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一再拒谏,魏徵也不行:平定高昌,并纳版图,彰显远见卓识

高昌国是当时西域的一个国家 , 遗址在现今的新疆吐鲁番地区 。 唐朝时 , 高昌国辖有二十一城 , 都城在高昌 。
一、文明发达的高昌国 , 称臣于西突厥 。
与西北诸民族相比 , 高昌国是一个已经迈进文明入口的国家 , 拥有自己的文字语言和一些自然科学知识;在行政制度上模仿中原王朝的官制 , 设立了相应的职位 。
高昌国处于古代中西交流的大动脉上 , 是“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 。 所以 , 高昌国较早地接受了汉族经济文化的影响 , 并在长期的交流中保持着较高的发展速度 , 这使高昌国成为了中国古代新疆地区的文明之国 。
李世民一再拒谏,魏徵也不行:平定高昌,并纳版图,彰显远见卓识
文章图片
高昌国遗址(图景)
隋炀帝时 , 高昌与内地的关系密切 , 到了唐高祖武德二年 , 高昌王麴伯雅还曾派遣使者向唐王朝进贡 。 麴伯雅在位时期 , 高昌一直处于中国的附属地位 。
武德六年 , 麴伯雅去世 , 其子麴文泰成为高昌王 。 吐谷浑和西突厥相继崛起后 , 处于强国之间的、势小力微的高昌国 , 不得不为生存做打算 , 开始称臣于西突厥 。
李世民一再拒谏,魏徵也不行:平定高昌,并纳版图,彰显远见卓识
文章图片
称臣于西突厥的麯文泰(剧照)
在这种情况下 , 唐朝与西域的联系 , 便因西域政治形势的变化而受阻 。
二、先礼后兵 , 李世民不听劝谏 , 平定高昌 。
麴文泰称臣于西突厥后 , 经常与西突厥联手阻止西域各国与唐朝的交往 , 并且拘留由突厥逃往高昌的汉人 。
为此 , 唐太宗李世民曾修国书给高昌 , 请麴文泰放还汉人 。 麴文泰不但将汉人隐匿起来 , 欺骗唐朝 , 而且与西突厥联合攻掠焉耆等唐朝附属国 。
李世民一再拒谏,魏徵也不行:平定高昌,并纳版图,彰显远见卓识
文章图片
李世民非常不满高昌国的行为(剧照)
贞观十二年 , 李世民派遣李道裕出使高昌 , 指责麴文泰的诸多不友好活动 。 而且曾面责高昌使者:
高昌数年以来 , 并无朝贡之物 , 无藩臣礼仪 , ……将有何为 。 ……不但对人无礼 , 而且挑拨邻国与天朝的关系 , 为恶如此 , 若一味纵容 , 何以服天下 。 ”
麯文泰并未因李世民的一再警告而有所收敛 , 仍倚仗西突厥的势力 , 自行其是 , 欺压西域的一些弱小国家 。
李世民一再拒谏,魏徵也不行:平定高昌,并纳版图,彰显远见卓识】贞观十三年十一月 , 李世民再次修书致麯文泰 , 向其阐明相关利害 , 望其幡然悔悟;同时 , 李世民让麯文泰入朝相见 。 但是 , 麯文泰自恃有西突厥为后盾 , 根本不予理会 。
在尽力“礼遇”高昌国 , 却不能令其“服从”的情况下 , 李世民于贞观十三年十二月 , 派遣交河行军大总管、礼部尚书侯君集和副总管萧左屯卫大将军薛万彻等率兵讨伐高昌 。
李世民一再拒谏,魏徵也不行:平定高昌,并纳版图,彰显远见卓识
文章图片
交河行军大总管侯君集(剧照)
李世民决定发兵之时 , 朝中的公卿大臣向李世民进谏道:向万里之外用兵 , 中途有着数千里的沙漠 , 恐难成功 。 就算成功了 , 高昌处于绝地 , 鞭长莫及 , 恐怕也难以驻守 。
但李世民有着更长远的打算 , 对大臣们的建议不以为然 , 仍决意发兵 。
当唐军经过艰难的行军 , 出现在高昌国境时 , 麯文泰雄心尽失 , 忧惧不知所措 , 不久就病死了 。 随之 , 麯文泰的儿子麯智盛继承了王位 。
随着高昌国守军的节节败退 , 唐军很快逼临高昌城下 。
李世民一再拒谏,魏徵也不行:平定高昌,并纳版图,彰显远见卓识
文章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