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张少府 酬张少府拼音版


《酬张少府》诗词
《酬张少府》诗词1
作者:王维
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 。
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 。
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 。
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 。
【注解】:
1、吹解带:吹着诗人宽衣解带时的闲散心情 。
2、君问两句:这是劝张少府达观,也即要他象渔樵那样,不因穷通而有得失之患 。
【韵译】:
晚年只图个安静的环境,
对世事件件都不太关心 。
自认没有高策可以报国,
只好归隐到这幽静山林 。
松风吹拂我且宽衣解带,
山月高照正好弄弦弹琴 。
君若问穷困通达的道理,
请听水边深处渔歌声音!
【评析】:
这是一首赠友诗 。全诗着意自述“好静”之志趣 。前四句全是写情,隐含着伟大
抱负不能实现之后的矛盾苦闷心情 。由于到了晚年 。只好“惟好静”了 。颈联写隐逸
生活的情趣 。末联是即景悟情,以问答形式作结,故作玄解,以不管作答 。含蓄而富
有韵味,洒脱超然、发人深省 。
全诗写情多于写景 。三、四句隐含不满朝政之牢骚 。
《酬张少府》诗词2
酬张少府
——王维
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 。
【酬张少府 酬张少府拼音版】 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 。
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 。
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 。
题解
这首诗是诗人晚年居辋川时所作 。题目冠以“酬”字,应是张少府先有诗相赠,王维再写此诗为酬 。张少府,不详何人 。少府,县尉的别称 。
句解
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
诗人一上来就说,自己老了,只喜欢清静,对所有的事情都漠不关心了 。
读到这儿,不由让人心生疑惑:“少年识事浅,强学干名利”的王维,壮志踌躇、誓言“济人然后拂衣去,肯作徒尔一男儿”的王维,怀着满腔热血写过《陇西行》、《老将行》等诗篇的王维,何以会发出“万事不关心”的消极唱叹呢?由热衷进取到黯然思退,这种转变背后究竟隐藏着什么?
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
诗人自己的回答是,他自念没有什么治国安邦的良策,只好回到曾经居住过的山林 。
事实果真如诗人所言吗?和自比“大鹏”的'同时代诗人李白相比,王维要低调得多,他极少去张扬自己的政治才能 。即便在写给张九龄以求汲引的诗中,也仅仅评价自己“任智诚则短,守仁固其优”,说自己才智并不足,却能坚守仁义之道,这样的自我评价可谓相当谦虚中肯 。尽管如此,王维对自己的政治才能仍有着足够的自信 。所谓“自顾无长策”,真实的含义在于,不是“我”没有治国安邦之策,而是“我”的“长策”不能为世所用 。
开元末年,有“贤相”之誉的张九龄被李林甫取代后,朝廷政治局面日趋黑暗 。尽管在李林甫当政期间,王维并未受到多少直接的排挤、迫害,官职反而还有所升迁,但他内心的矛盾却日益深重 。在严酷的现实面前,他既不愿意同流合污,又深感自己无能为力 。此时的大唐,早已不是王维此前曾盛情讴歌过的那个“圣代无隐者,英灵尽来归”的时代 。出路何在?诗人最终选择了这样一条路:退居山林 。
陶渊明曾有诗云:“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陶渊明将浑浊的官场比作尘世的大网,用旧林指代大自然,他认为只有在自然的山水田园中,才能保持心性的自由、平和 。王维所要归返的“旧林”,也正是此意 。然而,一个“空”字,又透露了诗人平静的外表下,隐隐作痛的心灵 。一切都成空:曾经的追求梦想,曾经的豪情壮志 。如今的自己,空空如也 。
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
退居山林的诗人,过着自由自在、悠然自得的生活:迎着松林吹来的清风,解开衣带敞开胸怀;在山间明月的照映下,独自一人弹琴抒怀 。
此时,在诗人眼中,大自然的一景一物,都是那么的亲近可爱:松风有意,吹人解带;山月多情,照人弹琴 。在大自然中,有松风、山月相伴,诗人没有丝毫的寂寞孤独,沉心于自得和闲适中 。是啊,比起终日碌碌的官场生涯,这种解带自适、弹琴自娱的生活是多么令人舒心惬意!
松林、清风、明月、素琴,都含有高洁之意 。诗人追求隐逸生活的闲情逸趣,也许是逃避现实、自我麻醉,但不管怎样,总比同流合污、随波逐流好 。
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
“穷”,失意,不得志 。“通”,仕途通达 。
诗人对向他讨教的张少府说:您要问有关穷通的道理,我只有唱着渔歌乘着小舟,去向那河流深处 。
得意与失意,入世与出世,是一篇大文章,也是古代士人最为关心的命题 。孔子曾说“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又说“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 。后代士人大多都遵循这一条路 。而王维却对这一问题避而不答,只云“渔歌入浦深” 。
“渔歌”,暗用《楚辞·渔父》的典故——屈原被流放,行至江畔,有渔父对他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 。”水清,喻世昭明;水浊,喻世昏暗 。渔父所唱的,也正是孔子所言的出处行藏之道 。王维借用“渔歌”的典故,似乎在说:环境通明就出来做一番事业,环境险恶就放弃名利,归隐山林,豁达者无可无不可,又何必以穷通为怀呢?但联系上文,他似乎又在说:世事如此,还问什么穷通之理,不如像我一样归隐山林吧 。
“渔歌入浦深”,指的正是辋川那一片“浮舟往来,弹琴赋诗,啸咏终日”(《旧唐书·王维传》)的悠闲自适的小天地 。诗的结尾,淡淡勾出一幅画面,含意深婉,余味无穷 。
评解
这首诗境界清幽,笔墨素淡,呈现出一种闲澹冷寂、悠然自得的情趣,表现了诗人晚年远离现实、恬淡好静、万事不问、随缘而安的生活态度,也流露出对黑暗政治的不满和内心的矛盾苦闷 。
宋人张戒在《岁寒堂诗话》中说:“韦苏州诗,韵高而气清 。王右丞诗,格老而味长 。虽皆五言之宗匠,然互有得失,不无优劣 。以标韵观之,右丞远不逮苏州 。至于词不迫切,而味甚长,虽苏州亦所不及也 。”且不论张戒评王维、韦庄的优劣是否准确,以“词不迫切,而味甚长”八字来评这首《酬张少府》,实在再准确不过了 。
明人李沂对这首诗评价甚高,曰“意思闲畅,笔端高妙,此是右丞第一等诗,不当于一字一句求之 。”

古诗《酬张少府》原文及赏析
酬张少府
王 维
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 。
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 。
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 。
君问穷①通②理,渔歌入浦深 。
注释:
①穷:失意,归隐 。②通:得意,出仕 。
赏析:
这是一首赠友诗 。全诗写情多于写景 。三、四句隐含不满朝政之牢骚 。
诗开头就说“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描述了作者晚年惟好清静、万事皆不关心的心态,看似达观,实则表露出作者远大抱负无法实现的无奈情绪 。
颔联紧承首联,“自顾无长策”道出作者理想的破灭和思想上的矛盾、痛苦,在冷硬的现实面前,深感无能为力 。既然理想无法实现,就只好另寻出路 。入世不成,便只剩下出世一条路了 。亦即跳出是非场,放足山水,归隐田园 。“空知返旧林”,一个“空”字,包含着几多酸楚与感慨!
颈联写的`是作者归隐“旧林”后的通达适意 。理想落空的悲哀为“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的闲适所取代 。摆脱了仕宦的种种压力,作者可以迎着松林清风解带敞怀,在山间明月的伴照下独坐弹琴,自由自在,悠然自得 。然而在这恬淡闲适的生活中,依然可以感受到作者内心深处的隐痛和感慨 。“松风”“山月”均含有高洁之意 。
尾联作者借答张少府,用《楚辞·渔父》的结意现出作者企羡渔父悠然独居,不问人间穷通 。“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用一问一答的形式,照应了“酬”字;同时,又妙在以不答作答:若要问我穷通之理,我可要唱着渔歌向河浦的深处去了 。末句含蓄蕴藉,耐人咀嚼,似乎在说:世事如此,还问什么穷通之理,不如跟我一块归隐去吧!又淡淡地勾勒出一幅画面,用它来结束全诗,可真有点“韵外之致”“味外之旨”的“神韵” 。

酬张少府原文及翻译
酬张少府原文:
人到晚年特别喜好安静,对人间万事都漠不关心 。
自思没有高策可以报国,只要求归隐家乡的山林 。
宽解衣带对着松风乘凉,山月高照正好弄弦弹琴 。
君若问穷困通达的道理,请听水浦深处渔歌声音 。
翻译:
人到晚年就特别喜好安静,对人间万事都漠不关心 。
自思没有高策可以报效国家,只要求归隐家乡的山林 。
迎着松林清风解带敞怀,在山间明月的伴照下独坐弹琴,自由自在 。
世事如此,还问什么穷通之理,不如去听听水浦深处渔歌声音 。
赏析
这是一首赠友诗 。全诗写情多于写景 。此诗前四句全是写情,隐含着诗人伟大抱负不能实现的矛盾苦闷心情 。颈联写隐逸生活的情趣,情景浑成,物我两忘,以动写静,为高人达士作了传神的写照 。末联是即景悟情,以问答形式作结,故作玄解,以不管作答,含蓄而富有韵味 。
全诗着意自述“好静”之志趣,写自己对闲适生活的快意,并表示自己对天地间的大道理有所领悟,已经能超然物外,从表面上看似乎很达观,但从诗意中,还是透露出一点点失落、苦闷的气息 。

王维酬张少府赏析王维酬张少府赏析
这是一首赠友诗 。全诗写情多于写景 。此诗前四句全是写情,隐含着诗人伟大抱负不能实现的矛盾苦闷心情 。颈联写隐逸生活的情趣,情景浑成,物我两忘,以动写静,为高人达士作了传神的写照 。末联是即景悟情,以问答形式作结,故作玄解,以不管作答,含蓄而富有韵味 。全诗着意自述“好静”之志趣,写自己对闲适生活的快意,并表示自己对天地间的大道理有所领悟,已经能超然物外,从表面上看似乎很达观,但从诗意中,还是透露出一点点失落、苦闷的气息 。
诗开头就说“晚年唯好静,万事不关心”,描述了晚年唯好清静、万事皆不关心的心态,看似达观,实则表露出诗人远大抱负无法实现的无奈情绪 。说自己人到晚年,惟好清静,对什么事情都漠不关心了,乍一看,生活态度消极之至,但这是表面现象 。仔细推求起来,这“唯好静”的“唯”字大有文章 。一是确实“只”好静 。二是“动”不了才“只得”好静 。三是显示出极端消极的生活态度 。既不写中年、早年“惟好静”,却写晚年变得“惟好静”,耐人寻味 。如细细品味,不难发现此中包含着心灵的隐痛 。
颔联紧承首联,“自顾无长策”道出诗人理想的破灭和思想上的矛盾、痛苦,在冷硬的现实面前,深感无能为力 。既然理想无法实现,就只好另寻出路 。入世不成,便只剩下出世一条路了 。亦即跳出是非场,放波山水,归隐田园,“空知返旧林” 。一个“空”字,包含着几多酸楚与感慨!此两句亦透露了一个中年消息 。王维此时虽任京官,但对朝政已经完全失望,开始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晚年唯好静,万事不关心”,正是他此时内心的真实写照 。
王维早年,怀有政治抱负的雄心,在张九龄任相时,他对现实充满希望 。然而,没过多久,张九龄罢相贬官,朝政大权落到奸相李林甫手中,忠贞正直之士一个个受到排斥、打击,政治局面日趋黑暗,王维的理想随之破灭 。在严酷的现实面前,他既不愿意同流合污,又感到自己无能为力 。“自顾无长策”,就是他思想上矛盾、苦闷的反映 。他表面上说自己无能,骨子里隐含着牢骚 。尽管在李林甫当政时,王维并未受到迫害,实际上还升了官,但他内心的矛盾和苦闷却越来越加深了 。对于这个正直而又软弱、再加上长期接受佛教影响的封建知识分子来说,出路就只剩下跳出是非圈子、返回旧时的园林归隐这一途了 。“空知返旧林”意谓:理想落空,归隐何益?然而又不得不如此 。在他那恬淡好静的外表下,内心深处的隐痛和感慨,还是依稀可辨的 。
颈联写的是诗人归隐“旧林”后的通送适意 。理想落空的悲哀被“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的闲适所取代 。摆脱了仕宦的种种压力,诗人可以迎着松林清风解带敞怀,在山间明月的伴照下独坐弹琴,自由自在,悠然自得 。然而在这恬淡闲适的生活中,依然可以感受到诗人内心深处的隐痛和感慨 。诗人肯定、赞赏那种“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的隐逸生活和闲适情趣,实际上是他在苦闷之中追求精神解脱的一种表现 。这既含有消极因素,又含有与官场生活相对照、隐示厌恶与否定官场生活的意味 。
“松风”、“山月”均含有高洁之意 。王维追求这种隐逸生活和闲适情趣,说他逃避现实也罢,自我麻醉也罢,无论如何,总比同流合污、随波逐流好 。诗人在前面四句抒写胸臆之后,抓住隐逸生活的两个典型细节加以描绘,展现了一幅鲜明生动的形象画面,将“松风”、“山月”都写得似通人意,情与景相生,意和境相谐,主客观融为一体,这就大大增强了诗歌的形象性 。
尾联诗人借答张少府,用《楚辞·渔父》的结意现出诗人企羡渔父悠然独居,不问人间穷通 。歌入浦,以不答为咎,合不尽之意于言外 。“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用一问一答的形式,照应了“酬”字;同时,又妙在以不答作答:若要问我穷通之理,我可要唱着渔歌向河浦的深处去了 。末句含蓄蕴藉,耐人咀嚼,似乎在说:世事如此,还问什么穷通之理,不如跟我一块归隐去吧!又淡淡地勾出一幅画面,用它来结束全诗,可真有点“韵外之致”、“味外之旨”(司空图《与李生论诗书》)的“神韵” 。王维避免对当世发表议论,隐约其词,似乎在说:通则显,穷则隐,豁达者无可无不可,何必以穷通为怀 。而联系上文来看,又似乎在说:世事如此,还问什么穷通之理,不如跟我一块归隐去吧!这就带有一些与现实不合作的意味了 。
从表面上看,诗人显得很达观 。可是,这种对万事不关心的态度,正是一种抑郁不满情绪的表现,字里行间流露出不得已的苦闷,说明了诗人仍然未忘朝政,消沉思想是理想幻灭的产物 。“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两句含义是非常深永的 。他没有回天之力,又不愿同流合污,只能洁身隐遁 。他又故意用轻松的笔调描写隐居之乐,并对友人说“君问穷能理,渔歌入浦深”,大有深意,似乎只有在山林生活中他才领悟了人生的真谛,表现出诗人不愿与统治者合作的态度,语言含蓄有致,发人深思 。诗的末句又淡淡地勾出一幅画面,含蓄而富有韵味,耐人咀嚼,发人深思,正是这样一种妙结 。
酬张少府
唐代:王维
晚年唯好静,万事不关心 。
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 。
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 。
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 。
王维的酬张少府
主要内容:这是一首赠友诗 。全诗着意自述“好静”之志趣 。前四句全是写情,隐含着伟大抱负不能实现之后的矛盾苦闷心情 。由于到了晚年 。只好“惟好静”了 。颈联写隐逸生活的情趣 。末联是即景悟情,以问答形式作结,故作玄解,以不管作答 。含蓄而富有韵味,洒脱超然、发人深省 。
尾联含义:“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回到题目上来,用一问一答的形式,照应了“酬”字;同时,又妙在以不答作答:您要问有关穷通的道理吗?我可要唱着渔歌向河浦的深处逝去了 。诗的末句又淡淡地勾出一幅画面,含蓄而富有韵味,耐人咀嚼,发人深思,正是这样一种妙结 。
背景和情怀:王维早年,原也有过政治抱负,在张九龄任相时,他对现实充满希望 。然而,没过多久,张九龄罢相贬官,朝政大权落到奸相李林甫手中,忠贞正直之士一个个受到排斥、打击,政治局面日趋黑暗,王维的理想随之破灭 。在严酷的现实面前,他既不愿意同流合污,又感到自己无能为力 。尽管在李林甫当政时,王维并未受到迫害,实际上还升了官,但他内心的矛盾和苦闷却越来越加深了 。
酬张少府王维 酬张少府
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 。
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 。
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 。
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 。
【译文及注释】
晚年只图个安静的环境,
对世事件件都不太关心 。
自认没有高策可以报国,
只好归隐到这幽静山林 。
松风吹拂我且宽衣解带,
山月高照正好弄弦弹琴 。
君若问穷困通达的道理,
请听水边深处渔歌声音!
1、吹解带:吹着诗人宽衣解带时的闲散心情 。
2、君问两句:这是劝张少府达观,也即要他象渔樵那样,不因穷通而有得失之患 。
【赏析】
这是一首赠友诗 。全诗着意自述好静之志趣 。前四句全是写情,隐含着伟大抱负不能实现之后的矛盾苦闷心情 。由于到了晚年 。只好惟好静了 。颈联写隐逸生活的情趣 。末联是即景悟情,以问答形式作结,故作玄解,以不管作答 。含蓄而富有韵味,洒脱超然、发人深省 。全诗写情多于写景 。三、四句隐含不满朝政之牢骚 。
酬李少府曹长官舍见赠
低腰复敛手,心体不遑安 。
一落风尘下,方知为吏难 。
公事与日长,宦情随岁阑 。
惆怅青袍袖,芸香无半残 。
赖有李夫子,此怀聊自宽 。
两心如止水,彼此无波澜 。
往往簿书暇,相劝强为欢 。
白马晓踏雪,渌觞春暖寒 。
恋月夜同宿,爱山晴共看 。
野性自相近,不是为同官 。
酬张司马赠墨
李白 酬张司马赠墨
上党碧松烟,夷陵丹砂末 。兰麝凝珍墨,精光乃堪掇 。
黄头奴子双鸦鬟,锦囊养之怀袖间 。今日赠予兰亭去,
兴来洒笔会稽山 。
【赏析】
李白701年2月28日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中国唐朝诗人,有诗仙之称,是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汉族,祖籍陇西郡成纪县今甘肃省平凉市静宁县南,出生于蜀郡绵州昌隆县今四川省江油市青莲乡,一说生于西域碎叶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 。逝世于安徽当涂县 。其父李客,夫人有许氏、刘氏等四位,育二子伯禽、天然、一女平阳 。存世诗文千余篇,代表作有《蜀道难》、《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将进酒》等诗篇,有《李太白集》传世 。公元762年病卒,享年61岁 。其墓在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
酬张卿夜宿南陵见赠
李白 酬张卿夜宿南陵见赠
月出鲁城东,明如天上雪 。鲁女惊莎鸡,鸣机应秋节 。
当君相思夜,火落金风高 。河汉挂户牖,欲济无轻舠 。
我昔辞林丘,云龙忽相见 。客星动太微,朝去洛阳殿 。
尔来得茂彦,七叶仕汉馀 。身为下邳客,家有圯桥书 。
傅说未梦时,终当起岩野 。万古骑辰星,光辉照天下 。
与君各未遇,长策委蒿莱 。宝刀隐玉匣,锈涩空莓苔 。
遂令世上愚,轻我土与灰 。一朝攀龙去,蛙黾安在哉 。
故山定有酒,与尔倾金罍 。

关于酬张少府和酬张少府拼音版的内容就分享到这儿!更多实用知识经验,尽在 www.hubeilo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