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鼓舞是哪个民族的 长鼓舞是哪个民族的舞


长鼓舞是哪个民族的
长鼓舞是瑶族的一种民间舞蹈,瑶语叫“挨汪都”,又称“打横鼓”“调花鼓”,流传于湖南省江华瑶族自治县、广东省连南瑶族自治县、广西壮族自治区富川瑶族自治县等地,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
它脱胎于起源很早的祭盘王仪典及一些巫术活动中的舞蹈,现已发展成为群众性的文娱活动 。连南瑶族长鼓舞是隋唐时期排瑶祖先迁徙到连南时带入的,其后随着耍歌堂的兴盛而流行起来 。鼓舞多在瑶族传统节日及庆祝丰收、乔迁或婚礼喜庆的日子表演 。
主要特色

长鼓在瑶语中称为“公”,瑶族长鼓以两鼓对接,中腰较细,可以握持,两端各以羊皮面覆蒙鼓面 。瑶族长鼓舞有多种表演套路,或专门表现造屋动作,或在舞蹈中融入动植物有趣的形态,舞蹈动作矫健粗犷、生动活泼、神奇怪异、充满想象力 。
按表演形式分,瑶族长鼓舞包括“盘古长鼓舞”“锣笙长鼓舞”“桌台长鼓舞”“芦笙长鼓舞”“羊角短鼓舞”等多种类型 。按表演人数分,它又包括单人舞、双人舞、群舞等类型 。表演中,鼓的打法有“武打”“文打”之分,也有“高桩”“矮桩”之分 。
2008年6月7日,湖南省江华瑶族自治县、广东省连南瑶族自治县、广西壮族自治区富川瑶族自治县联合申报的瑶族长鼓舞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瑶族长鼓舞

长鼓舞是哪个民族的舞蹈是哪个民族的节日,长鼓舞是哪个民族的舞蹈?
1.长鼓舞是瑶族、朝鲜族的舞蹈,瑶族长鼓舞又被称为“打横鼓”、“调花鼓”,是流传在瑶族自治区的一种舞蹈,表演类型多样,通常节日、丰收、结婚等喜庆场合表演 。
2.朝鲜族长鼓舞是吉林省图们市民间舞蹈,起源于印度细腰舞,明朝时期传入中国 。
长鼓舞是哪个民族的舞蹈
长鼓舞是瑶族、朝鲜族的舞蹈 。长鼓舞以击打长鼓,边击边舞而得名,具有上千年的历史,始终以其典雅飘逸的舞姿驰名中外 。可分为单人舞、双人舞、群舞等类型,击鼓动作大多是表现生产、生活内容,如建房造屋、犁田种地、模仿禽兽动作等,形象生动,富有生活气息 。这种具有独特民族风韵的舞蹈,包含着一段美丽的爱情故事,传说很久以前,瑶山上住着父子3人,老人临终前把家产平分给两个儿子 。哥哥贪图钱财,把家产全部占为已有,弟弟冬比只好流浪在外,给人做工为生 。盘古王的女儿房莎十三妹看见冬比人品好,下凡与他结为夫妻 。冬比的哥哥想用野法害死冬比,霸占房莎十三妹 。
盘古王知道此事,帮助冬比击败了哥哥,并把房莎十三妹召回了天庭 。监别前,十三妹告诉冬比:南山上有棵树,砍来做个长鼓,打上360个套环,等到十月十六日那天(盘古王婆诞),踏环击鼓,跳上360个圈,就可以象鹰一样飞上天去与她团圆了 。冬比按照十三妹的嘱咐,不畏艰危,来到了南山,找到了琴树,做成了长鼓,果然在约定的时间跳了起来,终于飞上天与十三妹团圆了 。
人们为了纪念这对恩爱的夫妻,以后每逢盘古王婆诞耍歌堂时,都要跳长鼓舞,这种习俗,一直流传到今天 。
长鼓舞是哪个少数民族的
长鼓舞是瑶族、朝鲜族的舞蹈 。
长鼓舞以击打长鼓,边击边舞而得名,具有上千年的历史,始终以其典雅飘逸的舞姿驰名中外 。可分为单人舞、双人舞、群舞等类型,击鼓动作大多是表现生产、生活内容,
如建房造屋、犁田种地、模仿禽兽动作等,形象生动,富有生活气息 。
长鼓的表演,以柔软的扛手、伸肩、鹊雀步等动作为主,以肩挎长鼓,右手持鼓鞭,边跳边敲鼓的形式表演,身、鼓、神融为一体,高度协调统一 。
长鼓舞是中国哪个民族的舞蹈
朝鲜族
朝鲜族长鼓舞,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图们市民间舞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
朝鲜族长鼓舞起源于印度的细腰鼓,又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中原,再传入朝鲜半岛,成为主要打击乐器 。明清时期,朝鲜半岛人口迁入中国,长鼓舞随之传入中国,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朝鲜族舞蹈 。
历史渊源:
朝鲜族长鼓起源于印度细腰鼓,又名“杖鼓” 。公元4世纪时,细腰鼓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中原,而后又东传朝鲜 。
作为古代细腰鼓的变体,隋唐时期,中原称长鼓为“都昙鼓”、“毛员鼓”和“腰鼓”,实际已用于宫廷九、十部乐的天竺、龟兹、西凉、疏勒、高昌和高丽诸乐中 。宋代长鼓以“杖鼓”之名载入史册 。宋代《乐书》:“杖鼓、腰鼓、汉魏用之 。大者以瓦,小者以木类,皆广首纤腹 。”沈括《梦溪笔谈》:“唐之杖鼓,本谓之‘两杖鼓’,两头皆用杖 。今日杖鼓,一头以手拊之” 。
到了元代,《元史·宴乐之器》对杖鼓记载尤详 。《元史·礼乐志》:“杖鼓,制以木为匡,细腰,以皮冒之,上施五彩绣带,右击以杖,左拍以手” 。
后经历代艺人改进,长鼓舞在20世纪初期以独立的表演形式从农乐舞里脱颖而出 。其舞蹈形式有独舞、双人舞、群舞等多种 。建国后,长鼓舞经朝鲜族舞蹈家们的精心改编,增添了新的时代气息和民族特色,使这一艺术形式日趋完善 。
从20世纪50年代初开始,延边歌舞团将长鼓舞搬上舞台,从而扩大了长鼓舞的影响,60年代又在独舞的基础上,创作出长鼓的群舞表演 。长鼓舞不仅鼓技惊人,花样翻新,亦在于表达喜悦、欢快的情绪,以优美的舞姿和娴熟的鼓技给人美好的艺术享受 。2008年6月7日,吉林省图们市申报的“朝鲜族长鼓舞”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表演形式:
朝鲜族长鼓舞既可集体表演,也可单独表演 。女性长鼓舞风格优雅,男性长鼓舞活泼潇洒 。表演时以扛手、伸肩、鹊雀步等动作为主,舞者肩挎长鼓,右手持鼓鞭,边跳边敲 。长鼓不仅是舞蹈的道具,也是伴奏乐器 。整个舞蹈集演奏、演唱、舞蹈于一体,实现了人、鼓、乐的高度协调 。

长鼓舞是哪个民族的舞蹈
长鼓舞是瑶族、朝鲜族的舞蹈 。
长鼓舞以击打长鼓,边击边舞而得名,具有上千年的历史,始终以其典雅飘逸的舞姿驰名中外 。长鼓的表演,以柔软的扛手、伸肩、鹊雀步等动作为主,以肩挎长鼓,右手持鼓鞭,边跳边敲鼓的形式表演,身、鼓、神融为一体,高度协调统一 。其素有朝鲜族舞坛上的一颗明珠之美称,历来备受朝鲜族人民的珍爱 。
传承价值
瑶族长鼓舞的舞蹈语汇丰富,从各个方面反映了排瑶的生产生活习俗和原始宗教信仰 。它将瑶族的历史、艺术、文学、宗教等有机聚合在一起,形成平地瑶独具的长鼓舞文化,具有历史文化、民族学等多方面的研究价值 。
长鼓舞以独特的击鼓节奏,刚劲敏捷的舞蹈动作,展示了瑶族人民勇敢刚强的民族性格和特色鲜明的艺术风格,是千百年来瑶族同胞生产生活的积淀和智慧的结晶,更是连南排瑶文化身份的标志和知名的文化品牌,同时也为研究排瑶的族源历史、生产劳动方式、文化艺术的形成及习俗信仰等提供了可贵的资料,具有较高的学术研究价值 。

【长鼓舞是哪个民族的 长鼓舞是哪个民族的舞】关于长鼓舞是哪个民族的和长鼓舞是哪个民族的舞的内容就分享到这儿!更多实用知识经验,尽在 www.hubeilo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