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中的贪,嗔,痴,是什么意思 佛贪嗔痴什么意思


“贪嗔痴”什么意思?【佛教中的贪,嗔,痴,是什么意思 佛贪嗔痴什么意思】
贪嗔痴出自《悟性论》 。贪婪、生气、愚笨是人性的弱点 。
三界者:贪嗔痴是 。返贪嗔痴为戒定慧 , 即名超三界 。然贪嗔痴亦无实性 , 但据众生而言矣 。若能返照 , 了了见贪嗔痴性即是佛性 , 贪嗔痴外更无别有佛性 。
全文:
夫道者;以寂灭为体 。修者;以离相为宗 。故经云:寂灭是菩提 , 灭诸相故 。佛者觉也;人有觉心 , 得菩提道 , 故名为佛 。
经云:离一切诸相 , 即名诸佛 。是知有相 , 是无相之相 。不可以眼见 , 唯可以智知 。若闻此法者 , 生一念信心 , 此人以发大乘超三界 。三界者:贪嗔痴是 。返贪嗔痴为戒定慧 , 即名超三界 。然贪嗔痴亦无实性 , 但据众生而言矣 。若能返照 , 了了见贪嗔痴性即是佛性 , 贪嗔痴外更无别有佛性 。
经云:诸佛从本来 , 常处於三毒 , 长养於白法 , 而成於世尊 。三毒者:贪嗔痴也 。言大乘最上乘者 , 皆是菩萨所行之处 , 无所不乘 , 亦无所乘 , 终日乘未尝乘 , 此为佛乘 。
经云:无乘为佛乘也 。若人知六根不实 , 五蕴假名 , 遍体求之 , 必无定处 , 当知此人解佛语 。
经云:五蕴窟宅名禅院 。内照开解即大乘门 , 可不明哉 。不忆一切法 , 乃名为禅定 。若了此言者 , 行住坐卧皆禅定 。知心是空 , 名为见佛 。何以故?十方诸佛皆以无心 , 不见於心 , 名为见佛 。舍身不 , 名大布施 。离诸动定 , 名大坐禅 。何以故凡夫一向动 , 小乘一向定 , 谓出过凡夫小乘之坐禅 , 名大坐禅 。若作此会者 , 一切诸相不求自解 , 一切诸病不治自差 , 此皆大禅定力 。凡将心求法者为迷 , 不将心求法者为悟 。不著文字名解脱;不染六尘名护法;出离生死名出家;不受后有名得道;不生妄想名涅?;不处无明为大智慧;无烦恼处名般涅;无心相处名为彼岸 。迷时有此岸 , 若悟时无此岸 。何以故为凡夫一向住此 。若觉最上乘者 , 心不住此 , 亦不住彼 , 故能离於此彼岸也 。若见彼岸异於此岸 , 此人之心 , 已得无禅定 。烦恼名众生 , 悟解名菩提 , 亦不一不异 , 只隔具迷悟耳 。迷时有世间可出 , 悟时无世间可出 。平等法中 , 不见凡夫异於圣人 。
经云:平等法者 , 凡夫不能入 , 圣人不能行 。平等法者 , 唯有大菩萨与诸佛如来行也 。若见生异於死 , 动异於静 , 皆名不平等 。不见烦恼异於涅 , 是名平等 。何以故烦恼与涅 , 同是一性空故 。是以小乘人妄断烦恼 , 妄入涅为涅所滞 。菩萨知烦恼性空 , 即不离空 , 故常在涅 。
涅者:涅而不生 , 而不死 , 出离生死 , 出般涅 。心无去来 , 即入涅 。是知涅即是空心 。诸佛入涅者 , 为在无妄想处 。菩萨入道场者 , 即是无烦恼处 。空闲处者 , 即是无贪嗔痴也 。贪为欲界、嗔为色界、痴为无色界 , 若一念心生 , 即入三界;一念心灭 , 即出三界 。是知三界生灭 , 万法有无 , 皆由一心 。凡言一法者:似破瓦石竹木无情之物 。若知心是假名 , 无有实体 , 即知自家之心亦是非有 , 亦是非无 。何以故凡夫一向生心 , 名为有;小乘一向灭心 , 名为无;菩萨与佛未曾生心 , 未曾灭心 , 名为非有非无心;非有非无心 , 此名为中道 。是知持心学法 , 则心法俱迷;不持心学法 , 则心法俱悟 。凡迷者:迷於悟 , 悟者:悟於迷 。正见之人 , 知心空无 , 即超迷悟 。无有迷悟 , 始名正解、正见 。
色不自色 , 由心故色;心不自心 , 由色故心;是知心色两相俱生灭 。有者有於无 , 无者无於有 , 是名真见 。夫真见者 , 无所不见 , 亦无所见 , 见满十方 , 未曾有见 。何以故无所见故 , 见无见故 , 见非见故 。凡夫所见 , 皆名妄想 。若寂灭无见 , 始名真见 。心境相对 , 见生於中 , 若内不起心 , 则外不生境 , 境心俱净 , 乃名为真见 。作此解时 , 乃名正见 。不见一切法 , 乃名得道;不解一切法 , 乃名解法 。何以故见与不见 , 俱不见故;解与不解 , 俱不解故 。无见之见 , 乃名真见;无解之解 , 乃名大解 。夫正见者:非直见於见 , 亦乃见於不见 。真解者:非直解於解 , 亦乃解於无解 。凡有所解 , 皆名不解;无所解者 , 始名正解;解与不解 , 俱非解也 。
经云:不舍智慧名愚痴 。以心为空 , 解与不解俱是真;以心为有 , 解与不解俱是妄 。若解时法逐人 , 若不解时人逐法 。若法逐於人 , 则非法成法;若人逐於法 , 则法成非法 。若人逐於法 , 则法皆妄;若法逐於人 , 则法皆真 。是以圣人亦不将心求法 , 亦不将法求心 , 亦不将心求心 , 亦不将法求法 。所以心不生法 , 法不生心 , 心法两寂 , 故常为在定 。众生心生 , 则佛法灭;众生心灭 , 则佛法生 。心生则真法灭 , 心灭则真法生 。已知一切法各各不相属 , 是名得道人 。知心不属一切法 , 此人常在道场 。迷时有罪 , 解时无罪 。何以故罪性空故 。若迷时无罪见罪 , 若解时即罪非罪 。何以故罪无处所故 。
经云:诸法无性 , 真用莫疑 , 疑即成罪 。何以故罪因疑惑而生 。若作此解者 , 前世罪业即为消灭 。迷时六识五阴皆是烦恼生死法 , 悟时六识五阴皆是涅无生死法 。修道人不外求道 。何以故知心是道;若得心时 , 无心可得;若得道时 , 无道可得 。若言将心求道得者 , 皆名邪见 。迷时有佛有法 , 悟无佛无法 。何以故?悟即是佛法 。
贪嗔痴什么意思
1、贪 , 对顺的境界起贪爱 , 非得到不可 , 否则 , 心不甘 , 情不愿 。
2、嗔 , 对逆的境界生嗔恨 , 没称心如意就发脾气 , 不理智 , 意气用事 。
3、痴 , 不明白事理 , 是非不明 , 善恶不分 , 颠倒妄取 , 起诸邪行 。
贪嗔痴出处于佛教 , 三毒 , 又称三垢、三火 。此三毒残害身心 , 使人沉沦于生死轮回 , 为恶之根源 , 故又称三不善根 。
扩展资料:
贪嗔痴这三者既有并列的相关性 , 也有相生的因果性 。并列的相关性是说:贪嗔痴是烦恼的三种状态 , 三者的本质都是烦恼 。
相生的因果性是说:痴是一切烦恼的本体 , 贪和嗔不过是这个本体面对外界刺激的两种不同属性的"反应"而已——痴是因 , 贪嗔是果 。
嗔的来源是苦受 , 而苦受往往是由乐受转变成的 , 贪心炽盛时 , 人的觉知能力是负数 , 因为内心一直沉溺在贪毒带来的虚假刺激中飘飘欲仙——所以贪心生起时容易被骗 。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贪嗔痴

佛教中的贪嗔痴分别指的是哪些意思?
1、贪 , 对顺的境界起贪爱 , 非得到不可 , 否则 , 心不甘 , 情不愿 。
2、嗔 , 对逆的境界生嗔恨 , 没称心如意就发脾气 , 不理智 , 意气用事 。
3、痴 , 不明白事理 , 是非不明 , 善恶不分 , 颠倒妄取 , 起诸邪行 。
贪、嗔、痴为三毒 , 又称三垢、三火 。此三毒残害身心 , 使人沉沦于生死轮回 , 为恶之根源 , 故又称三不善根 。
佛曰:“勤修戒定慧 , 息灭贪嗔痴” 。”戒、定、慧“ 即是对治 ”贪、嗔(chen-)、痴“ 的方法 。戒 , 是指一种有道德的、有规范的、无害他人的生活行为标准 , 斩断因为沾染喜爱外物而生起的执着贪心;
1、贪是指染著于色、声、香、味、触等五欲之境而不离的心理活动 , 《大乘义章》卷五说:“于外五欲染爱名贪 。”就是指的这个意思 。
佛教认为 , 众生生活于世间 , 以眼、耳、鼻、舌、身等器官与外界相接触 , 产生色、声、香、味、触等感觉 。这些感觉能引起众生的利欲之心 , 因此叫做五欲 。于此五欲执著并产生染爱之心 , 就成为贪 。
2、嗔又作嗔怒、嗔恚等 , 指仇视、怨恨和损害他人的心理 , 或者诋毁、抹黑其他宗教等等行为 。《大乘五蕴论》中说:“云何为嗔?谓于有情乐作损害为性 。”
《成唯识论》中则说:“嗔者 , 于苦、苦具 , 憎恚为性 , 能障无嗔 , 不安稳性 , 恶行所依为业 。”嗔是佛教所说的根本烦恼之一 , 与贪和痴一起被称为“三毒” 。
3、痴又作无明 。指心性迷暗 , 愚昧无知 。《俱舍论》中说:“痴者 , 所谓愚痴 , 即是无明 。”佛教认为 , 众生因无始以来所具之无明 , 致心性愚昧 , 迷于事理 , 由此而有“人”、“我”之分 。
于是产生我执、法执 , 人生的种种烦恼 , 世事之纷纷扰扰 , 均由此而起 。因此痴为一切烦恼所依 。

贪嗔痴什么意思?
贪 , 是对于喜好的过分偏执;
嗔 , 是对于讨厌的过分偏执;
痴 , 是根本的不明事理的实相而做出贪或者嗔的反应 。
贪嗔痴在佛教文化中被称为是三毒 , 因为这是三种心病 。而这三种心病一旦发作 , 就会引发熊熊烈火焚烧的炙热之苦 。
扩展资料:
佛认为 , 人类的种种苦难(如烦恼、争斗等)主要来源于自身的贪欲心、怒心、愚痴心 , 即所谓“三毒” 。是人类身、口、意等一切恶行的根源 。
佛陀教导我们要“勤修戒定慧 , 息灭贪嗔痴” , 就是要人们通过戒定慧的自我修养 , 去除贪欲心、怒心、愚痴心 , 净化自己的心灵 。
戒 , 是道德的有轨范的无害他人的生活标准 , 对治过分的贪心;定 , 是对于内心的专注和耐心的培养 , 可以对治过分的暴躁和没有耐心引起的嗔恨;慧 , 是对于生命以及宇宙实相的如实了知 , 从而对治愚痴 。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贪嗔痴

佛教中的贪 , 嗔 , 痴 , 是什么意思?
贪 , 是对于喜好的过分偏执;
嗔 , 是对于讨厌的过分偏执;
痴 , 是根本的不明事理的实相而做出贪或者嗔的反应 。
答案补充
贪是指染著于色、声、香、味、触等五欲之境而不离的心理活动 , 《大乘义章》卷五说:“于外五欲染爱名贪 。”就是指的这个意思 。佛教认为 , 众生生活于世间 , 以眼、耳、鼻、舌、身等器官与外界相接触 , 产生色、声、香、味、触等感觉 。这些感觉能引起众生的利欲之心 , 因此叫做五欲 。于此五欲执著并产生染爱之心 , 就成为贪 。因此又以贪与爱为同体异名 。

又作嗔怒、嗔恚等 , 指仇视、怨恨和损害他人的心理 。《大乘五蕴论》中说:“云何为嗔?谓于有情乐作损害为性 。”《成唯识论》中则说:“嗔者 , 于苦、苦具 , 憎恚为性 , 能障无嗔 , 不安稳性 , 恶行所依为业 。”嗔是佛教所说的根本烦恼之一 , 与贪和痴一起被称为“三毒” 。
痴又作无明 。指心性迷暗 , 愚昧无知 。《俱舍论》中说:“痴者 , 所谓愚痴 , 即是无明 。”佛教认为 , 众生因无始以来所具之无明 , 致心性愚昧 , 迷于事理 , 由此而有“人”、“我”之分 。于是产生我执、法执 , 人生的种种烦恼 , 世事之纷纷扰扰 , 均由此而起 。因此痴为一切烦恼所依 。《唯识论》卷六中说:“于诸理事迷暗为性 , 能碍无痴 , 一切杂染所依为业 。”又说:“诸烦恼生 , 必由痴故 。”
佛教说的贪嗔痴是什么意思
佛教说的贪嗔痴意思是:
1、贪:就是自己喜欢的 , 希望它越多越好 , 永远不失去 。
2、嗔:就是自己不喜欢的 , 便拒绝 , 反对 , 如果有人做了自己不喜欢的 , 就生气发火 。
3、痴:就是不了解宇宙中的一切都是不断发展变化的 , 一切事物都不会永恒 , 从而想去抓住自己贪爱的 , 想去抗拒自己所不想要的 , 而宇宙万物根本就是在一定条件下存在 , 在一定条件下消失 , 根本没有一个可以抓得住的东西 。由于这种愚痴 , 才产生了贪爱与嗔恨 , 自寻烦恼 。
更多关于佛教说的贪嗔痴什么意思 , 进入:https://m.abcgonglue.com/ask/9c72ef1615838969.html?zd查看更多内容
关于贪嗔痴什么意思和佛贪嗔痴什么意思的内容就分享到这儿!更多实用知识经验 , 尽在 www.hubeilo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