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己是什么意思 可积是什么意思


克己是什么意思?孔子还对以执政者为主体的社会各阶层提出了“克己”的要求 。这就是有名而也有误解的那句话:“克己复礼为仁 。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颜渊》)这句话可以说是孔子思想的纲要,涉及到了礼、仁,而以“克己”作为复礼归仁的实践要求 。对于“克己”的“克”历来有两种不同的解释,一是释为“胜”、“克制”,一是释为“能够”、“堪能” 。从《论语》的有关论述看,把“克”解释成“克制”似乎更符合孔子的本意 。其实,孔子自己对“克己”自有一套论述的 。
在他看来,“克己”的一种方式是“约”,即约束 。《里仁》云:“以约失之者鲜矣 。”朱注:“谢氏曰:“不侈然以自放之谓约 。尹氏曰:凡事约则鲜失,非止谓俭约也 。”这就是说,能够自我约束不放纵就可以少犯错误 。他又说:“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朱注:“君子学欲其博,故于文无不考;守欲其要,故其动必以礼 。如此,则可以不背于道矣 。程子曰:“博学于文而不约之以礼,必至于汗漫 。博学矣,又能守礼而由于规矩,则亦可以不畔道矣 。”(《颜渊》)颜渊说:“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 。”(《子罕》)朱注:“侯氏曰:“博我以文,致知格物也 。约我以礼,克己复礼也 。”可见孔子是从学与礼的相反相成中来谈的,学要博,礼要约 。“约之以礼”与“克己复礼”是意思是一样的 。都是指以礼来克制、约束自己的思想行为 。
“克己”的另一种方式是“自戒” 。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季氏)》自戒便是自爱,便不会走入人生的误区 。孔子在回答樊迟问如何“辨惑“时,讲的不是分辨是非之道,而是自戒 。他说:“一朝之忿 。忘其身,以及其亲,非惑与?”(《颜渊》)“克己”还要自省、自责、自讼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里仁》)朱注:“思齐者,冀己亦有是善;内自省者,恐己亦有是恶 。”前者是积极的向善,后者是消极的自防 。曾子还更明确地说:“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朱注:“尹氏曰:曾子守约,故动必求诸身 。”是说曾子注重内在修养,事事反求诸己 。反省,是人的自我意识成熟的标志 。经常反省,有错改之,无错则免 。他还语重心长地说:“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卫灵公》)但一般人很少有自责精神,孔子感慨地说:“已矣乎!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 。”(《公冶长》)
孔子“克己”最彻底的要算“不争”、“无争”了,这与道家思想甚为接近,是早期儒道关系还不紧张时手道家的影响,也说明儒道思想的有同一的一面 。子曰:“君子矜而不争,当而不群 。”(《卫灵公》)这是辨证而正面的要求 。又曰:“君子无所争 。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 。其争也君子 。”(《八佾》)可见,不争也不是绝对的任何如何竞争,而是认为应有正当的符合礼乐文明的“争” 。
《克己》古诗的意思是什么?
①朱熹宝鉴当年照胆寒,②向来埋没太无端 。③祗今垢(gòu)尽明全见,④还得当年宝鉴看 。
注释①克己:即去人欲,克尽私欲 。朱熹云:“克己之’己‘,只是对’公‘字说,犹曰私耳 。”(《朱子语类卷四十一)②宝鉴:此处比喻天地生物之心,比喻天性、人的本心 。鉴:即“镜” 。
③埋没:指人的本心为物所蔽 。
④“垢尽”两句:指尽去私欲,本性复明 。《朱子语类》卷四十一:“己私即克,天理自复,譬如尘垢既去,则镜自明 。”背景这首诗约写于绍兴末年(1162)壬午,即朱熹从学延平李侗时期 。该诗原载于《朱文公文集》卷二,亦载于《朱子文集大全类编》 。
浅析诗中用比拟的手法,深入浅出地阐明了理学家关于存理去欲等复杂的哲理问题 。第一句说:人的天性、本性晶莹明彻,同镜子一样 。第二句说:由于物欲的沾染,使它埋没了本来的面目,变得自私了 。第三、四句说:要使人的心恢复本来明净无暇的面目,就得认真学圣贤之道,克尽私欲 。全诗以宝镜比喻人的天性,形象生动地说明问题,是诗人哲理诗中深含理趣的佳作之一 。虽然诗中表露的是理学家的观点,但如去掉其中某些特定的唯心主义内涵,作为人们存善去恶的一般修养方法,仍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

克己慎独,是什么意思
无论何时嫌滑何地,都克制和约束自己;严格要求自己 。
1、克己
读音: kè jǐ 。
释义:克制自己的私心、对自己要求严格;商店自称货价便宜,不多赚钱;节俭、俭省 。
近义词:自制、公道、好处 。
2、慎独
读音:shèn dú 。
释义:儒家的一种道德修养方法 。指在闲居独处无人监督之时,更需谨慎从事,自觉遵守各种道德准则 。
扩展资料
克己:谓克制私欲芹塌腊,严以律己 。《汉书·王嘉传》:“ 孝文皇帝 欲起露台,重百金之费,克己不作 。”
慎独:儒家的一个重要概念,慎独讲究个人道德水平的修养,看重个人品行的操守,是个人风范的最高境界 。
出自《大学》《中庸》,对于其含义,东汉郑玄注《中庸》“慎独”云:“慎其家居之所为 。”人们一般理解为“在独处无人注意时,自己的行为也要谨慎衫纳不苟”《辞海》,或“在独处时能谨慎不苟”《辞源》 。


克己什么意思啊?
仁的第二个涵义是克己复礼 。在答复弟子颜渊时,孔子说:"克己复礼为仁"(《颜渊》) 。"克己"是自觉地约束自己 。"复礼"是一切言行要纳于礼 。这里强调的是人的道德自觉,人们通过克制自己,达到自觉守礼的境界,达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视听言动都合于礼,这也就是仁的境界 。
"礼"也是一个古老的概念,周公就制定周礼 。不过,孔子则是从多方面进行论述的第一人 。什么是礼?礼兆宏的含义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属于根本政治制度方面的规定 。《左传》隐公十一年载:"礼,务国家、定社稷,序人民,利后嗣者也 。"这是说,礼是治理和安定国家,巩固国家的制度和维护社会所需要的秩序 。孔子又说礼是"王之大经也"(《左传》昭公十五年),是进行统治的根本法规,治国之纲 。因此,"坏国丧家亡人必失去其礼"(<礼记·礼运)) 。丢掉了礼,就要失去一切 。可见孔子这里说的"礼"实际是"社会秩序和社会制度" 。二是礼仪上的规定,就是有关朝廷的祭祀、出征、朝聘,以至婚丧嫁娶,侍人接物到生活细节,按不同等级、身分,都有不同的礼仪规定,这叫"仪" 。这里的"仪"实际是"社会秩序和社会制度"的具体形式 。
孔子认为:礼和仪又是统一的,礼是根本的,仪是从属的,族橘册仪是礼的"节文"或形式,或者说仪是用行动规范和礼节的形式来巩固和体现社会的秩序和制度 。因此,礼的实现既靠强制的力量,又靠习俗力量,是内外结合,所以礼又和乐相连 。孔子,"克已复礼"实际上是主张建立如周伍源朝一样的"礼仪社会",即"秩序和制度社会" 。
来自网络 。
克己是什么意思
克己的意思是指克制私欲,严格要求自己;节俭、俭省;旧时称物价便宜、低廉 。
详细解释:
1、谓克制私欲,严以律己 。
(唐)韩愈《贺太阳不亏状》:“陛下敬畏天命,克己修身,诚发於中,灾销於上 。”
《汉书·王嘉传》:“孝文皇帝欲起露台,重百金之费,克己不作 。”
《儿女英雄传》第二九回:“他如此一想,早把从前作女儿时节的行径,全副丢开,却事事克己,步步虚心的作起人家 。”
瞿秋白《赤都心史》二五:“真也使人敬仰,俄罗斯民族的伟大,宽洪,克己,牺牲的精神 。”
2、指要价低 。
老舍《四世同堂》二:“在他的职业上,他永远极尽心,而且要钱特别克己 。”
周而复《上海的早晨》第一部二二:“张科长,你是内行,一看就晓得估价克己不克己,小号一向抱薄利多销主义的,对老区同志,尤其要克己 。”
3、克制自己,严格要求自己 。
《后汉书·陈寔传》:“视君状貌,不似恶人,宜深克己反善 。”
《北史·魏纪上》:“去春小旱,东作不茂,忧勤克己,祈请灵祇 。”
(唐)韩愈《岳阳楼别窦司直》诗:“生还真可喜,克己自惩创 。”

当克己,当慎独什么意思
克己慎独的意思:人生路很长,在闲居独处无人监督之时,要克制和约束自己,严格要求自己,更须谨慎从事,自觉遵守各种道德准则 。
克己是指克制和约束自己,培养节制自己的能力 。
慎独是指在没有人监督时也要严格的要求自己,是对个人潜意识进行自律的一种修养方式,提醒自己时时保持正念,提高自己的自觉性 。
克己慎独的现实意义:
我们只是一般人,人只能做自己能力范围内的事情,你自己要说服你自己,你要接受这个事实 。对于不可控的事情,我们要保持乐观 。对于可控的事情,我们要保持谨慎 。
我们永远不要在自己所看重的事情上,投入不切实际的期待,附加不着边际的价值,因为人生唯一确定的就是不确定的人生 。为了迎合生活,我们已经失去了本心 。

【克己是什么意思 可积是什么意思】关于克己是什么意思和可积是什么意思的内容就分享到这儿!更多实用知识经验,尽在 www.hubeilo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