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一 登岳阳楼陈与义 登岳阳楼其一陈与义赏析


登岳阳楼(其一) 陈与义诗翻译
巍巍岳阳楼矗立在洞庭之东长江之西,夕阳黄昏,没有晚风卷起,楼阁上的旌旗静止,我登临的地方,让吴国和蜀国在这里分开.我徘徊的时刻,使洞庭湖与君山笼罩在暮霭里,为避战乱我奔波三年,行程万里,今日登高远望是什么心绪?登楼凭吊古人,我自己已是两鬓如霜,看着远山的古树,青苍中,隐含无限的伤悲.
【注释】
《登岳阳楼》共二首.岳阳楼,湖南岳阳西门城楼,在长江南岸,濒临洞庭湖.始建於唐代,为江南三大名楼之一.
①〔帘旌〕酒店或茶馆的幌子.
②〔夕阳迟〕夕阳缓慢地下沉.迟,缓慢.
③〔吴蜀横分地〕三国时吴国和蜀国争夺荆州,吴将鲁肃曾率兵万人驻扎在岳阳.横分,这里指瓜分.
④〔徙倚〕徘徊.
⑤〔三年多难〕宋钦宗靖康元年(1126)春天北宋灭亡,到写此诗时已有三年.
【其一 登岳阳楼陈与义 登岳阳楼其一陈与义赏析】⑥〔凭危〕指登楼.凭,靠着.危,指高处.
登岳阳楼(其一)陈与义登岳阳楼(其一)①
陈与义
洞庭之东江水西,帘旌②不动夕阳迟③ 。
登临吴蜀横分地④,徙倚⑤湖山欲暮时 。
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⑥更凭危⑦ 。
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沧波无恨悲 。
①选自《陈与义集》 。陈与义(1090-1138),宋代诗人 。字去非,号简斋,洛阳(现在属河南)人,是南北宋之交的著名诗人 。《登岳阳楼》共二首 。②〔帘旌〕酒店或茶馆的幌子 。③〔夕阳迟〕夕阳缓慢地下沉 。迟,缓慢 。④〔吴蜀横分地〕三国时吴国和蜀国争夺荆州,吴将鲁肃曾率兵万人驻扎在岳阳 。横分,这里指瓜分 。⑤〔徙倚〕徘徊 。⑥〔三年多难〕宋钦宗靖康元年(1126)春天北宋灭亡,到写此诗时已有三年 。⑦〔凭危〕指登楼 。凭,靠着 。危,指高处 。
登岳阳楼(其一)
一、整体理解
宋钦宗靖康元年(1126)的春天,金兵攻破开封,北宋灭亡 。和北宋南宋之交的大部分诗人(如李清照)一样,陈与义的人生经历和文学创作也以靖康之难为界线,分为两个时期 。在这之前,他走的是仕途功名的常路,24岁那年,即宋徽宗政和三年(1113)登进士第,授文林郎 。他精于绘画,擅长书法,更以诗名于当世,深受皇帝赏识,官职屡迁,但也不知不觉地卷进了政治斗争的漩涡 。靖康之难发生时,陈与义被贬在陈留(在今河南开封东南)做监酒税的小官,自然加入到逃亡的难民行列中,南奔襄汉,颠沛湖湘,流离失所 。他流亡到洞庭湖,几次登岳阳楼,与朋友悲伤国事,借酒浇愁,写下了数首诗歌以记其事,本课所选的就是其中的一首 。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是《登岳阳楼二首》中的第一首,也是诗人写岳阳楼的开篇之作,所以精心打造,郑重其事 。首联写岳阳楼的地理位置,先从大处着墨,以洞庭湖和长江为背景,在一个宏观视野中隆重推出岳阳楼 。“洞庭之东江水西”,诗人在一句七字之中,巧妙地运用了“东”“西”两个方位词,并以湖、江系之,则岳阳楼之所在,如或可见 。而后再写举目所见,为“帘旌不动夕阳迟” 。这一句是全诗写景浓墨重彩的一笔,看似平常,实则细腻 。“帘旌”为近景,“夕阳”为远景,近景远景合而为一,可以想见诗人的视线由近及远地扫描,逐渐放开,融入那苍茫的暮色中 。不动的帘旌,表明湖面风平浪静;迟落的夕阳,提示着傍晚的安详 。这样富有诗情画意的情境,怎能不引起诗人丰富的遐想呢?
诗的颔联从静态舒缓的景物描写中振起,转而为强烈的抒情 。仿佛是音乐的变奏,这两句诗似乎是在重复上面的主题,风格却又迥然不同了 。“登临吴楚横分地”,也是在说登临的地理位置,却加入了厚重的历史感;“徙倚湖山欲暮时”,也是在写黄昏时分登楼观景,却融入了些许怅惘之情 。这样的渐变,是一种烘托,是一种过渡,是一种物我兼融的摹状 。在这里,诗人的主体形象不经意地、自然而然地出现在诗中,他在思索,在徘徊,在融情入景,在借景抒怀 。
经过前面的蓄势,诗的颈联终于以近于直呼的方式,发出了最高亢最强烈的呐喊:“万里来游还远望,三年多难更凭危 。”这两句诗,道出了一个亡国之臣心中的愤懑 。“万里”与“三年”对举,分别从空间、时间的跨度上来叙述其事,收到了双重叠加的艺术效果,读之让人感慨万分 。诗人的“万里来游”不过是万里逃难的高雅说法,但是又能为之奈何呢?心中的苦闷,只好在“远望”中消解 。“三年多难”,本来已经不胜觳觫,却还要在这里登高临危,让人如何能忍受呢?诗意至此,已经一波三折,千回百转,把感情推向了极致 。
诗的最后一联,顾影自怜,以无限悲凉的身世之慨收束全篇 。此时,诗人已届四十,到了不惑之年,所以言“白头”;不说伤今,而言“吊古”,含蓄蕴藉,意味深长;“风霜”明指自然事物,实喻社会现实,语意双关;而“老木苍波”更是包裹诗人形象的一件外衣,无限悲恨,尽在不言之中,可谓“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欧阳修《六一诗话》引梅尧臣语) 。
从本诗看陈与义的律诗风格
陈与义诗宗杜甫,特别是他的律诗,明显地表现出老杜的特点,可谓神形兼备 。之所以如此,除了刻意模仿追求,生活中的相似经历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原因 。杜甫逃难,一直逃到成都,再也没能返回北方的故土,伤心惨目,少有匹之者 。陈与义身历靖康之难,也感受到了国破家亡的切肤之痛,虽然受苦受难的严重程度不及杜甫,而且“预后”很好——他后来做到了参知政事,位居宰辅,可是他对离乱生活的感悟和体验却与杜甫有共同之处,发而为诗,就不能不有杜甫的影子 。前人论及此诗,多认为与杜甫的《登高》有异曲同工之妙,可谓至论 。即与我们刚学过的《杜甫诗三首》比较,也能看出陈诗的杜诗风格 。他和杜甫一样,都精于炼字炼句,也善于描写议论 。其余诸如写景之瑰丽壮阔,抒情之豪迈超绝,音韵之响亮,偶对之工巧,都多有相似之处 。然而,仅凭单纯的模仿,成就不了陈与义宋代大诗人的地位 。他在模仿的同时,又富于变化,注意从切身的感受出发,从具体的情境出发,加以创新,自成一格 。即以本诗而论,其中布控之精巧,运作之轻灵,情思之绵邈,在杜诗中也是找不到相同“案例”的 。不能说杜甫不屑于此,毕竟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诗人,“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
《登岳阳楼》(其一)表达了作者怎么样的情感
全诗紧紧围绕“悲”字展开 。
首联第一句“洞庭之东江水西”,横空出世,从大处着笔,将岳阳楼的地理位置直接点出:在烟波浩淼的洞庭湖的东边,在奔腾浩荡的长江之西 。不由得让人想起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衔远山,吞长江,浩浩荡荡,横无际涯”,看到这气势非凡的语句,让人不由得心驰神往,但第二句却笔锋一转,不再是空阔无边的壮景,而是描绘出一副宁静的画面,“帘旌不动夕阳迟”,举目所见的是苍茫的暮色,帘旌一动不动,夕阳缓缓西沉,残阳如血,铺于水面,湖面一般冷绿一半红,看上去风平浪静,有些惨淡,有些寂寞,有些苍凉 。景之凄迷衬托人之悲愁 。此句乃以景传情也 。
颔联由上句平静的景物描写转而进行强烈的抒情 。“登临吴蜀横分地”,既说登临的地理位置,也在回顾历史,当年吴蜀争夺荆州的历史似乎再度重现,吴蜀两军相争,互相厮杀,尸横遍野,血流成河,人声,马蹄声,兵器撞击声……声声不绝于耳 。历史的辽远、战场的血腥似乎又出现在眼前,战争,战争,战争给人们带来了什么?思及此,“徙倚湖山欲暮时”,面对满眼的湖光山色,诗人却无心欣赏,独自徘徊,是因为有满怀的愁绪,有满腹的心事啊,而在这苍茫的湖山暮色之下,徘徊的身影拉长,拉长,正如作者理不清、剪不断的愁情,更增添了几许怅惘、落寞之感 。忆历史,思往事,感时世,心悲切 。
颈联“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诗人发出了痛苦的呐喊,为什么偏偏会忆起吴蜀之战,那是因为诗人在历靖康之变后饱尝战争之苦:万里逃难,南奔襄汉,颠沛湘湖,流离失所 。这正是诗人悲之所在啊 。“万里”、“三年”分别从时空的跨度来叙其遭遇之悲,读之让人感慨万千 。登高望远不但不能减轻心中的悲苦,反而更添几许愁绪 。这无边无际的愁绪当“望远”“凭危”时更如一江秋水滚滚而出 。如李煜“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如崔颢“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登高望远怀乡思家,乃人之常情也,更何况饱尝无限家国之痛的诗人呢?国破家亡的切肤之痛早已深入骨髓了啊?此句将诗人的悲、伤、哀、痛推向了极致 。
尾联“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沧波无限悲”,似乎是诗人顾影自怜的喃喃自语,未老先衰头已白,为国事,为家事,为自己,为那些与自己一样国破家亡的同乡们焦虑、忧愁,吊古伤今,感怀伤时,在秋霜的季节里,更觉时世如风霜相逼,冷峭之极 。那衰老的枯木、那苍凉的湖面,何尝不像自己呢?沦落天涯无尽的凄凉,国破家亡的无限悲痛,一切尽在不言中 。
登岳阳楼(其一)陈与义 登岳阳楼 杜甫
1.咏怀
2.B
3.答题要点:两首诗都写得意境宏深缺芦,气象开阔 。怀古伤今,苍凉悲壮 。但杜诗内容更丰富,思想更饱满 。即使在身老病重、孤舟漂泊之际仍心系孙顷国家则扮陆,而陈诗侧重表现逃难之危境,吊古之悲情,以“老木苍波”喻“己悲”之愁绪 。(有提到以上内容就可以了)
登岳阳楼原文|翻译|赏析_原文作者简介
登岳阳楼
[作者] 陈与义[朝代] 宋代
洞庭之东江水西,帘旌不动夕阳迟 。
登临吴蜀横分地,徙倚湖山欲暮时 。
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 。
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沧波无限悲 。
标签: 感慨 登楼 抒怀 诗 情感 场景
《登岳阳楼》译文
巍巍岳阳楼矗立在洞庭湖之东长江之西,夕阳黄昏,没有晚风卷起,楼阁上的招牌静止不动 。
登临当年吴国和蜀国的分界之蔽败处(荆州),在湖山黄昏下徘徊 。
行程万里,今日登高远望是什么心绪?悄圆为避战乱我奔波三年 。
登楼凭吊古人,我自己已是两鬓如霜,看着远山的古树,青苍中,隐含无限的伤悲 。
《登岳阳楼》注释
(1)帘旌(jīng):酒店或茶馆的招子 。夕阳迟:夕阳缓慢地下沉 。迟,缓慢 。
(2)吴蜀横分地:三国时吴国和蜀国争夺荆州,吴将鲁肃曾率兵万人驻扎在岳阳 。横分,这里指瓜分 。
(3)徙(xǐ)倚(yǐ):徘徊 。
(4)三年多难:公元1126年(宋钦宗靖康元年)春天北宋灭亡,到写此诗时已有三年 。凭危:指登楼 。凭,靠著 。危,指高处 。
(5)吊古:哀吊,凭吊 。
《登岳阳楼》赏析
赏析一
其一《登岳阳楼》二首都是七言律 。其中第一首是诗人写岳阳楼的开篇之作,所以精心打造,郑重其事 。首联写岳阳楼的地理位置,先从大处着墨,以洞庭湖和长江为背景,在一个巨观视野中隆重推出岳阳楼 。“洞庭之东江水西”,诗人在一句七字之中,巧妙地运用了“东”“西”两个方位词,并以湖、江系之,则岳阳楼之所在,如或可见 。而后再写举目所见,为“帘旌不动夕阳迟” 。这一句是全诗写景浓墨重彩的一笔,看似平常,实则细腻 。“帘旌”为近景,“夕阳”为远景,近景远景合而为一,诗人的视线由近及远地扫描,逐渐放开,融入那苍茫的暮色中 。不动的帘旌,表明湖面风平浪静;迟落的夕阳,提示著傍晚的安详 。这样富有诗情画意的情境,不禁引起诗人丰富的遐想 。
诗的颔联从静态舒缓的景物描写中振起,转而为强烈的抒情 。仿佛是音乐的变奏,这两句诗似乎是在重复上面的主题,风格却又迥然不同了 。“登临吴蜀横分地”,也是在说登临的地理位置,却加入了厚重的历史感;“徙倚湖山欲暮时”,也是在写黄昏时分登楼观景,却融入了些许怅惘之情 。这样的渐变,是一种烘托,是一种过渡,是一种物我兼融的摹状 。在这里,诗人的主体形象不经意地、自然而然地出现在诗中,他在思索,在徘徊,在融情入景,在借景抒怀 。
经过前面的蓄势,诗人终于在颈联以近于直呼的方式,发出了最高亢最强烈的呐喊:“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 。”这两句诗,道出了一个亡国之臣心中的愤懑 。“万里”与“三年”对举,分别从空间、时间的跨度上来叙述其事,收到了双重叠加的艺术效果,读之让人感慨万分 。诗人的“万里来游”不过是万里逃难的高雅说法,但是又无可奈何 。心中的苦闷,只好在“远望”中消解 。“三年多难”,本来已经不胜觳觫,却还要在这里登高临危,让人不堪忍受 。诗意至此,已经一波三折,千回百转,把感情推向了极致 。
诗的最后一联,顾影自怜,以无限悲凉的身世之慨收束全篇 。此时,诗人已届四十,到了不惑之年,所以言“白头”;不说伤今,而言“吊古”,含蓄蕴藉,意味深长;“风霜”明指自然事物,实喻社会现实,语意双关;而“老木沧波”更是包裹诗人形象的一件外衣,无限悲恨 。这一联似乎是诗人自语,未老先衰头已白,为国事,为家事,为自己,为那些与自己一样国破家亡的同乡们焦虑、忧愁,吊古伤今,感怀伤时,在秋霜的季节里,更觉时世如风霜相逼,冷峭之极 。那衰老的枯木、那苍凉的湖面,就像是作者自己 。沦落天涯无尽的凄凉,国破家亡的无限悲痛,一切尽在不言中其二第一首写登楼,而第二首转写景和归途 。诗人登上岳阳楼,看到的是“天入平湖晴不风,夕帆和雁正浮空 。”这就描绘了多种景物:天空、湖水、倒影、夕日、大雁,构成了洞庭湖独有的美景 。表面上“晴不风”三字略显俗套,但这正和“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有相同韵味,不加修饰,只是写的是湖水之壮美,这更显手法独特 。第二联写人亦写景,而且启并塌再次点明时间是傍晚时分 。第三联起,开始写诗人的归途了,而且又再一次将诗句引向了景物,向北看,见白草稀稀,向南望则见枫叶红红,这一联的描写将整首诗推向 ***,对仗工整,别有韵味 。最后两句就是写诗人只顾观景,写着的诗到了江陵还未完,这就从侧面衬托了长江洞庭之间风光之好 。整首诗的感情同第一首一样,是“忧”的,因为两首诗记述的为同一系列的事,其感情也是相同的,只是被隐藏了,这首诗实际上表达了北宋国亡后,作者只能观景排忧之情 。赏析二
首诗的意境是十分宽阔宏伟的 。
诗的颔联“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是说广阔无边的洞庭湖水,划分开吴国和楚国的疆界,日月星辰都象是整个地飘浮在湖水之中一般 。只用了十个字,就把洞庭湖水势浩瀚无边无际的巨大形象特别逼真地描画出来了 。
杜甫到了晚年,已经是“漂泊西南天地间”,没有一个定居之所,只好“以舟为家”了 。所以下边接着写:“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亲戚朋友们这时连音信都没有了,只有年老多病的诗人泛著一叶扁舟到处飘流!从这里就可以领会到开头的两句“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本来含有一个什么样的意境了
这两句诗,从表面上看来,意境象是很简单:诗人说他在若干年前就听得人家说洞庭湖的名胜,今天居然能够登上岳阳楼,亲眼看到这一片山色湖光的美景 。因此清人仇兆鳌就认为:“‘昔闻’、‘今上’,喜初登也 。”(《杜诗详注》)但仅这样理解,就把杜诗原来的意境领会得太浅了 。这里并不是写登临的喜悦;而是在这平平的叙述中,寄寓著漂泊天涯,怀才不遇,桑田沧海,壮气蒿莱……许许多多的感触,才写出这么两句:过去只是耳朵里听到有这么一片洞庭水,哪想到迟暮之年真个就上了这岳阳楼?本来是沉郁之感,不该是喜悦之情;若是喜悦之情,就和结句的“凭轩涕泗流”连不到一起了 。我们知道,杜甫在当时的政治生活是坎坷的,不得意的,然而他从来没有放弃“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抱负 。哪里想到一事无成,昔日的抱负,今朝都成了泡影!诗里的“今”、“昔”两个字有深深的含意 。因此在这一首诗的结句才写出:“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眼望着万里关山,天下到处还动荡在兵荒马乱里,诗人倚定了阑乾,北望长安,不禁涕泗滂沱,声泪俱下了 。
这首诗,以其意境的开阔宏丽为人称道,而这意境是从诗人的抱负中来,是从诗人的生活思想中来,也有时代背景的作用 。清初黄生对这一首诗有一段议论,大意说:这首诗的前四句写景,写得那么宽阔广大,五、六两句叙述自己的身世,又是写得这么凄凉落寞,诗的意境由广阔到狭窄,忽然来了一个极大的转变;这样,七、八两句就很难安排了 。哪想到诗人忽然把笔力一转,写出“戎马关山北”五个字,这样的胸襟,和上面“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一联写自然界宏奇伟丽的气象,就能够很好地上下衬托起来,斤两相称 。这样创造的天才,当然就压倒了后人,谁也不敢再写岳阳楼的诗了 。
黄生这一段话是从作诗的方法去论杜诗的,把杜诗的意境说成是诗笔一纵一收的产物,说意境的结构是从创作手法的变换中来 。这不是探本求源的说法 。我们说,诗的意境是诗人的生活思想从各方面凝结而成的,至于创作方法和艺术加工,炼字炼句等等,只能更准确地把意境表达出来,并不能以这些形式上的条件为基础从而酝酿成诗词的意境 。昔人探讨创作问题,偏偏不从生活实践这方面去考虑,当然就不免倒果为因了 。《登岳阳楼》作者陈与义简介
陈与义(1090-1138),字去非,号简斋,汉族,其先祖居京兆,自曾祖陈希亮迁居洛阳,故为宋代河南洛阳人(现在属河南) 。他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卒于南宋宋高宗绍兴八年(1138年) 。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诗人,同时也工于填词 。其词存于今者虽仅十余首,却别具风格,尤近于苏东坡,语意超绝,笔力横空,疏朗明快,自然浑成,著有《简斋集》 。
陈与义的其它作品
○ 襄邑道中
○ 咏牡丹
○ 春寒
○ 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
○ 陈与义更多作品


    求《登岳阳楼》(其一)解释杜甫《登岳阳楼》
    [原文]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
    [译文]
    早就听说洞庭湖的盛名,今天终于等上了岳阳楼 。
    雄阔壮观的大湖,将吴楚分割在东南两域,日月星辰和大地昼夜都浮于其上 。
    亲朋好友们音信全无,我年老多病,乘孤舟四处漂流 。
    北方边关战事又起,我倚窗远望泪流满面 。
    参考资料:baiduzhidao
    关于登岳阳楼其一和登岳阳楼其一陈与义赏析的内容就分享到这儿!更多实用知识经验,尽在 www.hubeilo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