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第二章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1有子
论语中称子的有两位,一个是有子,一个是曾子 。
据说论语是有子和曾子的门徒整理的,因为尊师,所以在论语中地位比较高,得以称为子 。
据传,孔子去世之后,因为有子比较像孔子,被门徒推为“首领”,但很快又下了台 。
论语第一篇《学而》中,把孔子的话放在第一章,然后第二章便是有子的话,第四章便是曾子的话 。
这些都是书上说的,百度可以查到,这里就不啰嗦了 。
2孝弟
弟即悌 。
第一章孔子说学,第二章有子说孝,似乎不想关的话题,为何放在一起?
很多读者都对论语的篇章安排感到疑惑,表面看毫不相关的话随意堆放,实际上,论语的第一第二章都是在说相同的话题,即论语的核心主题:仁 。
通过第一章的解读,我们知道仁有两端,感和觉 。这是从个人的一己之身说的,而第二章则从人在家中说:仁有两端,孝和悌 。
父慈子孝,兄惠弟敬 。
悌,就是一颗疼弟弟的心,即兄惠;或一颗甘当弟弟的心,即弟敬 。
仁,如同果仁之仁,是性的载体,如同现代说的基因,如同古人说的血脉 。
父慈子孝说的是基因的传递 。
兄惠弟敬说的是基因的竞争 。
君子是未来之君,基因继承得最好的儿子 。
一般是嫡长子,但也有立贤 。
贤即仁坚,即基因保存良好的种子 。
贤的反义就是不肖,不肖就是不像,指基因继承的不好 。
贤或不肖可以从两个角度来评判,一个是外在的容貌像父亲,一个是内在的心志像父亲 。
儒门经典《孝经》中提到孝悌,也提到忠顺 。
孝悌是仁的两端,而忠顺是义的两端 。
仁是在内而言,义是在外而言 。
对士而言,仁是事亲,义是事君 。
仁是在家而言,义是在国而言 。(家是私家,国是公家)
《西游记》中孙悟空对唐僧孝忠,猪八戒对唐僧敬顺 。
孙悟空就像岳飞,猪八戒就像秦侩 。
关于仁在内义在外,这是儒学界的common sense, 这里不展开论述 。
值得让我们去思考的是内外的界定 。
在我们生活的社会上画一个圈,圈里面是内,圈外面是外 。
别内外其实是为了分公私 。
内是私,外是公 。
中国人的公共意识比较复杂,至少得画三个圈,所以有三公 。
天,天下为公;
地,以国为公;
人,以家为公 。
战场上有战士不怕死的,那是以国家为公,优先考虑国家的利益,以国人为家人;有战士怕死的,那是顾及上有老下有小,优先考虑家的利益;有不想战斗的,那是以天下为公,以天下所有人为家人 。
人的行为都是公私之间的取舍,不同的取舍只是因为对公私的界定不同 。
人都有仁义之心,有仁义之心才能进行公私之间的取舍 。
孔子提倡克己复礼,无非就是给当时的统治者指出一条取舍的标准 。
孔子和墨子都提倡爱人,孔子认为要分等级,越亲的越爱,而墨子认为不应该分等级,天下人都是一家,一样的对待 。
在孔子的思想中,平等的前提是先有等,然后才能平 。所谓等就是五服,就是五个阶层,天子,诸侯,大夫,士,庶民 。等的不同如同五音的不同,这是礼;平就是该得多少得多少不逾矩,平了才能和,这是乐 。
春秋礼崩乐坏,用易中天的比喻,就是星星想当月亮,诸侯想称王,大夫想当诸侯 。
3 犯上作乱
犯上是不孝,即父子之间的事,儿子想夺父亲的国君位置 。
作乱是不悌,即兄弟之间的事,弟弟想夺哥哥的储君位置 。
以史为鉴,孔子治《春秋》,就是要告诫那些犯上作乱的都没有好下场 。
“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这句话好理解 。
不好犯上,则无争夺王位之心,既无争位之心,安守本分,何故作乱,故未之有也 。
“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
这句话倒是比较难理解 。
为何是“鲜矣”而不是“未之有”呢?
关键在于理解孝悌并非“仁之本”而仅是“为仁之本” 。
仁和为仁不同 。
为仁是外在的,可以看到的,而仁在内 。仁不仁说的是心,心如何自己都不是完全清楚,何况别人 。
这句话指出了伪君子的存在,表面上看起来孝悌有加,实际上是手段,因此说少有而不说绝对没有 。
论语的主题如果用一个字来总结,兴许很多人都会选择仁字 。
然而通读论语,却找不到关于仁的定义 。
孔子回答学生时也往往说你得怎么做才能达到仁的境界 。
深刻理解这句话,有助于我们加深对“仁在内”的理解 。
4 君子务本
第二章只说到本,并未说到末 。我们把末放在一起说,才好理解什么是本 。
《大学》物有本末,事有终始 。
物有体,事有用 。
物和事是对立统一体,凡物皆有事,凡事皆有物 。
物是事物在空间中的呈现;事是事物在时间中的呈现 。
事物是不能分割的,如同时空 。
不能辨而分之,但能分而辩之 。
辨中间是刀,指物质世界中的分割;
辩中间是言,指精神世界中的分析 。
哲学上有个问题,如果一棵树掉了一片树叶,还是同一棵树吗?
哲学都是很烧脑的,理解《大学》里的本末终始,这种问题就不难回答了 。
本末如同树木的根茎枝叶,
根茎是本,枝叶是末 。
草木一岁一枯荣,落叶是树的事,落叶是岁终,发芽是岁始 。树叶是末,树叶掉落但根茎还在,所以本不变,因此还是同一树 。
树木一节一节的长,一节如同王朝的一世,叶的繁体就是枼,木之一世 。君就是树干,君子和小人都是树枝,而君子是未来之君,是即将成为新的树干的那根树枝 。
君子务本,务的是什么?
孝悌,因为后面接着说“孝悌乃为仁之本” 。
那么末是什么?
末就是忠顺 。
所谓务本,就是正心修身要在本上发力 。
因为孝的人一般都忠,但忠的人不一定孝 。
仁者一般都有义举,但有义举的人不一定仁 。
君子务本简单理解,就是求仁要往内心发力 。
为何要务本?
末是长在本上的,枝叶是长在根茎上的,没有根茎,枝叶如何得以生存 。
举个例子 。
敬在内是本,顺在外是末 。
内敬的人一般都外顺,但外顺的不一定内敬 。
内不敬而外顺可能是一时之顺 。
关于这个问题,论语第三章孔子很简洁的一句话作了点评 。
巧言令色,鲜矣仁!
5 君子之道
本立而道生 。
这里的道是君子之道 。
什么是君子之道?
所谓君子之道就是希望成为新的树干的那根树枝的小心机 。
君子之道有六 。
立:即长在树节上 。将来有机会即位 。节字繁体节里有个即字,取象于竹子多节,且无节外之枝 。节外生枝影响树节的形成和密度,树节的作用是加固整个树干的强度,否则容易开裂 。古人喜欢竹子,因为竹子没有节外生枝,因此树干花最小的成本而形成最大的强度 。竹子为何要有竹节,没有竹节,竹子很容易开裂 。树木也是这样 。
中:树干把所有精力集中在内部,一方面增加承受整个树冠的强度,另一方面不要在节外开枝散叶中途消耗养分 。
直:直对曲 。树干往往都比较直,这样有利于支撑和平衡整个树冠 。一支树枝如果长得弯弯曲曲则难以成为新的树干,长得直相对而言更有利于从根部由下而上运送养分,长高的效率更高,长得高才能与其他树竞争光照 。德字古文惪,就是一颗直着长的心 。曲古人也说枉,以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 。
正:正对斜 。正就是居中往上长 。树枝斜着长难以成为树干,因为无法支撑和平衡整个树冠 。
和:树干在树节上和每个树枝都相连,而树枝与树枝之间却是互不关联的 。君子之道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希望成为新的树干的那支树枝就必须和其他树枝不一样,要懂得和每根树枝都建立关系 。不比就是不开枝散叶,周就是绕一圈和其他树枝建立联系,把养分好处让给其他树枝,慢慢的这支树枝就成了养分输送户,再后来就成为了新的树干 。
平:所谓公平,公在于和,平在于分 。树干分给树节上的每支树枝的养分要平均,这样有利于树冠重量的均匀分布,整棵树才能长得更高 。
总结来说君子之道就是中立,正直,平和 。
立对仁,平对义,中对礼,直对智,正对信,和对乐 。
6 为仁之本
注意,是“为仁之本”不是“仁之本” 。
行为是外在的 。仁不仁指的是内在的心性 。孝悌描述的是行为 。
关于仁,论语很少说,而说的往往都是为仁 。
关于仁,孔子强调,学而不为,不如不学 。
7 八卦一下
为了强调周易和论语的关系,这里毫不牵强的说说八卦 。
关于犯乱两个字的构造 。
第一章提到了仁有两端,对应感和觉,分别对应兑卦和巽卦 。
犯是父子之间,即父慈子孝,对应觉,对应巽卦 。
乱是兄弟之间,即兄惠弟敬,对应感,对应兑卦 。
有意思的是犯字的右边部首,其实和巽字上面的部首在古文中相同 。
乱字右边的部首则是个乙字 。兑卦=乙+末 。
感是从外部获取信息,觉是将信息传递给意识 。
仁是中间的阀门,这个阀门负责把外部信息控传递给意识的通道 。即外部事物进入内心的通道 。进入内心产生意识就是通圣 。
而义有两端,识和想 。
想对应忠对应离卦,识对应顺对应坎卦 。
离卦=庚+申;坎卦=辛+亥 。
庚是阳金,申是猴;辛是阴金,亥是猪 。
《西游记》中孙悟空的本相是离卦,变相是巽卦 。而猪八戒的本相是坎卦,变相是兑卦 。
所以孙悟空和猪八戒代表仁义的两端 。
甲是阳木,乙是阴木 。
孙悟空是金公,猪八戒是木母 。
孙悟空忠孝,猪八戒敬顺 。
识对应运动神经,感对应感应神经 。
可以为师矣翻译可以为师矣的意思是可以凭借这一点当老师了 。
出自《论语·第二章·为政篇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这句话的意思是温习旧知识从而得知新的理解与体会,凭借这一点就可以成为老师了 。说明人们的新知识、新学问往往都是在过去所学知识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道理 。
《论语》主要记载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因此称为“语” 。清朝赵翼解释说:“语者,圣人之语言,论者,诸儒之讨论也 。”全书共20篇492章,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 。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与《大学》《中庸》《孟子》并称“四书”,再加上《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总称“四书五经”
论语第二章
【原文】2·1 子曰:“为政以德(1),譬如北辰(2),居其所(3)而众星共(4)之 。” 【注释】(1)为政以德:以,用的意思 。此句是说统治者应以道德进行统治,即“德治” 。(2)北辰:北极星 。(3)所:处所,位置 。(4)共:同拱,环绕的意思 。【译文】孔子说:“(周君)以道德教化来治理政事,就会像北极星那样,自己居于一定的方位,而群星都会环绕在它的周围 。” 【评析】这段话代表了孔子的“为政以德”的思想,意思是说,统治者如果实行德治,群臣百姓就会自动围绕着你转 。这是强调道德对政治生活的决定作用,主张以道德教化为治国的原则 。这是孔子学说中较有价值的部分,表明儒家治国的基本原则是德治,而非严刑峻法 。【原文】2·2 子曰:“诗三百(1),一言以蔽(2)之,曰:“思无邪(3) 。” 【注释】(1)诗三百:诗,指《诗经》一书,此书实有305篇,三百只是举其整数 。(2)蔽:概括的意思 。(3)思无邪:此为《诗经·鲁颂》上的一句,此处的“思”作思想解 。无邪,一解为“纯正”,一解为“ 直”,后者较妥 。【译文】孔子说:“《诗经》三百篇,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它,就是‘思想纯正’ 。” 【评析】孔子时代,可供学生阅读的书还不很多,《诗经》经过孔子的整理加工以后,被用作教材 。孔子对《诗经》有深入研究,所以他用“思无邪”来概括它 。《论语》中解释《诗经》的话,都是按照“思无邪”这个原则而提出的 。【原文】2·3 子曰:“道(1)之以政,齐(2)之以刑,民免(3)而无耻(4),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5) 。” 【注释】(1)道:有两种解释:一为“引导”;二为“治理” 。前者较为妥贴 。(2)齐:整齐、约束 。(3)免:避免、躲避 。(4)耻:羞耻之心 。(5)格:有两种解释:一为“至”;二为“正” 。【译文】孔子说:“用法制禁令去引导百姓,使用刑法来约束他们,老百姓只是求得免于犯罪受惩,却失去了廉耻之心;用道德教化引导百姓,使用礼制去统一百姓的言行,百姓不仅会有羞耻之心,而且也就守规矩了 。” 【评析】在本章中,孔子举出两种截然不同的治国方针 。孔子认为,刑罚只能使人避免犯罪,不能使人懂得犯罪可耻的道理,而道德教化比刑罚要高明得多,既能使百姓守规蹈矩,又能使百姓有知耻之心 。这反映了道德在治理国家时有不同于法制的特点 。但也应指出:孔子的“为政以德”思想,重视道德是应该的,但却忽视了刑政、法制在治理国家中的作用 。【原文】2·4 子曰:“吾十有(1)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2),四十而不惑(3),五十而知天命(4),六十而耳顺(5),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6) 。” 【注释】(1)有:同“又” 。(2)立:站得住的意思 。(3)不惑:掌握了知识,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 。(4)天命:指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 。(5)耳顺:对此有多种解释 。一般而言,指对那些于己不利的意见也能正确对待 。(6)从心所欲不逾矩:从,遵从的意思;逾,越过;矩,规矩 。【译文】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于学习;三十岁能够自立;四十岁能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五十岁懂得了天命;六十岁能正确对待各种言论,不觉得不顺;七十岁能随心所欲而不越出规矩 。” 【评析】在本章里,孔子自述了他学习和修养的过程 。这一过程,是一个随着年龄的增长,思想境界逐步提高的过程 。就思想境界来讲,整个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十五岁到四十岁是学习领会的阶段;五十、六十岁是安心立命的阶段,也就是不受环境左右的阶段;七十岁是主观意识和作人的规则融合为一的阶段 。在这个阶段中,道德修养达到了最高的境界 。孔子的道德修养过程,有合理因素:第一,他看到了人的道德修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不能一下子完成,不能搞突击,要经过长时间的学习和锻炼,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第二,道德的最高境界是思想和言行的融合,自觉地遵守道德规范,而不是勉强去做 。这两点对任何人,都是适用的 。【原文】2·5 孟懿子(1)问孝,子曰:“无违 。(2)”樊迟(3)御(4),子告之曰:“孟孙(5)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 。”樊迟曰:“何谓也 。”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 【注释】(1)孟懿子:鲁国的大夫,三家之一,姓仲孙,名何忌,“懿”是谥号 。其父临终前要他向孔子学礼 。(2)无违:不要违背 。(3)樊迟:姓樊名须,字子迟 。孔子的弟子,比孔子小46岁 。他曾和冉求一起帮助季康子进行革新 。(4)御:驾驭马车 。(5)孟孙:指孟懿子 。【译文】孟懿子问什么是孝,孔子说:“孝就是不要违背礼 。”后来樊迟给孔子驾车,孔子告诉他:“孟孙问我什么是孝,我回答他说不要违背礼 。”樊迟说:“不要违背礼是什么意思呢?”孔子说:“父母活着的时候,要按礼侍奉他们;父母去世后,要按礼埋葬他们、祭祀他们 。” 【评析】孔子极其重视孝,要求人们对自己的父母尽孝道,无论他们在世或去世,都应如此 。但这里着重讲的是,尽孝时不应违背礼的规定,否则就不是真正的孝 。可见,孝不是空泛的、随意的,必须受礼的规定,依礼而行就是孝 。【原文】2·6 孟武伯(1)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2) 。” 【注释】(1)孟武伯:孟懿子的儿子,名彘 。武是他的谥号 。(2)父母唯其疾之忧:其,代词,指父母 。疾,病 。【译文】孟武伯向孔子请教孝道 。孔子说:“对父母,要特别为他们的疾病担忧 。(这样做就可以算是尽孝了 。)” 【评析】本章是孔子对孟懿子之子问孝的答案 。对于这里孔子所说的父母唯其疾之忧,历来有三种解释:1.父母爱自己的子女,无所不至,唯恐其有疾病,子女能够体会到父母的这种心情,在日常生活中格外谨慎小心,这就是孝 。2.做子女的,只需父母在自己有病时担忧,但在其他方面就不必担忧了,表明父母的亲子之情 。3.子女只要为父母的病疾而担忧,其他方面不必过多地担忧 。本文采用第三种说法 。【原文】2·7 子游(1)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 。至于犬马,皆能有养(2),不敬,何以别乎?” 【注释】(1)子游:姓言名偃,字子游,吴人,比孔子小45岁 。(2)养:音yàng 。【译文】子游问什么是孝,孔子说:“如今所谓的孝,只是说能够赡养父母便足够了 。然而,就是犬马都能够得到饲养 。如果不存心孝敬父母,那么赡养父母与饲养犬马又有什么区别呢?” 【评析】本篇还是谈论孝的问题 。对于“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一句,历来也有几种不同的解释 。一是说狗守门、马拉车驮物,也能侍奉人;二是说犬马也能得到人的饲养 。本文采用后一种说法,困为此说比较妥贴 。【原文】2·8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1) 。有事,弟子服其劳(2);有酒食,先生(3)馔(4),曾是以为孝乎?” 【注释】(1)色难:色,脸色 。难,不容易的意思 。(2)服劳:服,从事、担负 。服劳即服侍 。(3)先生:先生指长者或父母;前面说的弟子,指晚辈、儿女等 。(4)馔:音zhuàn,意为饮食、吃喝 。【译文】子夏问什么是孝,孔子说:“(当子女的要尽到孝),最不容易的就是对父母和颜悦色,仅仅是有了事情,儿女需要替父母去做,有了酒饭,让父母吃,难道能认为这样就可以算是孝了吗?” 【评析】本篇的第5、6、7、8章,都是孔子谈论有关孝的问题 。孔子所提倡的孝,体现在各个方面和各个层次,反映了宗法制度的需要,适应了当时社会的需要 。一个共同的思想,就是不仅要从形式上按周礼的原则侍奉父母,而且要从内心深处真正地孝敬父母 。【原文】2·9 子曰:“吾与回(1)言,终日不违(2),如愚 。退而省其私(3),亦足以发,回也不愚 。” 【注释】(1)回:姓颜名回,字子渊,生于公元前521年,比孔子小30岁,鲁国人,孔子的得意门生 。(2)不违:不提相反的意见和问题 。(3)退而省其私:考察颜回私下里与其他学生讨论学问的言行 。【译文】孔子说:“我整天给颜回讲学,他从来不提反对意见和疑问,像个蠢人 。等他退下之后,我考察他私下的言论,发现他对我所讲授的内容有所发挥,可见颜回其实并不蠢 。” 【评析】这一章讲孔子的教育思想和方法 。他不满意那种“终日不违”,从来不提相反意见和问题的学生,希望学生在接受教育的时候,要开动脑筋,思考问题,对老师所讲的问题应当有所发挥 。所以,他认为不思考问题,不提不同意见的人,是蠢人 。【原文】2·10 子曰:“视其所以(1),观其所由(2),察其所安(3),人焉廋(4)哉?人焉廋哉?” 【注释】(1)所以:所做的事情 。(2)所由:所走过的道路 。(3)所安:所安的心境 。(4)廋:音sōu,隐藏、藏匿 。【译文】孔子说:“(要了解一个人),应看他言行的动机,观察他所走的道路,考察他安心干什么,这样,这个人怎样能隐藏得了呢?这个人怎样能隐藏得了呢?” 【评析】本文主要讲如何了解别人的问题 。孔子认为,对人应当听其言而观其行,还要看他做事的心境,从他的言论、行动到他的内心,全面了解观察一个人,那么这个人就没有什么可以隐埋得了的 。【原文】2·11 子曰:“温故而知新(1),可以为师矣 。” 【注释】(1)温故而知新:故,已经过去的 。新,刚刚学到的知识 。【译文】孔子说:“在温习旧知识时,能有新体会、新发现、就可以当老师了 。” 【评析】“温故而知新”是孔子对我国教育学的重大贡献之一,他认为,不断温习所学过的知识,从而可以获得新知识 。这一学习方法不仅在封建时代有其价值,在今天也有不可否认的适应性 。人们的新知识、新学问往往都是在过去所学知识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因此,温故而知新是一个十分可行的学习方法 。【原文】2·12 子曰:“君子不器(1) 。” 【注释】(1)器:器具 。【译文】孔子说:“君子不像器具那样,(只有某一方面的用途) 。” 【评析】君子是孔子心目中具有理想人格的人,非凡夫俗子,他应该担负起治国安邦之重任 。对内可以妥善处理各种政务;对外能够应对四方,不辱君命 。所以,孔子说,君子应当博学多识,具有多方面才干,不只局限于某个方面,因此,他可以通观全局、领导全局,成为合格的领导者 。这种思想在今天仍有可取之处 。【原文】2·13 子贡问君子 。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 【译文】子贡问怎样做一个君子 。孔子说:“对于你要说的话,先实行了,再说出来,(这就够说是一个君子了) 。” 【评析】做一个有道德修养、有博学多识的君子,这是孔子弟子们孜孜以求的目标 。孔子认为,作为君子,不能只说不做,而应先做后说 。只有先做后说,才可以取信于人 。【原文】2·14 子曰:“君子周(1)而不比(2),小人比而不周 。” 【注释】(1)周:合群 。(2)比:音bì,勾结 。(3)小人:没有道德修养的凡人 。【译文】孔子说:“君子合群而不与人勾结,小人与人勾结而不合群 。【评析】孔子在这一章中提出君子与小人的区别点之一,就是小人结党营私,与人相勾结,不能与大多数人融洽相处;而君子则不同,他胸怀广阔,与众人和谐相处,从不与人相勾结,这种思想在今天仍不失其积极意义 。【原文】2·15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1),思而不学则殆(2) 。” 【注释】(1)罔:迷惑、糊涂 。(2)殆;疑惑、危险 。【译文】孔子说:“只读书学习,而不思考问题,就会罔然无知而没有收获;只空想而不读书学习,就会疑惑而不能肯定 。” 【评析】孔子认为,在学习的过程中,学和思不能偏废 。他指出了学而不思的局限,也道出了思而不学的弊端 。主张学与思相结合 。只有将学与思相结合,才可以使自己成为有道德、有学识的人 。这种思想在今天的教育活动中有其值得肯定的价值 。【原文】2·16 子曰:“攻(1)乎异端(2),斯(3)害也已(4) 。” 【注释】(1)攻:攻击 。有人将“攻”解释为“治” 。不妥 。(2)异端:不正确的言论 。另外、不同的一端 。(3)斯:代词,这 。(4)也已:这里用作语气词 。【译文】孔子说:“攻击那些不正确的言论,祸害就可以消除了 。” 【原文】2·17 子曰:“由(1),诲女(2),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 【注释】(1)由:姓仲名由,字子路 。生于公元前542年,孔子的学生,长期追随孔子 。(2)女:同汝,你 。【译文】孔子说:“由,我教给你怎样做的话,你明白了吗?知道的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智慧啊!” 【评析】本章里孔子说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对于文化知识和其他社会知识,人们应当虚心学习、刻苦学习,尽可能多地加以掌握 。但人的知识再丰富,总有不懂的问题 。那么,就应当有实事求是的态度 。只有这样,才能学到更多的知识 。【原文】2·18 子张(1)学干禄(2),子曰:“多闻阙(3)疑(4),慎言其余,则寡尤(5);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 。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 。” 【注释】(1)子张:姓颛孙名师,字子张,生于公元前503年,比孔子小48岁,孔子的学生 。(2)干禄:干,求的意思 。禄,即古代官吏的俸禄 。干禄就是求取官职 。(3)阙:缺 。此处意为放置在一旁 。(4)疑:怀疑 。(5)寡尤:寡,少的意思 。尤,过错 。【译文】子张要学谋取官职的办法 。孔子说:“要多听,有怀疑的地方先放在一旁不说,其余有把握的,也要谨慎地说出来,这样就可以少犯错误;要多看,有怀疑的地方先放在一旁不做,其余有握的,也要谨慎地去做,就能减少后悔 。说话少过失,做事少后悔,官职俸禄就在这里了 。” 【评析】孔子并不反对他的学生谋求官职,在《论语》中还有“学而优则仕”的观念 。他认为,身居官位者,应当谨言慎行,说有把握的话,做有把握的事,这样可以减少失误,减少后悔,这是对国家对个人负责任的态度 。当然这里所说的,并不仅仅是一个为官的方法,也表明了孔子在知与行二者关系问题上的观念,是对上一章“知之为知之”的进一步解说 。【原文】2·19 哀公(1)问曰:“何为则民服?”孔子对曰(2):“举直错诸枉(3),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 (1)哀公:姓姬名蒋,哀是其谥号,鲁国国君,公元前494 ̄前468年在位 。(2)对曰:《论语》中记载对国君及在上位者问话的回答都用“对曰”,以表示尊敬 。(3)举直错诸枉:举,选拔的意思 。直,正直公平 。错,同措,放置 。枉,不正直 。【译文】鲁哀公问:“怎样才能使百姓服从呢?”孔子回答说:“把正直无私的人提拔起来,把邪恶不正的人置于一旁,老百姓就会服从了;把邪恶不正的人提拔起来,把正直无私的人置于一旁,老百姓就不会服从统治了 。” 【评析】亲君子,远小人,这是孔子一贯的主张 。在选用人才的问题上仍是如此 。荐举贤才、选贤用能,这是孔子德治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宗法制度下的选官用吏,唯亲是举,非亲非故者即使再有才干,也不会被选用 。孔子的这种用人思想可说在当时是一大进步 。“任人唯贤”的思想,在今天不失其珍贵的价值 。【原文】2·20 季康子(1)问:“使民敬、忠以(2)劝(3),如之何?”子曰:“临(4)之以庄,则敬;孝慈(5),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 。” 【注释】(1)季康子:姓季孙名肥,康是他的谥号,鲁哀公时任正卿,是当时政治上最有权势的人 。(2)以:连接词,与“而”同 。(3)劝:勉励 。这里是自勉努力的意思 。(4)临:对待 。(5)孝慈:一说当政者自己孝慈;一说当政者引导老百姓孝慈 。此处采用后者 。【译文】季康子问道:“要使老百姓对当政的人尊敬、尽忠而努力干活,该怎样去做呢?”孔子说:“你用庄重的态度对待老百姓,他们就会尊敬你;你对父母孝顺、对子弟慈祥,百姓就会尽忠于你;你选用善良的人,又教育能力差的人,百姓就会互相勉励,加倍努力了 。” 【评析】本章内容还是在谈如何从政的问题 。孔子主张“礼治”、“德治”,这不单单是针对老百姓的,对于当政者仍是如此 。当政者本人应当庄重严谨、孝顺慈祥,老百姓就会对当政的人尊敬、尽忠又努力干活 。【原文】2·21 或(1)谓孔子曰:“子奚(2)不为政?”子曰:“《书》(3)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 。’施于有政(4),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 【注释】(1)或:有人 。不定代词 。(2)奚:疑问词,相当于“为什么” 。(3)《书》:指《尚书》 。(4)施于有政:施:一作施行讲;一作延及讲 。【译文】有人对孔子说:“你什么不从事政治呢?”孔子回答说:“《尚书》上说,‘孝就是孝敬父母,友爱兄弟 。’把这孝悌的道理施于政事,也就是从事政治,又要怎样才能算是为政呢?” 【评析】这一章反映了孔子两方面的思想主张 。其一,国家政治以孝为本,孝父友兄的人才有资格担当国家的官职 。说明了孔子的“德治”思想主张 。其二孔子从事教育,不仅是教授学生的问题,而且是通过对学生的教育,间接参与国家政治,这是他教育思想的实质,也是他为政的一种形式 。[编辑本段]【原文】 2·22 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大车无輗(1),小车无軏(2),其何以行之哉?” 【注释】(1)輗:音ní,古代大车车辕前面横木上的木销子 。大车指的是牛车 。(2)軏:音yuè,古代小车车辕前面横木上的木销子 。没有輗和軏,车就不能走 。【译文】孔子说:“一个人不讲信用,是根本不可以的 。就好像大车没有輗、小车没有軏一样,它*什么行走呢?” 【评析】信,是儒家传统伦理准则之一 。孔子认为,信是人立身处世的基点 。在《论语》书中,信的含义有两种:一是信任,即取得别人的信任,二是对人讲信用 。在后面的《子张》、《阳货》、《子路》等篇中,都提到信的道德 。【原文】 2·23 子张问:“十世(1)可知也?”子曰:殷因(2)于夏礼,所损益(3)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 。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 。” 【注释】(1)世:古时称30年为一世 。也有的把“世”解释为朝代 。(2)因:因袭:沿用、继承 。(3)损益:减少和增加,即优化、变动之义 。【译文】子张问孔子:“今后十世(的礼仪制度)可以预先知道吗?”孔子回答说:“商朝继承了夏朝的礼仪制度,所减少和所增加的内容是可以知道的;周朝又继承商朝的礼仪制度,所废除的和所增加的内容也是可以知道的 。将来有继承周朝的,就是一百世以后的情况,也是可以预先知道的 。” 【评析】本章中孔子提出一个重要概念:损益 。它的含义是增减、兴革 。即对前代典章制度、礼仪规范等有继承、没袭,也有改革、变通 。这表明,孔子本人并不是顽固保守派,并不一定要回到周公时代,他也不反对所有的改革 。当然,他的损益程度是受限制的,是以不改变周礼的基本性质为前提的 。【原文】2·24 子曰:“非其鬼(1)而祭之;谄(2)也 。见义(3)不为,无勇也 。” 【注释】(1)鬼:有两种解释:一是指鬼神,二是指死去的祖先 。这里泛指鬼神 。(2)谄:音chǎn,谄媚、阿谀 。(3)义:人应该做的事就是义 。【译文】孔子说:“不是你应该祭的鬼神,你却去祭它,这就是谄媚 。见到应该挺身而出的事情,却袖手旁观,就是怯懦 。” 【评析】在本章中,孔子又提出“义”和“勇”的概念,这都是儒家有关塑造高尚人格的规范 。《论语集解》注:义,所宜为 。符合于仁、礼要求的,就是义 。“勇”,就是果敢,勇敢 。孔子把“勇”作为实行“仁”的条件之一,“勇”,必须符合“仁、义、礼、智”,才算是勇,否则就是“乱” 。
论语学而二的译文
《学而篇》第二章【原文】有子(1)曰:“其为人也孝弟(2),而好犯上者(3),鲜(4)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5) 。君子务本(6),本立而道生(7) 。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8)?” 【注释】(1)有子:孔子的学生,姓有,名若,比孔子小13岁,一说小33岁 。后一说较为可信 。在《论语》书中,记载的孔子学生,一般都称字,只有曾参和有若称“子” 。因此,许多人认为《论语》即由曾参和有若所著述 。(2)孝弟:孝,奴隶社会时期所认为的子女对待父母的正确态度;弟,读音和意义与“悌”(音tì)相同,即弟弟对待兄长的正确态度 。孝、弟是孔子和儒家特别提倡的两个基本道德规范 。旧注说:善事父母曰孝,善事兄长曰弟 。(3)犯上:犯,冒犯、干犯 。上,指在上位的人 。(4)鲜:音xiǎn,少的意思 。《论语》书中的“鲜”字,都是如此用法 。(5)未之有也:此为“未有之也”的倒装句型 。古代汉语的句法有一条规律,否定句的宾语若为代词,一般置于动词之前 。(6)务本:务,专心、致力于 。本,根本 。(7)道:在中国古代思想里,道有多种含义 。此处的道,指孔子提倡的仁道,即以仁为核心的整个道德思想体系及其在实际生活的体现 。简单讲,就是治国做人的基本原则 。(8)为仁之本:仁是孔子哲学思想的最高范畴,又是伦理道德准则 。为仁之本,即以孝悌作为仁的根本 。还有一种解释,认为古代的“仁”就是“人”字,为仁之本即做人的根本 。【译文】有子说:”孝顺父母,顺从兄长,而喜好触犯上层统治者,这样的人是很少见的 。不喜好触犯上层统治者,而喜好造反的人是没有的 。君子专心致力于根本的事务,根本建立了,治国做人的原则也就有了 。孝顺父母、顺从兄长,这就是仁的根本啊!”【评析】有若认为,人们如果能够在家中对父母尽孝,对兄长顺服,那么他在外就可以对国家尽忠,忠是以孝弟为前提,孝弟以忠为目的 。儒家认为,在家中实行了孝弟,统治者内部就不会发生“犯上作乱”的事情;再把孝弟推广到劳动民众中去,民众也会绝对服从,而不会起来造反,这样就可以维护国家和社会的安定 。这里所提的孝悌是仁的根本,对于读者理解孔子以仁为核心的哲学、伦理思想非常重要 。在春秋时代,周天子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其余庶子则分封为诸侯,诸侯以下也是如此 。整个社会从天子、诸侯到大夫这样一种政治结构,其基础是封建的宗法血缘关系,而孝、悌说正反映了当时宗法制社会的道德要求 。孝悌与社会的安定有直接关系 。孔子看到了这一点,所以他的全部思想主张都是由此出发的,他从为人孝悌就不会发生犯上作乱之事这点上,说明孝悌即为仁的根本这个道理 。自春秋战国以后的历代封建统治者和文人,都继承了孔子的孝悌说,主张“以孝治天下”,汉代即是一个显例 。他们把道德教化作为实行封建统治的重要手段,把老百姓禁锢在纲常名教、伦理道德的桎梏之中,对民众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产生了极大影响,也对整个中国传统文化产生深刻影响 。孝悌说是为封建统治和宗法家族制度服务的,对此应有清醒的认识和分析判别,抛弃封建毒素,继承其合理的内容,充分发挥道德在社会安定方面所应有的作用 。
如何理解《论语》十二章中的第二章的内容?《论语》十二章详解
第一章 学而
章解:孔子说:“学习了知识并按一定的时间复习它,不也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与我探讨学问),不也是很快乐吗?别人不了解自己而自己又不生气发怒,不也是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吗?”
1.你如何理解“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句话?
“学”是一个认识的过程,“习”是一个巩固的过程,要想掌握更多的知识,必须把“学”与“习”统一起来 。学了知识,时常去复习它,这是愉快的事 。
2.第一章叙述了什么内容?
第一章主要谈学习的方法和做人的涵养 。“时习”是学习方法;“有朋自远方来”是学习乐趣;“人不知而不愠”是为人态度 。
第二章 吾日三省吾身
章解: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尽力呢?跟朋友交往是不是真诚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过了呢?”
1.第二章语言有什么特点?
用了三个疑问句,形成排比句式,同时加强了语气 。“吾日三省吾身”总述本段内容,下文是反省的内容 。曾子从三个方面反省、检查自己:诚实、诚信、学习 。
2.“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从这句话你可以
看出什么?
这里可以看出孔子及其弟子对自己在修养方面的要求非常严格,经常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讲究尽全力 。
第三章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章解:孔子说:我十五岁开始立志学习,三十岁能有所成就,四十岁遇事就不迷惑,五十岁懂得了什么是天命,六十岁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到七十岁才能达到随心所欲,又不会越过法度 。
孔子在这一章中阐明了什么道理?
孔子自述了他学习和修养的过程 。这一过程,是一个随着年龄的增长,思想境界逐步提高的过程 。就思想境界来讲,整个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十五岁到四十岁是学习领会的阶段;五十到六十岁是安心立命的阶段,也就是不受环境左右的阶段;七十岁是主观意识和做人规则融合为一的阶段,在这一阶段道德修养达到了最高境界 。
第四章 温故而知新
章解: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得到新的理解与体会,这样的人就可以做老师了 。”
“知新”的含义是什么?
“知新”包含两层意思:第一是得到新的体会,即认识的加深;第二是领悟到新的内容,即知识的扩展 。这是一种正确的学习方法 。
第五章 学而不思则罔
章解:孔子说:“只学习而不思考就会迷惑不解,只思考而不学习就会疑惑而无所得 。”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表明了什么学习方法?你是
论语第二章第二节主要讲了什么论语第二章第二节主要讲了诗经的思无邪的具体意思 。
《诗经》的三百余首诗歌,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立意自然,天真无邪 。
《诗经》称得上是绿色无公害文学作品:纯天然,不含任何“人造添加剂” 。《诗经》诞生的时代,我们华夏民族还很年轻,年轻必然率真勇敢,没有暮气 。就“思无邪”这点来说,后世作品鲜有能及《诗经》的 。《诗经》取材极其广阔,充满生活气息,呈现着整个民族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 。特别是其中的国风,写的多是凡人,没有希腊神话中那种人和神生出的英雄登场,却照样酣畅淋漓,张扬着人性,透着人本主义精神 。后世的文人诗词,或太多杂念,或曲意雕琢,反而偏离了生活的本真 。比如李白,号称诗仙,援笔成文,虽奔放飘逸,如天马行空,却不免哗众取宠;他千金散尽,放歌纵酒,桀骜注于笔端,愤懑透出纸背,不能不说有些“邪恶” 。
【论语学而二的译文 论语第二章及翻译赏析】关于论语第二章和论语第二章及翻译赏析的内容就分享到这儿!更多实用知识经验,尽在 www.hubeilong.com
- 杂诗十二首其二陶渊明
- 丝麻贵十二生肖是什么动物
- 好看的二战小说有哪些
- 新鲜鱼腌一晚上第二天吃行吗
- D开头的动车二等座有充电口吗?充电插座在哪里?位置图 高铁二等座哪个位置好
- 十二神是什么神
- 买二手房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 来宾一中和二中的分数线是多少
- 花呗二维码收款在哪里找
- 35岁生二胎要注意什么呢 35岁生二胎要注意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