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有哪些著名的理论 传播理论要素


传播学有哪些著名的理论?传播可以分为人内传播、人际传播、群体传播和大众传播,其中都有一些比较有意思的理论,也有些不是理论,但是比较有趣的实验 。人内传播(自我传播)自我互动理论:人是拥有自我的社会存在,人在在外界事物和他人作为认识对象的同时 。
也把自己作为认识对象 。在这个过程中,人能够认识自己,拥有自己的观念,与自己进行沟通或传播,并能够对自己采取行动,即「自我互动」 。「主我」和「客我」理论:人的自我是在作为意愿和行为的主体的「主我」和作为他人的社会评价和社会期待的「客我」的互动中形成的 。
个人信息处理的「基模理论」:我们之所以能够快速有效地认知、分析新事物或新信息,是我们大脑中有一种被称为「认知基模」的东西在起作用,它来自于我们过去相关的经验和知识 。详尽分析可能性理论 。
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理论,它认为每个人都会以两种不同方式处理信息,一种是详尽、严谨的思考和处理,称为沿「核心路径」处理信息;一种是简单、粗略地处理信息,称为沿着「边缘路径」 。人际传播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信息传播活动 。
没有什么成文的理论,但不能忽视,因为在大众传播中他们会发生巨大的作用,后面展开 。群体传播群体传播:群体规范对外部信息的作用:美国两位传播心理学家以美国中学生的课外团体——「童子军」为对象进行的实验 。
实验证明,成员的群体归属感意识越强,对于群体规范不相容的外部宣传也越能表现出较强抵制态度 。信息压力和趋同心理:一般人在通常情况下会认为多数人提供的信息,其正确性大于少数人;个人希望与群体中的多数意见保持一致 。
避免因孤立而遭受群体制裁 。这个在现实中有太多的例子,或者说每个人应该都能感觉到受这种机制的影响 。
集合行为:不同于一般的群体行为,集合行为指的是在结构性压力下,在触发性事件刺激下形成的非常态社会聚集 。例如地震、火灾之后的群众骚乱,处于某种原因的自发集会、游行、示威、种族冲突 。
流言下的抢购风潮等等 。光看这个定义,你应该就可以感觉出会有多么有意思、值得深思的理论 。
传播学有什么理论?影响传播理论的几种主体哲学
在当代,哲学思想对传播理论的影响通常是通过社会学为中介的,我们在评判一种社会理论时,总是在评判一种哲学思想 。为了叙述的便利,我们首先分析影响到社会理论的哲学思想,然后分析其相应的社会理论和文化观 。众所周知,主体哲学在西方哲学中更为典型和明确,在西方思想史上有其长久的历史背景 。自文艺复兴以后,绝大多数哲学流派都是以主体意识的第一性作为理论的起点 。在20世纪,从柏格森的直觉主义到解释理论,从精神分析到现象学,从存在主义到“法兰克福”学派,主体第一性的观念以各种体系表现出来:心灵、心理、直觉、精神、体验、理性观念、人道主义等等,它们都指代一个实体——主体,是主体赋予了人类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这种信念在现象学哲学、解释学哲学和“法兰克福”学派中得到了集中的体现,它们在社会——文化理论中有着广泛的影响,它们也通过社会——文化这个中介间接地影响到传播理论 。至今,我们在一些基本问题上的争论仍是这些方面的延伸 。
我们首先来看现象学,胡塞尔提出现象学的观念并发展了现象学的方法,现象学哲学有一套较为完整的认识论,以现象学为框架的社会学也多以此为根据发展了意向理论及价值理论 。现象学的基本任务是以直觉达到人类理性的深刻基础,这一任务的前提是直觉是一切知识的合理根源,一切在初始状态的直觉中呈现的事物将会完全地如其所呈现自身的那样被接受 。这个假设中,主体的理性被赋予了不可动摇的地位,直觉是我们接受事物的外在方式,最后还会有一先验的自我来保证直觉的可靠 。为了达到本质的直观,他提出了“现象学的还源”,简单地讲,这一命题包括了以下几个方面:
历史的加括弧:即把我们的各种信念(不论是经验的概括还是各种现实的信念)全部悬置起来,并不对它们作是非的判断 。2.存在的加括弧:放弃一切有关存在的判断,因为哲学的认识是对本质的认识,而对现实存在的判断则非本质,所以,对存在的判断也应中止 。3.先验的还原:这种还原使我们从此验的自我走向先验的纯粹自我,这是世界上一切意义被建立起来的基础 。胡塞尔晚期则将自我纯粹意识视为最终的绝对领域,即它的存在不需要任何实在为前提 。纯粹意识的地位确立后,即可以解释经验世界,如果人们在经验的世界找到共同之处,那么,这是因为他们在意向性上是一致的 。
正是这种主体哲学的框架和意向性理论,影响到后来的现象学社会学的发展,舍勒提出的价值哲学、舒茨的意义理论都与现象学有着密切联系 。现象学对现代微观社会学的影响也是多方面的,只要我们看一下戏剧理论(戈夫曼),本土方法理论(加芬克尔),交换理论(雷克斯)及冲突理论(霍克斯),无不带有意向性理论的影子,无论是日常的自我还是掩盖了意图的自我,都可以在现象学纯粹那里找到最后根源 。
舒茨的现象学社会学将胡塞尔的现象学观念扩大到社会领域,认为对社会活动的理解取决于主体间的一致,意义在于主体赋予对象的过程上,社会互动之所以可能,也是由于主体间的一致性 。和一些其他的微观社会学理论相似,现象社会学也是以个体为基本的考察单位,尽管这些理论以互动来解释社会系统,但它们几乎都忽视了社会制度对个体的制约 。从理论上讲,社会结构的形成总是离不开个体及集体的参与,但社会制度形成稳定状态后,它总是从语言到思想、从法律到伦理、从制度到信念各个方面来制约个体 。主体既参与了社会制度的形成,同时,又是社会制度的产物,个体的动机和行为往往是制度化的结果 。离开了社会结构和制度,很难解释一些行为和动机的原因,这也是微观社会学理论普遍的局限所在 。
一些其他的微观社会学理论如符号互动论等也都是以个体为根基来解释社会,个体往往成为不受社会制度制约的个体,微观理论的共性表现在它们几乎都在表述主体哲学的一些基本主张 。
解释学也存在着类似的理论 。解释的根基建立在个体的体验和理解之上,为了说明解释是普遍有效的,就要说明解释在主体间是一致的,为了说明主体间的一致还要找到更基础的东西 。当代的伽达默尔是用语言来解释主体间的一致,语言既是解释学的根基,也是对世界的体验,其核心观念是人类以语言的方式拥有世界 。用委婉的体验解释世界无疑要比现象学更少地依赖于主体,但体验的背后又隐含着原来的主体 。
解释学赋予了个体极大的心理自由,个人的体验成为分享共同意义的重要方式,特别是对解读精神性文本来讲,由于时间的差别,也由于解读者所处社会历史背景的条件,解读者不可能得到文本的原始意义,解读总是充满了个体的理解,因而文本的多样性和差异性在所难免,这种多样性和差异性也是合理的 。显然,在文本和读者的关系上,解释学以牺牲文本来迎合读者,其相对主义的结局不可避免 。
“法兰克福”学派发展了一套批判理论,批判理论旨在批判当代资本主义的社会制度和思想体系 。从认识论上看,批判理论主要对实证主义提出了批判 。批判理论的核心是人与自然的对立,精神与物质的对立 。批判理论认为当代资本主义矛盾可以从近代的启蒙找到根源,启蒙精神在改变自然时从认识理性中发展了极度的工具理性,科学技术也是工具理论的集中体现,当世界都变成可度量的对象时,人也变成了被奴役的对象 。在当代,启蒙精神变成一种操纵意识,这又是通过大众文化来实现的,大众文化造就了文化产品的单一化和标准化,文化工业代表了这种单一化和标准化 。简而言之,“文化工业”已成为当代一种新的社会控制形式 。
纵观以上几种哲学思想,无论他们看待世界的方式有多么不同,确定主体意识优于并高于所有一切,是他们哲学推论的前提 。正因为存在着主体意识与外在世界的对立,他们的结论几乎都包含了事实与价值的对立,世界与心灵的对立,以致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对立,在更极端的态度上往往以牺牲认识的理性法则来换取意识的自由 。我们在伽达默尔及“法兰克福”学派特别是胡塞尔那里,可以看到精神世界的无限膨胀,科学涉及到的物理世界往往被看成对意识自由是一个极大的妨碍,甚至对意识自由是有害的 。主体哲学很少考虑这样的问题:即主体——客体二元对立的框架中,主体的推论是否包含了局限和偏见的问题 。绝大多数的主体哲学将理性看成是自明的,客体就是呈现为主体推论的结果,这个假定预设了主体不会出现任何偏差 。而事实上无论在哪种意义上,这种假设都是不可能的,特别是近代科学的发展,越来越明确地认识到主体意识不可避免地会包含着局限 。思想史的发展能清楚地说明这一点,人类对世界的认识在未能把握其本质前,总是以主体的图式看待世界的,以人的特性解释世界注定会产生拟人化的过程,这个过程也不可避免地暗含了人类中心论的思想,主体哲学就是按这种推论极端发展的结果 。主体哲学是在人类中心论和拟人论的框架下来看待人与世界的,这样,对世界的认识总是折射出主体的意图和限度,世界的存在往往被看作人类中心的象征 。换言之,它没有实体性的地位,它的性质全靠主体意识的解释 。这种认识世界的方式不仅存在于西方古典哲学中,也存在于其他民族的哲学中 。当人类不能分离出单独的客体时,除了用人这个尺度解释外别无其他方式,这也不难理解为何主体哲学一直是哲学史中最有影响的理论 。
认识到人类中心论及主体意识的局限是近代科学理论的成果,这个开端就是哥白尼的天文学革命,在他的日心说中,太阳是宇宙的中心,地球自转并和其他行星围绕太阳公转 。与地心说相比,这是一幅全新的世界图像 。这里,不论是地球还是人类,都不具有特殊目的和意义,相反,他们(它们)只是宇宙系统的一部分,这种理论最早喻示了人类从中心到系统的变化 。
在以后达尔文的理论中,也提供了反对人类中心论的又一种理论 。按照其理论,人是生物连续进化的一个环节,人也像其他生物一样组成了一个系列 。这里,人不具有特殊的意义及目的,这种理论也排除了神学理论的创世说 。达尔文理论与哥白尼理论在反对人类中心论上是一致的 。这两种理论都说明了人既不是世界的创造者,也不是世界的目的 。此外,当代量子力学也提供了背离人类中心论的理论 。这里,主体哲学与人类中心论有着天然的联系,正因为它假定了人是世界的终极目的,因而,它无法解释真正的客观世界,也不可能建立真正意义上的科学理论,而科学理论总是呈现出反拟人化的结果 。
现代科学理论的发展过程越来越趋向将人视为无数系统中的一部分,人类既不是世界的创造者也不是世界的目的 。如果这样看待人类,人类中心论的思想是值得怀疑的,主体哲学的观念也是值得怀疑的 。
建立主、客体相协调的理论
就认识论来看,主体哲学代表了解释世界的一个方向 。除主体哲学以外,一些哲学家力图使主客体协调起来,这种努力在近代开始显示出积极的成果,超越主体哲学的有效途径在于恰当地说明主客体的关系 。对马克思来讲,解决主体与客体的关系问题首先是实践的问题,因为实践包含了将两者统一起来的可能,思维的观念只能在实践中加以验证:“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 。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亦即自己思维的此岸性 。关于离开实践的思维是否具有现实性的争论,是一个纯粹经院哲学的问题 。”①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与其他哲学的根本区别,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提到了实践对人与世界的双重作用:在实践中,自然成了人化的自然,人通过实践也在改变自身的特性,五官感觉的形成是以往全部世界历史的产物 。实践的观点说明,主、客体本性的确定是从对方的作用中获得的 。
在20世纪,思考主、客体的关系仍是思想界面临的主要议题,皮亚杰从自然科学的角度提出了认识的发生问题,再次涉及到主、客体的关系 。传统认识论大多在两种态度上摇摆:一种是经验主义,往往将认识看成信息来源于客体,主体只能受教于客体;另一方面,先验论和天赋论则认为主体一开始就有内部生成的结构,然后这些结构加诸于客体 。这两种理论涉及的都是在高度成熟阶段上的认识,而没有涉及认识的起源,认识的起源要比这两种理论设想复杂得多 。皮亚杰根据心理研究的成果,证明了认识既不起因于一个有自我意识的主体,也不是起因于一个业已形成的客体,而是起因于主、客体的中途,它同时包含着主体又包含着客体,这样,充分考虑到联系主、客体的中介就十分必要 。皮亚杰作了这样的设想:“如果从一开始就既不存在一个认识论意义上的主体,也不存在作为客体而存在的客体,又不存在固定不变的中介物,那么关于认识的头一个问题就将是关于这些中介物的建构问题:这些中介物从作为身体本身和外界事物之间的接触点开始,循着由外部和内部所给予的两个相互补充的方向发展,对主客体的任何妥当的详细说明正是依赖与中介物的这种双重的逐步建构 。”②
认识的过程事实上也就是一个建构过程,它从感知运动阶段经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到形式运算阶段,才能达到通常意义上的认识 。认识图式的发展是主客体之间的同化和顺应,相互协调的结果,经同化、顺应的平衡作用,使主体的认识图式逐步接近客体的结构 。
在建构的过程中,我们很难看到有一个本质不变的客体,也很难看到有一个本质不变的主体,顺应说明了主体会在对环境的适应中造成认识图式的改变;同化说明了主体对环境的过滤和改变,使之符合主体的认识图式 。建构就体现了相互制约、相互转化的过程,认识的过程就是从简单低级的结构向复杂高级的结构不断过渡,这也是一个永无终结的过程,客体意味着主体所能达到的极限 。
皮亚杰的理论建立在大量心理学及生物学的实验基础上,因而,它代表了解释认识形成及发展的科学解释方向 。它的要点仍是沟通主客体的中介,在中介的关系中说明主客体 。如果将这个中介与马克思的实践联系起来,它们的近似就在于从联系主客体的结构模式上解释主客体 。
除了皮亚杰发生认识论以外,语言哲学关于语言对世界的组织成形作用也作了出色的论述,这一理论涉及到的指称问题、真理问题、意义问题及言语行为对我们理解语言与认识、语言与主体及语言与社会有积极的启发作用 。
此外,值得提到的还有结构主义,结构主义建立在严格的理论法则之上,它以语言模式为出发点,突出强调了结构和系统的观念 。结构的观念表明了它对表层对象背后共时的关心;系统的观念表明了它试图通过关系的模式来解释对象,和语言哲学一样,它也是通过观众形态来说明主体的 。就此来看,以上几种有影响的哲学与主体哲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
当传播体系建立在主体哲学之上时,我们很难察觉主体哲学的局限,这种局限势必通过其社会学理论内化于传播理论之中 。毋宁说,主体哲学的蓝本和传播理论的摹本存在着一种对应关系,主体哲学对心灵的能动作用的强调会贯穿于传播理论中 。同样,它的局限(没有看到认识总是主、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也内涵在传播理论之中 。因而,借鉴科学的认识论建构主、客体的关系,使传播理论建立在可靠的哲学的社会学根基之上,是传播学界需要思考的问题 。
以上我们曾对主体哲学与微观社会学的关系作过分析,确实,微观社会学对主体的动机、行为、意义是主体间的互动曾作过详细分析 。然而,微观传播学理论几乎都没有考虑到既定的社会结构对主体动机和行为的作用和影响,没有考虑到社会结构与动机的辩证关系,因而无法说明动机和行为的真正动因,最终使陈述的理论趋于表层化 。显然,问题的真正源头在于如何看待行动和结构、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这是一个如何从社会学的角度理解主、客体的问题 。
目前,大家经常谈到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该理论的核心问题就是结构与主体的关系问题,与微观社会学理论不同的是结构化理论力图在更客观的立场使结构与主体协调起来 。
传统宏观社会学偏于社会结构和社会制度对个体的塑造上,而大多数微观社会学理论将注意力集中在个体和行动的意义的理解上,吉登斯提出了将两者协调的结构化理论 。结构化的核心旨在说明社会结构既是通过人类的行动建构起来,也是行动得以建构的条件和中介,即结构与主体存在着一种二重化的过程,结构并不是外在于主体的活动,而是通过主体的特定活动而构成;社会系统的结构性特征,既是其不断组织的实践的条件,又是这些实践的结果,结构不应简单看作对主体的外在制约,它既有制约性同时又赋予行动者以主动性 。这样,结构和主体存在着一种生产和再生产的方式,对结构和主体的妥当说明,需依靠对它们二重化关系的说明 。
鉴于目前传播理论更多地依靠微观社会学来维系,清醒地看到微观社会学的不足,并从社会学层面考虑结构与主体的协调关系也是传播学界不容忽视的问题 。
主客体的关系也涉及到如何看待文化,一个多世纪以来,文化研究一直是全球性关切的问题 。通常大家谈到有影响的几种理论大多集中在社会学和文化人类学两个领域 。
社会学中占主流地位的理论是价值论,其理论源头可以追溯到韦伯及狄尔泰,用价值解释文化的各种理论几乎都将文化视为对象满足主体需要的一种活动 。现象学、解释学、“法兰克福”学派及大多数实用主义理论都代表了这个方向 。它们的共性是:都给予了主体以至高无上的地位,无论是生命、体验、理解、自由或人与社会、精神与物质的对立,都要根据主体意识来评判,文化几乎没有自己的实体地位,文化的存在完全要看主体间的解释 。本来,用价值解释文化并不是没有说服力,问题在于对主体的极端信赖除了走向自我中心论以外别无选择,此外,价值论的解释还面临着文化相对主义的危险,事实上,这两个方面的危险也是价值论所无法克服的问题 。
大家都知道,人文科学的研究区别于自然科学除了对象不同外,还在于研究者适度的介入是可行的 。但研究者介入到什么程度则是价值论和解释学所无法回答的问题 。以此为框架,总是面临着解释过度的问题,而解释学通常也把解释的多元化视为合理的 。这样,在价值论和解释学的背后,我们看到的仍是主体哲学的主张 。
在“法兰克福”学派那里,主体与世界的对立变成为精神与“物化”的严重对立,工具理性的扩张必然在制度上、精神上对人进行新的操纵,文化的单一性及庸俗性不可避免 。所以,由于工具理性的极度扩张,人类未来的文明也是暗淡的 。
该学派的许多主张都建立在主、客体的对立上,为了维护主体的至上性,不得不排斥非主体的存在 。“法兰克福”由于把个体与社会看作完全都是对抗性关系,现代工业文明在“法兰克福”学派那里被看作是一种倒退,与之相关的是工业社会及科技进步造就的大众文化根本不具有以往精英文化的单纯和高贵 。“法兰克福”学派从主、客体的对立进而过渡到人与社会的对立,再过渡到文化的对立有其内在的必然性 。这样,我们除了看到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的对立外,我们根本看不到它们是如何协调在一起的 。
纵观以上几种有影响的文化理论,几乎都是从主体来解释文化,其结果要么是价值涵盖了一切,要么是文化存在着对立 。因而,超越主体哲学的局限就是一个关键的问题 。
大家知道,近几十年来,结构主义提出了一套与主体哲学截然不同的理论,包括其文化理论(主要集中在文化人类学),其核心是以语言模式来看待社会系统,进而解释主体在社会中的作用和地位 。从结构主义的影响来看,它提供的超越主体哲学的途径和方式是可行的 。
结构主义主要关心文化的共时性问题,莱维——斯特劳斯集中表述了结构主义的文化观,即文化不仅是共时的问题,也可以通过能指和所指的关系加以说明 。文化人类学家经常可以看到大量重复出现的文化形态,是什么决定了它会重复出现?如果人类没有普遍共同的心智,这一问题也就不可能产生,是各个文化外观形态的差异重要还是内在的共同模式重要,两种不同的选择会有不同的答案 。
按照这种方式来理解文化,各种文化现象就不难解释了 。无论文化人类学提供多么不同的文化差异,但共时态的文化是存在的,因为像亲族系统、婚姻系统、神话系统、图腾系统反复出现在不同民族的文化中,这恰好证明了各民族具有构造文化的共同能力 。它通过转换系统,成为我们可以看到的各种具体文化形式,而共时模式为这些形式找到了答案 。考察各种具体文化的差异不是人类学的任务,人类学要探讨决定文化现象的深层内容——人类共同的心智 。
共同的心智,在他那里也就是无意识问题,它不是与意识相对立的下意识或潜意识的概念,毋宁说它是人类先天的一种构造功能 。它普遍地存在于各民族中,因而是普遍的理智功能,正是它的存在,可以解释各种文化的普遍共时 。
结构主义的重要代表福柯在思想史领域提供了一种非主体解释思想的方式,福柯对思想史的分析集中在权力对知识的形成上,换言之,社会的知识型总是体现了权力的支配,主体正是在各种制度性场址的权力关系中生成的 。
如果主体总由其他因素所决定,那么,确定的主体是不存在的 。毋宁说主体总是由特定的知识型所决定,《词与物》表明了知识型如何决定着主体 。按着结构主义的解释,它会引出许多被忽视的结论:如果文化不存在着高低之分,发达和落后之分,那么,各种文化之间的比较只能得到现象的差异,追问这种差异是没有意义的,我们很想知道热衷于中西方文化比较的研究究竟能给我们带来什么?如果文化现象的差异只是表层问题,那么中西方文化在心智的创造上具有的共同性不更重要吗?难道它们不都是共同心智的结果吗?如果表层的背后确实存在着普遍的东西,揭示这些普遍性正是文化研究要回答的 。知识型理论也使我们看到了思想的另一个方面:我们认为许多不可动摇的观念其实是用某种占主导地位的信念所支配的,主体不仅无法意识到这一点,在大多数情况下反而在强化这种信念 。事实上,能超越既定知识型的人少之又少,我们通常表述的知识大多数情况下是某一社会占主导地位的知识而已 。
综上所述,建立主、客体协调的认识论是社会人文科学的可靠前提,它影响到在什么样的方式上看待社会理论和文化理论,客观的社会理论直接关系到传播理论的根基问题:个体既是社会制度的结果,又参与了社会制度的形成,这样,两者存在着密切的对应关系 。同样,非主体解释的文化理论旨在说明文化共时模式的存在,表层文化现象的对立和无序并不反映内在层次的共同模式,如果我们做深层分析,各种文化可以找到普遍的共性 。
结语
近50年来,人类的知识积累发生了惊人的变化,以往许多被认为是经典的理论和命题,现在被看作是有条件的和相对的,知识的不断综合和更新要求我们的思维与时代保持同步,特别是像传播学这种新型的综合性学科,如何使其理论建立在可靠的基础上,是不容回避的问题 。
近代科学反复证明了这样的事实:一门学科的成熟与否,在于其基础理论的成熟与否,而不在于其表象形态的丰富,这一道理同样适用于传播理论,相对于传播理论的应用理论来讲,其基础理论的研究就更为重要 。
【传播学有哪些著名的理论 传播理论要素】目前,传播学界对狭义的传播理论讨论较多,而对广义的传播理论讨论不多,这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对传播理论的深化理解 。如果我们仅仅讨论狭义的传播理论,我们只能得到一个相对封闭的解释体系 。问题在于对传播理论基本观念的讨论常常会将问题引向更基本的问题,例如,信息问题、语言符号问题、意义问题、传播的存在及目的等等 。对任何一个问题完整的回答都会涉及到人的问题,涉及到人对世界的理解,涉及到人与社会的关系,这些问题都属基础理论的范畴 。这样,借鉴基础理论的成果,无疑会强化传播理论的解释力,使狭义的传播理论更为健全 。
本文谈到的传播理论的创新和发展,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来论述的 。以上谈到的三个方面直接关系到我们建立什么样的传播理论 。主体哲学曾在哲学史上产生过长期影响,而现代科学的发展愈发证明了其内在的局限性,我们只有从主、客体相协调的途径上来看待主体意识时,我们才能更好理解主体意识,我们只有恰当地说明了主体,我们才能恰当地理解人与社会的关系,才能恰当地说明文化的本质特征 。这既是我们探讨广义传播理论的目的所在,也是我们探讨传播理论创新与发展的核心所在 。
注释:
①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6页 。
②皮亚杰:《发生认识论原理》,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21-22页 。
传播理论课程讲什么内容?《传播理论》是新闻学、传播学专业的学科基础课,是学习广告、公关等传播业务课的先修课 。本课程初步介绍了大众传播学的研究课题、研究方法及主要研究成果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员将了解传播技术、传播媒体与社会、个人之间的相互关系,更深入地思考大众媒体对个人、社会以及文化的影响,能够多角度地全面、理性地评价社会传播现象,为自觉、有效地进行新闻、广告、出版等传播活动打下比较扎实的理论基础 。
传播学16个效果理论是什么?传播学四大宏观效果理论包括:“议程设置”理论(agenda setting); 沉默的螺旋理论(spiral of silence); 培养理论(cultivation theory)以及知沟理论(knowledge-gap theory) 。
传播学又称传学、传意学等,是通过汇集各种观点和方法论来研究各种传播活动的学科,是研究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运行规律的科学 。
拉斯韦尔
拉斯韦尔是政治学家,美国科学院院士,曾任政治学协会主席、国际法协会主席、国际政治心理协会名誉主席 。
他对传播学的最大贡献是一篇篇幅不大但影响巨大的论文《社会传播的结构与功能》,此文可谓传播学的开山之作或奠基之作 。
勒温
心理学家,既是心理学中完形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也是社会心理学中团体动力学的创始人,而且由于率先将类似自然学科的试验方法应用于社会心理学,被誉为“实验社会心理学之父” 。
他对传播学的最大贡献是提出“把关人”理论 。
霍夫兰
他对于传播学的贡献在于一方面将心理实验的方法引入了传播领域,另一方面揭示了传播效果形成的条件性和复杂性,从而成为否定早期“子弹论”重要依据 。
“劝服法”改变“态度” 。霍夫兰是通过实验法测量态度改变的程度并以此验证传播效果的先驱者 。
拉扎斯菲尔德
社会学家,他以实证研究和应用研究著称的社会学家 。其贡献:其一,两级传播理论 。
第一步是从大众媒介到受众上的一小部分人,由于这些人在传播中表现活跃,被称为“意见领袖” 。
第二步再由这一小部分意见领袖,将媒介的信息扩散到广大的受众那里 。
什么是传播理论传播学理论有:
子弹理论:
早期大众传播学有“子弹论”,认为传播如同打枪,传播者一说话,接受者就会被语言的枪弹击中,传播效果就达到了 。后来,这个理论受到了否定,传播效果的产生被认为由传播者与受众在复杂的交互作用下形成 。
传播流:
“传播流”研究强调人际产播在大众传播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揭示了传播效果形成过程中的众多制约因素环节,对否定早期“魔弹论”的传播观起了重要作用,其代表学者是拉扎斯菲尔德,卡兹和罗杰斯等 。
有限效果论
其主要观点是:大众传播没有力量直接改变受传者对事物的态度,在人们作出某种决定之际,许多其他因素起着重要的作用,其中包括个人的政治、经济、文化、心理的既有倾向受传者对信息的需求和选择性接触机制,群体归属关系和群体规范,大众传播过程中的人际影响等等 。
议程设置功能
该理论认为大众传播往往不能决定人们对某一事件或意见的具体看法,但可以通过提供给信息和安排相关的议题来有效地左右人们关注哪些事实和意见及他们谈论的先后顺序 。
沉默的螺旋
如果一个人感觉到他的意见是少数的,他比较不会表达出来,因为害怕被多数的一方报复或孤立 。这一理论假设人们总是在判断什么是公众的观点,而且他们经常通过媒体来判断 。理论同时假设我们有一种与生俱来的对被孤立的恐惧,而且我们知道什么点可以导致我们被主流群体孤立 。
培养理论
大众传播媒介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受众的世界观 。
知沟理论
“由于社会经济地位高者通常能比社会经济地位低者更快地获得信息,因此,大众媒介传送的信息越多,这二者这间的知识鸿沟也就越有扩大的趋势 。”
第三人效果
它包括两个基本的假说:
①知觉假说:人们感到传媒内容对他人的影响大于对自己的影响 。
②行为假说:作为第三人认知的后果,人们可能采取某些相应的行动,以免他人受传媒内容影响后的行为影响到本人的权益和福利;人们可能支持对传媒内容有所限制,以防止传媒对他人的不良影响 。
从传播学角度分析该事件,“第三人效果”理论对这种因信息传播而引起“恐慌”的现象具有很强的解释力 。据“第三人效果”理论,受众倾向于认为传媒信息对其他人(第三人)的影响更大 。在此次碘盐危机中,受众首先考虑的不是自己家里缺不缺盐,而是预计其他人会因为碘盐恐慌而抢购 。因此,为了避免“后下手遭殃”的结,就必须“先下手为强” 。当群体不约而同形成这种共识时,“恐慌购买”就不可避免地爆发了 。
媒介霸权了论
媒介霸权理论是葛兰西在其著名的《狱中札记》中提出的一个理论,对大众文化和媒介研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葛兰西认为,一个社会制度的真正力量并不是统治阶级的暴力或其国家机器的强制性权力,而是被统治者对于统治者世界观的接受 。霸权的产生、再生产以及转换是市民社会意识形态国家机器作用的结果,这与国家暴力机器的强制性不同 。对于葛兰西来说,国家实施压制,而市民社会则行使霸权 。霸权在文化和意识形态方面运作时必须通过市民社会的各种机构,如教育、家庭、教会以及大众文化和大众传媒等社会机制来实施 。
传播学有哪些著名的理论《615新闻传播理论》百度网盘资源免费下载
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Er13vwHp_imv7xLu2Ocbqw

?pwd=fdnj 提取码: fdnj

关于传播理论和传播理论要素的内容就分享到这儿!更多实用知识经验,尽在 www.hubeilo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