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简介 二十四节气介绍简介


二十四节气分别是什么 二十四节气简介
1、二十四节气分别是指: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
2、节气是指二十四个时节和气候 , 是中国古代订立的一种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 , 是中华民族劳动人民长期经验罩慎的积累成果和智慧的结晶 。由于中国古代是一个农业社会 , 农业需要严格了解太阳运行情况 , 农事完全根据太阳进行 , 所以在历法中又加入单独反映太阳运行周期的“二十四节气” , 用作确定闰月的标准 。中国正统的二十四节气以河南为本 。中国农历是一种阴阳合历 , 即根据太阳也根据月亮的运行制定的 , 因此加入物早敬二十四节气能较好反映睁哗出太阳运行的周期 。
二十四节气的含义简介24节气 二十四节气的含义简介24节气
二十四节气的含义简介24节气 ,  二十四节气是指中国农历中季节变迁的24个特定节令 , 是古代人们观察天体运行 , 用来判断时节变化的依据 。下面来看看二十四节气的含义简介24节气 。
二十四节气的含义简介24节气1
立春:立是开始的意思 , 立春就是春季的开始 。
雨水:降雨开始 , 雨量渐增 。
惊蛰:蛰是藏的意思 。惊蛰是指春雷乍动 , 惊醒了蛰伏在土中冬眠的动物 。
春分:分是平分的意思 。春分表示昼夜等分 。
清明:天气晴朗 , 草木繁茂 。
谷雨:雨生百谷 。雨量充足而及时 , 谷类作物能茁壮成长 。
立夏:夏季的开始 。
小满:麦类等夏熟作物子粒开始饱满 。
芒种:麦类等有芒作物成熟 。
夏至:炎热的夏天来临 。
小暑:暑是炎热的意思 。小暑就是气候开始炎热 。
大暑:一年中最热的时候 。
立秋:秋季的开始 。
处暑:处是终止、躲藏的意思 。处暑是表示炎热的暑天结束 。
白露:天气转凉 , 露凝而白 。
秋分:昼夜等分 。
寒露:露水已寒 , 将要结冰 。
霜降:天气渐冷 , 开始有霜 。
立冬:冬季的开始 。
小雪:开始下雪 。
大雪:降雪量增多 , 地面可能积雪 。
冬至:寒冷的冬天来临 。
小寒:气候开始寒冷 。
大寒:一年中最冷的时候 。
二十四节气的含义简介24节气2
1、立春:是春季开始的节气 , 表示严冬已经过去 , 气温开始回升 。
2、雨水:标志着我国大部分地区先后冰消雪化 , 气温回升 , 湿度增大 , 雨水渐多 。
3、惊蛰:蛰 , 藏的意思 。动物入土冬眠叫入蛰 , 至第二年春雨后爬出 , 古时以为是被雷声震动 , 故叫惊蛰 。这时天气转暖 , 我国大部分地区进入春耕季节 。
4、春分:春分恰是太阳光直射在赤道上 , 昼夜各半的一天 。天文学上划定春分为北半球春季的'开始 , 我国大部地区越冬作物进入春季生长阶段 。
5、清明:清明时节天气渐暖 , 黄河流域大部分地区均匀气温上升到10度以上 , 长江流域气温更高 。北方草木发芽返青 , 南方大地已披上绿装 。
6、谷雨:谷雨时气温、地温都已稳定升高 , 雨水增多 , 有利于五谷生长 , 故有“雨生百谷”之说 。
7、立夏:表示春去夏来 , 行将进入火势的夏天 。此时万物生长愈加旺盛 , 欣欣向荣 。田间治理日益繁忙 。
8、小满:其含义是夏熟作物的籽粒开始灌浆饱满 , 但还未成熟 , 只是小满 , 还未大满 。
9、芒种:指有芒的麦类和蚕豌豆等夏收作物 , 在这个节气里即将成熟 , 也到了采收留种时 。我国南方也将进入多雨的“黄梅”时节 。
10、夏至:这一天北半球白昼最长 , 夜最短 , 又叫日北至日 , 即太阳运行到最北的一天 。天文学上划定夏至为北半球夏季的开始 。
11、小暑:这时正值“三伏”的“初伏” , 气候炎热、蒸闷 。在农业生产上 , 多忙于夏秋作物的田间治理 。
12、大暑:这时正值“中伏” , 是我国大部分地区进入一年中最炎热时期 。
13、立秋:我国习惯上作为秋季的开始 , 预示着天气转凉 , 植物结子 , 秋收季节即将来临 。但立秋后暑气并未散尽 , 还有气温较热的“秋老虎”在后头 。
14、处暑:此后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逐渐下降 。
15、白露:天气转为凉爽 , 昼夜温差加大 , 地面上的水汽晚上容易在草木上结成白色露珠 , 故得名白露 。
16、秋分:秋分与春分这一天一样 , 太阳又直射赤道 , 昼夜几乎等长 。秋分这天处于整个秋天的中间 , 可以说是名副其实的秋天 。
17、寒露:气温继续下降 , 天气明显转凉 , 早晨和夜间地冷露凝 。我国的大部分地区开始进行秋收秋种 。
18、霜降:表示泛博中原地区开始有霜 。
19、立冬:为冬季开始的节气 , 这时黄河中下游地区即将结冰 。
20、小雪:十月中 , 雨下而为冷气薄 , 故凝而为雪 , 这时黄河流域一般开始下雪 。
21、大雪:大者盛也 , 这时而雪盛矣 , 此时的天气较前更冷 , 降雪的次数和量也将增多 。
22、冬至:与夏至相反 , 北半球冬至时白昼最短 , 日照物影最长 , 黑夜最长 。过了冬至白昼就一天天地增长了 。
23、小寒:是一年中温度已到严冬的节气 , 这时正值“三九”前后 , 我国大部分地区天寒地冻 , 进入严冬时期 。
24、大寒:是一年中最冷的一段时期 , 相对于小寒来说 , 标志着严寒的持续和加剧 。
二十四节气的含义简介24节气3
七言节气歌
地球绕着太阳转 , 绕完一圈是一年 。
一年分成十二月 , 二十四节紧相连 。
按照公历来推算 , 每月两气不改变 。
上半年是六、廿一 , 下半年逢八、廿三 。
【二十四节气简介 二十四节气介绍简介】 这些就是交节日 , 有差不过一两天 。
二十四节有先后 , 下列口诀记心间:
一月小寒接大寒 , 二月立春雨水连;
惊蛰春分在三月 , 清明谷雨四月天;
五月立夏和小满 , 六月芒种夏至连;
七月大暑和小暑 , 立秋处暑八月间;
九月白露接秋分 , 寒露霜降十月全;
立冬小雪十一月 , 大雪冬至迎新年 。
抓紧季节忙生产 , 种收及时保丰年 。
节气诗表达
1、立春
东风带雨逐西风 , 大地阳和暖气生 。万物苏萌山水醒 , 农家岁首又谋耕 。
2、雨水
南湿北冷两交锋 , 乍暖还寒斗雨风 。一夜返青千里麦 , 万山润遍动无声 。
3、惊蛰
一声霹雳醒蛇虫 , 几阵潇潇染绿红 。九九江南风送暖 , 融融翠野启春耕 。
4、春分
风雷掣电闹中春 , 桃柳着装日日新 。赤道金阳一照面 , 白天黑夜两均分 。
5、清明
年欢未尽又清明 , 雨燕声咽柳失魂 。寂静青山人陡涌 , 冥钱纸烛祭先陵 。
6、谷雨
雨频霜断气清和 , 柳绿茶香燕弄梭 。布谷啼播春暮日 , 栽插种管事诸多 。
7、立夏
南国似暑北国春 , 绿秀江淮万木荫 。时病时虫人撒药 。忽寒忽热药搪人 。
8、小满
江南沃野过插秧 , 江北麦麸便灌浆 。西子湖边人好客 , 茶商脚走款丝商 。
9、芒种
艳阳辣辣卸衣装 , 梅雨潇潇涨柳塘 。南岭四邻禾壮日 , 大江两岸麦收忙 。
10、夏至
火轮渐近暑徘徊 , 一夜生阴夏九来 。知了不知耕种苦 , 坐闲枝上唱开怀 。
11、小暑
地煮天蒸望雨风 , 偶得雷暴半圆虹 。旱南涝北新天壤 , 总有荷塘色味同 。
12、大暑
日盛三伏暑气熏 , 坐闲两厌是蝇蚊 。纵逢战鼓云中起 , 箭射荷花若洒金 。
13、立秋
一叶梧桐一报秋 , 稻花田里话丰收 。虽非盛夏还伏虎 , 更有寒蝉唱不休 。
14、处暑
一度暑出处暑时 , 秋风送爽已觉迟 。日移南径斜辉里 , 割稻陌阡车马驰 。
15、白露
衰荷滚玉闪晶光 , 一夜西风一夜凉 。雁阵声声蚊欲静 , 枣红点点桂流香 。
16、秋分
暑退秋澄气转凉 , 日光夜色两均长 。银棉金稻 千重秀 , 丹桂小菊万里香 。
17、寒露
天高昼热夜来凉 , 草木萧疏梧落黄 。日享菊香播小麦 , 夜喝梨贝养脾肠 。
18、霜降
一朝秋暮露成霜 , 几份凝结几份阳 。荷败千池萧瑟岸,棉白万顷采收忙 。
19、立冬
北风往复几寒凉 , 疏木摇空半绿黄 。遍野修堤防旱涝 , 万家晒物作冬藏 。
20、小雪
太行初雪带寒风 , 一路凋零下赣中 。菊萎东篱梅暗动 , 方知大地转阳升 。
21、大雪
万山凋敝黯无华 , 四面嘶鸣晃树杈 。白雪欲求吟咏句 , 穿枝掠院演梅花 。
22、冬至
西北风袭百草衰 , 几番寒起一阳来 。白天最是时光短 , 却见金梅竞艳开 。
23、小寒
冰封万里雪皑皑 , 径堵千重港口塞 。昨日剪桃修几树 , 忽如一夜李花开 。
24、大寒
蜡树银山炫皎光 , 朔风独啸静三江 。老农犹喜高天雪 , 况有来年麦果香 。
二十四节气介绍 二十四节气简介
1、二十四节气是十二个中气和十二个节气的总称 , 含春有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 。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 , 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 。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在二十四节气里节指的是一年中的一个节段 , 是一段时间的表示 , 而气则指的是气候 , 是天气变化的概述 。
2、二十四节气 , 是干支历中表示自然节律变化以及确立“十二月建”的特定节令 。它最初是依据斗转星移制谈饥耐定 , 北斗七星循环旋转 , 斗柄绕东、南、西、北旋转一圈 , 为一周期 , 谓之一“岁”(摄提) , 每一旋转周期始于立春、终于大寒 。现行的“二十四节气”是依据太阳在回归黄道上的位置制定 , 即把太阳周年运动轨迹划分为24等份 , 每15°为1等份 , 每1等份为一个节气 , 始于立春 , 终于大寒 。“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肢中族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 凝聚着中华文明的历史文化精华 。
3、“二十四节气”是上古农耕文明的产物 , 农耕生产与大自然的节律息息相关 , 它是上古先民顺应农时 , 通过观察天体运行 , 认知一岁(年)中时候(时令)、气候、物候等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每个节气都表示着时候、气候、物候 , 这“三候”的不同变化 。二十四节气 , 表达了人与自然宇宙之间独特的时间观念 , 蕴含着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内涵和历史积淀 。它不仅在农业生产方面起着指导作用 , 同时还影响着古人的衣食住行 , 甚至是文化观念 。
4、在国际气象界 , 二十四节气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2016年11月30日 , 二十四节气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
二十四节气简介 二十四节气简介
二十四节气简介 , 二十四节传统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的文明产物 , 蕴含了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内涵和历史 , 二十四节气分为春夏秋冬各三个月 , 每月两个节气 , 每个节气都有独特意义 , 下面给大家分享二十四节气简介 。
二十四节气简介1
立春: 在每年公历2月4日前后 。中国习惯把它作为春季开始的节气 。
雨水: 在每年公历2月19日前后 。此时农村开始备耕生产 。
惊蛰: 每年公历3月6日前后为惊蛰 。"过了惊蛰节, 春耕不停歇" 。北方进入惊蛰,春耕大忙便开始了 。
春分: 每年公历3月21日前后太阳到达黄径0°时为春分 。这时阳光直照赤道, 南北半球得阳光平均,所以昼夜几乎等长 。
清明: 每年公历4月5日前后为清明 。此时中国黄河流域及大部地区的气温开始升高, 雨量增多, 春暖花开,天空清澈明朗, 正是春游踏青的好时节 。另流行扫墓活动 。
谷雨: 在每年公历4月20日前后 。"雨生百谷"道出了谷雨节气的由来 。谷雨是北方春作物播种、出苗的季节 。
立夏: 中国习惯把立夏作为夏季的.开始,一般在公历5月6日前后
小满: 每年公历5月21日前后为小满 。顾名思义, 小满是指夏收作物子粒将要饱满成熟的意思 。小满后, 北方各地的小麦就要熟了,而黄淮流域的冬小麦将开镰收割 。
芒种: 芒种表示麦类等有芒作物成熟的季节, 一般在每年公历6月6日前后 。
夏至: 每年6月21日前后为夏至 。夏至表示炎热的夏天已经到来, 同时也是一年中白天最长的一天 。
小暑: 在每年公历7月7日左右 。一般小暑后就要数伏(伏指初伏、中伏和末伏 。它是从夏至后第三庚开始的), 所以小暑标志着一年最炎热的季节就要到来了 。
大暑: 在公历7月23日前后 。顾名思义,大暑是一年中天气最热的时候 。
立秋: 在每年公历8月8日前后 。中国习惯上把这一天作为秋季开始 。
处暑: 在每年公历8月23日前后 。处暑是反映气温由热向冷变化的节气 。
白露: 在每年9月8日前后,白露指气温降低,并出现露水 。
秋分: 在每年公历9月23日前后 。"秋分秋分,日夜平分" 。此时阳光直照赤道,昼夜几乎等长 。
寒露: 在每年公历10月8日前后 。寒露一到,华北地区便开始进入深秋, 原野一片金黄,是秋游的好时节; 而东北地区则呈初冬景象, 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却仍郁郁葱葱 。
霜降: 每年公历10月23日或24日 。霜降表示气候渐渐寒冷,北方地区已出现降霜或开始有霜 。
立冬: 每年公历11月7日前后为立冬 。立冬是表示冬季开始的节气 。这时,黄河中下游地区即将结冰 。
小雪: 在每年公历11月22日前后 。它表示已经到了开始下雪的季节 。此时,东北、内蒙古、华北北部地区气候寒冷 。
大雪: 每年公历12月7日前后 。一交大雪,黄河流域的冬小麦进入了休眠期 。
冬至: 每年12月22日前后为冬至 。冬至为北半球冬季的开始 。这天昼最短, 夜最长 。冬至过后便是"数九"了 。
小寒: 在每年公历1月6日前后 。这时正值"三九"前后, 中国大部分地区进入严寒时期 。
大寒: 在每年公历1月20日前后 。大寒为中国大部分地区一年中最冷的时期 。
节气与公历(阳历)有着密切关系 。我国民间流行有"节气歌"一首:
"春雨惊春清谷天, 夏满芒夏暑相连 。
秋处露秋寒霜降, 冬雪雪冬小大寒 。"
二十四节气简介2
二十四节气的含义
立春:立是开始的意思 , 立春就是春季的开始 。
雨水:降雨开始 , 雨量渐增 。
惊蛰:蛰是藏的意思 。惊蛰是指春雷乍动 , 惊醒了蛰伏在土中冬眠的动物 。
春分:分是平分的意思 。春分表示昼夜等分 。
清明:天气晴朗 , 草木繁茂 。
谷雨:雨生百谷 。雨量充足而及时 , 谷类作物能茁壮成长 。
立夏:夏季的开始 。
小满:麦类等夏熟作物子粒开始饱满 。
芒种:麦类等有芒作物成熟 。
夏至:炎热的夏天来临 。
小暑:暑是炎热的意思 。小暑就是气候开始炎热 。
大暑:一年中最热的时候 。
立秋:秋季的开始 。
处暑:处是终止、躲藏的意思 。处暑是表示炎热的暑天结束 。
白露:天气转凉 , 露凝而白 。
秋分:昼夜等分 。
寒露:露水已寒 , 将要结冰 。
霜降:天气渐冷 , 开始有霜 。
立冬:冬季的开始 。
小雪:开始下雪 。
大雪:降雪量增多 , 地面可能积雪 。
冬至:寒冷的冬天来临 。
小寒:气候开始寒冷 。
大寒:一年中最冷的时候 。
二十四节气介绍
一、简介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订立的一种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 , 是在春秋战国时期形成的 。由于中国农历是一种“阴阳合历” , 即根据太阳也根据月亮的运行制定的 。
因此不能完全反映太阳运行周期 , 所以在历法中又加入了单独反映太阳运行周期的“二十四节气” , 用作确定闰月的标准 。
二、依据
由祥闷于上下五千年历史以来 , 我国的主要政治、经济、文化、农业活动中心多集中在黄河流域[1]中原地区 , 二十四节气也就是以这一带的气候、物候为依据建立起来的 。
由于我国幅员辽阔 , 地形多变 , 故二十四节气对于很多地区来讲只是一种参考 。
公元前104年 , 由邓平等制定的《太初历》 , 正式把二十四节气订于历法 , 明确了二十四节气的天文位置 。
谨坦弯三、归属
农历既不是阴历也不是阳历 , 而是阴历与阳历结合的一种阴阳历 。农历存在闰月 , 如按照正月初一至腊月除夕算作一年 , 则农历每一年的天数相差比较大(闰年13个月) 。为了规范年的天数 , 农历纪年(天干地支)每年的第一天并不是正月初一 , 而是立春 。即农历的一年是从当年的立春到次年立春的前一天 。例如2008年是农历戊子年 , 戊子年的第一天不是公历2008年2月7日(农历正月初一) , 而是公历2008年2月5日 。
四、古时候的叫法
古时把节气称“气” , 每月有两个气:前一个气信盯叫“节气” , 后一个气叫“中气” 。在农历中 , 以立春为二十四个节气的头一个节气 。
二十四节气知识介绍 二十四节气知识介绍
二十四节气知识介绍?二十四节气在我国是一个很普及的历法 , 是古人通过了解太阳运行情况进行计算时令变化的、十分独特的历法 , 那二十四节气都是怎么样的呢?我给大家整理了二十四节气知识介绍的文章 , 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
二十四节气知识介绍1
一、二十四节气的概述
节气是指二十四个时节和气候 , 是中国古代订立的一种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 , 是中华民族劳动人民长期经验的积累成果和智慧的结晶 。
由于中国古代是一个农业社会 , 农业需要严格了解太阳运行情况 , 农事完全根据太阳进行 , 所以在历法中又加入单独反映太阳运行周期的“二十四节气” , 用作确定闰月的标准 。所以二十四节气是以太阳历为依据确定的 。
中国正统的二十四节气以河南为本 。中国农历是一种阴阳合历 , 即根据太阳也根据月亮的运行制定的 , 因此加入二十四节气能较好的反映出太阳运行的周期 。
24节气分别为: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 、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2016年11月30日 , 中国“二十四节气”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
二、二十四节气的详解
立春:太阳黄经为315度 。立是开始的意思 , 立春就是春季的开始 。公历2月3-5日交节 。是二十四个节气的头一个节气 , 其含义是开始进入春天 , “阳和起蛰 , 品物皆春” , 立春 , 万物复苏生机勃勃 , 一年四季从此开始了 。
雨水:太阳黄经为330° 。降雨开始 , 雨量渐增 。公历2月18-20日交节 。这时春风遍吹 , 冰雪融化 , 空气湿润 , 雨水增多 , 所以叫雨水 。人们常说:“立春天渐暖 , 雨水送肥忙” 。
惊蛰:太阳黄经为345° 。蛰是藏的意思 。惊蛰是指春雷乍动 , 惊醒了蛰伏在土中冬眠的动物 。公历3月05-07日交节 。我国部分地区进入了春耕季节 。谚语云:“惊蛰过 , 暖和和 , 蛤蟆老角唱山歌” 。“惊蛰一犁土 , 春分地气通” 。“惊蛰没到雷先鸣 , 大雨似蛟龙” 。
春分:太阳黄经为0° 。分是平分的意思 。春分表示昼夜平分 。公历3月20-22日交节 。我国大部分地区越冬作物进入春季生长阶段 。各地农谚有:“春分在前 , 斗米斗钱”(广东)、“春分甲子雨绵绵 , 夏分甲子火烧天”(四川)、“春分有雨家家忙 , 先种瓜豆后插秧”(湖北)、“春分种菜 , 大暑摘瓜”(湖南)、“春分种麻种豆 , 秋分种麦种蒜”(安徽)。
清明:太阳黄经为15° 。天气晴朗 , 草木繁茂 。公历4月04-06日交节 。此时气候清爽温暖 , 草木始发新枝芽 , 万物开始生长 , 农民忙于春耕春种 。《淮南子·天文训》中说:“春分后十五日 , 斗指乙 , 则清明风至 。”“清明风”即清爽明净之风 。《岁时百问》则说“万物生长此时 , 皆清洁而明净 。故谓之清明 。”
谷雨:太阳黄经为30° 。雨生百谷 。雨量充足而及时 , 谷类作物能茁壮成长 。公历4月19-21日交节 。就是雨水生五谷的意思 , 由于雨水滋润大地五谷得以生长 , 所以 , 谷雨就是“雨生百谷” 。谚云“谷雨前后 , 种瓜种豆” 。
立夏:太阳黄经为45° 。夏季的开始 。公历5月05-07日交节 。
小满:太阳黄经为60° 。麦类等夏熟作物籽粒开始饱满 。公历5月20-22日交节 。从小满开始 , 大麦、冬小麦等夏收作物 , 已经结果、籽粒饱满 , 但尚未成熟 , 所以叫小满 。
芒种:太阳黄经为75° 。麦类等有芒作物成熟 。公历6月05-07日交节 。这时最适合播种有芒的谷类作物 , 如晚谷、黍、稷等 。“芒”指有芒作物如小麦、大麦等 , “种”指种子 。芒种前后 , 我国中部的长江中、下游地区 , 雨量增多 , 气温升高 , 进入连绵阴雨的梅雨季节 , 空气非常潮湿 , 天气异常闷热 , 各种器具和衣物容易发霉 , 所以在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也叫“霉雨” 。
夏至:太阳黄经为90° 。炎热的夏天来临 。公历6月21-22日交节 。夏至以后 , 太阳直射点逐渐向南移动 , 北半球白昼开始逐渐变短 , 黑夜开始逐渐变长 。民间有“吃过夏至面 , 一天短一线”的说法 , 我国唐代诗人韦应物在《夏至避暑北池》中也曾写到“昼晷已云极 , 宵漏自此长” 。
小暑:太阳黄经为105° 。暑是炎热的意思;小暑就是气候开始炎热 。公历7月06-08日交节 。此时 , 已是初伏前后 。
大暑:太阳黄经为120° 。一年中最热的时候 。公历7月22-24日交节 。大暑是一年中最热的节气 , 长江流域的许多地方 , 经常出现40℃高温天气 。要作好防暑降温工作 。这个节气雨水多 , 在“小暑、大暑 , 淹死老鼠”的谚语 , 要注意防汛防涝 。
立秋:太阳黄经为135° 。秋季的开始 。公历8月07-09日交节 。从这一天起秋天开始 , 秋高气爽 , 月明风清 。此后 , 气温由最热逐渐下降 。
处暑:处是终止、躲藏的意思 。处暑是表示炎热的暑天结束 。公历8月22-24日交节 。
白露:太阳黄经为165° 。天气转凉 , 露凝而白 。公历9月07-09日交节 。天气转凉 , 地面水汽结露 。
秋分:太阳黄经为180° 。昼夜平分 。公历9月22-24日交节 。北半球的秋天是从秋分开始的 。
寒露:太阳黄经为195° 。露水以寒 , 将要结冰 。公历10月08-09日交节 。所以 , 有人说 , 寒是露之气 , 先白而后寒 , 是气候将逐渐转冷的意思 。而水气则凝成白色露珠 。
霜降:太阳黄经为210° 。天气渐冷 , 开始有霜 。公历10月23-24日交节 。
立冬:太阳黄经为225° 。冬季的开始 。公历11月7-8日交节 。
小雪:太阳黄经为240° 。意味开始下雪 。公历11月22-23日交节 。气温下降 , 开始降雪 , 但还不到大雪纷飞的时节 , 所以叫小雪 。
大雪:太阳黄经为255° 。降雪量增多 , 地面可能积雪 。公历12月6-8日交节 。太阳黄经为255° 。降雪量增多 , 地面可能积雪 。
冬至:太阳黄经为270° 。寒冷的冬天来临 。公历12月21-23日交节 。冬至这一天 , 阳光几乎直射南回归线 , 北半球白昼最短 , 黑夜最长 , 开始进入数九寒天 。天文学上规定这一天是北半球冬季的开始 。
小寒:太阳黄经为285° 。气候开始寒冷 。公历1月5-7日交节 。小寒以后 , 开始进入寒冷季节 。冷气积久而寒 , 小寒是天气寒冷但还没有到极点的意思 。
大寒:太阳黄经为300° 。一年中最冷的时候 。公历1月20-21日交节 。大寒就是天气寒冷到了极点的意思 。大寒前后是一年中最冷的季节 。大寒正值三九刚过 , 四九之初 。谚云:“三九四九冰上走” 。
二十四节气知识介绍2
二十四节气是按照春夏秋冬 , 寒暑易季的气候 , 把每年进行等分 , 每个节气15天左右 。告诉人们以岁时顺序 , 教民耕作 , 不误农时 。二十四节气的顺序和含义如下:
立春:是春季开始的节气 , 表示严冬已经过去 , 气温开始回升 。
雨水:标志着我国大部分地区先后冰消雪化 , 气温回升 , 湿度增大 , 雨水渐多 。
惊蛰:蛰 , 藏的意思 。动物入土冬眠叫入蛰 , 至第二年春雨后爬出 , 古时认为是被雷声震动 , 故叫惊蛰 。这时天气转暖 , 我国大部分地区进入春耕季节 。华中农谚说:“过了惊蛰节 , 春耕不停歇” 。
春分:春分正是太阳光直射在赤道上 , 昼夜各半的.一天 。这一天全国各地的昼夜几乎都是一样长 。天文学上规定春分为北半球春季的开始 , 我国大部地区越冬作物进入春季生长阶段 。
清明:清明时节天气渐暖 , 黄河流域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上升到10度以上 , 长江流域气温更高 。北方草木发芽返青 , 南方大地已披上绿装 。我国农谚说:“种树造林 , 莫过清明”、“清明前后 , 种瓜种豆” 。这个节气开始的一天是清明节 , 有踏青扫墓的习俗 。
谷雨:谷雨时气温、地温都已稳定升高 , 雨水增多 , 有利于五谷生长 , 故有“雨生百谷”之说 。
立夏:表示春去夏来 , 行将进入火势的夏天 。此时万物生长愈加旺盛 , 欣欣向荣 。田间管理日益繁忙 。农谚曰:“立夏三朝遍地锄” 。
小满:其含义是夏熟作物的籽粒开始灌浆饱满 , 但还未成熟 , 只是小满 , 还未大满 。芒种:指有芒的麦类和蚕豌豆等夏收作物 , 在这个节气里即将成熟 , 也到了采收留种的时候 。我国南方也将进入多雨的“黄梅”时节 。
夏至:这一天北半球白昼最长 , 夜最短 , 又叫日北至日 , 即太阳运行到最北的一天 。天文学上规定夏至为北半球夏季的开始 。
小暑:这时正值“三伏”的“初伏” , 气候炎热、蒸闷 。在农业生产上 , 多忙于夏秋作物的田间管理 。
大暑:这时正值“中伏” , 是我国大部分地区进入一年中最炎热时期 。
立秋:我国习惯上作为秋季的开始 , 预示着天气转凉 , 植物结实 , 秋收季节即将来临 。但立秋后暑气并未散尽 , 还有气温较热的“秋老虎”在后头 。
处暑:《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处 , 止也 。暑气至此而止矣 。”此后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逐渐下降 。
白露:天气转为凉爽 , 日夜温差加大 , 地面上的水汽晚上容易在草木上结成白色露珠 , 故得名白露 。
秋分:秋分与春分这一天一样 , 太阳又直射赤道 , 昼夜几乎等长 。秋分这天处于整个秋天的中间 , 可以说是名副其实的秋天 。
寒露:气温继续下降 , 天气明显转凉 , 早晨和夜间地冷露凝 。我国的大部分地区开始进行秋收秋种 。
霜降:《月令七十二集解》:“九月中 , 气肃而凝 , 露结为霜矣 。”表示广大中原地区开始有霜 。
立冬:为冬季开始的节气 , 这时黄河中下游地区即将结冰 。
小雪:《月令七十二集解》:“十月中 , 雨下而为寒气薄 , 故凝而为雪 , 小者未盛之辞 。”这时黄河流域一般开始下雪 。
大雪:《月令七十二集解》:“大者盛也 , 至此而雪盛矣 。”此时的天气较前更冷 , 降雪的次数和量也将增多 。
冬至:与夏至相反 , 北半球冬至时白昼最短 , 日照物影最长 , 黑夜最长 。过了冬至白昼就一天天地增长了 。北方民间有“吃了冬至面 , 一天长一线”的说法 。
小寒:是一年中温度已到严冬的节气 , 这时正值“三九”前后 , 我国大部分地区天寒地冻 , 进入严冬时期 。
大寒:是一年中最冷的一段时期 , 相对于小寒来说 , 标志着严寒的持续和加剧 。《三礼义宗》曰:“寒气之逆极 , 故谓大寒” 。
关于二十四节气介绍和二十四节气介绍简介的内容就分享到这儿!更多实用知识经验 , 尽在 www.hubeilo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