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分民俗大赏 春分节气的习俗


春分是二十四节气的第四个,于每年公历的3月21日左右,春分的到来意味着进入了万物生长的春天,户外那沾满雪霜的树枝也随着春分的到来慢慢消融 。那么春分节气的习俗去哪看呢?今天小编整理了春分的相关资料,大家快随小编去看看春分民俗大赏吧 。
春分节气的习俗
立春蛋
据说,在春分这天,世界各地有数千万人会做“竖蛋”实验 。早在四千年前,中国就有在春分时节竖蛋的传统,人们为了庆祝春天的到来竖蛋以示春分 。这一传统逐渐流传,慢慢演变成一种为祈求好运的传统 。
春祭
二月春分,开始扫墓祭祖,也叫春祭 。民间扫墓前先要在祠堂举行隆重的祭祖仪式,杀猪、宰羊,请鼓手吹奏,由礼生念祭文,带引行三献礼 。春分扫墓开始时,首先扫祭开基祖和远祖坟墓,全族和全村都要出动,规模很大,队伍往往达几百甚至上千人 。开基祖和远祖墓扫完之后,然后分房扫祭各房祖先坟墓,最后各家扫祭家庭私墓 。
大部分客家地区春季祭祖扫墓,都从春分或更早一些时候开始,最迟清明要扫完 。各地有一种说法,谓清明后墓门就关闭,祖先英灵就受用不到了 。
吃春菜
吃春菜不是普遍的春分习俗,只是在中国岭南的一些地方,春分日还有吃春菜这一不成文的习俗 。其实春菜就是一种野苋菜,大家俗称为“春碧蒿” 。在春分日,人们不约而同的采春菜,在田野间寻觅,嫩绿的,细细棵,约有巴掌那样长短就是野苋菜了 。
【春分民俗大赏 春分节气的习俗】采回的春菜一般家里与鱼片“滚汤”,名曰“春汤” 。民间还有一则顺口溜对此记述:“春汤灌脏,洗涤肝肠;阖家老少,平安健康 。”一年之计在于春,在春分到来之际 。面对万物萌发,人们自然要祈求家宅安宁、身壮力健了 。
粘雀子嘴
春分这一天农民都按习俗放假,每家都要吃汤元,而且还要把不用包心的汤元十多个或二三十个煮好,用细竹叉扦着置于室外田边地坎,名曰粘雀子嘴,免得雀子来破坏庄稼 。
春分期间还是孩子们放风筝的好时候 。尤其是春分当天 。甚至大人们也参与 。风筝类别有王字风筝,鲢鱼风筝,眯蛾风筝,雷公虫风筝,月儿光风筝,其大者有两米高,小的也有二、三尺 。市场上有卖风筝的,多比较小,适宜于小孩子们玩耍,而大多数还是自己糊的,较大,放时还要相互竞争看哪个的放得高 。
春分民俗大赏
春分祭日
萧放说,二十四节气中,“四立”“二分”“二至”是相对重要的“大节气”,而春分又有着极为特殊的地位 。由于这个节气与农事关系密切,历来为人们所重视 。
从春分到清明,是一年之中气温攀升速度最快的时期 。春分过后,天气转暖,春雨增多,光照时间也越来越长,大地充满了勃勃生机 。俗话说“棒槌落地生根”,形容的就是春分时节农作物生长旺盛的状态 。农谚中也有“春风麦起身,一刻值千金”之说 。
万物生长靠太阳 。在农耕社会,人们对太阳有着强烈的依赖和崇拜,太阳寓意着能量、力量和旺盛的生命力,所以上古社会就有了“朝日夕月”的礼仪制度 。萧放解释说,“朝日夕月”的意思是,在春分祭太阳,在秋分祭月亮 。古人祭日一般在早上,因此叫做“朝日”;祭月在晚上,称为“夕月” 。祭祀时,一般用牲畜等祭品放在柴草上焚烧,让烟升入天空 。
从周代起,就有了在春分祭日的仪式 。山东荣成的成山头在古时被认为是日神所居之地 。据《史记》载,姜太公助周武王平商定天下后,曾在此修日主祠 。到了秦朝,秦始皇两次驾临成山头,在这里修建了“始皇庙”,设立了“日主祠”,祭拜日主 。后来,历代帝王都在都城设立了祭祀太阳的坛庙,明清两代帝王祭拜太阳的地方是现在位于北京东部的日坛 。
萧放介绍,在过去,日神和月神不是普通百姓可以随便祭拜的,祭祀大典只能由朝廷举办 。清代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记载:“春分祭日,秋分祭月,乃国之大典,士民不得擅祀 。”明清时期,朝日定在春分的卯刻,每逢甲、丙、戊、庚、壬年份,皇帝亲自祭祀,其余的年份由官员代祭 。祭日也是为了祈求一年有个好收成 。
春分这天,北方地区有吃太阳糕的习俗 。太阳糕在北京地区尤为多见,既是祭日的供品,又是应节食品,有“太阳高”的寓意 。太阳糕一般使用糯米加糖制成,上面印着象征太阳的三足金乌,吃太阳糕是表达对太阳的感恩 。
春社
古人农业技术不高,靠天吃饭,因而有了“春祈秋报”的传统,即在春天播种的时候,祈求神灵保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秋天收获的时候再报答神灵的恩赐 。因此,在春分和秋分两个时节,古人要做两次大型祭祀土地神的活动,这个祭祀活动叫“春社”和“秋社”,春社与秋社合称为“社日” 。清末民初著名易学家尚秉和称,社日“在中国历史上,可谓最古最普遍之佳节 。”现今各地遍存的土地庙即是社日祭社时的遗存 。
萧放告诉中青报·中青网采访人员,与中国诸多祭祀类传统节日一样,春社分为官社和民社 。官社庄重肃穆,礼仪繁缛,而民社则充满生活气息,成为邻里聚会娱乐的日子 。民社有各种娱乐活动,有敲社鼓、食社饭、饮社酒、观社戏等诸多习俗,这天,妇女和儿童也都会出门游玩 。春社是传统民间不可多得的热闹节日,“社会”一词即起源于民社时的聚会活动 。
唐诗中有诸多诗篇描述了民间春社时的场景 。“鹅湖山下稻粱肥,豚栅鸡栖半掩扉 。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描述的就是江西铅山鹅湖山春社时,家家酣醉的场面 。南宋著名诗人陆游也有《社日》《社饮》《社鼓》《社肉》等诸多与春社有关的诗篇 。
酿春酒
古时山西和浙江的人民有在春分酿酒拌醋的习俗 。萧放说,古人在春分酿醋和造酒,大概是取春分时“天地均平”的意境,均平意味着均衡,均衡才能调和,才能做出好酒好醋 。另外,春分时节,地气贯通,微生物开始活跃,也有利于酒和醋的制造 。浙江有县志记载,“春分造酒贮于瓮,过三伏糟粕自化,其色赤,味经久不坏,谓之春分酒” 。民谚也有“好酒知时节,春酿贵如金”的说法 。
杭州、绍兴、杭州一带都有古老的造酒传统 。明代著名戏曲作家高濂在《遵生八笺》中记录了一笔杭州旧俗:在梨花开时采花和米酿作成酒,叫做“梨花春” 。白居易任杭州刺史时所作的《杭州春望》一诗中也写道“青旗沽酒趁梨花”,作者原注:“其俗,酿酒趁梨花时熟,号为‘梨花春’ 。”
如今,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酿春酒”的文化传统也逐渐消失 。目前,我国仅浙江、山西一带还保留着在春分日酿酒的风俗习惯 。在山西陵川,春分这一天不仅酿酒,还要以酒祭祀先农,祈求五谷丰登 。
花朝节
与其他节气一样,春分也有三个物候:“一候玄鸟至;二候雷乃发声;三候始电 。”意思是说,春分时节燕子从南方飞回北方,下雨时天空开始打雷并发出闪电 。春分也有三番花信,“一候海棠,二候梨花,三候木兰” 。然而春分时节绽放的花却远不止这三种 。
万紫千红,繁花似锦 。百花盛开的时节自然也少不了关于花的节日 。萧放介绍说,春分前后有一个非常古老的节日,叫做“花朝节”,也叫“花神节”,俗称“百花生日” 。各地“花朝节”的具体时间不尽相同,有的在二月初二,有的在二月十二,还有的在二月十五 。
在古代,“花朝”与“中秋”具有同样重要的地位,有“花朝月夕”之说 。花朝节时有祭花神的仪式,相传花神住在花神庙,因此花朝节的庆祝仪式多在花神庙举行 。花神庙遍布全国,江南尤多 。
“花朝节”这一天,江南花农们一大早便会赶到庙里去祭拜花神,在神像前供奉糕点供品,祈愿祝福 。清人蔡云《咏花朝》诗云:“百花生日是良辰,未到花朝一半春 。万紫千红披锦绣,尚劳点缀贺花神”,描绘的正是旧时江南人过花神节的盛况 。南宋吴自牧《梦粱录》也记载了花朝节时市民争相涌出城外玩赏的热闹场景 。各地地方官员也要在这一天带着僚属到郊外和乡村抚慰农桑 。
杭州的“花朝节”通常在农历二月十五 。这一日,心灵手巧的女孩子们会拿着红布条穿梭于庭院中,给花木“挂红” 。清吴存楷《江乡节物诗》中有一首《挂红》写道:“惜花心事太殷勤,一色赤霞树底分 。寄语封姨莫孱愁,春红不是石榴群 。”花木挂红,既是祈愿花木繁茂,也是古代挂护花幡传统的遗存 。后来,花朝挂红之俗代代相传,越发多了吉祥富贵、喜庆热闹的气氛 。
在萧放看来,花朝节不仅是古人与大自然亲近的日子,更体现了古人的审美和情趣,是古人日常生活的美学表达 。因此,花朝节也是现代人应该传承的节令和习俗 。
挖野菜
春分时节,也是野菜生长茂盛的时期 。萧放说,自古以来,人们就有春分去野外挖野菜的习俗 。在宋代,挖野菜是全民性的风俗活动,连皇帝和皇后也会参加,因此花朝节也有“挑菜节”的别称 。在当时人的观念中,“挑”有“猜”和“挖”的意思 。据《武林旧事》记载,每年二月初二,南宋皇宫中都要举办“挑菜宴”,实际就是猜野菜名的游戏 。宫女太监备下一批木斛,在里面堆上湿土,将挖来的各种野菜一棵一棵插在其中,每斛插一棵 。再找来一批绸布,剪成长条,写上野菜名,卷起来,对应着压在插野菜的斛底 。参加挑菜宴的人很多,皇后、皇子、皇女、嫔妃、太监、高等宫女都有资格参加 。见着一种野菜,猜它的名字,之后抽出卷起的绸布条,与其上的野菜名比照,猜对了就会有赏赐 。
萧放说,将《武林旧事》中关于“挑菜宴”的记载与《宋会要辑稿》上“吴越王进贡”的记载相参看,则更为有趣 。《宋会要辑稿》记载,北宋太平兴国二年(977年)二月初二,“纳土归宋”的吴越国王钱俶进贡了“黄金挑菜器四,黄金错刀四,银挑菜器二十,银错刀二十” 。镶金嵌玉的刀便是用来挖野菜的,而挑菜器就是用来代替木斛的 。
春天挖野菜也是现代人一项特别的生活习俗 。春分时节,地里马兰头、荠菜、蒿菜、蒲公英、蕨菜等都冒出了芽,准备好了变成餐桌上一道时鲜小菜 。野菜的吃法极为简便,应着春日里清爽的口味,只需用精盐、麻油、白糖调制一下 。野菜多有清凉、解毒、败火的功效,很是适合阳气上升的春季食用 。
竖蛋
春分这一天,世界上不计其数的人都在做“竖蛋”的试验:拿一只新鲜鸡蛋,在桌子上慢慢将它竖起来,“春分到,蛋儿俏” 。这项起源于中国的古老游戏,现在已经在全世界流行 。萧放说,竖蛋游戏的依据,其实春分所蕴含的“均平”的天道 。
萧放认为,“均平”寓意着公正公平,因此春分是一个神圣的日子 。他告诉中青报·中青网采访人员,在春分这天,古人还会对度量衡工具进行校正,看看使用的秤、斗是否符合标准,做到童叟无欺 。
萧放认为,春分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中和之道,即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 。因此春分也是中国传统的“标准日”,其“公正”和“均平”的内涵,在现代社会仍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
结语:以上是小编整理的“春分节气的习俗,春分民俗大赏”内容,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