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丹青:国人误解了鲁迅…( 二 )


鲁迅下笔 , 实在是讲快感的 , 他自己说他作文是被“挤”出来的 , 并非“文思泉涌” , 我只信一半 。
因这又是他藏在胡子底下的“戏话” , 几分认真 , 几分调笑 , 顺便刺刺煞有介事的文学家 。
而他所谓“匕首”之类 , 并不真要见血 , 不过刺着好玩 , 态度又常是温厚的 。
譬如《论他妈的》 , 语气把握得好极了 , 我们读着 , 自然明白他是在批判国民性的某一端 , 可是读到结尾 , 老先生另起一段 , 忽然这么写道:
但偶尔也有例外的用法:或表惊异 , 或表感服 。 我曾在家乡看见农民父子一同午饭 , 儿子指着一碗菜向他父亲说:“这不坏 , 妈的你尝尝看!”
父亲回答道:“我不要吃 。 妈的你吃去罢!”则简直已经醇化为现在时兴的“我的亲爱的”那种意思了 。
我猜老先生写到这里 , 一定得意极了 。
中国散文这样子到末尾一笔宕开 , 宕得这么恳切 , 又这么漂亮 , 真是还得看鲁迅 。
大家不要小看这结尾:
老先生看事情非常体贴 , 既犀利 , 又厚道 , 既是激烈的 , 又是清醒的 , 不会将自己的观点与态度推到极端 , 弄得像在发高烧 。
陈丹青:国人误解了鲁迅…
文章图片
一个愤怒的人同时很睿智 , 一个批判者同时心里在发笑 , 他的愤怒 , 他的批判 , 便是漂亮的文学 。
有这样浑身好玩的态度 , 鲁迅写文章便可尽管峭刻 , 然后套个好玩的题目 , 自己笑笑 ,
——他晓得自己的文章站得比别人高 , 晓得他自己站得比他的文章还要高——这样站得高 , 看得开 , 所以他游戏得起 。
所谓“嘻笑怒骂皆成文章” , 其实古今中外 , 没几个人可以做得到 。
文章的张力 , 是人格的张力;写作的维度 , 是人格的维度——激愤、同时好玩;深刻、然而精通游戏;挑衅、却随时自嘲 , 批判、忽而话又转回来……
鲁迅作文 , 就是这样地在玩自己人格的维度与张力 。
他会忽而淳厚沉郁 , 如他的回忆文字;忽而辛辣调皮 , 如中年以后的杂文;忽而平实郑重 , 如涉学问或翻译;忽而苍老精辟 , 如《故事新编》;忽而温润出神 , 如《朝花夕拾》 。
以上那些反差极大的品质 , 会出人意料地糅杂在一起 , 难分难解 。
他如此看破一切后 ,
惟一的反应就是放声大笑
当鲁迅闷在上海独自玩耍时 , 本雅明、萨特、巴特尔、德里达等等 , 都还是小青年或高中生 。
他凭自己的笔力与洞察力 , 单独一人、大胆地、自说自话地 , 异常敏锐而前卫地 , 触及了二战以后现代写作的种种问题与方式 。
桑塔格的所谓“修辞策略”、所谓“短文的复合体” , 这些后现代写作特质在鲁迅晚期杂文中 , 早已无所不在 。
而鲁迅大气 , 根本不在乎这类花招 , 不给出说法 , 只管自己玩 。 即便他得知后来种种西洋理论新说法 , 他仍然会做他自己 。
他要是活在今天这个被统称为后现代文化的时期 , 他也仍然清楚自己相信什么 , 怀疑什么 , 他会是后现代文化研究极度清醒的认识者与批判者 。
鲁迅先生还有另一层迷人的底色 , 就是他一早便提醒我们的话 。 他说:他内心从来是绝望的、黑暗的、有毒的 。
好玩 , 然而绝望 , 绝望 , 然而好玩 , 这是一对高贵的、不可或缺的品质 。
这就是鲁迅为什么至今远远高于他的五四同志们 , 为什么至今没有人能够掩盖他 , 企及他 , 超越他 。
陈丹青:国人误解了鲁迅…
文章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