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圣外王的意思是什么 词语内圣外王的意思是什么 知行合一 内圣外王


内圣外王 修己安人什么意思
指内具有圣人的才德,对外施行王道;提高自身修养,使人民安乐 。
1、内圣外王:
出处:先秦·庄周《庄子·天下》:“是故内圣外王之道,暗而不明,郁而不发,天下之人,各为其所欲焉,以自为方 。”
意思是:所以,内圣外王之道暗而不明,抑郁而不发挥,天下的人各尽所欲而自为方术 。
解析:
内圣,是说他的内心致力于心灵的修养,外王,是说他在社会活动中好似君王 。这不是说他必须是一国的政府首脑,从实际看,圣人往往不可能成为政治首脑 。“内圣外王”是说,政治领袖应当具有高尚的心灵,至于有这样的心灵的人是否就成为政治领袖,那无关紧要 。
2、修己安人:
出处:《论语·宪问》:“子曰:‘修己以敬 。’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人 。’”
意思是:孔子道:“修养自己来严肃认真地对待工作 。” 子路道:“这样就够了吗?”孔子道:“修养自己来使上层人物安乐 。”
释义:提高自身修养,使人民安乐 。
扩展资料
内圣外王的历史发展
孔子以德才把人划分为君子与小人两类,并让有德才之人居于高位,在其“六艺”教育中,把礼、乐、书、数分为文,把射、御分为武 。可见其重视文武并重 。
但是随着历史的发展,儒家思想出现了重文轻武、内圣强外王弱的局面 。
儒家“内圣外王”理论形成与发展历史可分为:宋代改革派与功利派阶段;明代心学与实学阶段;清代提倡实学阶段,清王朝末期在欧洲列强的打击下出现洋务派与民族资产阶级改良派阶段;民国时期三民主义、当代新儒家文化现象出现阶段这几个过程 。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修己安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内圣外王

内圣外王是什么意思?
内圣外王是一个成语,读音是nèi
shèng
wài
wàng,意思是指内具有圣人的才德,对外施行王道,出自《庄子·天下篇》 。
出处:先秦·庄周《庄子·天下》“是故内圣外王之道,暗而不明,郁而不发,天下之人,各为其所欲焉,以自为方 。”
内圣,是说他的内心致力于心灵的修养,外王,是说他在社会活动中好似君王 。
“内圣外王”是说,政治领袖应当具有高尚的心灵,至于有这样的心灵的人是否就成为政治领袖,那无关紧要 。--《中国哲学简史》冯友兰 。
扩展资料:
1、用法:联合式;作宾语、定语;指古代修身为政的最高理想
2、示例:明·李贽《四书评·大学》:“真正学问,真正经济,~,具备此书 。”
3、出现“内圣外王”最早出现于《庄子·天下篇》 。《天下篇》作者说:“圣有所生,王有所成,皆原于一(道) 。此即“内圣外王之道” 。
照《天下篇》看,“内圣外王”是天下之治道术者所追求的,“内圣”是作者的人格理想,它表现为:“不离于宗,谓之天人,不离于精,谓之神人;不离于真,谓之至人 。
4、内涵:“内圣”就是修身养德,要求人做一个有德性的人;“外王”就是齐家、治国、平天下 。“内圣外王”的统一是儒家学者们追求的最高境界 。
参考资料:搜狗百科——内圣外王
内圣外王的意思是什么 词语内圣外王的意思是什么1、内圣外王,汉语成语,拼音是nèi shèng wài wàng,意思是指一方面具有圣人的才德,一方面又能施行王道 。这是道家的政治思想 。
2、成语出处:先秦·庄周《庄子·天下》:“是故内圣外王之道,暗而不明,郁而不发,天下之人,各为其所欲焉,以自为方 。”
“外圣内王”“内圣外王”分别是什么意思?
“内圣外王”作为一种人格理想和政治理想,其强调的是在既定的社会体制下的自身修行,并不对外部社会制度有所诉求,要求制度的建设与改善,即要求完善自己的精神层次,但不要求外部制度对肉身的保障 。与西方民主、宪政、自由主义制度相比,“内圣外王”中的通过内修的济世功用,以实现个人理想和达济社会,进而达到王道社会这一中国传统政治理想,在中国封建社会,由于专制皇权导致人治而法治不及,加上其思想主张缺少分权制衡、社会制度建构的非正义性而导致其实施起来较难,常常出现“内圣不外王,外王不内圣”的局面,是一种政道有余但治道不足的表现 。
"外圣内王”即以儒家立国,以法家治国,并佐之以黄老之学 。正如《资治通鉴.卷二十七》所记载:皇太子(汉元帝)柔仁好儒,见上所用多文法吏,以刑绳下,尝侍燕从容言:“陛下持刑太深,宜用儒生 。”帝(汉宣帝)作色曰:“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 。奈何纯任德教,用周政乎!且俗儒不达时宜,好是古非今,使人眩于名实,不知所守,何足委任!”乃叹曰:“乱我家者,太子也!
来源:
1、“内圣外王”源于道家“圣有所生,王有所成,皆原于一(道)”之说,后被儒家思想纳用,并赋予新的内涵 。所谓”内圣外王”,即内具圣人之德性,外行王道 。
2、从儒家教学思想和体系上说,做到“外圣内王”需从人生“三纲领”(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做起,以“八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进修阶梯 。简言之,“内圣”即修身,是修养自己德性智慧的精神追求;“外王”即齐家、治国、平天下,是成就功业的人生抱负 。其中,以修身为本,以齐家治国平天下为末 。
3、人只有通过不断学习、求知才能明白理解万事万物的规律和做人的道理,明白了道理才能将自己的行为规范在道德范畴内,这样才能确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止住私心贪欲,遏制恶心妄念,使之归服于善德,以达到至善的最高境界 。一旦将道德作为自己修身立命的根本,以修德为乐,以德心为上,以明德、持德、行德、累德为宗,心中自会清静,随缘应世,顺其自然,心中方有大自在 。心静的时候才能思虑周详,思虑周详了做事才会即不冒进也不畏缩,无过也无不及 。
4、同时,人对万事万物有了深刻的认知,则物性必通,身心必明,才能对自己的心理状态有正确的认识,对先天禀性中的欠缺以及后天习气中的不足进行针对性的弥补 。认知了万事万物,看待世上任何事都可心若明镜、洞若观火,不会被世俗尘念所迷惑,也不会做出愚蠢无知的行为 。


内圣外王是什么意思?内圣外王,指内具有圣人的才德,对外施行王道 。“内圣外王”一词最早出自《庄子·天下篇》 。但这并不妨碍用“内圣外王”来阐释儒学,因为自宋以来,理学出现,随之开始用“内圣外王”来阐释儒学 。
内圣外王的意思 什么叫内圣外王
“内圣外王”是一个成语,意思是指内具有圣人的才德,对外施行王道 。
“内圣外王”出自战国时期思想家庄子所著《庄子·天下篇》 。庄子说:”天下之治方术者多矣,皆以其有为不可加矣 。古之所谓道术者,果恶乎在?曰「无乎不在 。」曰:「神何由降?明何由出?」「圣有所生,王有所成,皆原于一 。」“
白话翻译就是:天下研究学术的人很多很多,都认为自己掌握了真理而且达到了无以复加、登峰造极的境界 。那么,古时候所说的有关天道的规律,果真又存在哪里呢?回答是:“无处不在 。”如果再问:“自然赋予的灵妙从何处降临?人们所拥有的睿智又从哪里产生?”
回答是“玄圣有他诞生的原因,圣王也有他出现的根由,因为他们全都源于宇宙万物本体混一的道 。”
其内涵通俗的讲,“内圣”就是修身养德,要求人做一个有德性的人;“外王”就是齐家、治国、平天下 。内圣外王虽为道家学派创始人庄子提出,内圣外王的统一也是儒家学者们追求的最高境界 。
扩展资料
孔子儒家思想体系中内圣外王 。
在孔子的思想中,内圣和外王是相互统一的,内圣是基础,外王是目的,只有内心的不断修养,才能成为“仁人”“君子”,才能达到内圣,也只有在内圣的基础之上,才能够安邦治国,达到外王的目的 。同样,内圣之有达到外王的目的才有意义,外王实现了,内圣才最终完成 。
孔子“内圣外王”政治思想中,体现了道德与政治的直接统一 。儒家无不讲道德,无不谈政治,认为政治只有以道德为指导,才有正确的方向;道德只有落实到政治中,才能产生普遍的影响 。没有道德作指导的政治,乃是霸道和暴政,这样的政治是不得人心的,也是难以长久的 。
道德与政治的统一,也就是由“内圣”到“外王” 。这里,“内圣”是“外王”的前提和基础,“外王”是“内圣”的自然延伸和必然结果 。修己自然能治人,治人必先修己 。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内圣外王

【内圣外王的意思是什么 词语内圣外王的意思是什么 知行合一 内圣外王】关于内圣外王什么意思和知行合一 内圣外王的内容就分享到这儿!更多实用知识经验,尽在 www.hubeilo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