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开茶马古道的神秘面纱

今天分享一篇【揭开茶马古道的神秘面纱】希望大家喜欢 , 下面跟着小编一起阅读这一篇百科内容吧 , 看完之后记得点赞分享出去给朋友们看哦!【揭开茶马古道的神秘面纱】
揭开茶马古道的神秘面纱
古道传文明
千百年来 , 青藏高原和祖国内地之间就存在着一条汉藏交往的古老通道 , 它是目前世界上已知的地势最高最险的文明文化传播的古道 , 是一条完全用人和、马的脚力踩出的、用有血有肉的生命之躯铺就的古道 , 马帮们沿着这条坎坷崎岖的古老驿道 , 源源不断地为藏区驮去茶、糖、盐等生活必需品 , 从藏区换回马匹、牛羊和皮毛 , 专家们因此将这条汉藏古道称为“茶马古道” 。它是一个民族文化的大观园、民族迁徙的大走廊 , 是中华民族大团结的历史见证 。在这条绵延4000余公里的古道上 , 有西双版纳傣族的贝叶文化、有彝族祭坛上的火文化、有白族的本主文化、有纳西族的东巴文化、有藏族的雪域文化……各民族文化在这条古道上交汇、融合、发展 , 生生不息 。它又是一条中外文化交流的通道 , 在华夏文明和印度文明之间架设起一座桥梁 。茶马古道途经的横断山区、青藏高原 , 又是我国地理地貌最为复杂、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地区 , 有着极高的科学考察价值 。
据考证 , 在漫长的历史中 , 茶马古道形成了两条主要的线路 , 一条以现今云南西双版纳、思茅等产茶地为起点 , 向西北经今云南大理、丽江、迪庆到西藏昌都、林芝至拉萨 , 再经拉萨南下分别到缅甸、尼泊尔和印度 , 另一条则从现今的四川雅安出发 , 经泸定、康定、理塘、巴塘、昌都、拉萨等地 , 到达尼泊尔、印度 。
同“丝绸之路”一样 , 茶马古道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曾经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 但随着现代文明的涤荡 , 这条古道逐渐湮没于历史的尘埃之中 。近年来 , 滇、川、藏旅游业的蓬勃兴起 , 又唤起人们对这条古老文化文明传播通道的记忆 。
完整路线图
人们已很难窥见这条神秘古道的全貌 。茶马古道究竟如何走向?它究竟经过现今的哪些地方?在主干道之外又有些什么样的附线?……这一切都是那样的扑朔迷离 。
100多年前 , 滇西北这片天荒地老的高原曾有许许多多的法国籍、德国籍传教士不辞辛劳、历尽艰险到这里传教 , 足迹曾经踏遍整个滇西北高原 , 他们会不会留下关于茶马古道的一些记述?
某编辑习惯性地前往县图书馆查阅资料 。她意外地发现 , 不大的德钦县图书馆里竟藏有外文原著近千册 , 其中法文原著就有300多册 。当地学者告诉她 , 那些书原来都是茨中教堂的幸存物 , 所有的书都是当年的外籍传教士或探险家们带来的 , 还有一部分是那些传教士们回国著书立说后寄来的 。
编辑一本一本地翻阅 , 突然 , 在一本书的夹页里她翻到了一张地图 , 地图印制得十分清晰精美 。精通法文的编辑将地图上标注的法文地名一一翻译出来 , 茶马古道研究专家、云南省迪庆州政协副主席刘群激动了:这竟是一张通往“香格里拉”腹地的茶马古道完整路线图 。
地图印制于1875年法国巴黎出版的《地理社会》公报 。150多年前 , 一位名叫弗朗索瓦·巴达让的探险家闯入“香格里拉”游历 。他从印度进入滇西北高原 , 沿着崎岖险峻的茶马古道 , 先后踏访了巴东、白地、叶枝、茨菇、德钦、维西、中甸、贡山等地 , 记载下了详尽珍贵的考察回忆录 , 并绘制出漂亮的地图 。
这是一个十分重大的发现 , 它不仅是目前发现的惟一一张茶马古道的完整地图 , 对于茶马古道研究具有不可多得的史料价值 , 而且多年以来 , 中国社会科学院及云南社会科学院的研究人员一直根据民间传说有一种猜测:滇藏茶马古道有一条附线可以不经过西藏腹地而直接从云南走出去 。社会科学研究者们一直在苦苦寻找这条路的踪迹 , 但未见突破 。这张百多年前老地图的发现 , 强有力地佐证了研究人员们的猜测 。滇藏茶马古道附线自大理经六库过茨菇沿独龙江而不需要横穿西藏腹地便可直接进入印度 。
科考撩面纱
近日 , 来自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四川大学、云南大学、中山大学、西南民族大学、中国藏学研究中心等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 , 分别从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和四川雅安出发 , 分两路对举世瞩目的茶马古道进行考察 。据悉 , 这是我国首次对茶马古道进行综合科学考察 。
此次综合科学考察活动 , 集中了历史学、考古学、人类学、社会学、民俗学、语言学、地理学、地质学、动物学、植物学、经济学、旅游生态学等学科的众多专家学者 , 他们将揭开蒙在茶马古道上的神秘面纱 , 为滇、川、藏“大三角”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