患者也会打电话、发短信向我咨询各种各样的问题 , 我基本上不忙的时候都会给他们回复解释清楚 , 患者心中的顾虑就会慢慢消除 。 现在资讯很发达 , 哪个教授在哪方面比较擅长 , 患者也会比较清楚 。
有的病人手术完之后恢复得很好 , 他们在出院的时候跟我说感谢的话 , 我觉得挺欣慰的 。 他们告诉我 , 找到我就诊是因为在谈话中觉得我对病人很关心 , 他们就很放心 。 我觉得病人的事情没有小事 , 所有的事情都是大事 。
- 83岁老太喂46岁智障儿子吃安眠药身亡,庭审说出真相:我养不动了
- 70岁老人恋上30岁保姆,坚持结婚还生了个儿子,九旬老父亲乐开花
- 胰腺癌|儿子的泣血记录:胰腺癌父亲的最后15个月,曾多次错过疾病的预警
- 溥仪无后人,可是一位吉林老人自称是溥仪和皇后婉容的儿子
- 奇:暖床丫环因“尿炕”意外成一代太后,生了个儿子无人不知
- 幽默笑话:老妈让儿子帮忙给先祖上供品
- 母亲意外烧伤,硕士儿子割下左腿三分之二的皮肤救母
- 康熙结局最好的儿子,手握兵权却不参与党争,活到78岁受乾隆尊敬
- 李世民儿子众多,为何只有建成、世民、元吉哥仨斗得最狠
- 清朝最能生的妃子,50岁仍被翻牌,知道儿子当皇帝后病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