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壕吏 又呈吴郎 登岳阳楼预习词解译文文学常识重要句型 又呈吴郎原文及翻译


又呈吴郎原文及翻译又呈吴郎原文及翻译如下:
1、原文如下:
堂前扑枣任西邻, 无食无儿一妇人 。
不为困穷宁有此? 只缘恐惧转须亲 。
即防远客虽多事, 便插疏篱却甚真 。
已诉征求贫到骨, 正思戎马泪盈巾 。
2、翻译如下:
我任由西面的邻居在草堂前打枣,她是一个没有饭吃没有儿子的妇人 。
不是因为穷困,怎么会有这样的事情呢?只因为怕她恐惧,对她的态度上更要显得亲善 。
妇人立即防着你这个远客即使属多事,但您来了就插上稀疏的篱笆却好像是太认真了 。
贫困的妇人已经对我诉说了因为赋税征求,贫穷到骨 。我正由此联想到战乱带给百姓的灾难而泪流满面 。
3、鉴赏:
诗的第一句开门见山,从诗人自己过去怎样对待邻妇扑枣说起 。“扑枣”就是打枣 。这里不用那个猛烈的上声字“打”,而用这个短促的、沉着的入声字“扑”,是为了取得声调和情调的一致 。“任”就是放任 。
第二句说:“无食无儿一妇人 。”原来这位西邻竟是一个没有吃的、没有儿女的老寡妇 。诗人等于是在对吴郎说:“对于这样一个无依无靠的穷苦妇人,我们能不让她打点枣儿吗?”
三四两句紧接一二句:“不为困穷宁有此?只缘恐惧转须亲 。”“困穷”,承上第二句;“此”,指扑枣一事 。这里说明杜甫十分同情体谅穷苦人的处境 。陕西民歌中唱道:“唐朝诗圣有杜甫,能知百姓苦中苦 。”说的正是杜甫 。以上四句,一气贯串,是杜甫自叙以前的事情,目的是为了启发吴郎 。
五六两句才落到吴郎身上 。“即防远客虽多事,便插疏篱却甚真 。”这两句上下一气,相互关联,相互依赖,相互补充,要联系起来看 。“防”的主语是寡妇 。下句“插”字的主语是吴郎 。这两句诗言外之意是:这不能怪她多心,倒是吴郎有点太不体贴人 。
她本来就是提心吊胆的,吴郎不特别表示亲善,也就够了,却不该还要插上篱笆 。这两句诗,措词十分委婉含蓄 。这是因为怕话说得太直、太生硬,教训意味太重,会引起对方的反感,反而不容易接受劝告 。
最后两句“已诉征求贫到骨,正思戎马泪盈巾”,是全诗结穴,也是全诗的顶点 。表面上是对偶句,其实并非平列的句子,因为上下句之间由近及远,由小到大是一个发展的过程 。
《杜甫诗选 又呈吴郎》(杜甫)全文翻译注释赏析
杜甫诗选 又呈吴郎 杜甫 系列:杜甫诗选|杜甫诗集 杜甫诗选 又呈吴郎
【原文】 堂前扑枣任西邻1,无食无儿一妇人2 。不为困穷宁有此3?只缘恐惧转须亲4! 即防远客虽多事,便插疏篱却甚真5! 已诉征求贫到骨6,正思戎马泪沾巾 。
【注释】 1任:不加干涉,放任 。西邻:指邻居寡妇 。2这句话是说妇人的可怜:无食、无儿、无夫 。3此:指扑枣之事 。这句是诗人替妇人的开脱之辞,不是穷得没有办法,又何至于去打人家的枣呢? 4这句话是说我对她从不加干涉,还怕她因心里觉得在偷取别人的东西而害怕,就对她表现的更加亲切 。5远客:远方作客的人,此处指吴郎 。这两句是说妇人看到你插上了篱笆,肯定会疑心你是为了拒绝她打枣,你虽然不是真的想要拒绝她打枣,但是她未免多心过虑,结果好像是真的在拒绝她 。6征求:剥削,诛求 。贫到骨:指穷的一无所有 。
【译文】 堂前的红枣熟了,可以任凭西面的邻居扑打 。没有吃的,也没有儿女,她是一个孤独的妇人 。若不是因为穷困,怎么能做出这样的事情 。看到妇人的恐惧神态,反而使我对她更加和善 。她提防你,未免过于多虑 。只怪你筑起篱笆,这才引起别人信以为真 。她凄惨地诉说官家搜刮太狠,穷得自己只剩下瘦骨 。再想到兵荒马乱,热泪浸满手巾 。
【赏析】 大历二年(767)夏天,杜甫本来住在瀼西草堂,那时有个邻家寡妇经常到草堂前来扑枣,杜甫可怜她,从不阻止 。这年秋天,杜甫搬到「东屯」去住,将草堂让给他的一个姓吴的亲戚住 。这姓吴的亲戚便将草堂周围插上了篱笆,防止别人来打枣,于是寡妇来向杜甫诉苦,杜甫因此写了这首诗给姓吴的亲戚 。


    石壕吏 又呈吴郎 登岳阳楼预习词解译文文学常识重要句型
    石壕吏
    词句注释
    (1)暮:傍晚 。投:投宿 。石壕村:现名干壕村,在今河南陕县东七十里 。
    (2)吏:官吏,低级官员,这里指抓壮丁的差役 。夜:时间名词作状语,在夜里 。
    (3)逾(yú):越过;翻过 。走:跑,这里指逃跑 。
    (4)呼:诉说,叫喊 。一何:何其、多么 。怒:恼怒,凶猛,粗暴,这里指凶狠 。
    【石壕吏 又呈吴郎 登岳阳楼预习词解译文文学常识重要句型 又呈吴郎原文及翻译】(5)啼:哭啼 。苦:凄苦 。
    (6)前致词:指老妇走上前去(对差役)说话 。前,上前,向前 。致,对……说 。
    (7)邺城:即相州,在今河南安阳 。戍(shù):防守,这里指服役 。
    (8)附书至:捎信回来 。书,书信 。至,回来 。
    (9)新:刚刚 。
    (10)存:活着,生存着 。且偷生:姑且活一天算一天 。且,姑且,暂且 。偷生,苟且活着 。
    (11)长已矣:永远完了 。已,停止,这里引申为完结 。
    (12)室中:家中 。更无人:再没有别的(男)人了 。更,再 。
    (13)惟:只,仅 。乳下孙:正在吃奶的孙子 。
    (14)未:还没有 。去:离开,这里指改嫁 。
    (15)完裙:完整的衣服 。“有孙”两句一作“孙母未便出,见吏无完裙” 。
    (16)老妪(yù):老妇人 。衰:弱 。
    (17)请从吏夜归:请让我和你晚上一起回去 。请,请求 。从,跟从,跟随 。
    (18)急应河阳役:赶快到河阳去服役 。应,响应 。河阳,今河南孟州,当时唐王朝官兵与叛军在此对峙 。
    (19)犹得:还能够 。得,能够 。备:准备 。晨炊:早饭 。
    (20)夜久:夜深了 。绝:断绝;停止 。
    (21)如:好像,仿佛 。闻:听 。泣幽咽:低微断续的哭声 。有泪无声为“泣”,哭声哽塞低沉为“咽” 。
    (22)明:天亮之后 。登前途:踏上前行的路 。登,踏上 。前途,前行的道路 。
    (23)独:唯独、只有 。
    白话译文
    日暮时投宿石壕村,夜里有差役来强征兵 。老翁越墙逃走,老妇出门应付 。差役喊叫得是那样凶狠,老妇人啼哭得是那样悲伤 。我听到老妇上前说:“我的三个儿子去参加邺城之战 。其中一个儿子捎信回来,说另外两个儿子刚刚战死 。活着的人姑且活一天算一天,死去的人就永远不会复生了!老妇我家里再也没有其他的人了,只有个正在吃奶的小孙子 。因为有小孙子在,他母亲还没有离去,但进进出出连一件完好的衣裳都没有 。老妇虽然年老力衰,但请允许我跟从你连夜赶回营去 。赶快到河阳去应征,还能够为部队准备早餐 。”夜深了,说话的声音逐渐消失,隐隐约约听到低微断续的哭泣声 。天亮后我继续赶路,只能与返回家中的那个老翁告别 。
    创作背景
    公元758年,为平息安(安禄山)史(史思明)之乱,郭子仪、李光弼等九位节度使,率兵20万围攻安庆绪(安禄山的儿子)所占的邺郡(今河南安阳),胜利在望 。但在第二年春天,由于史思明派来援军,加上唐军内部矛盾重重,形势发生逆转,在敌人两面夹击之下,唐军全线崩溃 。郭子仪等退守河阳(今河南孟州),并四处抽丁补充兵力 。公元759年(乾元二年)春,杜甫由左拾遗贬为华州司功参军 。他离开洛阳,历经新安、石壕、潼关,夜宿晓行,风尘仆仆,赶往华州任所 。所经之处,哀鸿遍野,民不聊生,这引起诗人感情上的强烈震动 。他在由新安县西行途中,投宿石壕村,遇到吏卒深夜捉人,于是就其所见所闻,写成这篇不朽的诗作 。
    又呈吴郎
    词语注释
    (1)呈:呈送,尊敬的说法 。这是用诗写的一封信,作者以前已写过一首《简吴郎司法》,这是又一首,所以说“又呈” 。作者用了小辈给老辈的“呈”让吴郎更易接收 。
    (2)吴郎:系杜甫吴姓亲戚 。杜甫将草堂让给他住 。这位亲戚住下后,即有筑“篱”,护“枣”之举 。杜甫为此写诗劝阻 。
    (3)扑:打 。
    (4)任:放任,不拘束 。
    (5)西邻:就是下句说的“妇人” 。
    (6)不为:要不是因为 。
    (7)宁有此:怎么会这样(做这样的事情)呢?宁:岂,怎么 。此:代词,代贫妇人打枣这件事 。
    (8)只缘:正因为 。
    (10)恐惧:害怕 。
    (11)转须亲:反而更应该对她表示亲善 。亲:亲善 。
    (12)即:就 。
    (13)防远客:指贫妇人对新来的主人存有戒心 。防:提防 。
    (14)多事:多心,不必要的担心 。
    (15)便:就 。
    (16)插疏篱:是说吴郎修了一些稀疏的篱笆 。
    (17)甚:太 。
    (18)征求:指赋税征敛 。
    (19)贫到骨:贫穷到骨(一贫如洗) 。
    (20)戎(róng)马:兵马,指战争 。
    作品译文
    草堂前的枣树任由西邻的一个寡妇打枣,
    这位西邻是一个没有吃的、没有儿女的老寡妇 。
    “如果不是因为穷得万般无奈,她又哪里会去打别人家的枣子呢?
    正由于她扑枣时总是怀着一种恐惧的心情,所以我们不但不应该干涉,反而还要表示些亲善,使她安心扑枣 。
    那寡妇一见你插篱笆就防你不让她打枣,虽未免多心,未免神经过敏;
    但是,你一搬进草堂就忙着插篱笆,却也很像真的要禁止她打枣呢!
    贫妇人已经诉说过了因为赋税的征求而一贫如洗,
    我不由想到现在战乱带给百姓的灾难而眼泪打湿了衣巾 。
    创作背景
    这首诗出自《杜工部集》 。767年(大历二年),即杜甫漂泊到四川夔(kuí)州的第二年,他住在瀼西的一所草堂里 。草堂前有几棵枣树,西邻的一个寡妇常来打枣,杜甫从不干涉 。后来,杜甫把草堂让给一位姓吴的亲戚(即诗中吴郎),他自己搬到离草堂十几里路远的东屯去 。不料这姓吴的一来就在草堂插上篱笆,禁止打枣 。寡妇向杜甫诉苦,杜甫便写此诗去劝告吴郎 。以前杜甫写过一首《简吴郎司法》,所以此诗题作《又呈吴郎》 。吴郎的年辈要比杜甫小,杜甫不说“又简吴郎”,而有意地用了“呈”这个似乎和对方身份不大相称的敬词,这是让吴郎易于接受 。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原文_翻译及赏析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唐代·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 。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死亦足 一作:死意足) 国中古诗, 秋天, 写风, 励志忧国忧民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八月里秋深,狂风怒号,狂风卷走了我屋顶上好几层茅草 。茅草乱飞,渡过浣花溪,散落在对岸江边 。飞得高的茅草缠绕在高高的树梢上,飞得低的飘飘洒洒沉落到池塘和洼地里 。
    南村的一群儿童欺负我年老没力气,竟忍心这样当面做“贼”抢东西,毫无顾忌地抱着茅草跑进竹林去了 。我嘴唇干燥也喝止不住,回来后拄著拐杖,独自叹息 。
    一会儿风停了,天空中乌云像墨一样黑,深秋天空阴沉迷濛渐渐黑下来了 。布被盖了多年,又冷又硬,像铁板似的 。孩子睡觉姿势不好,把被子蹬破了 。一下雨屋顶漏水,屋内没有一点儿干燥的地方,房顶的雨水像麻线一样不停地往下漏 。自从安史之乱之后,我睡眠的时间很少,长夜漫漫,屋漏床湿,怎能挨到天亮 。
    如何能得到千万间宽敞高大的房子,普遍地庇覆天下间贫寒的读书人,让他们开颜欢笑,房子在风雨中也不为所动,安稳得像是山一样?唉!什么时候眼前出现这样高耸的房屋,到那时即使我的茅屋被秋风所吹破,我自己受冻而死也心甘情愿!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公元761年(唐肃宗上元二年)八月 。公元760年春天,杜甫求亲告友,在成都浣花溪边盖起了一座茅屋,总算有了一个栖身之所 。不料到了公元761年(上元二年)八月,大风破屋,大雨又接踵而至 。当时安史之乱尚未平息,诗人感慨万千,写下了这篇脍炙人口的诗篇 。鉴赏
    这首诗可分为四节 。
    第一段 *** 有五句,句句押韵,“号”、“茅”、“郊”、“梢”、“坳”五个开口呼的平声韵脚传来阵阵风声 。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起势迅猛 。“风怒号”三字,音响宏大,犹如秋风咆哮 。一个“怒”字,把秋风拟人化,从而使下一句不仅富有动作性,而且富有浓烈的感 *** 彩——诗人好不容易盖了这座茅屋,刚刚定居下来,秋风却怒吼而来,卷起层层茅草,使得诗人焦急万分 。
    “茅飞渡江洒江郊”的“飞”字紧承上句的“卷”字,“卷”起的茅草没有落在屋旁,却随风“飞”走,“飞”过江去,然后分散地、雨点似地“洒”在“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很难弄下来;“下者飘转沉塘坳”,也很难收回来 。“卷”、“飞”、“渡”、“洒”、“挂罥”、“飘转”,一个接一个的动态不仅组成一幅幅鲜明的图画,而且紧紧地牵动诗人的视线,拨动诗人的心弦 。
    诗人的高明之处在于他并没有抽象地抒情达意,而是寓情意于客观描写之中 。这几句诗所表现的场景是:一个衣衫单薄、破旧的干瘦老人拄著拐杖,立在屋外,眼巴巴地望着怒吼的秋风把他屋上的茅草一层又一层地卷了起来,吹过江去,稀里哗啦地洒在江郊的各处 。他对大风破屋的焦灼和怨愤之情,不能不激起读者心灵上的共鸣 。
    第二段 *** 有五句,这是前一节的发展,也是对前一节的补充 。
    前节写“洒江郊”的茅草无法收回,除此以外,还有落在平地上可以收回的茅草,但却被“南村群童”抱跑了 。“欺我老无力”五字宜着眼,如果诗人不是“老无力”,而是年当壮健有气力,自然不会受这样的欺侮 。“忍能对面为盗贼”,意思是,群童竟然忍心在他的眼前做盗贼 。但其实,这不过是表现了诗人因“老无力”而受欺侮的愤懑心情而已,决不是真的给“群童”加上“盗贼”的罪名,要告到官府里去办罪 。所以,“唇焦口燥呼不得”,也就无可奈何了 。用诗人杜甫的《又呈吴郎》一诗中的话说,这正是“不为困穷宁有此”,诗人如果不是十分困穷,就不会对大风刮走茅草那么心急如焚;“群童”如果不是因为他十分困穷,也不会冒着狂风抱走那些并不值钱的茅草 。这一切,都是结尾的伏线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博大胸襟和崇高愿望,正是从“四海困穷”的现实基础上产生出来的 。
    “归来倚杖自叹息”总收一、二两节 。诗人大约是一听到北风狂叫,就担心盖得不够结实的茅屋发生危险,因而就拄杖出门,直到风吹屋破,茅草无法收回,这才无可奈何地走回家中 。“倚杖”,当然又与“老无力”照应 。“自叹息”中的“自”字,下得很沉痛,诗人如此不幸的遭遇只有他自己在叹息,未引起别人的同情和帮助,则世风的淡薄,就意在言外了,因而他“叹息”的内容,也就十分深广 。当他自己风吹屋破,无处安身,得不到别人的同情和帮助的时候,分明联想到类似处境的无数穷人 。
    作者叹息的内容:1.自己的苦 2.周围人的苦 3.战乱给人们带来的痛苦
    第三段共八句,写屋破又遭连夜雨的苦况 。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两句,用饱蘸浓墨的大笔渲染出暗淡愁惨的氛围,从而烘托出诗人暗淡愁惨的心境,而密集的雨点即将从漠漠的秋空洒向地面,已在预料之中 。
    “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两句,没有穷困生活体验的作者是写不出来的 。值得注意的是这不仅是写布被又旧又破,而是为下文写屋破漏雨蓄势 。成都的八月,天气并不“冷”,正由于“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所以才感到冷 。
    “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两句,一纵一收 。一纵,从眼前的处境扩展到安史之乱以来的种种痛苦经历,从风雨飘摇中的茅屋扩展到战乱频繁、残破不堪的国家;一收,又回到“长夜沾湿”的现实 。忧国忧民,加上“长夜沾湿”,诗人自然不能入睡 。“长夜”是作者由于自己屋漏因而更觉夜长,还因自己和国家都在风雨飘摇中挣扎而觉得夜长 。“何由彻”和前面的“未断绝”照应,表现了诗人既盼雨停,又盼天亮的迫切心情 。而这种心情,又是屋破漏雨、布衾似铁的艰苦处境激发出来的 。于是诗人由个人的艰苦处境联想到其他人的类似处境,水到渠成,自然而然地过渡到全诗的结尾 。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前后用七字句,中间用九字句,句句蝉联而下,而表现阔大境界和愉快情感的词如“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欢颜”、“安如山”等等,又声音洪亮,从而构成了铿锵有力的节奏和奔腾前进的气势,恰切地表现了诗人从“床头屋漏无干处”、“长夜沾湿何由彻”的痛苦生活体验中迸发出来的奔放的 *** 和火热的希望 。这种感情,咏歌不足以表达,所以诗人发出了由衷的感叹:“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抒发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感,表现了作者推己及人、舍己为人的高尚风格,诗人的博大胸襟和崇高理想,至此表现得淋漓尽致 。
    此诗作者抒发的情怀与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抒发的情怀基本一致 。也表达了作者关心民间疾苦,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
    俄国著名文学评论家别林斯基曾说:“任何一个诗人也不能由于他自己和靠描写他自己而显得伟大,不论是描写他本身的痛苦,或者描写他本身的幸福 。任何伟大诗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们的痛苦和幸福的根子深深地伸进了社会和历史的土壤里,因为他是社会、时代、人类的器官和代表 。”杜甫在这首诗里描写了他本身的痛苦,但他不是孤立地、单纯地描写他本身的痛苦,而是通过描写他本身的痛苦来表现“天下寒士”的痛苦,来表现社会的苦难、时代的苦难 。他也不是仅仅因为自身的不幸遭遇而哀叹、而失眠、而大声疾呼,在狂风猛雨无情袭击的秋夜,诗人脑海里翻腾的不仅是“吾庐独破”,而且是“天下寒士”的茅屋俱破 。杜甫这种炽热的忧国忧民的情感和迫切要求变革黑暗现实的崇高理想,千百年来一直激动读者的心灵,并发生过积极的作用 。
    赏析
    此诗载于《全唐诗》卷二百一十九 。下面是中国古典文学专家、文艺理论家、陕西师范大学文学研究所所长霍松林教授对此诗的赏析要点 。
    此诗写的是自己的数间茅屋,表现的却是忧国忧民的情感 。
    这首诗可分为四节 。第一节五句,句句押韵,“号”、“茅”、“郊”、“梢”、“坳”五个开口呼的平声韵脚传来阵阵风声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起势迅猛 。“风怒号”三字,音响宏大,读之如闻秋风咆哮 。一个“怒”字,把秋风拟人化,从而使下一句不仅富有动作性,面且富有浓烈的感 *** 彩 。诗人好容易盖了这座茅屋,刚刚定居下来,秋风却故意同他作对似的,怒吼而来,卷起层层茅草,怎能不使诗人万分焦急?“茅飞渡江洒江郊”的“飞”字紧承上句的“卷”字,“卷”起的茅草没有落在屋旁,却随风“飞”走,“飞”过江去,然后分散地、雨点似地“洒”在“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很难弄下来;“下者飘转沉塘坳”,也很难收回 。“卷”、“飞”、“渡”、“洒”、“挂罥”、“飘转”,一个接一个的动态不仅组成一幅幅鲜明的图画,而且紧紧地牵动诗人的视线,拨动诗人的心弦 。诗人的高明之处在于他并没有抽象地抒情达意,而是寓情意于客观描写之中 。读这几句诗,读者分明看见一个衣衫单薄、破旧的干瘦老人拄著拐杖,立在屋外,眼巴巴地望着怒吼的秋风把他屋上的茅草一层又一层地卷了起来,吹过江法,稀里哗啦地洒在江郊的各处;而他对大风破屋的焦灼和怨愤之情,也不能不激起读者心灵上的共鸣 。
    第二节五句 。这是前一节的发展,也是对前一节的补充 。前节写“洒江郊”的茅草无法收回 。还有落在平地上可以收回的,然而却被“南村群童”抱跑了 。“欺我老无力”五字宜着眼 。如果诗人不是“老无力”,而是年当壮健有气力,自然不会受这样的欺侮 。“忍能对面为盗贼”,意谓:竟然忍心在我的眼前做盗贼!这不过是表现了诗人因“老无力”而受欺侮的愤懑心情而已,决不是真的给“群童”加上“盗贼”的罪名,要告到官府里去办罪 。所以,“唇焦口燥呼不得”,也就无可奈何了 。用诗人《又呈吴郎》一诗里的话说,这正是“不为困穷宁有此” 。诗人如果不是十分困穷,就不会对大风刮走茅草那么心急如焚;“群童”如果不是十分困穷,也不会冒着狂风抱那些并不值钱的茅草 。这一切,都是结尾的伏线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崇高愿望,正是从“四海困穷”的现实基础上产生出来的 。
    “归来倚杖自叹息”总收一、二两节 。诗人大约是一听到北风狂叫,就担心盖得不够结实的茅屋发生危险,因而就拄杖出门,直到风吹屋破,茅草无法收回,这才无可奈何地走回家中 。“倚杖”,当然又与“老无力”照应 。“自叹息”中的“自”字,下得很沉痛!诗人如此不幸的遭遇只有自己叹息,未引起别人的同情和帮助,则世风的浇薄,就意在言外了,因而他“叹息”的内容,也就十分深广 。当他自己风吹屋破,无处安身,得不到别人的同情和帮助的时候,分明联想到类似处境的无数穷人 。
    第三节八句,写屋破又遭连夜雨的苦况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两句,用饱蘸浓墨的大笔渲染出暗淡愁惨的氛围,从而烘托出诗人暗淡愁惨的心境,而密集的雨点即将从漠漠的秋空洒向地面,已在预料之中 。“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两句,没有穷困生活体验的作者是写不出来的 。值得注意的是这不仅是写布被又旧又破,而是为下文写屋破漏雨蓄势 。成都的八月,天气并不“冷”,正由于“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所以才感到冷 。“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两句,一纵一收 。一纵,从眼前的处境扩展到安史之乱以来的种种痛苦经历,从风雨飘摇中的茅屋扩展到战乱频仍、残破不堪的国家;一收,又回到“长夜沾湿”的现实 。忧国忧民,加上“长夜沾湿”,难以入睡 。“何由彻”和前面的“未断绝”照应,表现了诗人既盼雨停,又盼天亮的迫切心情 。而这种心情,又是屋破漏雨、布衾似铁的艰苦处境激发出来的 。于是由个人的艰苦处境联想到其他人的类似处境,水到渠成,自然而然地过渡到全诗的结尾 。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前后用七字句,中间用九字句,句句蝉联而下,而表现阔大境界和愉快情感的词儿如“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欢颜”、“安如山”等等,又声音宏亮,从而构成了铿锵有力的节奏和奔腾前进的气势,恰切地表现了诗人从“床头屋漏无干处”、“长夜沾湿何由彻”的痛苦生活体验中迸发出来的奔放的 *** 和火热的希望 。这种奔放的 *** 和火热的希望,咏歌之不足,故嗟叹之,“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诗人的博大胸襟和崇高理想,至此表现得淋漓尽致 。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 。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 。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杜甫
    重见金英人未见 。相思一夜天涯远 。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 。秋至捣罗纨,泪满未能开 。古台摇落后,秋日望乡心 。今日暂同芳菊酒,明朝应作断蓬飞 。银箭金壶漏水多,起看秋月坠江波 。万里秋光客兴赊,同人九日惜年华 。凄恻近长沙,地僻秋将尽 。欹枕数秋天,蟾蜍下早弦 。星河秋一雁,砧杵夜千家 。尘中见月心亦闲,况是清秋仙府间 。雨过一蝉噪,飘萧松桂秋 。客睡何曾著,秋天不肯明 。

      又呈吴郎翻译 又呈吴郎翻译,这首诗以老人打枣为对象,体现了诗人对底层人民的关爱和同情 。杜甫作品最大的特点,就是沉郁顿挫,杜甫思想中最大的亮点,就是忧国忧民,心系天下百姓 。欢迎大家阅读!更多相关信息请关注相关栏目!
      又呈吴郎
      【唐】杜甫
      堂前扑枣任西邻,
      无食无儿一妇人 。
      不为困穷宁有此?
      只缘恐惧转须亲 。
      即防远客虽多事,
      便插疏篱却甚真 。
      已诉征求贫到骨,
      正思戎马泪盈巾 。
      又呈吴郎阅读答案:
      (1)结合诗句简要分析,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劝告吴郎的?你觉得诗中的劝告有什么特点?
      答:第一问①我的做法:扑枣任西邻 。②妇人的处境:无食无儿,贫到骨 。③妇人扑枣的心理:心怀恐惧,反而正应该体贴 。④你插篱笆的影响:她会怀疑你真不让打枣 。⑤大的社会背景:官府剥削,加上兵荒马乱,大家过得都不容易 。第二问:现身说法,措词委婉,入情入理 。
      (2)从这首诗中你读到一个怎样的诗人形象?
      答:这是一首以诗代柬之作 。通过劝说吴郎不要阻止老妇人打枣这件小事,体现了诗人仁民爱物、心忧天下的博大胸怀 。
      又呈吴郎翻译:
      草堂前的枣树任由西邻打枣,
      她是没有饭吃没有儿子的一位妇人 。
      不是因为困难和贫穷怎么会做这样的事情?
      只因为不让她变恐惧所以需要转变你的态度,变得可亲 。
      那妇人防着你虽然是多心,
      但你在枣树周围插上稀疏的篱笆就显得太较真了 。
      贫妇人已经诉说过了因为赋税的征求而一贫如洗,
      我不由想到现在战乱带给百姓的灾难而眼泪打湿了衣巾 。
      又呈吴郎字词解释:
      (1)呈:呈送,尊敬的说法 。这是用诗写的一封信,作者以前已写过一首《简吴郎司法》,这是又一首,所以说“又呈” 。作者用了小辈给老辈的“呈”让吴郎更易接收 。
      (2)吴郎:系杜甫吴姓亲戚 。杜甫将草堂让给他住 。这位亲戚住下后,即有筑“篱”,护“枣”之举 。杜甫为此写诗劝阻 。
      (3)扑:打 。
      (4)任:放任,不拘束 。
      (5)西邻:就是下句说的“妇人” 。
      (6)不为:要不是因为 。
      (7)宁有此:怎么会这样(做这样的事情)呢?宁:岂,怎么 。此:代词,代贫妇人打枣这件事 。
      (8)只缘:正因为 。
      (10)恐惧:害怕 。
      (11)转须亲:反而更应该对她表示亲善 。亲:亲善 。
      (12)即:就 。
      (13)防远客:指贫妇人对新来的主人存有戒心 。防:提防 。
      (14)多事:多心,不必要的担心 。
      (15)便:就 。
      (16)插疏篱:是说吴郎修了一些稀疏的篱笆 。
      (17)甚:太 。
      (18)征求:指赋税征敛 。
      (19)贫到骨:贫穷到骨(一贫如洗) 。
      (20)戎(róng)马:兵马,指战争 。
      又呈吴郎背景:
      这首诗出自《杜工部集》 。767年(大历二年),即杜甫漂泊到四川夔(kuí)州的第二年,他住在瀼西的一所草堂里 。草堂前有几棵枣树,西邻的一个寡妇常来打枣,杜甫从不干涉 。后来,杜甫把草堂让给一位姓吴的亲戚(即诗中吴郎),他自己搬到离草堂十几里路远的东屯去 。不料这姓吴的一来就在草堂插上篱笆,禁止打枣 。寡妇向杜甫诉苦,杜甫便写此诗去劝告吴郎 。以前杜甫写过一首《简吴郎司法》,所以此诗题作《又呈吴郎》 。吴郎的年辈要比杜甫小,杜甫不说“又简吴郎”,而有意地用了“呈”这个似乎和对方身份不大相称的敬词,这是让吴郎易于接受 。
      又呈吴郎中心大意:
      这首诗表现了作者对贫苦百姓的同情和关爱 。
      又呈吴郎赏析:
      诗的第一句开门见山,从诗人自己过去怎样对待邻妇扑枣说起 。“扑枣”就是打枣 。这里不用那个猛烈的上声字“打”,而用这个短促的、沉着的入声字“扑”,是为了取得声调和情调的一致 。“任”就是放任 。之所以要放任,第二句说:“无食无儿一妇人 。”原来这位西邻竟是一个没有吃的、没有儿女的老寡妇 。诗人等于是在对吴郎说:“对于这样一个无依无靠的穷苦妇人,我们能不让她打点枣儿吗?”
      三四两句紧接一二句:“不为困穷宁有此?只缘恐惧转须亲 。”“困穷”,承上第二句;“此”,指扑枣一事 。意思是:“如果不是因为穷得万般无奈,她又哪里会去打别人家的枣子呢?正由于她扑枣时总是怀着一种恐惧的心情,所以我们不但不应该干涉,反而还要表示些亲善,使她安心扑枣 。”这里说明杜甫十分同情体谅穷苦人的处境 。陕西民歌中唱道:“唐朝诗圣有杜甫,能知百姓苦中苦 。”说的正是杜甫 。以上四句,一气贯串,是杜甫自叙以前的事情,目的是为了启发吴郎 。
      五六两句才落到吴郎身上 。“即防远客虽多事,便插疏篱却甚真 。”这两句上下一气,相互关联,相互依赖,相互补充,要联系起来看 。“防”是提防,心存戒备,其主语是寡妇 。“远客”,指吴郎 。“多事”,就是多心,或者说过虑 。下句“插”字的主语是吴郎 。这两句诗是说:“那寡妇一见你插篱笆就防你不让她打枣,虽未免多心,未免神经过敏;但是,你一搬进草堂就忙着插篱笆,却也很像真的要禁止她打枣呢!”言外之意是:这不能怪她多心,倒是吴郎有点太不体贴人 。她本来就是提心吊胆的,吴郎不特别表示亲善,也就够了,却不该还要插上篱笆 。这两句诗,措词十分委婉含蓄 。这是因为怕话说得太直、太生硬,教训意味太重,会引起对方的反感,反而不容易接受劝告 。
      最后两句“已诉征求贫到骨,正思戎马泪盈巾”,是全诗结穴,也是全诗的顶点 。表面上是对偶句,其实并非平列的句子,因为上下句之间由近及远,由小到大是一个发展的过程 。上句,杜甫借寡妇的诉苦,指出了寡妇的、同时也是当时广大人民困穷的社会根源 。这就是官吏们的剥削,也就是诗中所谓“征求”,使她穷到了极点 。这也就为寡妇扑枣行为作了进一步的解脱 。下句说得更远、更大、更深刻,指出了使人民陷于水深火热之中的又一社会根源 。这就是“安史之乱”以来持续了十多年的战乱,即所谓“戎马” 。由一个穷苦的寡妇,由一件扑枣的小事,杜甫竟联想到整个国家大局,以至于流泪 。这一方面固然是他那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思想感情的自然流露;另一方面,也是点醒、开导吴郎的应有的文章 。让他知道:“在这兵荒马乱的情况下,苦难的人还有的是,决不止寡妇一个;战乱的局面不改变,就连我们自己的生活也不见得有保障,我们现在不正是因为战乱而同在远方作客,而你不是还住着我的草堂吗?”最后一句诗,好像扯得太远,好像和劝阻吴郎插篱笆的主题无关,其实是大有关系,大有作用的 。希望他由此能站得高一点,看得远一点,想得开一点,他自然就不会在几颗枣子上斤斤计较了 。读者正是要从这种地方看出诗人的“苦用心”和他对待人民的.态度 。
      这首诗的人民性是强烈而鲜明的,在通常用来歌功颂德以“高华典雅”为特征的七言律诗中,尤其值得重视 。诗的艺术表现方面也很有特点 。首先是现身说法,用诗人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启发对方,用颠扑不破的道理来点醒对方,最后还用诗人自己的眼泪来感动对方,尽可能地避免抽象的说教,措词委婉,入情入理 。其次是,运用散文中常用的虚字来作转接 。像“不为”、“只缘”、“已诉”、“正思”,以及“即”、“便”、“虽”、“却”等,因而能化呆板为活泼,既有律诗的形式美、音乐美,又有散文的灵活性,抑扬顿挫,耐人寻味 。
      又呈吴郎后世评价:
      清人卢德水说:“杜诗温柔敦厚,其慈祥恺悌之衷,往往溢于言表 。如此章,极煦育邻妇,又出脱邻妇;欲开导吴郎,又回护吴郎 。八句中,百种千层,莫非仁音,所谓仁义之人其音蔼如也”(《读杜私言》) 。全诗正是在这种委婉曲折的夹叙夹议中来展现诗人的心理和品质的 。诗作表达了杜甫对穷困人民的深切同情 。
      作者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汉族,唐朝河南巩县(今河南巩义市)人,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 。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 。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
      杜甫生活于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杜甫出身在一个世代“奉儒守官”的家庭,家学渊博 。早期作品主要表现理想抱负和所期望的人生道路 。另一方面则表现他“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政治理想,期间许多作品 反映当时的民生疾苦和政治动乱、揭露统治者的丑恶行径,从此踏上了忧国忧民的生活和创作道路 。随着唐玄宗后期政治越来越腐 败,他的生活也一天天地陷入贫困失望的境地 。在颠沛流离的生活中,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 。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 。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 。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 。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
      表现了作者内心飘泊无依的感伤
      《又呈吴郎》(杜甫)诗句译文赏析
      又呈吴郎 杜甫 系列:关于忧国忧民的古诗词 又呈吴郎 堂前扑枣任西邻,无食无儿一妇人 。不为困穷宁有此?只缘恐惧转须亲 。即防远客虽多事,便插疏篱却甚真 。已诉征求贫到骨,正思戎马泪盈巾 。注释(1)呈:呈送,尊敬的说法 。这是用诗写的一封信,作者以前已写过一首《简吴郎司法》,这是又一首,所以说「又呈」 。(2)吴郎:作者的一个亲戚,辈分比作者小,在此作者却用了平辈之间的「呈」让人更易接收 。郎是对人的爱称 。(3)扑:打 。(4)任:放任,不拘束 。(5)西邻:就是下句说的「妇人」 。(6)不为:要不是因为 。(7)宁有此:怎么会这样(做这样的事情)呢?宁:岂,怎么 。此:代词,代贫妇人打枣这件事 。( 8)只缘:正因为 。(10 )恐惧:害怕 。(11)转须亲:反而更应该对她表示亲善 。亲:亲善 。(12)即:立即,马上 。(13)防远客:指贫妇人对新来的主人存有戒心 。(14)多事:多心,不必要的担心 。(15)便:就 。(16)插疏篱:是说吴郎修了一些稀疏的篱笆 。(17)甚:太(18)征求:指赋税征敛 。(19)贫到骨:贫穷到骨(一贫如洗) 。(20)戎马:指战乱 。译文我任由西面的邻居在草堂前打枣,她是一个没有饭吃没有儿子的妇人 。不是因为穷困,怎么会有这样的事情呢?只因为怕她恐惧,对她的态度上更要显得亲善 。妇人立即防着你这个远客即使属多事,但您来了就插上稀疏的篱笆却好像是太认真了 。贫困的妇人已经对我诉说了因为赋税征求,贫穷到骨 。我正由此联想到战乱带给百姓的灾难而泪流满面 。背景草堂前有几棵枣树,西邻的一个寡妇常来打枣,杜甫从不干涉 。后来,杜甫把草堂让给一位姓吴的亲戚(即诗中吴郎),他自己搬到离草堂十几里路远的东屯去 。不料这姓吴的一来就在草堂插上篱笆,禁止打枣 。寡妇向杜甫诉苦,杜甫便写此诗去劝告吴郎 。以前杜甫写过一首《简吴郎司法》,所以此诗题作《又呈吴郎》 。吴郎的年辈要比杜甫小,杜甫不说「又简吴郎」,而有意地用了「呈」这个似乎和对方身份不大相称的敬词,这是让吴郎易于接受 。赏析诗的第一句开门见山,从诗人自己过去怎样对待邻妇扑枣说起 。「扑枣」就是打枣 。这里不用那个猛烈的上声字「打」,而用这个短促的、沉着的入声字「扑」,是为了取得声调和情调的一致 。「任」就是放任 。之所以要放任,第二句说:「无食无儿一妇人 。」原来这位西邻竟是一个没有吃的、没有儿女的老寡妇 。诗人等于是在对吴郎说:「对于这样一个无依无靠的穷苦妇人,我们能不让她打点枣儿吗?」三四两句紧接一二句:「不为困穷宁有此?只缘恐惧转须亲 。」「困穷」,承上第二句;「此」,指扑枣一事 。意思是:「如果不是因为穷得万般无奈,她又哪里会去打别人家的枣子呢?正由于她扑枣时总是怀着一种恐惧的心情,所以我们不但不应该干涉,反而还要表示些亲善,使她安心扑枣 。」这里说明杜甫十分同情体谅穷苦人的处境 。陕西民歌中唱道:「唐朝诗圣有杜甫,能知百姓苦中苦 。」说的正是杜甫 。以上四句,一气贯串,是杜甫自叙以前的事情,目的是为了启发吴郎 。五六两句才落到吴郎身上 。「即防远客虽多事,便插疏篱却甚真 。」这两句上下一气,相互关联,相互依赖,相互补充,要联系起来看 。「防」是提防,心存戒备,其主语是寡妇 。「远客」,指吴郎 。「多事」,就是多心,或者说过虑 。下句「插」字的主语是吴郎 。这两句诗是说:「那寡妇一见你插篱笆就防你不让她打枣,虽未免多心,未免神经过敏;但是,你一搬进草堂就忙着插篱笆,却也很像真的要禁止她打枣呢!」言外之意是:这不能怪她多心,倒是吴郎有点太不体贴人 。她本来就是提心吊胆的,吴郎不特别表示亲善,也就够了,却不该还要插上篱笆 。这两句诗,措词十分委婉含蓄 。这是因为怕话说得太直、太生硬,教训意味太重,会引起对方的反感,反而不容易接受劝告 。最后两句「已诉征求贫到骨,正思戎马泪盈巾」,是全诗结穴,也是全诗的顶点 。表面上是对偶句,其实并非平列的句子,因为上下句之间由近及远,由小到大是一个发展的过程 。上句,杜甫借寡妇的诉苦,指出了寡妇的、同时也是当时广大人民困穷的社会根源 。这就是官吏们的剥削,也就是诗中所谓「征求」,使她穷到了极点 。这也就为寡妇扑枣行为作了进一步的解脱 。下句说得更远、更大、更深刻,指出了使人民陷于水深火热之中的又一社会根源 。这就是「安史之乱」以来持续了十多年的战乱,即所谓「戎马」 。由一个穷苦的寡妇,由一件扑枣的小事,杜甫竟联想到整个国家大局,以至于流泪 。这一方面固然是他那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思想感情的自然流露;另一方面,也是点醒、开导吴郎的应有的文章 。让他知道:「在这兵荒马乱的情况下,苦难的人还有的是,决不止寡妇一个;战乱的局面不改变,就连我们自己的生活也不见得有保障,我们现在不正是因为战乱而同在远方作客,而你不是还住着我的草堂吗?」最后一句诗,好像扯得太远,好像和劝阻吴郎插篱笆的主题无关,其实是大有关系,大有作用的 。希望他由此能站得高一点,看得远一点,想得开一点,他自然就不会在几颗枣子上斤斤计较了 。读者正是要从这种地方看出诗人的「苦用心」和他对待人民的态度 。这首诗的人民性是强烈而鲜明的,在通常用来歌功颂德以「高华典雅」为特征的七言律诗中,尤其值得重视 。诗的艺术表现方面也很有特点 。首先是现身说法,用诗人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启发对方,用颠扑不破的道理来点醒对方,最后还用诗人自己的眼泪来感动对方,尽可能地避免抽像的说教,措词委婉,入情入理 。其次是,运用散文中常用的虚字来作转接 。像「不为」、「只缘」、「已诉」、「正思」,以及「即」、「便」、「虽」、「却」等,因而能化呆板为活泼,既有律诗的形式美、音乐美,又有散文的灵活性,抑扬顿挫,耐人寻味 。

        关于又呈吴郎翻译和又呈吴郎原文及翻译的内容就分享到这儿!更多实用知识经验,尽在 www.hubeilo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