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女子及笄是多少岁15周岁 。
及笄,亦作“既笄” 。古代女子满15周岁结发,用笄贯之,因称女子满15周岁为及笄 。也指已到了结婚的年龄,如“年已及笄” 。
语出《礼记·内则》“女子……十有五年而笄” 。“笄”,谓结发而用笄贯之,郑玄注:“谓应年许嫁者 。女子许嫁,笄而字之,其未许嫁,二十则笄 。”
译文:古时女子十五岁时许配的,当年就束发戴上簪子;未许配的,二十岁时束发戴上簪子 。
《礼记·内则》为《礼记》的第12篇 。《礼记·内则》等篇可以作为反映周代历史的文献资料来研究周代的妇女地位 。商周妇女地位的比较可以说明,从周代开始,妇女地位开始发生较大的变化 。
扩展资料
中国古代年龄称谓
1、0岁
度:小儿初生之时 。
赤子、襁褓:未满周岁的婴儿 。
汤饼之期:指婴儿出生三日 。旧俗小儿出生三日,设筵招待亲友谓之“汤饼筵”,也作“汤饼宴”、“汤饼会” 。
2、1岁
牙牙:象声词,婴儿学语的声音 。如牙牙学语,因亦指小孩开始学话 。
3、2岁
孩提:指1-3岁的幼儿 。也有写作“孩提包”或“提孩”的 。
4、8岁
总角:古代幼童把垂发扎成两结于头顶把头发扎成髻,形状如角,因而也用“总角”来代指人的幼童阶段 。借指幼年 。
5、始龀、髫年:女孩七岁 。
始龀、龆年:男孩八岁 。说明:根据生理状况,男孩八岁、女孩七岁换牙,脱去乳齿,长出恒牙,这时叫“龀”,“龆年”或“髫年” 。
6、9岁
九龄:为9岁 。
黄口:十岁以下 。
指数之年:儿童九岁 。
7、10岁
幼学:十岁 。因为古代文字无标点,人们就截取“幼学”二字作为十岁代称 。
外傅之年:儿童十岁 。
8、12岁
金钗之年:女孩十二岁 。
9、13岁
豆蔻:指女子十三岁 。豆蔻是十三四岁至十五六岁 。
舞勺之年:少年十三至十五岁 。
10、15岁
及笄:笄[jī],本来是指古代束发用的簪子 。古代女子一般到15岁以后,就把头发盘起来,并用簪子绾住,表示已经成年 。“及笄”即年满15岁的女子 。
舞象之年:少年十五至二十岁 。
成童:十五或十五稍上的年岁 。郑玄:“成童,十五以上” 。
11、16岁
二八:为16岁 。
破瓜、碧玉年华——女子十六岁 。古文人把瓜拆分为两个八字以纪年 。
12、20岁
加冠:指二十岁 。古时男子二十岁行加冠礼,表示已成年 。加冠:指男子二十岁
结发:束发,扎结头发,古人男20岁束发而冠,女子15岁束发而笄,表示成年 。男女成年的标志分别为“加冠”、“加笄” 。
弱冠:古人二十岁行冠礼,以示成年,但体犹未壮,故称“弱冠” 。指刚成年 。指二十岁 。
弱冠:古代男子20岁叫作“弱”,这时就要行“冠礼”,即戴上表示已成人的帽子 。“弱冠”即年满20岁的男子 。后世泛指男子二十左右的年纪 。弱冠是男子二十岁 。
桃李年华:女子二十岁 。
13、24岁
花信年华:女子二十四岁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及笄
古代女子及笄是多少岁?女子及笄是否就是成年了?古代女子及笄是多少岁?女子及笄是否就是成年了?古代女子及笄是15周岁,同时,及笄也可以视为古代女性成年的分水岭 。及笄后,女人可以结婚生子 。在古代,女性15岁出嫁,实际上是指古代女性成年的年龄 。
及笄表示女性已满15周岁 。同时,及笄也可以视为古代女性成年的分水岭 。及笄后,女人可以结婚生子 。“及笄”一词源于《礼记》 。及笄中的“姬”字是指女人的发簪 。及笄也可以理解为插发夹 。及笄的年份可以简单理解为女人可以插发夹打扮自己的年龄 。对于古代女性来说,及笄年是从少女到女人的转变 。女人过了及笄岁,家人就开始安排她的婚姻 。及笄相当于我们现代的十八岁,但及笄只是用来指女人的年龄,不是用来形容男人的 。
在古代,女性15岁出嫁,实际上是指古代女性成年的年龄 。古代不像现在,女性15岁成年,男性20岁 。其实这是有科学依据的,因为女性在十几岁的时候身体发育比男性快很多,无论是生理还是心理都比男性快,所以即使是现在,女性的结婚年龄也比男性小两岁 。
“及笄”年和“冠之年”是古代男女成年人的“大节日” 。从今年生日开始,是最适合青年男女的结婚年龄 。但成年女孩如果晚婚,必须在20岁时缴纳彩礼 。也就是说,女孩到了十五岁,可以随时嫁人,也可以随时送礼 。如果她在结婚的时候已经送过礼物了,就不需要再送了 。如果她还没有做,她必须送一份礼物,然后她才能被丈夫的家人以“亲吻和问候”的仪式接走 。没有送过礼物的女孩不能结婚 。女生和女朋友在一起久了,最晚二十岁 。不管结婚与否,都要送一份礼物,正式确认成年 。
古人的年龄有时不是用数字来表示的 。他们不用直接说某人的年龄或年龄,而是用一个与年龄相关的称谓 。如总角、下垂、豆蔻、弱冠等 。总角:八九岁到十三四岁的少年 。在古代,孩子们把头发分成左右两半,在头顶打成一个结,形状像两只角,所以叫“总角” 。贤者:三四岁至七岁(女)八岁(男)的儿童(贤者,古代儿童头顶自然下垂的短发) 。
古代女子及笄是几岁及笄,汉语词语 。又叫“既笄” 。指古代汉族女子满15周岁结发,用笄贯之,因称女子满15周岁为及笄 。也指已到了结婚的年龄,如“年已及笄” 。
《礼记·内则》“女子……十有五年而笄” 。“笄”,谓结发而用笄贯之,郑玄注:“谓应年许嫁者 。女子许嫁,笄而字之,其未许嫁,二十则笄 。”笄,发簪 。后因称女子年满十五为及笄 。表示已到出嫁的年岁 。
《仪礼·士昏礼》:女子许嫁,笄而醴之,称字 。
《旧唐书·后妃传下·女学士尚宫宋氏》:“﹝庭芬﹞生五女,皆聪惠……年未及笄,皆能属文 。”
明 汤显祖《牡丹亭.第一○出》:年已及笄,不得早成佳配 。
明 朱鼎 《玉镜台记·议婚》:“ 润玉 年已及笄,要觅一婿,斧柯之任,相属何如?”
明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论年纪虽则一十四岁,身材长成,倒象十六七岁及笄的模样 。
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十回:“鲁老先生有个令爱,年方及笄 。”
清 和邦额《夜谭随录·吴喆》:“女年甫及笄,有容色 。”
古语年龄
及笄仪式
总角:幼年的儿童,头发上绾成小髻髻 。《礼记·内则》“拂髻,总角 。”郑玄注:“总角,收发结之 。”又有“总角之宴,言笑晏晏 。”后来就称儿童的幼年时代为“总角” 。陶潜《荣木》诗序:“总角闻道,白首无成 。”这里的“白首”代称老年 。
垂髫:也指儿童幼年 。古时儿童未成年时,不戴帽子,头发下垂,所以“垂髫”代称儿童的幼年 。陶潜《桃花源记》:“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这里的“黄发”也代称老年 。
豆蔻:是指女孩的年龄段(十三四岁),文学作品中的豆蔻:诗文中常用以比喻少女 。为十三四岁的少女,一如豆蔻的含苞待放,这个比喻十分确切生动 。
及笄:古时称女子年在十五为“及笄”,也称“笄年” 。笄是簪子,及笄,就是到了可以插簪子的年龄了,《仪礼·土昏礼》:“女子许嫁,笄而醴之,称字 。”《礼记·内则》:“女子许嫁,……十有五年而笄 。”则又指出嫁的年龄 。《聊斋志异·胭脂》:“东昌卞氏,业牛医者,有女,小字胭脂,……以故及笄未字 。”蔡东藩 《清史演义》第一回:“老者便对布库里雍顺道:‘小女伯哩年将及笄,如蒙不弃,愿附姻好 。’”
束发:古代男孩成童时束发为髻,因用为指代成童:“余自束发读书轩中”(归有光《项脊轩志》) 。束发一般15岁左右,这时应该学会各种技艺 。《大戴礼记·保傅》:“束发而就大学,学大艺焉,履大节焉 。”
弱冠:古代汉族男子20岁行冠礼 。所以主以“弱冠”代称20岁,弱是年少,冠是戴成年人的帽子,还要举行大礼 。左思《咏友》诗:“弱冠弄柔翰,卓荦观群书 。”
及笄是多少岁及笄是指15岁 。及笄,又叫“既笄”,是指古代女子年龄满15周岁 。
古代汉族女子满15周岁便会开始结发,用笄来插住挽起的头发,故称为及笄 。及笄也指已到了结婚的年龄 。
笄:指的的女子头上的发簪 。古时女子十五岁时许配的,当年就束发戴上簪子;未许配的,二十岁时束发戴上簪子 。
古代女子满15岁结发,用笄贯之,因称女子满15岁为及笄 。也指已到了结婚的年龄,如“年已及笄” 。在现在应该是18-20岁的女子,到了法定结婚年龄的女子就叫做及笄之年!
古代女孩及笄究竟是多少岁古代女子满15周岁结发,用笄贯之,因称女子满15周岁为及笄 。
出处:语出《礼记·内则》“女子……十有五年而笄” 。“笄”,谓结发而用笄贯之 。
译文:古时女子十五岁时许配的,当年就束发戴上簪子;未许配的,二十岁时束发戴上簪子 。
古时称女子年在十五为“及笄”,也称“笄年” 。笄是簪子,及笄,就是到了可以插簪子的年龄了 。
扩展资料:
古代年龄称谓
汤饼:出生三天,邀亲友吃汤饼 。
初度:周岁 。
生小:幼年 。
总角:总,聚束;角,小髻,意为收发结之,即儿童的发髻向上分开的样子,俗称小丫角,因此称童年时代为「总角」 。
垂髫:指童年 。古时童子未冠,头发下垂,因而以“垂髫”代指童年 。
始龀:龀,儿童换牙,即脱去乳牙长出恒牙 。按生理常规,男孩八岁、女孩七岁时换牙,「始龀」便成了童年的代称 。
教数:9岁 。
外傅:10岁,出外就学 。
束发:束,捆,结之意 。古代男孩成童时束发为髻,因以「束发」为成童的代称,通常年十五岁始称成童 。
古代年岁的别称 。
舞勺:13岁 。
一般指15岁左右,这时应该学会各种技艺 。
及笄:指女子15岁 。
舞象:男十五岁~二十岁 。
是成童的代名词 。原本是古武舞名 。
待年:指女子成年待嫁,又称“待字” 。
语出《后汉书·曹皇后记》“小者待年于国” 。以后称女子待嫁的年岁为“待年” 。
弱冠:指男子20岁 。弱,弱小 。
【古代女子及笄是多少岁?女子及笄是否就是成年了 及笄】而立:指30岁 。
不惑:指40岁 。
强壮:指四十 。
艾:指50岁 。
花甲(耳顺):指60岁 。
古稀:指70岁 。
语出杜甫《曲江》诗:“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亦作“古希” 。
皓首:指老年,又称“白首” 。
耄耋:指八九十岁
黄发:指长寿老人 。
鲐背:指长寿老人 。
期颐:指百岁 。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年龄称谓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及笄
古代女孩及笄是几岁古代女孩及笄是十五岁,而有些朝代会在女孩年满十六岁时举办及笄礼,及笄礼多在女儿节当天进行,选择德高望重、品行较好的妇人为其簪发,另外举办及笄礼也有着向世人宣布,家中女儿可以议亲求娶的意思 。
古代女孩多少岁及笄
古代女孩年满十五周岁时就会及笄,其中笄有着发簪、簪子的意思,表示女孩在十五岁那年,就已经长大成人,可以佩戴发簪等饰品,也可以谈婚论嫁 。
一般及笄礼会女儿节当天举办,父母会邀请亲朋好友、品行较好的人参加,而且为女孩带上发簪等饰品的人,会选择品行端庄、举止优雅、德高望重的妇人 。
古代男子年满二十周岁时会举办冠礼,表示男子成年,可以婚娶,而且冠礼一般在男子生日当天或有重要意义的日子里进行 。另外男子在冠礼当天会由长辈表字,从而构成完整的姓名 。
关于古代女子及笄是多少岁和及笄的内容就分享到这儿!更多实用知识经验,尽在 www.hubeilong.com
- 常见砌体砌块及砖有哪些 砌块常见规格尺寸有哪些
- 哈弗大狗报价及图片2020款,哈弗大狗报价及图片旅行车排行榜
- 人台念什么,人台标准尺码
- 电动自行车电池哪个牌子好 知乎,电动自行车十大名牌排名及价格
- 京东平台入驻条件 京东入驻条件及费用表
- 4芯电缆型号规格及价格,4芯电缆直径是多少
- 鸿门宴原文及注释,鸿门宴原文多少字
- 中国古代勤学的故事,曾国藩勤学的故事
- 火眼睛星及火眼金睛的意思,火眼金睛的意思解释词语
- 伯牙鼓琴原文及翻译朗读,伯牙鼓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