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出现1例霍乱病例,后续会大规模暴发吗?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周刊
武汉大学出现1例霍乱病例,后续会大规模暴发吗?
文章图片
今日 , “武汉大学疑似发现一例霍乱病例”的传闻终于尘埃落定 。
武汉市武昌区融媒体中心公号“大成武昌”公众号发布消息称 , 经省市区三级疾控中心复核 , 武汉大学出现的一例感染性腹泻病例 , 血清学凝集试验为O139阳性 , 诊断为霍乱 , 毒力基因阴性 。 患者此前以呕吐腹泻为主 , 伴低热 , 经有效诊治 , 病情已得到控制 , 症状已消失 。
公开资料显示 , 霍乱是因摄入的食物或水受到霍乱弧菌污染引起的一种急性肠道传染病 。 在中国国内的流行时间为3月—11月 , 病发高峰期在夏秋季 , 6月-9月份是流行高峰 。 霍乱能在数小时内造成腹泻脱水甚至死亡 。 如今 , 在世界范围内 , 霍乱每年导致约130万至400万例病例 , 以及2.1万至14.3万例死亡 。
“武汉这例霍乱病例的源头还不清楚 , 具体的要看后续的流调溯源结果 。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副主任医师郭威告诉《中国新闻周刊》 , 就现有信息来看 , 目前没看到这例感染者感染周边人员 。 除非感染者本身从事餐饮行业 , 否则其造成大规模传播的概率都比较小 。 未来一方面应该加强对霍乱疫情的定期监测 , 另外也应加强个人卫生管理及饮食安全等 。
传播源头可能是什么?
霍乱作为《国际卫生条例》规定的国际检疫传染病之一 , 同时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必须实施“强制管理”的甲类传染病之一 。 霍乱弧菌O1群和O139群流行株已被确认为霍乱的主要病原 。 霍乱弧菌存在于水中 , 最常见的感染原因是食用被患者粪便污染过的水 。 霍乱弧菌能产生霍乱毒素 , 造成分泌性腹泻 , 即使不再进食也会不断腹泻 。
“在早些年生活水平和卫生条件没那么好的时候 , 霍乱的死亡率一度高达50%左右 。 这也使之前被列入甲类传染病的原因 。 ”曾在一家综合型三级甲等医院感染科供职多年 , 如今担任怡禾健康感染科医生的王素娜常年从事传染性疾病研究 , 她告诉《中国新闻周刊》 , 霍乱弧菌包括200多种基因亚型 , 但并非所有的霍乱弧菌引发的疾病都叫霍乱 , 只有产生霍乱毒素的才能引起典型的霍乱症状 , 在这200多种基因亚型中 , 只有O1群和O139群流行株能产生霍乱毒素 。
7月10日 , 网上有消息称7月9日晚 , 武汉大学工学部宿舍疑似发现一例霍乱 , 并且全栋学生都进行了统一肛拭子检测 。 今日 , 武昌区卫生健康局已组织专业机构对相关人员进行采样检测和跟踪管理 , 对相关场所进行临时封控管理和消毒处置 , 目前未发现新增病例 。
武汉市位于江汉平原东部 , 长江中游与长江、汉水交汇处 。 近年来 , 武汉的霍乱病例数目非常稀少且散发 , 武汉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曾于2010年、2014年先后检出O43群霍乱弧菌非流行株 。 那么 , 这次霍乱疫情为何会出现在武汉?源头有可能是什么?
“目前并未看到武汉市出现较多的霍乱散发病例、或者小规模暴发 。 ”在郭威看来 , 这次突发的霍乱病例与武汉当地的情况有何关联还不好说 , 但现在看来更像是偶发因素导致的个别病例 。
“如果流调溯源比较明确 , 还是有望能找到传播源头 。 ”郭威表示 , 比如这名感染者前段时间刚好去过有霍乱病例的地区 , 或者接触过境外人员等 , 目前还没看到详细的流调信息 。
王素娜告诉《中国新闻周刊》 , 如果后续无新增感染者 , 这例病例和往年的散发病例没有太大差别 , 大家不必恐慌 。 不过如果只有这1例感染者 , 很难溯源到感染源头是什么 , 因为缺乏清晰的传播链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