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熊猫有怎样的形态特征?
大熊猫体型肥硕似熊 , 憨态可掬 , 但头圆尾短 , 非常可爱 。
头部和身体毛色绝大多数为黑白相间 , 即鼻吻端、眼圈呈“八”字排列、两耳、四肢及肩胛部横过肩部相连成环带为黑色 , 其余即头颈部、躯干和尾为白色 。腹部淡棕色或灰黑色 。
大熊猫体长1.2米至1.8米 , 体重60千克至125千克 。前掌除了5个带爪的趾外 , 还有一个第六趾拇指 。背部毛粗而致密 , 腹部毛细而长 。
熊猫的外貌、生活习性、特点等资料?熊猫的形态特征
大熊猫体型肥硕似熊、丰腴富态 , 头圆尾短 , 头躯长1.2-1.8米 , 尾长10-12厘米 。体重80-120千克 , 最重可达180千克 , 饲养的熊猫略重 , 一般雄性个体稍大于雌性 。头部和身体毛色黑白相间分明 , 但黑非纯黑 , 白也不是纯白 , 而是黑中透褐 , 白中带黄 。秦岭地区的个体偏大 , 体毛粗糙 , 腹毛略呈棕色色泽 。岷山(尤以青川平武)则个体较小 , 体毛也较前者为细 , 腹毛棕色不明显 , 但凉山的个体并不偏小 。黑白相间的外表 , 有利于隐蔽在密林的树上和积雪的地面而不易被天敌发现 。相对锋利的爪和发达有力的前后肢 , 有利于大熊猫能快速爬上高大的乔木 。
大熊猫皮肤厚 , 最厚处可达10毫米 。身体不同部分的皮肤厚度也不一样 , 体背部厚于腹侧 , 体外侧厚于体内侧 , 皮肤的平均厚度约为5毫米 , 并且色白而富有弹性和韧性 。
大熊猫的视觉极不发达 。这是由于大熊猫长期生活于密密的竹林里 , 光线很暗 , 障碍物又多 , 致使其目光变得十分短浅 。此外由于它的瞳孔像猫一样是纵裂的 。因此 , 当夜幕降临的傍晚 , 它们还能活动 。
栖息环境
大熊猫栖于中国长江上游的高山深谷 , 为东南季风的迎风面 , 气候温凉潮湿 , 其湿度常在80%以上 , 它们是一种喜湿性动物 。大熊猫生活的6块狭长地带 , 包括岷山、邛崃山、凉山、大相岭、小相岭及秦岭等几大山系 , 横跨川、陕、甘3省的45个县(市) , 栖息地面积达20000平方公里以上 , 种群数量约1600只 , 其中80%以上分布于四川境内 。它们活动的区域多在坳沟、山腹洼地、河谷阶地等 , 一般在20°以下的缓坡地形 。这些地方森林茂盛 , 竹类生长良好 , 气温相对较为稳定 , 隐蔽条件良好 , 食物资源和水源都很丰富 。
大熊猫生活在海拔2600-3500米的茂密竹林里 , 那里常年空气稀薄 , 云雾缭绕 , 气温低于20℃ 。一些其他的因素也会影响野外大熊猫的分布和密度:竹子、地形、水源的分布 , 是否有藏身处和哺育幼仔的巢穴以及山势等 。人为的干扰是现今影响大熊猫分布的主要因素 。
大熊猫具有不惧寒湿 , 从不冬眠的性格 。哪怕气温在-4-14℃它们仍然穿行于被白雪压得很厚的竹丛中 。它们也不怕潮湿 , 总爱在湿度80%以上的阴湿天地里生活 。
生活习性
行为特点
大熊猫每天除去一半进食的时间 , 剩下的一半时间多数便是在睡梦中度过 。在野外 , 大熊猫在每两次进食的中间睡2-4个小时 , 平躺、侧躺、俯卧 , 伸展或蜷成一团都是它们喜好的睡觉方式 。在动物园里面 , 饲养员每天两次定时给它们喂食 , 所以大熊猫其他的时间都用来休息 。即使在睡觉的时候大熊猫看起来也很可爱 。它们非常的灵活 , 能够把它们笨重的身体摆成各种各样的姿势 。最喜欢的姿势便是腿撑在树上 , 并用手遮住眼睛 。
大熊猫最可爱的特点是它那胖嘟嘟的身体和他那内八字慢吞吞的行走方式 。这是因为它们生活的环境里面 , 有充足的食物 , 没有天敌 , 没必要行动很快 。但是 , 正是它这种慢吞吞的动作使它能够保存能量 , 以适应低能量的食物 。它们有时候也会爬树侦察情况 , 逃避入侵者 , 或是打盹 。
大熊猫善于爬树 , 也爱嬉戏 。爬树的行为一般是临近求婚期 , 或逃避危险 , 或彼此相遇时弱者借以回避强者的一种方式 。熊猫有时还下到山谷 , 串入到山村小寨或住宅 , 把锅盆桶具 , 尤其是圆形的器皿当成玩具 , 玩耍后弃置山野 。有时它们还和羊、猪等家养的牲畜亲善 , 随着同吃同住 。
通常情况下 , 大熊猫性情总是十分温顺 , 初次见人 , 常用前掌蒙面 , 或把头低下 , 不露真容 。它们很少主动地攻击其他动物或人 , 在野外偶然相遇时 , 总是采用回避的方式 。但一旦当上了妈妈 , 其小宝贝就是神圣不可侵犯的 , 即便是关怀看望 , 也会惹怒母亲大动肝火 , 张牙舞爪 , 动手动脚 。有时它们还爱作一些修饰及其他一些求适活动 。可以像猫一样把身体伸直 , 前是伸开 , 后半身抬起 , 让身躯灵活舒展 , 或睡醒以后 , 前肢直伸打哈欠 。如果被水沾湿或过河涉水后 , 也可以像狗一样把身上的水抖掉 。
在野外 , 大熊猫通常在发情季节发生冲突 , 特别是当三到四只雄性追求一只发情的雌性时 。有时候 , 雌性和雄性也会发生争斗 。在动物园 , 它们的争斗通常是因为水 , 食物或某只大熊猫占据了好的地盘 。
气味标记
对大熊猫种群来说 , 可以看见的信号对它们来是毫无意义的:它们的圆脸缺乏表情 , 尾巴很短 , 没有冠部或棕毛来展开 , 耳朵可以竖起放下但也不够灵活 。这都是因为熊猫常年生活在高山上茂密的薄雾弥漫的竹林里面、看不见彼此而造成的 。
大熊猫大多数的交流都是通过留在栖息地的气味标记来实现的 。当它们想见面的时候 , 通常是发情季节 , 就会通过气味标记找到彼此 。一旦它们见面以后 , 就转为声音交流 。大熊猫依靠它们丰富的“语言”来表达从多情到生气的情绪 。
沉默是另一种交流方式 。当大熊猫在玩 , 或是简单地表示友好 , 没有交配或好斗的想法的时候 , 它们不会发出任何声音 。这种声音规则可以帮助人们判断在动物园里看到的大多数熊猫的行为 。
用气味来标记领土是它们在竹林里保持和平的秘诀 。大熊猫将肛周腺体的分泌物涂在柱子 , 树桩 , 墙上 , 地上以及它们经常经过的地方 。这些气味标记能让它们互相回避或聚到一起 。在非发情季节的时候 , 一闻到陌生熊猫的气味它们就会走开 。发情季节的时候 , 一只雌性大熊猫的气味可能就表示她已经做好交配的准备 , 并且希望吸引雄性前来 。
大熊猫有好几种做标记的方式 。它们经常用尿液 , 或尿液和肛周腺分泌物的混合来做标记 。当它们做标记的时候 , 它们会晃动头部 , 嘴巴半张 。做了标记以后 , 它们会在做标记的地方剥掉树皮 , 或留下抓痕 , 以引起其他熊猫的注意 。
食性食物
大熊猫的食性是其最为奇特和有趣的习性之一 , 因为它几乎完全靠吃竹子为生 , 在野外自然采食的50多种植物中 , 竹类就占一半以上 , 而且占全年食物量的99% , 其中最喜欢吃的有大箭竹、华西箭竹等7种 。虽然随着食性的转变 , 一些器官也起了相应的变化 , 特别是牙齿 , 它的臼齿非常发达 , 是食肉目动物中最强大的 , 构造较为复杂 , 接近于杂食性兽类 , 裂齿的分化不明显 , 犬齿和前臼齿发达 , 没有齿槽间隙 。上门齿呈弧形排列 , 下门齿呈一横列 , 第二对下门齿位置常靠后 , 似乎形成双列 , 这种现象在老龄个体的头骨上较为明显 。犬齿的齿根粗大 , 而齿冠显得较短 , 齿尖不算锋利 。第一对前臼齿极小 , 常见有一侧或双侧缺失的现象 , 第二对上前臼齿的前缘偏向内 , 后缘则偏向外 , 呈半斜位 , 第三、第四对上前臼齿的齿冠呈棱形 , 外侧有3个 , 内侧有2个齿突 。臼齿被称为丘突型齿 , 咀嚼面特宽大 , 大致呈长方形 , 具大小不同的结节形齿尖 , 上臼齿有4个较大的齿尖 , 最后一枚上臼齿特大 , 向后延伸于颧骨的后部 , 冠面具有复杂的小棱形齿突 , 最后一枚下臼齿小 , 齿尖并不明显 , 位于下颔支前缘的内侧 。一般食肉目动物的最后一枚上臼齿均位于冠状突基部的前缘处 , 而大熊猫臼齿的后移即可限制上、下臼齿的左右摆动 , 又可以增强咀嚼效果 , 但碾磨作用受到限制 。臼齿的磨损上下不同 , 下臼齿的磨损始自外侧 , 而上臼齿则始于内侧 , 原因是左右上臼齿列之间的距离大于下颔臼齿列的间距 。总的看来 , 它的牙齿与其他食肉类动物不同 , 却同草食性的有蹄类动物十分相似
它的前掌上的5个带爪的趾是并生的 , 此外还有一个第六指 , 即从腕骨上长出一个强大的籽骨 , 起着“大拇指”的作用 , 这个“大拇指”可以与其他5指配合 , 就能很好地握住竹子 , 甚至抓东西、爬树等 。但它却还保留着食肉动物的那种较为简单的消化道 , 没有食草动物所具有的专门用于储存食物的复杂的胃和巨大的盲肠 , 肠胃中也没有用于把植物中的纤维素发酵成能吸收的营养物质的共生细菌或纤毛虫 。为了获得所需的营养 , 唯一的办法就是快吃快拉、随吃随拉 。一只体重100千克的成年大熊猫 , 在春天每天要花12-16小时 , 吃掉10-18千克的竹叶和竹秆 , 或者30-38千克的新鲜竹笋 , 同时排出10 多千克粪便 , 才能维持新陈代谢的平衡 。
大熊猫的食物营养低劣 , 不能有过多的能量贮存 。为了保存能量 , 必须控制能量消耗过大的活动 。因此 , 它喜欢在平缓的地方行走 , 避免爬坡 。平时也只在一个小范围里活动 , 利用气味、声音等传递信息 , 相互之间并不直接接触 。大熊猫除吃竹子外 , 也吃一些杂草等其他植物 , 但吃进的量极少 。此外 , 它也并非真正的“和尚” , 遇到机会 , 也要开一次“荤” , 恢复一下其祖先的本性 。例如在它的栖息地内分布着一种害鼠 , 名叫竹鼠 , 俗称“竹溜子” , 专吃箭竹的地下根 , 使箭竹枯死 。但它的肉却是鲜嫩可口 , 营养丰富 , 正像当地的一句俗话中所说的:“天上的斑鸠 , 地上的竹溜” 。大熊猫有一套巧妙的办法来对付竹鼠 , 一旦闻到它的气味 , 或者发现其踪迹 , 很快就能找到它的洞穴 , 然后便用嘴向洞里喷气 , 并用前爪使劲拍打 , 迫使竹鼠慌忙出逃 , 大熊猫则乘机一跃而上 , 用前爪按住 , 撕去鼠皮 , 尽食其肉 。如果竹鼠不出洞 , 大熊猫就会来个挖洞抄家 , 直到将其捕获 。
大熊猫虽然也具有食肉动物吃肉的潜力 , 但它很少捕食动物或动物的尸体 , 这并不是它不喜欢吃肉 , 而是缺少机会 。因为在大熊猫的分布区里 , 大型的食肉兽很少 , 没有多少残尸剩首供它食用 。如果它自己经常去捕捉鼠类等小动物 , 所得到的营养却常常不足以抵偿消耗掉的能量 。因此 , 大熊猫只能偶尔吃到一点肉食 , 大部分时间则按部就班地依靠竹子维持生命 , 成为一辈子循规蹈距、依竹而生的动物 。
圈养大熊猫主要以某一种或几种低山平坝竹为主食 , 辅食是以谷物类为主所调制的精饲料 。竹类是大熊猫生长发育、身体健康和正常繁育的关键所在 。随着大熊猫饲养技术的提高 , 逐渐认识到为大熊猫提供喜食的高山或亚高山竹类对于其身体健康和正常繁育的重要作用;加上交通条件的改善 。圈养条件下 , 也能人工为大熊猫提供大量高山或亚高山的喜食竹类 。
大熊猫的食物并不是单一的箭竹 , 其实大熊猫喜欢吃的竹子种类比较多 , 箭竹只是其中一个比较常见的种类 。这些竹子长期生长在亚高山暗针叶林、山地暗针叶林、山地针阔叶混交林及山地常绿阔叶林的林冠下 , 分布海拔从700-3500米不等 。不同山系的大熊猫主食竹类不同 。大熊猫的食谱随山系和季节而有变化 , 在不同的季节采食不同种类的竹子或同种竹子的不同部位 。春夏季最爱吃不同种类的竹笋 , 秋季多以竹叶为主食 , 冬季以竹秆为主食 。
野外大熊猫常见的食用竹种类包括:冷箭竹、八月竹、实竹子、筇竹、大叶筇竹、箬竹、少花箭竹、短锥玉山竹、北背玉山竹、峨热竹、巴山木竹、糙花箭竹、缺苞箭竹、华桔竹等。圈养大熊猫常用的食用竹种类有巴山木竹、刺竹、白夹竹、箬叶竹、淡竹、苦竹、阔叶箬竹、毛竹又名孟宗竹、冷箭竹、拐棍竹、矢竹、三月竹笋、方竹笋等 。圈养大熊猫除了主要采食竹类外 , 还可获得少量的精饲料、水果以及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添加剂 。这主要是因为圈养条件下大熊猫不能完全自由采食 , 存在营养摄入不足或不均衡 。因此 , 人工进行添加和补充 。精饲料主要原料包括玉米、大豆、大米、小麦等 。这些原料清洗后 , 按照一定配比 , 经过特殊工艺加工制作成为大熊猫的食物 。大熊猫的所有食物都有严格的选择标准 , 在使用前都需要经过安全及营养检测 。只有符合要求的食物才能被最终提供给大熊猫 。
进食方法
大熊猫每天需要花费将近一半的时间来进食 。大熊猫的消化道保留了祖先的特性 , 与肉食类动物相似 , 如相对较短的消化道、锋利的犬齿、单室胃 , 没有盲肠以及相对锋利的爪和较发达的肉垫 。在慢长的进化过程中 , 逐渐演变成以高纤维竹为主食 , 并演化一些适应以竹为生的结构特点 , 如咬肌、齿冠齿突发达 , 前爪除有五趾外还演变出一伪拇指组成对握结构以便于握竹 。
大熊猫大多数的时间都是在手脚并用地收集、准备食物和进食 。它们并不在乎它们在什么地方——坐着、平躺、侧倚——它们只是不停的剥竹竿 , 吃竹叶 。大熊猫食物的99%都是竹子 , 有时候也可能是一些野花 , 藤蔓 , 野草 , 蜂蜜 , 甚至是一些肉 。
大熊猫主食竹子 , 也嗜爱饮水 , 大多数大熊猫的家园都设在溪涧流水附近 , 就近便能畅饮清泉 。大熊猫每天至少饮水一次 , 有的地方虽然食物很丰富 , 缺了水 , 也难以找到大熊猫的身影 。到了冬季 , 当高山流水被冰冻结以后 , 有的大熊猫也可能因为留恋自己家园的隐蔽条件和食物基地而不惜长途跋涉 , 沿沟而下 , 到谷中去饮水 , 然后返回家园 。大熊猫取水总是求近舍远 , 日复一日地走出一条明显的饮水路径 。它们到了溪边 , 以舔吸的方式饮水 , 若溪水结薄冰或被砂砾填没 , 则用前掌将冰击碎或用爪挖一个大约25×20厘米的浅坑舔饮 。大熊猫以竹类为主要食物 , 而竹类却难以消化、吸收 。由此 , 使大熊猫的能量摄入受到极大的限制 , 它的一切活动都必须考虑到尽量多地摄入能量 , 尽量少地消耗能量 。
随着气候和食物分布的变化 , 大熊猫有垂直迁移习性 , 夏季上移高山、撵笋觅食 , 秋冬高山积雪则下移到中低山地区 。
大熊猫对竹类的消化利用率较低 , 食物在体内停留的时间短 , 因而采取大量进食、快速排出的方式 , 来获得足够能量以满足其需求 。根据不同季节大熊猫采食竹子部位的不同 , 其每天的采食量大致如下:竹笋23-40千克;竹叶10-18千克;竹秆17千克 。大熊猫是一种非常聪明的动物 , 这表现在它们优良的采食策略上 。它们不但选择区域内营养价值最好的竹子种类 , 而且还优先选择营养价值最高的部位 。采食的顺序为竹笋 , 嫩竹 , 竹秆 。
文献来源:大熊猫(食肉目熊科大熊猫属哺乳动物)_百度百科 (baidu.com)
大熊猫的形态特征
外形特点:
大熊猫体型肥硕似熊、丰腴富态 , 头圆尾短 , 头躯长1.2-1.8米 , 尾长10-12厘米 。体重80-120千克 , 最重可达180千克 , 饲养的熊猫略重 , 雄性个体稍大于雌性 。
头部和身体毛色黑白相间分明 , 但黑非纯黑 , 白也不是纯白 , 而是黑中透褐 , 白中带黄 。秦岭地区的个体偏大 , 体毛粗糙 , 腹毛略呈棕色色泽 。岷山(尤以青川平武)则个体较小 , 体毛也较前者为细 , 腹毛棕色不明显 , 但凉山的个体并不偏小 。
黑白相间的外表 , 有利于隐蔽在密林的树上和积雪的地面而不易被天敌发现 。相对锋利的爪和发达有力的前后肢 , 有利于大熊猫能快速爬上高大的乔木 。
生活特征:
大熊猫每天除去一半进食的时间 , 剩下的一半时间多数便是在睡梦中度过 。在野外 , 大熊猫在每两次进食的中间睡2-4个小时 , 平躺、侧躺、俯卧 , 伸展或蜷成一团都是它们喜好的睡觉方式 。在动物园里面 , 饲养员每天两次定时给它们喂食 , 所以大熊猫其他的时间都用来休息 。即使在睡觉的时候大熊猫看起来也很可爱 。
它们非常的灵活 , 能够把它们笨重的身体摆成各种各样的姿势 。最喜欢的姿势便是腿撑在树上 , 并用手遮住眼睛 。
熊猫非常温顺 , 它们主要以竹子为食 , 在进食前后会休息2~4小时 。在冬季不会冬眠 , 它们通常是通过气味标识来进行交流的 。大熊猫四肢非常灵活 , 善于爬树 , 爬树的行为一般是临近求婚期、逃避危险 , 或彼此相遇时弱者借以回避强者的一种方式 。
【大熊猫有怎样的形态特征 大熊猫的形态特征】
大熊猫的形态特征
大熊猫体型肥硕似熊、丰腴富态 , 头圆尾短 , 头躯长1200~1800mm , 尾长100~120mm 。体重80~120kg , 最重可达180kg , 饲养的熊猫略重 , 一般雄性个体稍大于雌性 。头部和身体毛色黑白相间分明 , 但黑非纯黑 , 白也不是纯白 , 而是黑中透褐 , 白中带黄 。秦岭地区的个体偏大 , 体毛粗糙 , 腹毛略呈棕色色泽 。岷山(尤以青川平武)则个体较小 , 体毛也较前者为细 , 腹毛棕色不明显 , 但凉山的个体并不偏小 。黑白相间的外表 , 有利于隐蔽在密林的树上和积雪的地面而不易被天敌发现 。相对锋利的爪和发达有力的前后肢 , 有利于大熊猫能快速爬上高大的乔木 。大熊猫皮肤厚 , 最厚处可达10毫米 。身体不同部分的皮肤厚度也不一样 , 体背部厚于腹侧 , 体外侧厚于体内侧 , 皮肤的平均厚度约为5mm , 并且色白而富有弹性和韧性 。
大熊猫的视觉极不发达 。这是由于大熊猫长期生活于密密的竹林里 , 光线很暗 , 障碍物又多 , 致使其目光变得十分短浅 。此外由于它的瞳孔像猫一样是纵裂的 。因此 , 当夜幕降临的傍晚 , 它们还能活动 。1.体长120~180cm2.肩高65~70cm3.臀高64~65cm4.胸围87~89cm5.后足长12~20cm6.尾长10~20cm7.野生体重60~73kg (最重可达110kg )8.人工饲养体重80~125kg9.野生大熊猫的寿命20年10.人工饲养大熊猫寿命存活30年或更长
大熊猫的形象动作神态是什么?
大熊猫的形象动作神态是:熊猫是一种活泼可爱的珍贵动物 。它有黑白相间的皮毛 , 圆圆的脸上嵌着一对大大的黑色眼圈和闪闪发光的小眼睛 。它的小眼睛就像两颗小宝石 。最有特点的黑眼圈 , 像带着一副黑墨镜 。
头顶上有着两只黑茸茸的耳朵 , 四肢黑乎乎的 , 尾巴大而短小 , 身体圆圆的、胖乎乎的 , 样子十分憨态可掬 。大熊猫生活在森林茂盛、箭竹丰富的高山峡谷之中 。它天生是个近视眼 , 什么都看不清 , 就只能靠它灵敏的听觉和嗅觉来寻找食物 。在冰雪覆盖的冬天 , 大熊猫却不冬眠 。
大熊猫形态特征
大熊猫体型肥硕似熊、丰腴富态 , 头圆尾短 , 头躯长1.2-1.8米 , 尾长10-12厘米 。体重80-120千克 , 最重可达180千克 , 饲养的熊猫略重 , 一般雄性个体稍大于雌性 。头部和身体毛色黑白相间分明 , 但黑非纯黑 , 白也不是纯白 , 而是黑中透褐 , 白中带黄 。
秦岭地区的个体偏大 , 体毛粗糙 , 腹毛略呈棕色色泽 。岷山则个体较小 , 体毛也较前者为细 , 腹毛棕色不明显 , 但凉山的个体并不偏小 。黑白相间的外表 , 有利于隐蔽在密林的树上和积雪的地面而不易被天敌发现 。相对锋利的爪和发达有力的前后肢 , 有利于大熊猫能快速爬上高大的乔木 。
大熊猫什么形态?大熊猫的外貌特征如下:
体型肥硕似熊、丰腴富态 , 头圆尾短 , 头躯长1.2-1.8米 , 尾长10-12厘米 。体重80-120千克 , 最重可达180千克 , 体色为黑白两色 , 脸颊圆 , 有很大的黑眼圈 , 标志性的内八字的行走方式 , 也有解剖刀般锋利的爪子 。大熊猫皮肤厚 , 最厚处可达10毫米 。黑白相间的外表 , 有利于隐蔽在密林的树上和积雪的地面而不易被天敌发现 。
栖息环境
大熊猫栖于中国长江上游的高山深谷 , 为东南季风的迎风面 , 气候温凉潮湿 , 其湿度常在80%以上 , 它们是一种喜湿性动物 。大熊猫生活的6块狭长地带 , 包括岷山、邛崃山、凉山、大相岭、小相岭及秦岭等几大山系 , 横跨川、陕、甘3省的45个县(市) , 栖息地面积达20000平方公里以上 , 种群数量约1600只 , 其中80%以上分布于四川境内 。
它们活动的区域多在坳沟、山腹洼地、河谷阶地等 , 一般在20°以下的缓坡地形 。这些地方森林茂盛 , 竹类生长良好 , 气温相对较为稳定 , 隐蔽条件良好 , 食物资源和水源都很丰富 。
关于大熊猫形态特征和大熊猫的形态特征的内容就分享到这儿!更多实用知识经验 , 尽在 www.hubeilong.com
- 服用中药时,这些食物需要忌口! 喝中药有什么忌口
- 公园游乐设施拆除的补偿,龙湖公园游乐设施
- 世界上有哪些科学家的名字,四位科学家的名字
- 星海领主女主角有几个,星海领主TXT
- 一个包子的热量 一个包子有多少热量
- 白砂糖热量 白砂糖有多少热量
- 知道微信号怎么查抖音账号信息,怎样才能刷到微信好友的抖音
- 鸡腿肉的热量 鸡腿肉有多少热量
- 男人腹部减肥方法 男人腹部减肥方法有哪些
- 怎样练胸肌最快最有效 练胸肌最快最有效的方法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