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的美称有哪些 牛的别称雅号


牛的古语别称是什么?牛也可称作:土畜
牛拼音niú
1、哺乳动物,趾端有蹄,头上长一对角,是反刍类动物,力量很大,能耕田拉车,肉和奶可食,角、皮、骨可作器物 。
2、星名,二十八宿之:牛斗(指牛宿和斗宿二星) 。
3、喻固执或骄傲:牛气 。
4、姓 。
汉字笔画:
相关组词:
1、牛米[niú mǐ]
牛如米 。
2、瓜牛[guā niú]
即蜗牛 。
3、黑牛[hēi niú]
黑色的牛 。
4、牛蹄[niú tí]
牛的蹄子 。亦指牛蹄踏出的印迹 。喻极其狭小的境地 。
5、牛童[niú tóng]
牧童 。
牛的美称有哪些
牛的美称有八百里,乌犍 。
1、八百里出自《世说新语.汰侈》记载:晋王恺有良牛,名“八百里驳”,后世诗词多以“八百里”指牛 。
2、乌犍常泛指耕牛 。沈牛,亦作“沉牛”,即水牛 。
牛属牛族,为牛亚科下的一个族 。染色体数为56的野牛、60的黄牛和58染色体的大额牛,杂交有可育后代,为哺乳动物,容易发生罗伯逊易位(丝粒融合)改变染色体数降低生育率,草食性,部分种类为家畜(包含家牛、黄牛、水牛和牦牛) 。体型粗壮,牛能帮助人类进行农业生产 。
牛的别称是什么?
牛为丑 。牛有异名(别称)为“土畜” 。牛(拉丁学名:Bovine),属牛族,为牛亚科下的一个族 。染色体数为56的野牛、60的黄牛和58染色体的大额牛,杂交有可育后代,为哺乳动物 。
容易发生罗伯逊易位(丝粒融合)改变染色体数降低生育率,草食性,部分种类为家畜(包含家牛、黄牛、水牛和牦牛) 。体型粗壮,部分公牛头部长有一对角 。牛能帮助人类进行农业生产 。
常见种类:
1、普通牛(Bostaurus) 。分布较广,数量极多,与人类生活关系极为密切 。
2、牦牛(B.run-niens) 。毛长过膝,耐寒耐苦,适应高原地区氧气稀薄的生态条件,是中国青藏高原的特有畜种,所产奶、肉、皮、毛,是当地牧民的重要生活资源 。
3、野牛(Bison),如美洲野牛(B.bison)、欧洲野牛(B.bonasus)等 。可与牛属中的普通牛种杂交,产生杂交优势和为培育新品种提供有用基因 。
4、水牛(Bubalusbubalus)是水稻地区的主要役畜,在印度则兼作乳用 。
5、黄牛(Bostaurusdomestica)角短,皮毛多为黄褐色或黑色,毛短 。多用来耕地或拉车,肉供食用,皮可以制革,是重要役畜之一 。
扩展资料:
水牛仅有四个物种,体型最小的是低地水牛,又称侏儒水牛,体长180厘米;肩高80-90厘米;尾长40厘米;重量150-300千克 。毛色黑褐,雄性比雌性颜色更深,幼仔出生时为红褐偏橙色 。低地水牛在头上和四肢下部都有白色标记,咽喉处有白色月牙形标记 。
体型最大的是水牛也称野水牛,体长2.4-3米,肩高1.5-1.9米,体重1000-1200千克 。是一属体型大的偶蹄动物 。
水牛皮厚、汗腺极不发达,热时需要浸水散热,所以得名水牛 。体格粗壮,被毛稀疏,多为灰黑色;角粗大而扁,并向后方弯曲;蹄大,质地坚实,耐浸泡,膝关节和球节运动灵活,能在泥浆中行走自如;水牛耳廓较短小,头额部狭长,背中线毛被前向,背部向后下方倾斜,角较细长 。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牛

牛的雅称是什么
牛的雅称有:八百里
八百里,读作:bā bǎi lǐ,原意指牛 。
出处:南宋词人辛弃疾作的词《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
白话释义:醉里挑亮油灯观看宝剑,梦唤桐醒时听到军营的号角声响成一片 。把牛肉分给部下享用,让乐器奏起雄壮的军乐鼓舞士气 。
扩展资料
牛的起源:
根据出土的牛颅骨化石和古代遗留的壁画等资料,可以证明普通牛起源于原牛(Bos primie-nius),在新石器时代开始驯化 。
原牛的遗骸在西亚、北非和欧洲大陆都有发现 。多数学者认为,普通牛最初驯化的地点在中亚,以后扩展到欧洲、中国和亚洲 。亚洲是野牛原种的栖息地,迄今仍有许多在原地生好链敬活于野生状态中,而在友慎欧洲和北美则除动物园和保护区尚存少数外,野牛已绝迹 。
中国黄牛的祖先原牛的化石材料也在南北许多地方发现,如大同博物馆陈列的原牛头骨,经鉴定已有7万年 。安徽省博物馆保存的长约1米余的骨心,是在淮北地区更新世晚期地层中发掘到的 。此外,在东北的榆树县也发掘到原牛的化石和万年前牛的野生种遗骨 。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八百里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牛

牛的别称是什么?牛的别称:
丑牛——汉代王充《论衡·物势》:“丑,牛也 。”在十二地支中,丑属牛 。故牛又称丑牛 。
土畜——《魏书·礼志一》:“群臣奏,以国家继黄帝之后,宜为土德,故神兽如牛,牛,土畜 。”
乌犍——特指水牛 。唐代唐彦谦《越城待旦》诗:“青溪白石村村有,五尺乌犍托此生 。”因多生吴地(江淮一带),故又称“吴牛” 。水牛能沉在水中,故又称:“沈牛” 。文选·司马相如《上林赋》:“其兽则 旄獏犛,沈年麈麋”,李善注引张揖曰:“沈牛,水牛也能沈没水中 。”
大牢——牛牢(牢,乃养生畜的圈)大,故称牛为“大牢” 。李时珍《本草纲目》:“《周礼》谓之大牢 。牢乃豢畜之室,牛牢大,羊牢小,故皆得牢名 。”
觳觫(hú sù)——《孟子·梁惠王上》:“吾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 。”原为形容牛的恐惧样,后以为牛的代称 。
黑牡丹——牛又被戏称“黑牡丹” 。宋代苏轼《墨花》诗:“独有狂居士,求为黑牡丹 。”
牛有什么别称?犊指小牛 。犝指无角的小牛 。牬(bèi)指两岁的牛 。犙(sān)指三岁的牛 。牭指四岁的牛,也指牛凶狠 。犕(bèi)指八岁的牛 。
犣(liè)指旄(máo)牛、公牛,旄牛,即今天认识的牦牛 。犛(máo)古同“牦”,即牦牛 。牥指古代传说中一种牛,能像骆驼一样在沙漠中远行 。
乌犍,是一个名词,拼音是wū jiān ,常泛指耕牛 。沈牛,亦作“沉牛”,即水牛 。
扩展资料
牛的起源:
根据出土的牛颅骨化石和古代遗留的壁画等资料,可以证明普通牛起源于原牛(Bos primie-nius),在新石器时代开始驯化 。
原牛的遗骸在西亚、北非和欧洲大陆都有发现 。多数学者认为,普通牛最初驯化的地点在中亚,以后扩展到欧洲、中国和亚洲 。亚洲是野牛原种的栖息地,迄今仍有许多在原地生活于野生状态中,而在欧洲和北美则除动物园和保护区尚存少数外,野牛已绝迹 。
中国黄牛的祖先原牛的化石材料也在南北许多地方发现,如大同博物馆陈列的原牛头骨,经鉴定已有7万年 。安徽省博物馆保存的长约1米余的骨心,是在淮北地区更新世晚期地层中发掘到的 。此外,在东北的榆树县也发掘到原牛的化石和万年前牛的野生种遗骨 。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牛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犊
【牛的美称有哪些 牛的别称雅号】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犝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犙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乌犍
关于牛的别称和牛的别称雅号的内容就分享到这儿!更多实用知识经验,尽在 www.hubeilo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