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插图
彭宏伟 摄
文章插图
公式上世纪80年代,工作中的113长途台话务员 。(资料图片)
文章插图
▲时下,手机不仅仅只是通讯工具,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掌中宝” 。图为临湘市白石茶园采花姑娘
个人小档案
陶望兴,1944年出生,长沙市人,1963年毕业于湖南邮电学校大专班,是我省自己培养的第一批通信技术专家,先后从事载波通信、光纤通信、程控交换等技术的开发、引进、组网,是我市现代通信技术发展的开拓者,中国电信高级工程师,原岳阳市邮电局总工程师 。
讲述大事件
当年“摇把子”如今“一机走天下”
1898年,城陵矶海关开埠,海关代理电报业务,近代电信触角,从岳阳最先进入湖南土地 。从惜字如金的电报,到长久等待的电话;从一封手写信件,到一键微信语音视频;从砖头大小的“大哥大”,到全屏幕无键盘的智能手机,科技改变通讯 。新中国成立70年来,岳阳人的通讯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今年76岁的中国电信岳阳分公司退休总工程师陶望兴从事邮电工作39 年,亲眼见证并亲身体会了通讯方式的变迁 。
“要说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变化,我认为通讯工具的变化最大 。想想从前,再看看现在,简直是天壤之别 。”
1964年,陶望兴到当时的岳阳县邮电局上班,一直到2003年退休,从事了39年的邮电工作 。他由衷感叹,通信的变化不仅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也映射出了时代的变迁,体现出了岳阳人民生活的变化、社会的进步及经济的飞速发展 。
70年前,电话对于老百姓来说,还属于一件遥不可及的奢侈品 。到1949年,中国电话的普及率仅为0.05%,电话用户只有26万,岳州城电话27门 。
“普通老百姓逢年过节或遇到什么着急的事情,想联系到远方的亲朋好友,除了写信,只能发电报 。”陶望兴说,当年电报也不是随便发的,一般都是在最为紧急的情况下人们才会使用,而且电报的电文都是按字收费,需要用最少的字将意思表达完整 。那时候,书信邮递,仍旧是人与人之间非常普遍的联系方式 。
“后来我们有了磁石电话,磁石电话并不像自动电话那样直接拨号就能打通,而是要打到邮电局的总机,再由话务员转接,才能和对方通话 。” 陶望兴说,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使用的电话还是手摇或拨盘式的,接通一个电话要花费好几分钟,而且电话费很贵,信号特别差,经常出现线路故障 。电话用户发展以党政机关、工厂企业等单位为重点,住宅电话发展较少 。
1984年,岳阳升格为省辖市,市委、市政府在建市工作头绪纷繁之际,把解决通信问题作为改革开放、振兴经济的大事来抓,组成了以书记、市长挂帅的“岳阳市自动电话指挥部” 。1986年,岳阳撤地建市,当年1月25日,岳阳3000门纵横制电话开通 。
“那个时候,安装电话还需要2000元的初装费,少数人才能安得起一部座机电话,谁家安装了电话,就像办喜事一样,街坊邻居都会来看看 。” 陶望兴说,纵横制自动交换机取代磁石交换机,磁石交换机退出历史舞台,结束了全市使用“摇把子”的历史 。
1992年5月24日,汨罗首先开通程控电话,成为全省第一个开通数字程控交换机的县;真正实现了世界范围内的自动拨号,程控电话是指接入程控电话交换机的电话,具有接续速度快、业务功能多、效率高、声音清晰、质量可靠等优点 。岳阳市于11月15日开通程控电话,到1995年6月25日凌晨,岳阳本地网电话号码升7位,统一区号“0730”,这标志着岳阳已经进入了现代电信时代 。
上世纪90年代初,寻呼机作为一种时髦的通讯工具闯入了大众的视野 。街头巷尾,随处可见有人值守的公共电话亭,以及无人看管的磁卡话机 。
“大哥大”作为寻呼机的黄金搭档应运而生 。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拥有一部“大哥大”是大多数岳阳人的梦想,是身份的象征,也是开启移动通讯时代的一个新名片 。
“那个时候,岳阳第一部‘大哥大’号码是90001,拍卖价格是16万8 。” 陶望兴说,那个时候,买一部“大哥大”需要花上好几万元,而且打电话价格昂贵,只有少部分人有能力购买使用 。
进入二十一世纪,岳阳地区通信行业全面与国际接轨 。小灵通曾经在岳阳短暂出现过,它单向收费、通话清晰,当时被认为是最环保、最绿色的通讯方式 。随着时代的发展,便于携带、功能齐全的黑白屏数字手机出现,对小灵通产生了冲击 。2010年前后,小灵通开始陆续退出岳阳市场 。
从黑白屏到彩色屏幕,从通讯机到多功能智能机,手机更新换代进入高速发展的快车道 。手机经历了1G、2G、3G、4G时代,今天,无论是在岳阳城区还是乡村,随处可见使用智能手机的人 。上网、移动支付、拍照、听音乐、看电视、发微博、聊微信、玩游戏……智能手机在互联网技术的支持下,功能越来越齐全 。打开微信,不管你是在大洋彼岸,还是在天涯海角,一个视频通话就能将彼此的距离缩短 。
人物小故事
犹记当年那只“大猪脚”
1963年,陶望兴从湖南邮电学校首届大专班毕业,1964年,进入岳阳县邮电局工作,2003年正式退休,他在通讯行业工作了39年时间 。
刚进入岳阳县邮电局工作的时候,陶望兴在载波室工作,当时电话极少,市区一般只有党政机关才有一部电话,电话费是包月计费,一个月9块钱 。因为电话少,那个时候开会都是人工通知,一个一个楼上楼下喊 。
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为了推广程控电话,电信人员一个一个上门“扫街”,给街头门店或小区家庭免费安装电话,第一个月使用还免费 。通过这种初期免费推广,电话很快普及起来 。
【通讯的大变迁 程控电话指的是什么】后来,移动通信悄然走进人们的视野 。作为市面上第一代移动通信终端,“大哥大”一经问世,就受到市民追捧 。当时一部“大哥大”售价上万元,购买需要提前预约 。手拿“大哥大”、腰挎BP机,走在街头,往往会引来路人羡慕的目光 。
“那个时候我们叫‘大哥大’为猪脚,因为很大,外形就跟猪脚一样 。” 陶望兴告诉采访人员,他因为工作需求,单位也给他配备了一台移动手机,外形没有“大哥大”那么大,但是在当时也属于稀奇物了 。
“大哥大”时代很快过去,现在是智能手机时代 。退休10多年的陶望兴也跟上时代,用着智能手机 。他感慨地说,“这些年通讯发展太惊人了,我们有了4G,现在5G正在测试中,再过上一两年,通讯发展得更迅速,从过去传统的业务,到现在逐渐变化成互联网+,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可以说足不出户,可以办到生活中的很多事 。”
采访人员手记
变的是通讯方式
不变的是真挚感情
100多年前,拍发电报惜字如金;60年前,打一个长途电话等待良久;40年前,邮政送信要翻山越岭,收到家信的欢喜,寄出信后的期待,见字如面,纸短情长都是那个时代人们的美好回忆 。
30年前,自动电话已经进入岳阳;25年前,以BP机为代表的数字通信已经萌芽;20年前,以手机为代表的移动通信慢慢进入寻常百姓家 。
新中国成立70年来,从“惜字如金”,到“无限畅聊”,中国通信行业完成了奔跑式的发展 。不知不觉中,通信技术的发展深刻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也成为我们幸福生活的美好印记 。曾经“旧时王谢堂前燕”的电话,早已“飞入寻常百姓家” 。手机彻底完成了从“贵族”到“平民”的转变,从一种奢侈品演变成为现代人的日常生活必需品,海量的应用和飞速的网络使得智能手机迅速普及并进入生活的方方面面,订外卖、看电影、网购、出行等等都可以通过一部智能手机解决 。
从传统的电报电话书信,到随时随地交流的微信,70年来通讯方式发生了超乎想象的变化 。变的是沟通的方式、传播的媒介;不变的,是人与人之间那份真挚的感情 。
- 有什么好玩的单职业传奇手游
- baby的演唱怎么样 angelababy有唱过什么歌吗
- 什么是补助的含义范围 享受一补是什么意思
- 为什么有些蜂蜜是固态的
- 厦门湾有哪些大型码头
- 历届冠军学员整理 好声音第二季冠军是谁的学员
- 如何分辨苹果手机的真假
- 中考是不是全国统一的时间啊
- 迷你裙有几种类型的
- 树杈读音是什么意思,树杈的拼音怎么写的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