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赵盼儿做的消暑饮子,红果饮、桂浆......宋代「潮」饮花样可太多了

宋代是我国茶文化发展的兴盛时期 。
宋《宣和北苑贡茶录》里记载 , 御茶园不再囿于传统贡茶 , 必须跟着皇帝的心思变花样 , 精制了几十种贡茶 。
从皇宫到民间 , 饮茶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 茶坊遍布城乡各地 , 饮茶成为一种社会风尚 。
北宋时期 , 夜市繁华 , 茶楼至夜营业 , 游客熙熙攘攘 , 甚至还有专门供女士喝茶的茶坊 。 南宋吴自牧的《梦粱录》也记录了江南的茶坊:"临安 , 处处各有茶坊 。 "
宋代茶文化 , 除了对茶质量、水质、火候、茶具的讲究之外 , 也有很多养生茶汤 。 当时的茶肆"四时卖奇茶异汤 , 冬月添卖七宝擂茶、馓子葱茶 , 或卖盐豉汤;暑天添卖雪泡梅花酒 , 或缩脾饮暑药之属" 。
烈日炎炎 , 《时尚健康》推荐四种宋代古籍记载的养生茶汤 , 来帮你消暑养胃 。
理气开胃
青皮山楂茶
出处:宋代《东京梦华录》中的"红果饮" 。
烧烤是夏季最受欢迎的 , 但吃肉太多 , 很多人会有胃胀、胃痛、泛酸水、没食欲、腹胀、便秘等身体不适出现 。 中医认为 , 这是积食 。 积食不化 , 从而引发了胃胀、腹胀、胃痛以及泛酸水等问题 , 需要理气开胃、消食化积 。
除了赵盼儿做的消暑饮子,红果饮、桂浆......宋代「潮」饮花样可太多了
文章图片
而山楂 , 是开胃消食有特效的水果 。 将青皮和山楂一起煮水喝 , 可以达到理气开胃、健脾消食的作用 , 对于胃胀、腹胀、反酸、食欲不振等有较好的作用 。
制作:青皮6g , 山楂15g 。 将药材放入养生壶中 , 加入约1000ml的水 , 大火烧开后 , 转为中小火煮20分钟即可 , 代茶饮用 。
散寒暖胃
肉桂红茶
出处:唐宋时期消暑的著名冷饮之一"桂浆" 。
夏季时 , 身体阳气主要分布在体表 , 内在脏腑中的阳气相对亏虚而不足 。 吃生冷食品会导致脏腑阳气受损 , 寒气入侵 。 因此夏季养生 , 其实在于温补阳气 , 尤其是温补脾胃 。
除了赵盼儿做的消暑饮子,红果饮、桂浆......宋代「潮」饮花样可太多了
文章图片
制作:肉桂粉3g , 红茶5g , 蜂蜜适量 。 以沸水冲泡红茶约2分钟后 , 过滤取茶汤 , 将肉桂粉撒入茶汤中 , 加入蜂蜜适量 , 搅拌均匀后饮用 。
益气养胃
黄芪麦冬茶
出处:北宋时期夏日一种养生饮料 , 称为"麦门冬饮子" 。 最有名的记载是苏轼曾经熬了一壶送给好友米芾 , 并写入诗中《睡起闻米元章冒热到东园送麦门冬饮子》 。
炎炎夏日下 , 大部分人都容易出汗 。 但有些人出汗比较多 , 稍微走了走就会浑身湿透 。 这种出汗太多容易损伤人体的正气 , 甚至有虚脱的感觉 , 感觉心慌气短 , 浑身无力 。 从中医的角度讲 , 这是属于气随汗脱所致 , 可以喝黄芪麦冬茶来益气养胃、敛汗滋阴 。
除了赵盼儿做的消暑饮子,红果饮、桂浆......宋代「潮」饮花样可太多了
文章图片
麦冬 , 具有滋阴养胃、收敛止汗等作用 。 黄芪和麦冬搭配 , 对于夏日出汗多 , 身体虚弱无力 , 具有很好的调理作用 。
制作:黄芪9g , 麦冬9g 。 将药材放入养生壶中 , 加入约1000ml的水 , 大火烧开后 , 转为中小火煮20分钟即可 , 代茶饮用 。
醒脾化湿
藿香陈皮茶
出处:出自宋代国家药典《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中的藿香正气散 。
进入三伏天以后 , 由于天气炎热、潮湿 , 容易让人没有食欲、感觉胸闷 , 甚至有恶心、头昏脑涨等不适症状 。 如果经常喝啤酒、吃烧烤 , 这种现象会尤为突出 。
中医认为 , 这是暑湿入侵 , 体内湿邪重 , 阻碍脾胃所致 。 因为烧烤、啤酒都是较为滋腻的食物 , 会加重脾胃运化负担 , 加重体内痰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