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图片
导读:爱因斯坦、杨振宁和众多科学家 , 分析中华民族有几千年的历史 , 为什么没有产生科学技术革新时提到 , 中国传统的阴阳五行思维 , 以及《易经》和“天人合一”观念 , 是阻碍中国科学发展的根本原因!事实是这样吗?中医又该如何科学发展呢?本章节 , 我们展开讨论 。
阴阳五行是糟粕吗?其如何与中医结合 , 才能真正促进中医学科发展?首先要讲 , 阴阳五行 , 包括气一元论 , 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瑰宝 , 之所不被主流科学家重视 , 原因在于其运用出现了致命问题 , 尤其是杨振宁教授讲的《易经》和天人合一思维模式 。
人类社会智者的两大法宝 , 是逻辑推理和归纳分类 , 一个使人聪慧 , 不胡说八道 , 一个让人博学 , 不东拉西扯 。 阴阳属于逻辑推理 , 五行属于归纳分类 , 气一元论属于物质根基 。
需要指出 , 阴阳五行是绝对的逻辑推理和归纳分类 , 只有与物质及事物真正结合 , 产生学科推理和学科归纳 , 也就是演绎法和归纳法 , 才能真正推动学科创新及发展 。
基于阴阳五行所产生的学科推理 , 产生一个概念 , 如号称《黄帝内经》核心遗失篇章的“五脏穿凿论”;熟悉这个概念 , 结合已有知识及实践 , 做出可能的判断 , 如“五脏穿凿论”可以解读医圣仲景的伤寒六经系统;在概念判断的基础上 , 结合历代医家认识 , 吸取现代医学确定性知识 , 构建新的疾病诊疗体系 , 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 。
这就是阴阳五行逻辑及归纳法 , 与具体物质结合及推动事物发展的标准途径!《经方三十六讲》一书 , 就是依此而成!创建“穿凿会通理论”的概念 , 进行“穿凿会通理论解读伤寒六经体系”的判断 , 再构建“六经三十六方”诊疗体系 。
阴阳五行的科学之路 , 是怎么被阻断的?概念、判断、构建学科体系 , 是逻辑和归纳法的标准使用途径 。
【中医要跳出文化的束缚,瘦身做医学,必须跟随医圣仲景的脚步!】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 , 罢黜百家 , 儒家一家独大 , 丧失了众多的学科发展 , 而儒家试图一劳永逸的解决众多学科构建问题 , 所以把阴阳五行的逻辑推理与归纳法融合为易经的卦系统 , 称为“易经概念”;以天人合一作为判断标准 , 来解读所有的学科;在易经和天人合一的基础上 , 构建所有的学科体系 。
儒家的这种阴阳五行使用模式 , 站在了文化的至高点 , 但却断绝了真正学科逻辑与学科归纳系统的发展 , 虽然历代医家及科学家试图突破 , 但成功者了了 。
良性模式下 , 通过阴阳五行进行推理归纳 , 产生高度概括性的知识概念 , 然后抓住学科核心判断 , 不断进行量的积累 , 达到质变 , 并自我修正 , 最终形成正确的学科体系 。 杨振宁教授和众多科学专家坚决反对《易经》和天人合一的原因 , 就在于其阻断了阴阳五行到科学的发展之路 。
伤寒“六经三十六方”诊疗体系
学科系统的成果 , 一方面可以不断修正以阴阳为核心的逻辑推理 , 同时把知识归纳存入五行仓库 , 方便更好的进行分类归纳 。 中国传统的气一元论、阴阳五行理论 , 本是非常好的哲学思维系统 , 可以囊括目前所有的哲学问题 , 但是没有能够正确得到运用 , 是非常遗憾的事情!
即使到了现在 , 学习中医 , 阴阳五行仍被很多所谓的传统文化所束缚 , 不能回到正确的学习道路 。 医圣仲景的《伤寒杂病论》 , 是一种脱离阴阳五行的突破性尝试 , 虽然还不够完美 , 但已经得到众多医家的认可 。 《经方三十六讲》一书 , 也是试图摆脱众多对阴阳五行的束缚性干扰 , 在医圣仲景的肩膀上 , 进行的一次创新性尝试! 。
- 一位肾衰竭患者的“忏悔”:我的处境源于无知,如今要靠透析为生
- 痛心!天后李玟轻生离世,导致抑郁症的10个常见原因,一定要远离
- 四肢纤细肚子却很大?提醒:想要瘦腹,做好这2个运动是关键!
- 中国脑梗越来越多,美国却在减少?除了补叶酸,做好这2点更重要
- 今天才知道,5个做饭的坏习惯会致癌,很多家庭都要改,尤其第 1 个
- 去了两个三甲医院,没调理好儿子的肠胃,中医一句话就点破原因,真的厉害
- 汛期到,要警惕这些食源性疾病
- 经常吃龙胆泻肝丸,身体会发生什么变化?中医:或能改善5个问题
- 10个堪比整容的好习惯,女生一定要看
- 一年只有一次的减肥黄金期要来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