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曹植被称为建安之杰曹植(192—232),字子建,曹丕之弟 。他是建安时期最负盛名的作家,《诗品》称为“建安之杰” 。
http://tieba.baidu.com/f?kz=74525433
百度文库里说得非常详细
曹植为何能成为建安之杰1、曹植是三国时期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 。其代表作有《洛神赋》、《白马篇》《七哀诗》等 。后人因其文学上的造诣而将他与曹操、曹丕合称为“三曹” 。
2、其诗以笔力雄健和词采画眉见长,留有集三十卷,已佚,今存《曹子建集》为宋人所编 。曹植的散文同样也具有“情兼雅怨,体被文质”的特色,加上其品种的丰富多样,使他在这方面也取得了卓越的成就 。南朝宋文学家谢灵运有“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的评价 。《诗品》的作者钟嵘亦赞曹植“骨气奇高,词彩华茂,情兼雅怨,体被文质,粲溢今古,卓尔不群 。” 王士祯尝论汉魏以来二千年间诗家堪称“仙才”者,曹植、李白、苏轼三人耳 。
"建安之杰"与"七子之冠冕"分别指谁
文章插图
“建安之杰”指三国时期诗人曹植 。“七子之冠冕”指的是东汉末年文学家王粲 。“建安之杰”出自魏晋南北朝钟嵘《诗品》:“故知陈思为建安之杰,公干、仲宣为辅 。”意思是:所以知道陈思王曹植是建安文学的俊杰,刘桢、王粲是辅佐 。“七子之冠冕”出自魏晋南北朝刘勰《文心雕龙·才略》:“仲宣溢才,捷而能密,文多兼善,辞少瑕累,摘其诗赋,则七子之冠冕乎!”意思是:王粲的文学才华横溢,文思敏捷,细密周到,兼善多种文体,文辞很少有毛病,选出他诗赋的代表作来看,那是“建安七子”中的首位了吧!扩展资料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 。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 。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曾为陈王,去世后谥号“思”,因此又称陈思王 。后人因他文学上的造诣而将他与曹操、曹丕合称为“三曹”,南朝宋文学家谢灵运更有“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的评价 。王士祯尝论汉魏以来二千年间诗家堪称“仙才”者,曹植、李白、苏轼三人耳 。文艺著作曹植的创作以220年(建安二十五年)为界,分前后两期 。前期诗歌主要是歌唱他的理想和抱负,洋溢着乐观、浪漫的情调,对前途充满信心;后期的诗歌则主要表达由理想和现实的矛盾所激起的悲愤 。他的诗歌,既体现了《诗经》“哀而不伤”的庄雅,又蕴含着《楚辞》窈窕深邃的奇谲;既继承了汉乐府反应现实的笔力,又保留了《古诗十九首》温丽悲远的情调 。曹植的诗又有自己鲜明独特的风格,完成了乐府民歌向文人诗的转变 。曹植的作品收录在《曹子建集》中 。《曹子建集》共10卷,收录了曹植的诗文辞赋 。其中收录较完整的诗歌有80余首,一半以上为乐府诗体 。其代表作有《七哀诗》、《白马篇》、《赠白马王彪》、《门有万里客》等 。其中《洛神赋》写洛川女神的仙姿美态,是文苑奇葩 。王粲(177-217),字仲宣,山阳郡高平(今山东微山)人 。东汉末年著名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初仕刘表,后归曹操 。文学成就在文学上,王粲与孔融、徐干、陈琳、阮瑀、应玚、刘桢并称“建安七子” 。而王粲不仅名列七子,而且是其中成就较大的一个,与曹植并称“曹王” 。同时,由于王粲的特殊经历和贡献,也使他成了中国古代幕府中的一名佼佼者 。王粲赋今存20多篇,篇帙短小,大多为骚体 。最为人传诵的是作于客居荆州时期的《登楼赋》 。王粲于建安十三年归顺曹操,在此之前的作品或纪汉末战乱,或写其流落荆州时的羁旅之情和壮志难酬的感慨,如《七哀诗》;归顺曹操后,主要是随曹操出征的感受,这些诗再现了汉末战乱的田园荒芜和满目疮痍,也歌颂了曹操的英明神武,同时也表达了自己追随曹操为过效力的意愿 。同他的仕途遭遇相一致,王粲的文学活动,大体上也可以划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划分的界线就是建安十三年的归附曹操 。前期他主要在荆州过着流寓生活,亲历过战乱灾祸,又长期得不到施展抱负的机会,忧国忧民之情与怀才不遇之愤纠结在一道,使他的文学作品笼罩着一层悲凄愤悱的情调 。后期他在曹操幕中,一方面受到北方广大地区已经实现统一的形势的鼓舞,一方面也因担任重要官职而激发起建功立业的信心,所以他的创作基调又转变为激奋昂扬 。如分别写于曹操西征关右和东征孙权的《从军诗》五首,便对曹军的征伐作了热烈歌颂,同时也表达了作者从军征战、建功立业的激昂情绪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建安之杰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七子之冠冕
建安三杰和建安七子分别是谁?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 。是建安七子
史上还有第二种说法,其七子是廖富轩 陈康华 柯贵奇 蔡小俊 杨家仲 帅永星 李松津,这是当时第二种说法,《史记》便有记载 。
至于建安三杰应该就是曹氏三父子吧 曹操 曹植 曹丕
建安之杰,太康之英,元嘉之雄,分别指( )( )( )建安之杰 - 曹植
太康之英 - 陆机
元嘉之雄 - 谢灵运
建安之杰是谁?为什么?
文章插图
在中国文学史上,“建安之杰”指三国时期诗人曹植,建安时代在中国文学史上,特别是在文人诗的传统里,是一个很突出、很辉煌的时代 。而曹植是建安时代最杰出、最具有代表性和对后世影响最大的一位作家 。他在文学上的成就,不论是诗、赋还是骈文,都超出了同时代的其他人 。曹植三国时期曹魏诗人、文学家,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 。他是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曾为陈王,去世后谥号“思”,因此又称陈思王 。后人因他文学上的造诣而将他与曹操、曹丕合称为“三曹” 。扩展资料:诗歌是曹植文学活动的主要领域 。前期与后期内容上有很大的差异 。前期诗歌可分为两大类:一类表现他贵族王子的优游生活,一类则反映他“生乎乱、长乎军”的时代感受 。后期诗歌,主要抒发他在压制之下时而愤慨时而哀怨的心情,表现他不甘被弃置,希冀用世立功的愿望 。今存曹植比较完整的诗歌有80余首 。曹植在诗歌艺术上有很多创新发展 。特别是在五言诗的创作上贡献尤大 。首先,汉乐府古辞多以叙事为主,至《古诗十九首》,抒情成分才在作品中占重要地位 。
建安时期,人称"才高八斗"的作家是谁?南史·谢灵运传》:“天下才共一石,曹子建独得八斗,我得一斗,自古及今共用一斗 。”
曹子建,乃曹植也 。一石等同于十斗 。八都用于形容人的才能,如才高八斗 。
建安文坛的领袖人物,其最富盛名的作品汉末建安时期,文坛上涌现了大量作家,打破了东汉末年诗坛上的沉闷局面,第一次掀起了文人诗歌的高潮 。由于他们都共同经历了汉末离乱的痛苦生活,所以能自觉继承汉乐府民歌的优秀传统,在诗中通过叙述丧乱及感叹身世,吐露建功立业的抱负,具有慷慨悲凉、明朗刚健的独特风格 。人们把这一时期的文学称为“建安文学” 。
“三曹”即汉、魏间诗人曹操与其子曹丕、曹植的合称 。他们政治地位显赫,文学成就很高,成为当时文坛领袖,是集中体现“建安风骨”特点的代表作家 。
曹操初封魏王,是汉末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 。在当时阶级矛盾尖锐的形势下,他“挟天子以令诸侯”,先后削平割据势力,统一了北方,是一个很有胆识的统治者 。他“外定武功,内兴文学”,在长期的戎马生涯中写下了大量的诗文,是建安文学新局面的开创者 。他的诗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精神,如“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等诗句,被誉为“汉末实录,为后世所叹唱”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昂扬地表现了老当益壮,奋斗不息的精神,至今传诵不绝 。他的诗苍劲雄浑,开一代诗风,鲜明地体现了“ 建安风骨”的特色 。
曹丕即魏文帝,曹操次子 。他博闻强记,下笔成章,但他文学创作所反映的内容远不及曹操丰富、深刻 。他的诗多写男女恋情和游子思归的离愁别恨,缠绵悱恻,深切动人 。在语言与表现方法上吸取了乐府的许多长处 。《燕歌行》是他的代表作,是现存最早的完整的七言诗 。
曹植,是曹操第三子,是建安时期最负盛名的作家,古人称为“建安之杰” 。他的一生以曹丕称帝分为前后两期 。前期深受曹操宠爱和赏识 。后期由于受到曹丕的猜忌和迫害,抑郁不得志,终于在愤懑和苦闷中死去 。他的诗“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表达了对这种迫害的控诉 。曹植的诗脱胎于乐府民歌,但致力于对语言的加工和提炼,提高了诗歌创作的艺术技巧,对后世文学特别是五言诗的发展,有较大影响 。他的《洛神赋》最为历代传诵
建安之杰之誉的诗人是曹植--建安之杰
曹植(192—232),字子建,曹丕之弟 。他是建安时期最负盛名的作家,《诗品》称为“建安之杰” 。现在流传下来的作品也最多,诗有八十多首,辞赋、散文完整的与残缺不全的共四十余篇 。从这些作品来看,其成就的确在建安时期一般作家之上 。
曹植的一生以曹丕称帝为界,明显地分为前后两期 。前期他以才华深得曹操的赏识与宠爱,几乎被立为太子,志满意得;后期曹丕父子做了皇帝,由于前期有争为太子一段经历,对他深怀猜忌,横加压抑与迫害,他虽然仍不失王侯的地位,却“抑郁不得志”,终于在愤懑与苦闷中死去 。这种生活遭遇,对他的创作有着深刻的影响 。
曹植前期也是在相对安定的环境中过着贵公子生活,但颇有功名事业心 。他一生所热烈追求的是“戮力上国,流惠下民,建永世之业,流金石之功”(《与杨德祖书》) 。当曹操奠定了天下三分的局面时,他的政治雄心便是西灭“违命之蜀”,东灭“不臣之吴”,“混同宇内,以致太和”(《求自试表》) 。他的诗歌的主要内容之一,便是表现这种雄心壮志 。《薤露篇》说:“愿得展功勤,输力于明君 。怀此王佐才,慷慨独不群” 。在《假但篇》里,诗人自比为鸿鹄,把“势利惟是谋”的小人比为“不知江海流”的假但和“安识鸿鹄游”的燕雀 。这些都表现了他追求理想和颖脱不群的性格 。但由于诗人前后期生活境遇的不同,表现这方面内容的作品,其情调、风貌也有显著的差异 。前期以《白马篇》为代表,它塑造了一个武艺高强、渴望卫国立功甚至不惜壮烈牺牲的爱国壮士的形象,充满豪壮的乐观的精神:“羽檄从北来,厉马登高堤 。长驱蹈匈奴,左顾凌鲜卑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后期以《杂诗》为代表,更多地表现了壮志不得施展的愤激不平之情 。如《杂诗》其五:
仆夫早严驾,吾行将远游 。远游欲何之?吴国为我仇 。将骋万里途,东路安足由?江介多悲风,淮泗驰急流 。愿欲一轻济,惜哉无方舟!闲居非吾志,甘心赴国忧 。
曹植后期备受迫害和压抑 。《世说新语》载一个故事说,曹丕曾命他七步中为诗,不成则将行da法 。他作诗道:“煮豆持作羹,漉豉以为汁,萁在釜下然,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这个传说很能表现他当时的处境 。他的后期诗歌也主要是表现这种处境和心情 。
作于黄初四年的《赠白马王彪》是诗人后期的一篇重要作品 。当时诗人和白马王曹彪、任城王曹彰都去京师朝会,任城王到京后不明不白地死去,诗人与白马王回返封地时,又为有司所阻,不能同行,于是诗人“愤而成篇”,写下了这首赠诗 。全诗共分七章,表现了丰富的复杂的感情 。诗中如“鸱号鸣衡轭,豺狼当路衢,苍蝇间白黑,谗巧令亲疏”,痛斥了迫使他们分行的有司;“奈何念同生,一往形不归 。孤魂翔故域,灵柩寄京师”,表现了对任城王暴亡的深沉悼念;“变故在斯须,百年谁能持”,也吐露了诗人在岌岌可危的处境中惴惴不安的心境 。这首诗虽然只是抒发诗人的主观感情,客观上却深刻地暴露了统治阶级内部萁豆相煎的残酷,是有深刻的思想意义的 。这首诗的抒情艺术水平也很高 。诗人把复杂的感情,通过章章蝉联的轳辘体的形式,一步步抒发出来,极有层次 。另外,诗人的感情虽然十分悲愤激切,却不是一味的直接倾诉,往往通过叙事、写景,或通过哀悼、劝勉等方式宕开去写,这就把感情表现得沈著从容,丰富深厚 。
此外,他的《吁嗟篇》以转蓬为喻形象地描写了他“十一年中而三徒都”的生活处境和痛苦心情 。《野田黄雀行》则表现了他对迫害的愤怒和反抗:
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 。利剑不在掌,结交何须多 。不见篱间雀,见鹞自投罗 。罗家得雀喜,少年见雀悲;拔剑捎罗网,黄雀得飞飞;飞飞摩苍天,来下谢少年 。
诗人以罗家喻迫害者,以雀喻受害者,塑造了一个解救受难者的侠义少年的形象,寄寓了作者的理想和反抗情绪 。曹丕即位就积极翦除曹植的羽翼,杀死了他的好友丁仪、丁异等,可见这样的诗是有现实背景的 。
曹植前期的诗歌主要是表现他的壮志,很少反映社会现实,只有《送应氏》第一首因送友人而连带写到友人所居的洛阳的残破 。后期由于自己生活的不幸,逐渐能体会到一些下层人民的痛苦,才写出了个别反映人民疾苦的诗篇 。如《泰山梁甫行》给我们描绘了一幅当时边海人民贫困生活的画面:
八方各异气,千里殊风雨 。剧哉边海民,寄身于草野 。妻子象禽兽,行止依林阻 。柴门何萧条,狐兔翔我宇 。
《杂诗》第二首则表现了对从戎的“客子”的同情 。
曹植还写了不少情诗,如《七哀》、《美女篇》等 。这些诗与表现壮志的诗风格明显不同 ,感情哀婉缠绵,与汉末古诗中的抒情诗极相近 。《七哀》一首情调尤肖《古诗十九首》 。这些诗中有一些可能寄托了诗人君臣不偶和怀才不遇的感情 。
《诗品》说曹植的诗“骨气奇高,词采华茂”,很能概括曹植诗歌的艺术风格 。曹植一生热中功名,追求理想,遭遇挫折后,壮志不衰,转多愤激之情,所以诗歌内容充满追求与反抗,富有气势和力量,这就形成了“骨气奇高”的一面 。
在建安诗人中,曹植要算是最讲究艺术表现的 。他的诗歌虽然也脱胎于汉乐府,但同时吸收了汉末文人古诗的成就,并努力在艺术上加以创造和发展 。建安诗歌从乐府出来逐渐文人化,到了曹植手里就具有明显的文人诗的面目了 。如《美女篇》模仿汉乐府《陌上桑》,但描写的细致和词藻的华丽,与《陌上桑》迥异其趣,正表现了这种倾向 。曹植的这种努力造成了他的“词采华茂”的一面 。他的诗善用比喻,不只多而贴切,并且常常以全篇为比,如以少年救雀喻解救受难者,以转蓬飘荡喻流徒生活,以女无所归喻怀才不遇等 。他的诗又注意对偶、炼字和声色 。如:“明月澄清景,列宿正参差 。秋兰波长坂,朱华冒绿池 。潜鱼跃清波,好鸟鸣高枝”,一连三联对偶,后两联尤为工整 。“被”字,“冒”字见出作者选词用字的匠心 。他有些诗句已暗合律诗的平仄,富于音乐性 。此外曹植的诗还工于起调,善为警句,如“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惊风飘白日,光景驰西流”,它们或在篇首,或在篇中,都使全诗增色 。曹植这方面的成就提高了诗歌的艺术性,但也开了雕琢词藻的风气 。
曹植的辞赋也都是抒情小赋 。《洛神赋》是他赋中的名作 。这篇赋接受了《神女赋》的影响 。它熔铸神话题材,通过梦幻境界,描写一个人神恋爱的悲剧 。赋中先用大量篇幅描写洛神宓妃的容貌、姿态和装束,然后写到诗人的爱慕之情和洛神的感动:“于是洛灵感焉,徒倚旁徨,神光离合,乍阴乍阳 。竦轻躯以鹤立,若将飞而未翔 。践椒涂之郁烈,步蘅薄而流芳 。超长吟以永慕兮,声哀厉而弥长 。”通过这些动作的描绘把洛神多情的性格也刻划得十分突出 。最后写到由于“人神之道殊”,洛神含恨赠当而去,和诗人失意追恋的心情,有浓厚的悲剧气氛 。这篇赋想象丰富,描写细腻,词采流丽,抒情意味和神话色采很浓,艺术的魅力很大 。
在曹植的文章中,《与吴季重书》和《与杨德祖书》是两篇有名的散文书札 。后一篇直抒怀抱,讥弹时人,文笔锋利简洁,也很能表现他自视甚高的性格 。另外,他的《求自试表》、《求通亲亲表》是两篇骈俪成分极重的文章 。但它们都有一定的内容,而在形式上,对偶排比句也往往是三、四、五、六言相间,并且不排斥散句,所以错落有致,工整而不萎弱,与后来许多形式主义的骈文有很大不同 。特别是前一篇,诗人的急切用世之心,洋溢在字里行间 。
建安文学在我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一个时期的文学能形成一种传统而被接受下来是不多的 。锺嵘在反对晋以后的形式主义诗风时,曾慨叹“建安风力尽矣”!初唐诗人陈子昂在进行诗歌革新时,也高举“汉魏风骨”的旗帜,这说明“建安风骨”的传统对后世文学的影响是相当深远的!
求关于历史、文学的选择题《中国古代文学史》复习题——单项选择题及答案
《中国古代文学史》复习题——单项选择题
1. 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 。
A.《山海经》B.《乐府诗集》
C.《楚辞》D.《诗经》
2.《诗经》被称为“经”是在() 。
A.先秦B.秦代
C.汉代D.南北朝
3.《诗经》全书共有() 。
A.100篇B.105篇
C.300篇D.305篇
4.最早提出“孔子删诗说”的是() 。
A.孟子B.荀子
C.司马迁D.班固
5.《诗经》在当时被划分为“风、雅、颂”,其划分的主要标准是() 。
A.地域B.社会作用
C.音乐D.内容
6.《诗经》用作宗庙祭祀舞曲的是() 。
A.国风B.小雅
C.大雅D.颂
7.“风、雅、颂”是《诗经》的() 。
A.分类B.表现手法
C.思想内容D.特征
8.汉代“四家诗”指() 。
A.齐鲁郑毛B.齐鲁韩毛
C.齐郑韩毛D.齐鲁韩郑
9.我们今天所看到的通行的《诗经》属于() 。
A.齐诗B.鲁诗
C.韩诗D.毛诗
10.《诗经》最基本的句式是() 。
A.四言B.五言
C.杂言D.七言
11.《诗经》中写男青年对河边采集荇菜的一位女子的相思,想象着和她相爱的诗篇是() 。
A.《召南·摽有梅》B.《郑风·褰裳》
C.《周南·关睢》D.《邶风·静女》
12.《诗经》中描绘了一个美丽清泠、朦胧迷茫的抒情境界,刻画诗人徘徊追思的形象,借助景物和意象含蓄委婉地表达相思和追怀之情的诗篇是() 。
A.《邶风·静女》B.《周南·关睢》
C.《陈风·月出》D.《秦风·蒹葭》
13.《七月》是一首() 。
A.表现周人政治生活的诗歌B.农事诗
C.反映婚姻问题的诗歌D.反映上层社会生活的诗歌
14.汉代儒学家中为“毛诗”作笺的是() 。
A.毛苌B.毛亨
C.郑玄D.班固
15.《论语》是一部() 。
A.纪传体史书B.长篇论文
C.杂记D.语录体著作
16.道家学派开创者是() 。
A.孔子B.孟子
C.老子D.庄子
17.《庄子》今存() 。
A.2O篇B.30篇
C.33篇D.52篇
18.先秦最后一位儒学大师是() 。
A.孟子B.子夏
C.颜渊D.荀子
19.《劝学》的作者是() 。
A.孔子B.孟子
C.韩非D.荀子
20.我国古代第一部历史散文集是() 。
A.《尚书》B.《逸周书》
C.《论语》D.《春秋》
21.《左传》全称() 。
A.《春秋左氏传》B.《左氏春秋》
C.《春秋内传》D.《春秋外传》
22.《左传》是() 。
A.一部国别体史书B.一部纪传体史书
C.一部纪事本末体史书D.一部编年体史书
23.《国语》是() 。
A.一部国别体史书B.一部编年体史书
C.一部纪传体史书D.一部纪事本末体史书
24.被称为《春秋外传》的是() 。
A.《左传》B.《国语》
C.《战国策》D.《尚书》
25.我国第一部国别体史书是() 。
A.《尚书》B.《左传》
C.《国语》D.《战国策》
26.《国语》() 。
A.以记言为主B.以记事为主
C.以记人为主D.以志怪为主
27.记录先秦纵横家言论和谋略的一部书是() 。
A.《春秋》B.《左传》
C.《国语》D.《战国策》
28.《战国策》的编订者是() 。
A.孔子B.刘向
C.班固D.司马迁
29.《九歌》共() 。
A.9篇B.l0篇C.l1篇D.l2篇
30.《九章》共() 。
A.9篇B.l0篇C.l1篇D.l2篇
31.战国中后期,屈原根据民间祭祀歌所加工而成的作品是() 。
A.《九章》B.《九歌》C.《天问》D.《招魂》
32.一口气提出170多个问题的屈原的长诗是() 。
A.《离骚》B.《天问》C.《九歌》D.《招魂》
33.屈原之后最有成就的楚辞作家是() 。
A.唐勒B.景差C.宋玉D.淮南小山
34.《九辩》的作者是() 。
A.屈原B.宋玉C.唐勒D.班固
35.把《楚辞》编定成书的人是() 。
A.孔子B.司马迁C.班固D.刘向
36.“赋”作为一种文体,最早见于() 。
A.荀子的文章B.屈原的文章
C.宋玉的文章D.贾谊的文章
37.《七发》的作者是() 。
A.王褒B.东方朔
C.枚乘D.贾谊
38.最早奠定汉大赋体式的作品是() 。
A.枚乘的《七发》B.司马相如的《天子游猎赋》
C.扬雄的《长杨赋》D.班固的《归田赋》
39.开创汉大赋写作体式的人是() 。
A.枚乘B.司马相如
C.贾谊D.扬雄
40.把汉大赋推向高峰的人是() 。
A.班固B.张衡
C.司马相如D.扬雄
41.“劝百讽一”说的是() 。
A.西汉初年的政论文B.汉代骚体赋
C.汉大赋D.汉代后期的抒情小赋
42.《两都赋》的作者是() 。
A.班固B.班彪
C.张衡D.扬雄
43.张衡创作的抒情小赋是() 。
A.《归田赋》B.《鹦鹉赋》
C.《二京赋》D.《刺世疾邪赋》
44.赵壹创作的抒情小赋是() 。
A.《归田赋》B.《鹦鹉赋》
C.《二京赋》D.《刺世疾邪赋》
45.祢衡创作的抒情小赋是() 。
A.《归田赋》B.《鹦鹉赋》
C.《二京赋》D.《刺世疾邪赋》
46.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 。
A.《左传》B.《国语》
C.《史记》D.《汉书》
47.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是() 。
A.《左传》B.《国语》
C.《史记》D.《汉书》
48.目的在于“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著作是() 。
A.《楚辞》B.《史记》
C.《汉帛》D.《新书》
49.《史记》属于() 。
A.断代史B.纪传体
C.国别体D.编年体
50.《汉书》的作者是() 。
A.范晔B.张衡
C.司马迁D.班固
51.贾谊的文集是() 。
A.《新书》B.《新语》
C.《至言》D.《治安策》
52.《过秦论》的作者是() 。
A.李斯B.晁错
C.贾谊D.贾山
53.《论积贮疏》的作者是() 。
A.李斯B.晁错
C.贾山D.贾谊
54.《论贵粟疏》的作者是() 。
A.贾谊B.贾山
C.李斯D.晁错
55.《论衡》的作者是() 。
A.王充B.班固
C.桓谭D.刘向
56.汉乐府民歌中最长的叙事诗是(
A.《木兰诗》B.《陌上桑》
C.《羽林郎》D.《孔雀东南飞》
57.《孔雀东南飞》最早见于() 。
A.司马迁的《史记》B.萧统的《文选》
C.郭茂倩的《乐府诗集》D.徐陵的《玉台新咏》
58.《陌上桑》的女主人公是() 。
A.刘兰芝B.兰女
C.罗敷D.木兰
59.代表汉代五言诗最高成就的是() 。
A.东汉乐府民歌B.“古诗十九首”
C.托名苏武、李陵的几首“苏李诗” D.东汉乐府诗歌
60.“建安文学”主要指的是() 。
A.汉献帝建安年代的文学B.汉代末年的文学
C.汉末到魏初的文学D.魏晋时期的文学
61.在中国文学史上,首先开创以乐府古题作诗的诗人是() 。
A.曹操B.曹植
C.杜甫D.白居易
62.《短歌行》(对酒当歌)的作者是() 。
A.曹操B.曹植
C.鲍照D.李白
63.“建安七子”中文学成就最高的是() 。
A.曹植B.王粲
C.孔融D.徐干
64.在“建安”时代,文学成就最高,有“建安之杰”之誉的诗人是() 。
A.曹操B.曹丕
C.曹植D.王粲
65.我国诗歌史上,第一首较为完整的七言诗是() 。
A.曹操的《观沧海》B.王粲的《七哀诗》
C.张衡的《四愁诗》D.曹丕的《燕歌行》
66.被钟嵘评为“骨气奇高,词彩华茂”的建安诗人是() 。
A.曹植B.曹操
C.曹丕D.蔡琰
67.建安著名诗人曹丕的诗歌代表作之一是() 。
A.《短歌行》B.《燕歌行》
C.《白马篇》D.《将进酒》
68.建安著名诗人曹植的诗歌代表作之一是() 。
A.《短歌行》B.《燕歌行》
C.《白马篇》D.《将进酒》
69.《登楼赋》的作者是() 。
A王粲B.曹植
C.鲍照D.左思
70.《洛神赋》的作者是() 。
A.王粲B.曹丕
C.曹植D.曹操
71.曹植后期的作品多是表现自己壮志难酬,备受压抑的郁愤心情,典型代表作是() 。
A.《赠白马王彪》B.《赠丁仪王粲》
C.《白马篇》D.《美女篇》
72.被评为嵇志清峻,阮旨遥深的诗风是指() 。
A.建安诗风B.正始诗风
C.西晋诗风D.东晋诗风
73.阮籍的诗歌代表作是() 。
A.《咏史》B.《拟咏怀》
C.《咏怀》82首D.《咏怀》8首
74.嵇康文学成就主要在于() 。
A.小说B.赋
C.散文D.诗歌
75.西晋时代文学成就最高的是() 。
A.潘岳B.陆机
C.左思D.刘琨
76.《三都赋》的作者是() 。
A左思B.陆机
C.张衡D.潘岳
77.《咏史》八首的作者是() 。
A.阮籍B.嵇康
C.左思D.鲍照
78.左思《咏史》中的名句是() 。
A.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 。B.何意百炼钢,化为绕指柔!
C.流芳未及歇,遗挂犹在壁 。D.顿辔倚高岩,侧听悲风响 。
79.《悼亡诗》的作者是() 。
A左思B.刘琨
C.陆机D.潘岳
80.晋代游仙诗的代表作是() 。
A.左思B.刘琨
C.郭璞D.孙绰
81.东晋玄言诗的代表作家是() 。
A.左思B.刘琨
C.郭璞D.孙绰
82.开创我国田园诗新领域的诗人是() 。
A.陶渊明B.谢灵运
C.壬维D.孟浩然
83.最能反映陶渊明诗风中“金刚怒目”一面的诗歌作品是() 。
A.《咏荆轲》B.《饮酒诗》
C.《归园田居》D.《杂诗》
84.《归去来兮辞》的作者是() 。
A.陶渊明B.张衡
C.谢灵运D.鲍照
85.《归去来兮辞》作于陶渊明() 。
A.早年尚末出仕之时B.第一次出仕之时
C.彭泽挂冠之时D.晚年贫困潦倒之时
86.第一个大力写作山水诗的诗人是() 。
A.陶渊明B.曹操
C.谢灵运D.谢铫
87.鲍照的《芜城赋》中的"芜城”指的是() 。
A.广陵B.武昌
C.荆州D.长安
88.《别赋》的作者是() 。
A.江淹B.庾信
C.鲍照D.谢灵运
89.《恨赋》的作者是() 。
A.鲍照B.曹植
C.江淹D.郭璞
90.《哀江南赋》的作者是() 。
A.庾信B.江淹
C.潘岳D.陆机
91.南朝乐府民歌艺术水平最高的长诗
A.《木兰诗》B.《西洲曲》
C.《子夜歌》D.《企喻歌》
92.北朝乐府民歌艺术水平最高的长诗为() 。
A.《木兰诗》B.《西洲曲》
C.《子夜歌》D.《企喻歌》
93.“吴歌”主要产生于() 。
A.古代的吴越两国B.建业一带的江南地带
C.长江上游地带D.长江中游地带
94.“西曲”主要产生于() 。
A.以建业为中心的长江下游地带B.长江申游汉水两岸
C.黄河中游一带D.黄河中下游一带
95.“宫体诗”盛行于() 。
A.西晋时代B.东晋时代
C.宋齐年间D.梁陈之际
96.《洛阳伽蓝记》的作者是() 。
A.杨之B.郦道元
C.魏收D.邢劭
97.《水经注》的作者是() 。
A.杨之B.郦道元
C.魏收D.邢劭
98.杨之的作品是() 。
A.《水经注》B.《登楼赋》
C.《洛阳伽蓝记》D.《士不遇赋》
99.《世说新语》的作者是() 。
A.干宝B.刘义庆
C.张华D.王嘉
100.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的代表作是() 。
A.《博物志》B.《世说新语》
C.《搜神记》D.《冥祥记》
101.提出,文章“乃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的人是() 。
A.曹操B.曹丕
C.陆机D.刘勰
102.《典论·论文》的作者是() 。
A.刘勰B.曹丕
C.陆机D.钟嵘
103.《文赋》的作者是() 。
A.曹丕B.曹植
C.陆机D.钟嵘
104.《诗品》的作者是() 。
A.刘勰B.曹丕
C.钟嵘D.陆机
105.我国最早的较系统的文学批评论著是() 。
A.《典论·论文》B.《文赋》
C.《诗品》D.《文心雕龙》
106.《文心雕龙》的作者是() 。
A.刘勰B.曹丕
C.钟嵘D.陆机
107.王绩是() 。
A.初唐诗人B.盛唐诗人
C.中唐诗人D.晚唐诗人
108.王勃的名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所属诗篇是() 。
A.《长安古意》B.《帝京篇》
C.《送杜少府之任蜀州》D.《从军行》
109.《从军行》(烽火照西京)的作者是() 。
A.杨炯B.王勃
C.卢照邻D.骆宾王
110.《长安古意》的作者是() 。
A.王勃B.卢照邻
C.骆宾王D.杨炯
111.长篇歌行《春江花月夜》的作者是() 。
A.张若虚B.贺知章
C.张旭D.包融
112.“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的作者是() 。
A.张若虚B.李白
C.刘希夷D.杜甫
113.完成五律的定型工作的人是() 。
A.李白B.杜甫
C.初唐四杰D.沈、宋
114.《感遇》诗38首的作者是() 。
A.陈子昂B.孟浩然
C.高适D.王勃
115.《从军行七首》的作者是() 。
A.高适B.岑参
C.王翰D.王昌龄
116.著名诗句“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是非同凡响的盛唐之音,其作者是() 。
A.王维B.孟浩然
C.李白D.杜甫
117.著名诗句“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燕歌行》)的作者是() 。
A.高适B.岑参
C.王昌龄D.王之涣
118.李白绝句佳作“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的篇名是() 。
A.《望庐山瀑布》B.《望天门山》
C.《早发白帝城》D.《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119.被称为由盛唐到中唐过渡的集大成诗人是() 。
A.柳宗元B.李白
C.杜甫D.白居易
120.首先创立了“即事名篇,无复依傍”新乐府的唐代诗人是() 。
A.杜甫B.白居易
C.元稹D.李建
121.有“诗史”之你的诗人是() 。
A.李白B.杜甫
C.陈子昂D.李商隐
122.《逢雪宿芙蓉山主人》的作者是() 。
A.刘长卿B.韦应物
C.皮日休D.孟郊
123.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诗人是() 。
A.李白B.陈子昂
C.杜甫D.白居易
124.白居易的诗歌中表现“兼济之志“的诗歌是() 。
A.讽喻诗B.闲适诗
C.感伤诗D.杂律诗
125.著名诗歌《西塞山怀古》的作者是() 。
A.李贺B.柳宗元
C.刘禹锡D.李商隐
126.著名诗句“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所属诗篇是() 。
A.《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B.《再游玄都观》
C.《酉塞山怀古》D.《石头城》
127.诗风呈现冷、艳、奇、险的诗人是() 。
A.韩愈B.孟郊
C.李贺D.李商隐
128.在中唐时期的诗人中,为晚唐唯美主义诗风先导的诗人是() 。
A.柳宗元B.白居易
C.元稹D.李贺
129.被称为“诗豪”的诗人是() 。
A.李白B.杜甫
C.柳宗元D.刘禹锡
130.在中唐,受巴山楚水和当地民风影响,创作有影响的《竹枝词》的作家是() 。
A.韩愈B.刘禹锡
C.柳宗元D.白居易
131.苦吟诗“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知音如不赏,归卧故山秋”的作者是() 。
A.杜牧B.许浑
C.贾岛D.姚合
132.《莺莺传》的作者是() 。
A.元稹B.李白
C.白居易D.白行简
133.唐代古文运动的领袖人物是() 。
A.陈子昂和“初唐四杰”B.李白、杜甫
C.韩愈、柳宗元D.白居易、元稹
134.提出“唯陈言之务去”的人是() 。
A.陈子昂B.杜甫
C.韩愈D.柳宗元
135.“永州八记”的作者是() 。
A.韩愈B.柳宗元
C.刘禹锡D.白居易
136.在唐代,一生被卷人“牛李党争”中,致使郁郁不得其志的诗人是() 。
A.李白B.李贺
C.李商隐D.韩愈
137.自创“无题”诗的诗人是() 。
A.杜甫B.白居易
C.李商隐D.杜牧
138.《山中寡妇》的作者是() 。
A.陆龟蒙B.皮日休
C.姚合D.杜荀鹤
139.被鲁迅评为“正是一塌糊涂的泥塘里的光彩和锋芒”的是() 。
A.晚唐诗歌B.晚唐无题诗
C.晚唐词D.晚唐讽刺小品文
140.《皮子文薮》的作者是() 。
A.皮日休B.陆龟蒙
C.罗隐D.杜牧
141.《笠泽从书》的作者是() 。
A.皮日休B.陆龟蒙
C.罗隐D.杜牧
142.我国最早的一部文人词总集是() 。
A.《花间集》B.《教坊记》
C.《云谣集杂曲子》D.《二主集》
143.第一个专门写词的晚唐词人是() 。
A.李煜B.温庭筠
C.韦庄D.冯延巳
144.花间派的鼻祖是() 。
A.韦庄B.温庭筠
C.冯延已D.李贺
145.词史上第一个大力用白描手法的作家是() 。
A.温庭筠B.韦庄
C.李煜D.冯延巳
146.《花间集》的编辑者是() 。
A.元稹B.赵崇祚
C.殷强D.温庭筠
147.宋代古文运动最早的先驱人物是() 。
A.王禹唐B.穆修
C.柳开D.林逋
148.王禹偁晚年自编的文集是() 。
A.《小畜集》B.《河东先生集》
C.《穆参军集》D.《嘉祜集》
149.王禹偁在学习白居易诗的同时,更重视和推崇的唐代诗人是() 。
A.李白B.韩愈
C.王维D.杜甫
150.在宋初“三体”诗中,王禹偁应属() 。
A.白居易体B.西昆体
C.宫体D.晚唐体
《中国古代文学史》复习题——单项选择题答案
l.D2.C3.D4.C5.C
6.D7.A8.B9.DlO.A
1l.Cl2.D13.B14.Cl5.D
16.C17.D18.Dl9.D2O.A
2l.A22.D23.A24.B25.C
26.A27.D28.B29.C3O.A
31.B32.B33.C34.B35.D
36.A37.C38.A39.A40.C
41.C42.A43.A44.D45.B
46.C47.D48.B49.B50.D
51.A52.C53.D54.D55.A
56.D57.D58.C59.B60.C
61.A62.A63.B64.C65.D
66.A67.B68.C69.A70.C
71.A72.B73.C74.C75.C
76.A77.C78.A79.D80.C
81.D82.A83.A84.A85.C
86.C87.A88.A89.C90.A
91.B92.A93.B94.B95.D
96.A97.B98.C99.B100.C
101.B102.B103.C104.C105.D
106.A107.A108.C109.A110.B
111.A112.C113.D114.A115.D
116.B117.A118.D119.C120.A
121.B122.A123.D124.Al25.C
126.A127.C128.D129.D130.B
131.C132.A133.C134.C135.B
136.C137.C138.D139.D140.A
141.B142.A143.B144.B145.B
146.B147.C148.A149.D150.A
星期五或原始生活中表达的文学特点《中国古代文学史》复习题——单项选择题及答案
《中国古代文学史》复习题——单项选择题
1. 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 。m功学 minghui huzhuxiA.《山海经》B.《乐府诗集》
C.《楚辞》D.《诗经》
2.《诗经》被称为“经”是在() 。
A.先秦B.秦代
C.汉代D.南北朝
3.《诗经》全书共有() 。
A.100篇B.105篇
C.300篇D.305篇
4.最早提出“孔子删诗说”的是() 。
A.孟子B.荀子
C.司马迁D.班固
5.《诗经》在当时被划分为“风、雅、颂”,其划分的主要标准是() 。
A.地域B.社会作用
C.音乐D.内容
6.《诗经》用作宗庙祭祀舞曲的是() 。
A.国风B.小雅
C.大雅D.颂
7.“风、雅、颂”是《诗经》的() 。
A.分类B.表现手法
C.思想内容D.特征
8.汉代“四家诗”指() 。
A.齐鲁郑毛B.齐鲁韩毛
C.齐郑韩毛D.齐鲁韩郑
9.我们今天所看到的通行的《诗经》属于() 。
A.齐诗B.鲁诗
C.韩诗D.毛诗
10.《诗经》最基本的句式是() 。
A.四言B.五言
C.杂言D.七言
11.《诗经》中写男青年对河边采集荇菜的一位女子的相思,想象着和她相爱的诗篇是() 。
A.《召南·摽有梅》B.《郑风·褰裳》
C.《周南·关睢》D.《邶风·静女》
12.《诗经》中描绘了一个美丽清泠、朦胧迷茫的抒情境界,刻画诗人徘徊追思的形象,借助景物和意象含蓄委婉地表达相思和追怀之情的诗篇是() 。
A.《邶风·静女》B.《周南·关睢》
C.《陈风·月出》D.《秦风·蒹葭》
13.《七月》是一首() 。
A.表现周人政治生活的诗歌B.农事诗
C.反映婚姻问题的诗歌D.反映上层社会生活的诗歌
14.汉代儒学家中为“毛诗”作笺的是() 。
A.毛苌B.毛亨
C.郑玄D.班固
15.《论语》是一部() 。
A.纪传体史书B.长篇论文
C.杂记D.语录体著作
16.道家学派开创者是() 。
A.孔子B.孟子
C.老子D.庄子
17.《庄子》今存() 。
A.2O篇B.30篇
C.33篇D.52篇
18.先秦最后一位儒学大师是() 。
A.孟子B.子夏
C.颜渊D.荀子
19.《劝学》的作者是() 。
A.孔子B.孟子
C.韩非D.荀子
20.我国古代第一部历史散文集是() 。
A.《尚书》B.《逸周书》
C.《论语》D.《春秋》
21.《左传》全称() 。
A.《春秋左氏传》B.《左氏春秋》
C.《春秋内传》D.《春秋外传》
22.《左传》是() 。
A.一部国别体史书B.一部纪传体史书
C.一部纪事本末体史书D.一部编年体史书
23.《国语》是() 。
A.一部国别体史书B.一部编年体史书
C.一部纪传体史书D.一部纪事本末体史书
24.被称为《春秋外传》的是() 。
A.《左传》B.《国语》
C.《战国策》D.《尚书》
25.我国第一部国别体史书是() 。
A.《尚书》B.《左传》
C.《国语》D.《战国策》
26.《国语》() 。
A.以记言为主B.以记事为主
C.以记人为主D.以志怪为主
27.记录先秦纵横家言论和谋略的一部书是() 。
A.《春秋》B.《左传》
C.《国语》D.《战国策》
28.《战国策》的编订者是() 。
A.孔子B.刘向
C.班固D.司马迁
29.《九歌》共() 。
A.9篇B.l0篇C.l1篇D.l2篇
30.《九章》共() 。
A.9篇B.l0篇C.l1篇D.l2篇
31.战国中后期,屈原根据民间祭祀歌所加工而成的作品是() 。
A.《九章》B.《九歌》C.《天问》D.《招魂》
32.一口气提出170多个问题的屈原的长诗是() 。
A.《离骚》B.《天问》C.《九歌》D.《招魂》
33.屈原之后最有成就的楚辞作家是() 。
A.唐勒B.景差C.宋玉D.淮南小山
34.《九辩》的作者是() 。
A.屈原B.宋玉C.唐勒D.班固
35.把《楚辞》编定成书的人是() 。
A.孔子B.司马迁C.班固D.刘向
36.“赋”作为一种文体,最早见于() 。
A.荀子的文章B.屈原的文章
C.宋玉的文章D.贾谊的文章
37.《七发》的作者是() 。
A.王褒B.东方朔
C.枚乘D.贾谊
38.最早奠定汉大赋体式的作品是() 。
A.枚乘的《七发》B.司马相如的《天子游猎赋》
C.扬雄的《长杨赋》D.班固的《归田赋》
39.开创汉大赋写作体式的人是() 。
A.枚乘B.司马相如
C.贾谊D.扬雄
40.把汉大赋推向高峰的人是() 。
A.班固B.张衡
C.司马相如D.扬雄
41.“劝百讽一”说的是() 。
A.西汉初年的政论文B.汉代骚体赋
C.汉大赋D.汉代后期的抒情小赋
42.《两都赋》的作者是() 。
A.班固B.班彪
C.张衡D.扬雄
43.张衡创作的抒情小赋是() 。
A.《归田赋》B.《鹦鹉赋》
C.《二京赋》D.《刺世疾邪赋》
44.赵壹创作的抒情小赋是() 。
A.《归田赋》B.《鹦鹉赋》
C.《二京赋》D.《刺世疾邪赋》
45.祢衡创作的抒情小赋是() 。
A.《归田赋》B.《鹦鹉赋》
C.《二京赋》D.《刺世疾邪赋》
46.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 。
A.《左传》B.《国语》
C.《史记》D.《汉书》
47.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是() 。
A.《左传》B.《国语》
C.《史记》D.《汉书》
48.目的在于“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著作是() 。
A.《楚辞》B.《史记》
C.《汉帛》D.《新书》
49.《史记》属于() 。
A.断代史B.纪传体
C.国别体D.编年体
50.《汉书》的作者是() 。
A.范晔B.张衡
C.司马迁D.班固
51.贾谊的文集是() 。
A.《新书》B.《新语》
C.《至言》D.《治安策》
52.《过秦论》的作者是() 。
A.李斯B.晁错
C.贾谊D.贾山
53.《论积贮疏》的作者是() 。
A.李斯B.晁错
C.贾山D.贾谊
54.《论贵粟疏》的作者是() 。
A.贾谊B.贾山
C.李斯D.晁错
55.《论衡》的作者是() 。
A.王充B.班固
C.桓谭D.刘向
56.汉乐府民歌中最长的叙事诗是(
A.《木兰诗》B.《陌上桑》
C.《羽林郎》D.《孔雀东南飞》
57.《孔雀东南飞》最早见于() 。
A.司马迁的《史记》B.萧统的《文选》
C.郭茂倩的《乐府诗集》D.徐陵的《玉台新咏》
58.《陌上桑》的女主人公是() 。
A.刘兰芝B.兰女
C.罗敷D.木兰
59.代表汉代五言诗最高成就的是() 。
A.东汉乐府民歌B.“古诗十九首”
C.托名苏武、李陵的几首“苏李诗” D.东汉乐府诗歌
60.“建安文学”主要指的是() 。
A.汉献帝建安年代的文学B.汉代末年的文学
C.汉末到魏初的文学D.魏晋时期的文学
61.在中国文学史上,首先开创以乐府古题作诗的诗人是() 。
A.曹操B.曹植
C.杜甫D.白居易
62.《短歌行》(对酒当歌)的作者是() 。
A.曹操B.曹植
C.鲍照D.李白
63.“建安七子”中文学成就最高的是() 。
A.曹植B.王粲
C.孔融D.徐干
64.在“建安”时代,文学成就最高,有“建安之杰”之誉的诗人是() 。
A.曹操B.曹丕
C.曹植D.王粲
65.我国诗歌史上,第一首较为完整的七言诗是() 。
A.曹操的《观沧海》B.王粲的《七哀诗》
C.张衡的《四愁诗》D.曹丕的《燕歌行》
66.被钟嵘评为“骨气奇高,词彩华茂”的建安诗人是() 。
A.曹植B.曹操
C.曹丕D.蔡琰
67.建安著名诗人曹丕的诗歌代表作之一是() 。
A.《短歌行》B.《燕歌行》
C.《白马篇》D.《将进酒》
68.建安著名诗人曹植的诗歌代表作之一是() 。
A.《短歌行》B.《燕歌行》
C.《白马篇》D.《将进酒》
69.《登楼赋》的作者是() 。
A王粲B.曹植
C.鲍照D.左思
70.《洛神赋》的作者是() 。
A.王粲B.曹丕
C.曹植D.曹操
71.曹植后期的作品多是表现自己壮志难酬,备受压抑的郁愤心情,典型代表作是() 。
A.《赠白马王彪》B.《赠丁仪王粲》
C.《白马篇》D.《美女篇》
72.被评为嵇志清峻,阮旨遥深的诗风是指() 。
A.建安诗风B.正始诗风
C.西晋诗风D.东晋诗风
73.阮籍的诗歌代表作是() 。
A.《咏史》B.《拟咏怀》
C.《咏怀》82首D.《咏怀》8首
74.嵇康文学成就主要在于() 。
A.小说B.赋
C.散文D.诗歌
75.西晋时代文学成就最高的是() 。
A.潘岳B.陆机
C.左思D.刘琨
76.《三都赋》的作者是() 。
A左思B.陆机
C.张衡D.潘岳
77.《咏史》八首的作者是() 。
A.阮籍B.嵇康
C.左思D.鲍照
78.左思《咏史》中的名句是() 。
A.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 。B.何意百炼钢,化为绕指柔!
C.流芳未及歇,遗挂犹在壁 。D.顿辔倚高岩,侧听悲风响 。
79.《悼亡诗》的作者是() 。
A左思B.刘琨
C.陆机D.潘岳
80.晋代游仙诗的代表作是() 。
A.左思B.刘琨
C.郭璞D.孙绰
81.东晋玄言诗的代表作家是() 。
A.左思B.刘琨
C.郭璞D.孙绰
82.开创我国田园诗新领域的诗人是() 。
A.陶渊明B.谢灵运
C.壬维D.孟浩然
83.最能反映陶渊明诗风中“金刚怒目”一面的诗歌作品是() 。
A.《咏荆轲》B.《饮酒诗》
C.《归园田居》D.《杂诗》
84.《归去来兮辞》的作者是() 。
A.陶渊明B.张衡
C.谢灵运D.鲍照
85.《归去来兮辞》作于陶渊明() 。
A.早年尚末出仕之时B.第一次出仕之时
C.彭泽挂冠之时D.晚年贫困潦倒之时
86.第一个大力写作山水诗的诗人是() 。
A.陶渊明B.曹操
C.谢灵运D.谢铫
87.鲍照的《芜城赋》中的"芜城”指的是() 。
A.广陵B.武昌
C.荆州D.长安
88.《别赋》的作者是() 。
A.江淹B.庾信
C.鲍照D.谢灵运
89.《恨赋》的作者是() 。
A.鲍照B.曹植
C.江淹D.郭璞
90.《哀江南赋》的作者是() 。
A.庾信B.江淹
C.潘岳D.陆机
91.南朝乐府民歌艺术水平最高的长诗
A.《木兰诗》B.《西洲曲》
C.《子夜歌》D.《企喻歌》
92.北朝乐府民歌艺术水平最高的长诗为() 。
A.《木兰诗》B.《西洲曲》
C.《子夜歌》D.《企喻歌》
93.“吴歌”主要产生于() 。
A.古代的吴越两国B.建业一带的江南地带
C.长江上游地带D.长江中游地带
94.“西曲”主要产生于() 。
A.以建业为中心的长江下游地带B.长江申游汉水两岸
C.黄河中游一带D.黄河中下游一带
95.“宫体诗”盛行于() 。
A.西晋时代B.东晋时代
C.宋齐年间D.梁陈之际
96.《洛阳伽蓝记》的作者是() 。
A.杨之B.郦道元
C.魏收D.邢劭
97.《水经注》的作者是() 。
A.杨之B.郦道元
C.魏收D.邢劭
98.杨之的作品是() 。
A.《水经注》B.《登楼赋》
C.《洛阳伽蓝记》D.《士不遇赋》
99.《世说新语》的作者是() 。
A.干宝B.刘义庆
C.张华D.王嘉
100.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的代表作是() 。
A.《博物志》B.《世说新语》
C.《搜神记》D.《冥祥记》
101.提出,文章“乃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的人是() 。
A.曹操B.曹丕
C.陆机D.刘勰
102.《典论·论文》的作者是() 。
A.刘勰B.曹丕
C.陆机D.钟嵘
103.《文赋》的作者是() 。
A.曹丕B.曹植
C.陆机D.钟嵘
104.《诗品》的作者是() 。
A.刘勰B.曹丕
C.钟嵘D.陆机
105.我国最早的较系统的文学批评论著是() 。
A.《典论·论文》B.《文赋》
C.《诗品》D.《文心雕龙》
106.《文心雕龙》的作者是() 。
A.刘勰B.曹丕
C.钟嵘D.陆机
107.王绩是() 。
A.初唐诗人B.盛唐诗人
C.中唐诗人D.晚唐诗人
108.王勃的名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所属诗篇是() 。
A.《长安古意》B.《帝京篇》
C.《送杜少府之任蜀州》D.《从军行》
109.《从军行》(烽火照西京)的作者是() 。
A.杨炯B.王勃
C.卢照邻D.骆宾王
110.《长安古意》的作者是() 。
A.王勃B.卢照邻
C.骆宾王D.杨炯
111.长篇歌行《春江花月夜》的作者是() 。
A.张若虚B.贺知章
C.张旭D.包融
112.“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的作者是() 。
A.张若虚B.李白
C.刘希夷D.杜甫
113.完成五律的定型工作的人是() 。
A.李白B.杜甫
C.初唐四杰D.沈、宋
114.《感遇》诗38首的作者是() 。
A.陈子昂B.孟浩然
C.高适D.王勃
115.《从军行七首》的作者是() 。
A.高适B.岑参
C.王翰D.王昌龄
116.著名诗句“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是非同凡响的盛唐之音,其作者是() 。
A.王维B.孟浩然
C.李白D.杜甫
117.著名诗句“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燕歌行》)的作者是() 。
A.高适B.岑参
C.王昌龄D.王之涣
118.李白绝句佳作“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的篇名是() 。
A.《望庐山瀑布》B.《望天门山》
C.《早发白帝城》D.《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119.被称为由盛唐到中唐过渡的集大成诗人是() 。
A.柳宗元B.李白
C.杜甫D.白居易
120.首先创立了“即事名篇,无复依傍”新乐府的唐代诗人是() 。
A.杜甫B.白居易
C.元稹D.李建
121.有“诗史”之你的诗人是() 。
A.李白B.杜甫
C.陈子昂D.李商隐
122.《逢雪宿芙蓉山主人》的作者是() 。
A.刘长卿B.韦应物
C.皮日休D.孟郊
123.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诗人是() 。
A.李白B.陈子昂
C.杜甫D.白居易
124.白居易的诗歌中表现“兼济之志“的诗歌是() 。
A.讽喻诗B.闲适诗
C.感伤诗D.杂律诗
125.著名诗歌《西塞山怀古》的作者是() 。
A.李贺B.柳宗元
C.刘禹锡D.李商隐
126.著名诗句“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所属诗篇是() 。
A.《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B.《再游玄都观》
C.《酉塞山怀古》D.《石头城》
127.诗风呈现冷、艳、奇、险的诗人是() 。
A.韩愈B.孟郊
C.李贺D.李商隐
128.在中唐时期的诗人中,为晚唐唯美主义诗风先导的诗人是() 。
A.柳宗元B.白居易
C.元稹D.李贺
129.被称为“诗豪”的诗人是() 。
A.李白B.杜甫
C.柳宗元D.刘禹锡
130.在中唐,受巴山楚水和当地民风影响,创作有影响的《竹枝词》的作家是() 。
A.韩愈B.刘禹锡
C.柳宗元D.白居易
131.苦吟诗“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知音如不赏,归卧故山秋”的作者是() 。
A.杜牧B.许浑
C.贾岛D.姚合
132.《莺莺传》的作者是() 。
A.元稹B.李白
C.白居易D.白行简
133.唐代古文运动的领袖人物是() 。
A.陈子昂和“初唐四杰”B.李白、杜甫
C.韩愈、柳宗元D.白居易、元稹
134.提出“唯陈言之务去”的人是() 。
A.陈子昂B.杜甫
C.韩愈D.柳宗元
135.“永州八记”的作者是() 。
A.韩愈B.柳宗元
C.刘禹锡D.白居易
136.在唐代,一生被卷人“牛李党争”中,致使郁郁不得其志的诗人是() 。
A.李白B.李贺
C.李商隐D.韩愈
137.自创“无题”诗的诗人是() 。
A.杜甫B.白居易
C.李商隐D.杜牧
138.《山中寡妇》的作者是() 。
A.陆龟蒙B.皮日休
C.姚合D.杜荀鹤
139.被鲁迅评为“正是一塌糊涂的泥塘里的光彩和锋芒”的是() 。
A.晚唐诗歌B.晚唐无题诗
C.晚唐词D.晚唐讽刺小品文
140.《皮子文薮》的作者是() 。
A.皮日休B.陆龟蒙
C.罗隐D.杜牧
141.《笠泽从书》的作者是() 。
A.皮日休B.陆龟蒙
C.罗隐D.杜牧
142.我国最早的一部文人词总集是() 。
A.《花间集》B.《教坊记》
C.《云谣集杂曲子》D.《二主集》
143.第一个专门写词的晚唐词人是() 。
A.李煜B.温庭筠
C.韦庄D.冯延巳
144.花间派的鼻祖是() 。
A.韦庄B.温庭筠
C.冯延已D.李贺
145.词史上第一个大力用白描手法的作家是() 。
A.温庭筠B.韦庄
C.李煜D.冯延巳
146.《花间集》的编辑者是() 。
A.元稹B.赵崇祚
C.殷强D.温庭筠
147.宋代古文运动最早的先驱人物是() 。
A.王禹唐B.穆修
C.柳开D.林逋
148.王禹偁晚年自编的文集是() 。
A.《小畜集》B.《河东先生集》
C.《穆参军集》D.《嘉祜集》
149.王禹偁在学习白居易诗的同时,更重视和推崇的唐代诗人是() 。
A.李白B.韩愈
C.王维D.杜甫
150.在宋初“三体”诗中,王禹偁应属() 。
A.白居易体B.西昆体
C.宫体D.晚唐体
“建安七子”中文学成就最高的是谁“建安七子”中,文学成就最高的是王粲 。建安七子,是汉建安年间(196—220年)七位文学家的合称,包括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 。这七人大体上代表了建安时期除曹氏父子(即曹操、曹丕、曹植)外的文学成就,所以“七子”之说,得到后世的普遍承认 。在文学上,王粲与孔融、徐干、陈琳、阮瑀、应玚、刘桢并称“建安七子” 。而王粲不仅名列七子,而且是其中成就较大的一个,与曹植并称“曹王” 。梁朝大文学评论家刘勰在《文心雕龙·才略》中赞誉王粲为“七子之冠冕” 。同时,由于王粲的特殊经历和贡献,也使他成了中国古代幕府中的一名佼佼者 。扩展资料:王粲赋今存20多篇,篇帙短小,大多为骚体 。最为人传诵的是作于客居荆州时期的《登楼赋》 。它摒弃了汉赋铺张扬厉的传统写法,以简洁明快的语句,忧愍世道,怀念故乡,热烈冀望太平盛世的到来;对自己的坎坷遭遇,也发出了强烈的感慨 。赋中写景与抒情紧密结合,是其一大艺术特色 。在抒情小赋的发展过程中,这篇作品具有重要地位 。王粲散文以他为刘表拟的《为刘荆州谏袁谭书》和《为刘荆州与袁尚书》比较成功 。王粲的文学活动,大体上可以划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划分的界线就是建安十三年的归附曹操 。前期他主要在荆州过着流寓生活,亲历过战乱灾祸,又长期得不到施展抱负的机会,忧国忧民之情与怀才不遇之愤纠结在一道,使他的文学作品笼罩着一层悲凄愤悱的情调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王粲
被称作"建安之杰"的是曹植(192-232),字子建,曹丕之弟 。他是建安时期最负盛名的作家,《诗品》称为“建安之杰” 。现在流传下来的作品也最多,诗有八十多首,辞赋、散文完整的与残缺不全的共四十馀篇 。从这些作品来看,其成就的确在建安时期一般作家之上 。
号称 "建安之杰"的作家是谁?曹植(192-232),字子建,曹丕之弟 。他是建安时期最负盛名的作家,《诗品》称为“建安之杰” 。现在流传下来的作品也最多,诗有八十多首,辞赋、散文完整的与残缺不全的共四十馀篇 。从这些作品来看,其成就的确在建安时期一般作家之上 。
曹植的一生以曹丕称帝为界,明显地分为前后两期 。前期他以才华深得曹操的赏识与宠爱,几乎被立为太子,志满意得;后期曹丕父子做了皇帝,由于前期有争为太子一段经历,对他深怀猜忌,横加压抑与迫害,他虽然仍不失王侯的地位,却“抑郁不得志”,终于在愤懑与苦闷中死去 。这种生活遭遇,对他的创作有着深刻的影响 。
曹植前期也是在相对安一的环境中过着贵公子生活,但颇有功名事业心 。他一生所热烈追求的是“戮力上国,流惠下民,建永世之业,流金石之功”(《与杨德祖书》) 。当曹操奠定了天下三分的局面时,他的政治雄心便是西灭“违命之蜀”,东灭“不臣之吴”,“混同宇内,以致太和”(《求自试表》) 。他的诗歌的主要内容之一,便是表现这种雄心壮志 。《薤露篇》说:“愿得展功勤,输力于明君 。怀此王佐才,慷慨独不群” 。在《鰕(鱼旦)篇》里,诗人自比为鸿鹄,把“势利惟是谋”的小人比为“不知江海流”的鰕(鱼旦)和“安识鸿鹄游”的燕雀 。这些都表现了他追求理想和颖脱不群的性格 。但由于诗人前后期生活境遇的不同,表现这方面内容的作品,其情调、风貌也有显著的差异 。前期以《白马篇》为代表,它塑造了一个武艺高强、渴望卫国立功甚至不惜壮裂牺牲的爱国壮士的形象,充满豪壮的乐观的精神:“羽檄从北来,厉马登高堤 。长驱蹈匈奴,左顾凌鲜卑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后期以《杂诗》为代表,更多地表现了壮志不得施展的愤激不平之情 。如《杂诗》其五:
仆夫早严驾,吾行将远游 。远游欲何之?吴国为我仇 。将骋万里途,东路安足由?江介多悲风,淮泗驰急流 。愿欲一轻济,惜哉无方舟!闲居非吾志,甘心赴国忧 。
曹植后期备受迫害和压抑 。《世说新语》载一个故事说,曹丕曾命他七步中为诗,不成则将行大法 。他作诗道:“煮豆持作羹,漉豉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这个传说很能表现他当时的处境 。他的后期诗歌也主要是表现这种处境和心情 。
作于黄初四年的《赠白马王彪》是诗人后期的一篇重要作品 。当时诗人和白马王曹彪、任城王曹彰都去京师朝会,任城王到京后不明不白地死去,诗人与白马王回返封地时,又为有司所阻,不能同行,于是诗人“愤而成篇”,写下了这首赠诗 。全诗共分七章,表现了丰富的复杂的感情 。诗中如“鸱鸮鸣衡轭,豺狼当路衢,苍蝇间白黑,谗巧令亲疏”,痛斥了迫使他们分行的有司;“奈何念同生,一往形不归 。孤魂翔故域,灵柩寄京师”,表现了对任城王暴亡的深沉悼念;“变故在斯须,百年谁能持”,也吐露了诗人在岌岌可危的处境中惴惴不安的心境 。这首诗虽然只是抒发诗人的主观感情,客观上却深刻地暴露了统治阶级内部萁豆相煎的残酷,是有深刻的思想意义的 。这首诗的抒情艺术水平也很高 。诗人把复杂的感情,通过章章蝉联的轳辘体的形式,一步步抒发出来,极有层次 。另外,诗人的感情虽然十分悲愤激切,却不是一味的直接倾诉,往往通过叙事、写景,或通过哀悼、劝勉等方式宕开去写,这就把感情表现得沉着从容,丰富深厚 。
此外,他的《吁嗟篇》以转蓬为喻形象地描写了他“十一年中而三徙都”的生活处境和痛苦心情 。《野田黄雀行》则表现了他对迫害的愤怒和反抗:
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 。利剑不在掌,结交何须多 。不见篱间雀,见鹞自投罗 。罗家得雀喜,少年见雀悲;拔剑捎罗网,黄雀得飞飞;飞飞摩苍天,来下谢少年 。
诗人以罗家喻迫害者,以雀喻受害者,塑造了一个解救受难者的侠义少年的形象,寄寓了作者的理想和反抗情绪 。曹丕即位就积极翦除曹植的羽翼,杀死了他的好友丁仪、丁廙等,可见这样的诗是有现实背景的 。
曹植前期的诗歌主要是表现他的壮志,很少反映社会现实,只有《送应氏》第一首因送友人而连带写到友人所居的洛阳的残破 。后期由于自己生活的不幸,逐渐能体会到一些下层人民的痛苦,才写出了个别反映人民疾苦的诗篇 。如《泰山梁甫行》给我们描绘了一幅当时海边人民贫困生活的画面:
八方各异气,千里殊风雨 。剧哉边海民,寄身于草野 。妻子象禽兽,行止依林阻 。柴门何萧条,狐免翔我宇 。
《杂诗》第二首则表现了对从戎的“客子”的同情 。
曹植还写了不少情诗,如《七哀》、《美女篇》等 。这些诗与表现壮志的诗风格明显不同,感情哀婉缠绵,与汉末古诗中的抒情诗极相近 。《七哀》一首情调尢肖《古诗十九首》 。这些诗中有一些可能寄托了诗人君臣不偶和怀才不遇的感情 。
《诗品》说曹植的诗“骨气奇高,词采华茂”,很能概括曹植诗歌的艺术风格 。曹植一生热中功名,追求理想,遭遇挫折后,壮志不衰,转多愤激之情,所以诗歌内容充满追求与反抗,富有气势和力量,这就形成了“骨气奇高”的一面 。
在建安诗人中,曹植要算是最讲究艺术表现的 。他的诗歌虽然也脱胎于汉乐府,但同时吸收了汉末文人古诗的成就,并努力在艺术上加以创造和发展 。建安诗歌从乐府出来逐渐文人化,到了曹植手里就具有明显的文人诗的面目了 。如《美女篇》模仿汉乐府《陌上桑》,但描写的细致和词藻的华丽,与《陌上桑》迥异其趣,正表现了这种倾向 。曹植的这种努力造成了他的“词采华茂”的一面 。他的诗善用比喻,不只多而贴切,并且常常以全篇为比,如以少年救雀喻解救受难者,以转蓬飘荡喻流徙生活,以女无所归喻怀才不遇等 。他的诗又注意对偶、炼字和声色 。如“明月澄清景,列宿正参差 。秋兰被长坂,朱华冒绿池 。潜鱼跃清波,好鸟鸣高枝”,一连三联对偶,后两联尤为工整 。“被”字,“冒”字见出作者选词用字的匠心 。他有些诗句已暗合律诗的平仄,富于音乐性 。此外曹植的诗还工于起调,善为警句,如“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惊风飘白日,光景驰西流”,它们或在篇首,或在篇中,都使全诗增色 。曹植这方面的成就提高了诗歌的艺术性,但也开了雕琢词藻的风气 。
曹植的辞赋也都是抒情小赋 。《洛神赋》是他赋中的名作 。这篇赋接受了《神女赋》的影响 。它熔铸神话题材,通过梦幻境界,描写一个人神恋爱的悲剧 。赋中先用大量篇幅描写洛神宓妃的容貌、姿态和装束,然后写到诗人的爱慕之情和洛神的感动:“于是洛灵感焉,徙倚傍徨,神光离合,乍阴乍阳 。竦轻躯以鹤立,若将飞而未翔 。践椒涂之郁裂,步蘅薄而流芳,超长吟以永慕兮,声哀厉而弥长 。”通过这些动作的描绘把洛神多情的性格也刻划得十分突出 。最后写到由于“人神之道殊”,洛神含恨赠珰而去,和诗人失意追恋的心情,有深厚的悲剧气氛 。这篇赋想象丰富,描写细腻,词采流丽,抒情意味和神话色彩很浓,艺术的魅力很大 。
在曹植的文章中,《与吴季重书》和《与杨德祖书》是两篇有名的散文书札 。后一篇直抒怀抱,讥弹时人,文笔锋利简洁,也很能表现他自视甚高的性格 。另外,他的《求自试表》、《求通亲亲表》是两篇骈俪成分极重的文章 。但它们都有一定的内容,而在形式上,对偶排比句也往往是三、四、五、六言相间,并且不排斥散句,所以错落有致,工整而不萎弱,与后来许多形式主义的骈文有很大不同 。特别是前一篇,诗人的急切用世之心,洋溢在字里行间 。
在建安时代文学成就最高有建安之杰之誉的诗人是谁
文章插图
是当时的建安才子曹植,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 。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 。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曾为陈王,去世后谥号“思”,因此又称陈思王 。后人因他文学上的造诣而将他与曹操、曹丕合称为“三曹” 。南朝宋文学家谢灵运有“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的评价,王士祯尝论汉魏以来二千年间诗家堪称“仙才”者,曹植、李白、苏轼三人耳 。扩展资料:以建安二十五年、曹操死为界,曹植的诗歌创作明显地分为两期 。前期抒发远大理想和宏伟抱负,充满豪情壮志,格调刚健清新,语言犀利,文学史上所说的建安风骨,他此时期的作品多有体现 。这一时期的代表作为《白马篇》,写一青年英雄机智勇敢的卫国精神,结束语为:“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曹植的后期作品则多是表现自己壮志难酬、备受压抑的悲愤心情,代表作为《赠白马王彪》 。曹植将五言诗推上高峰 。他的诗内容丰富,完成了诗歌创作由自发到自觉时代的过渡,形成了既华丽绮焕又浑厚雄健的艺术风格,达到了建安诗歌的最高峰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曹植
中国文学、诗歌、古诗、文学作品怎么排顺序顺序:中国文学>文学作品>诗歌>古诗
一.含义:
1、文学是指以语言文字为工具形象化地反映客观现实,表现作家心灵世界的艺术,包括诗歌、散文、小说、剧本、寓言、童话等,都是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以不同的形式(称作体裁)表现内心情感和再现一定时期和一定地域的社会生活 。
2、文学作品(literature,literary works),指散文或诗歌或小说或戏剧等形式的作品,尤指形式或表达优美并表现具有永久或普遍兴趣的作品 。
3、诗歌是一种大的文学样式 。它要求高度、集中地概括、反映社会生活,饱含着丰富的思想感情和想象
4、古诗在时间上指1840年鸦片战争以前中国的诗歌作品,从格律上看,古诗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
二.区别:
1、古诗词是中文独有的一种文体,有特殊的格式及韵律 。诗按音律分,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两类 。古体诗和近体诗是唐代形成的概念,是从诗的音律角度来划分的 。按内容可分为叙事诗、抒情诗、送别诗、边塞诗、山水田园诗、怀古诗(咏史诗)、咏物诗
2、“古典诗”与“现代诗”的比较:“诗”者皆为感于物而作,是心灵的映现 。“古典诗”以“思无邪”的诗观,表达温柔敦厚、哀而不怨,强调在“可解与不可解之间” 。“现代诗”强调自由开放的精神,以直率的情境陈述,进行“可感与不可感之间”的沟通 。
3、文学作品,可以是独立的个体,如A故事,叫民间文学艺术作品
文学,是谈整体的概念了,如A故事,体现了对民间传说及口头词汇的借用艺术 。
诗歌《静夜思》古诗 文学作品 。这些词按一定顺序排列《静夜思 / 夜思》
朝代:唐代
作者:李白
原文: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
译文及注释
作者:佚名
直译
明亮的月光洒在床前的窗户纸上,好像地上泛起了一层霜 。
我禁不住抬起头来,看那天窗外空中的一轮明月,不由得低头沉思,想起远方的家乡 。
韵译
皎洁月光洒满床,恰似朦胧一片霜 。
仰首只见月一轮,低头教人倍思乡 。
注释
⑴静夜思:静静的夜里,产生的思绪。
⑵床:今传五种说法 。
一指井台 。已经有学者撰文考证过 。中国教育家协会理事程实将考证结果写成论文发表在刊物上,还和好友创作了《意图》 。
二指井栏 。从考古发现来看,中国最早的水井是木结构水井 。古代井栏有数米高,成方框形围住井口,防止人跌入井内,这方框形既像四堵墙,又像古代的床 。因此古代井栏又叫银床,说明井和床有关系,其关系的发生则是由于两者在形状上的相似和功能上的类同 。古代井栏专门有一个字来指称,即“韩”字 。《说文》释“韩”为“井垣也”,即井墙之意 。
三“床”即“窗”的通假字 。本诗中的‘床’字,是争论和异议的焦点 。我们可以做一下基本推理 。本诗的写作背景是在一个明月夜,很可能是月圆前后,作者由看到月光,再看到明月,又引起思乡之情 。
既然作者抬头看到了明月,那么作者不可能身处室内,在室内随便一抬头,是看不到月亮的 。因此我们断定,‘床’是室外的一件物什,至于具体是什么,很难考证 。从意义上讲,‘床’可能与‘窗’通假,而且在窗户前面是可能看到月亮的 。但是,参照宋代版本,‘举头望山月’,便可证实作者所言乃是室外的月亮 。从时间上讲,宋代版本比明代版本在对作者原意的忠诚度上,更加可靠 。
四取本义,即坐卧的器具,《诗经·小雅·斯干》有“载寐之牀”,《易·剥牀·王犊注》亦有“在下而安者也 。”之说,讲得即是卧具 。
五马未都等认为,床应解释为胡床 。胡床,亦称“交床”、“交椅”、“绳床” 。古时一种可以折叠的轻便坐具,马扎功能类似小板凳,但人所坐的面非木板,而是可卷折的布或类似物,两边腿可合起来 。现代人常为古代文献中或诗词中的“胡床”或“床”所误 。至迟在唐时,“床”仍然是“胡床”(即马扎,一种坐具) 。
⑶疑:好像 。
⑷举头:抬头 。
版本说明
作者:佚名
明代版本
这是目前流传比较广泛的版本 。该版本虽然可能不完全是李白的原作,有个别字词后世或有所修改,但是流传度很高,并被收录于各版本的语文教科书中 。
宋代版本
这一版本与人们常说的“床前明月光”明显不一致,其实并非是错误,而是流传版本不同 。一般认为,这一版本比明版本更接近李白的原作,但仍有学者认为可能存在更早的版本 。宋刊本的《李太白文集》、宋人郭茂倩所编的《乐府集》、洪迈所编《万首唐人绝句》中,《静夜思》的第一句均为“床前看月光”,第三句也均作“举头望山月” 。元萧士赟《分类补注李太白集》、明高棅《唐诗品汇》,也是如此 。宋人一直推崇唐诗,其收录编辑甚有规模,加之距唐年代相近,误传差错相对较少,故宋代乃至元代所搜集的《静夜思》应该是可靠准确的;在清朝玄烨皇帝亲自钦定的权威刊本《全唐诗》中,也并没有受到前面同时代不同刊本的影响而对此诗作任何修改 。
在此之前《静夜思》已传入日本(日本静嘉堂文库藏有宋刊本《李太白文集》12册),因日本人对唐诗崇尚,在后世流传过程中并未对其作出任何修改 。但在中国情况就不一样了,到了明代赵宦光、黄习远对宋人洪迈的《唐人万首绝句》进行了整理与删补,《静夜思》的第三句被改成“举头望明月”,但是第一句“床前看月光”没有变化 。清朝康熙年间沈德潜编选的《唐诗别裁》,《静夜思》诗的第一句是“床前明月光”,但第三句却是“举头望山月” 。直到1763年(清乾隆二十八年)蘅塘退士所编的《唐诗三百首》里,吸纳了明刊《唐人万首绝句》与清康熙年《唐诗别裁》对《静夜思》的两处改动,从此《静夜思》才成为在中国通行至今的版本:“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但是这也不是清朝流行的唯一版本,就在《唐诗三百首》问世前58年的1705年(康熙四十四年),康熙钦定的《全唐诗》中的《静夜思》就是与宋刊本《李太白文集》完全相同的“床前看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山月,低头思故乡”,后来中华书局出版的《全唐诗》也沿用着这一表述 。
评析
作者:佚名
这是远客思乡之情的,诗以明白如话的语言雕琢出明静醉人的秋夜的意境 。
它不追求想象的新颖奇特,也摒弃了辞藻的精工华美;它以清新朴素的笔触,抒写了丰富深曲的内容 。境是境,情是情,那么逼真,那么动人,百读不厌,耐人寻绎 。无怪乎有人赞它是“妙绝古今” 。
胡应麟说:“太白诸绝句,信口而成,所谓无意于工而无不工者 。”(《诗薮·内编》卷六)王世懋认为:“(绝句)盛唐惟青莲(李白)、龙标(王昌龄)二家诣极 。李更自然,故居王上 。”(《艺圃撷馀》)怎样才算“自然”,才是“无意于工而无不工”呢?这首《静夜思》就是个样榜 。所以胡氏特地把它提出来,说是“妙绝古今” 。
这首小诗,既没有奇特新颖的想象,更没有精工华美的辞藻;它只是用叙述的语气,写远客思乡之情,然而它却意味深长,耐人寻绎,千百年来,如此广泛地吸引着读者 。
一个作客他乡的人,大概都会有这样的感觉吧:白天倒还罢了,到了夜深人静的时候,思乡的情绪,就难免一阵阵地在心头泛起波澜;何况是月明之夜,更何况是明月如霜的秋夜!
月白霜清,是清秋夜景;以霜色形容月光,也是古典诗歌中所经常看到的 。例如梁简文帝萧纲《玄圃纳凉》诗中就有“夜月似秋霜”之句;而稍早于李白的唐代诗人张若虚在《春江花月夜》里,用“空里流霜不觉飞”来写空明澄澈的月光,给人以立体感,尤见构思之妙 。可是这些都是作为一种修辞的手段而在诗中出现的 。这诗的“疑是地上霜”,是叙述,而非摹形拟象的状物之辞,是诗人在特定环境中一刹那间所产生的错觉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错觉呢?不难想象,这两句所描写的是客中深夜不能成眠、短梦初回的情景 。这时庭院是寂寥的,透过窗户的皎洁月光射到床前,带来了冷森森的秋宵寒意 。诗人朦胧地乍一望去,在迷离恍惚的心情中,真好象是地上铺了一层白皑皑的浓霜;可是再定神一看,四周围的环境告诉他,这不是霜痕而是月色 。月色不免吸引着他抬头一看,一轮娟娟素魄正挂在窗前,秋夜的太空是如此的明净!这时,他完全清醒了 。
秋月是分外光明的,然而它又是清冷的 。对孤身远客来说,最容易触动旅思秋怀,使人感到客况萧条,年华易逝 。凝望着月亮,也最容易使人产生遐想,想到故乡的一切,想到家里的亲人 。想着,想着,头渐渐地低了下去,完全浸入于沉思之中 。
从“疑”到“举头”,从“举头”到“低头”,形象地揭示了诗人内心活动,鲜明地勾勒出一幅生动形象的月夜思乡图 。
短短四句诗,写得清新朴素,明白如话 。它的内容是单纯的,但同时却又是丰富的 。它是容易理解的,却又是体味不尽的 。诗人所没有说的比他已经说出来的要多得多 。它的构思是细致而深曲的,但却又是脱口吟成、浑然无迹的 。从这里,我们不难领会到李白绝句的“自然”、“无意于工而无不工”的妙境 。
诗歌 静夜思 古诗 文学作品 排列从大的概念到小概念,依次为:文学作品 诗歌 古诗 静夜思
中国文学,诗歌,古诗,文学作品按顺序排列文学作品,中国文学,诗歌,古诗 。
诗歌文学常识是什么积累
被称为“建安三神医”的分别是谁
文章插图
被称为“建安三神医”的分别是:董奉、张仲景,华佗 。在东汉末年在我国诞生了三位杰出的医学家,史称“建安三神医” 。其中,董奉隐居庐山,留下了脍炙人口的杏林佳话;张仲景撰写《伤寒杂病论》,理法谨严,被后世誉为“医圣”;而华佗则深入民间,足迹遍于中原大地和江淮平原 。董奉(220年—280年),又名董平,字君异,号拔墘,候官县董墘村(今福州市长乐区古槐镇龙田村)人,东汉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生 。少年学医,信奉道教 。年青时,曾任候官县小吏,不久归隐,在其家村后山中,一面练功,一面行医 。董奉医术高明,治病不取钱物,只要重病愈者在山中栽杏5株,轻病愈者栽杏1株 。数年之后,有杏万株,郁然成林 。春天杏子熟时,董奉便在树下建一草仓储杏 。需要杏子的人,可用谷子自行交换 。再将所得之谷赈济贫民,供给行旅 。后世称颂医家“杏林春暖”之语,盖源于此 。张仲景(约公元150~154年——约公元215~219年),名机,字仲景,东汉南阳涅阳县(今河南省邓州市穰东镇张寨村)人 。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被后人尊称为医圣 。在方剂学方面,《伤寒杂病论》也做出了巨大贡献,创造了很多剂型,记载了大量有效的方剂 。其所确立的六经辨证的治疗原则,受到历代医学家的推崇 。这是中国第一部从理论到实践、确立辨证论治法则的医学专著,是中国医学史上影响最大的著作之一,是后学者研习中医必备的经典著作,广泛受到医学生和临床大夫的重视 。华佗(约公元145年-公元208年),字元化,一名旉,沛国谯县人,东汉末年著名的医学家 。少时曾在外游学,行医足迹遍及安徽、河南、山东、江苏等地,钻研医术而不求仕途 。他医术全面,尤其擅长外科,精于手术 。并精通内、妇、儿、针灸各科 。晚年因遭曹操怀疑,下狱被拷问致死 。华佗被后人称为“外科圣手”、“外科鼻祖” 。被后人多用神医华佗称呼他,又以华佗再世称誉有杰出医术的医师 。扩展资料:建安是东汉末年汉献帝的第五个年号,从建安元年(公元196年)一月到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三月 。这个时期的东汉朝廷的政治大权主要由曹操所掌握 。这一时期文学领袖很多都是曹家人物,文学方面,在曹操父子的推动下形成了以曹氏父子(曹操、曹丕、曹植)为代表的建安文学 。建安是在汉末历史中最精彩的一个时期,一些著名战役都发生于在这一时期,如官渡之战、赤壁之战、渭南之战等 。在建安年间,出过:建安七子:王粲(字仲宣),陈琳(字孔璋),徐干(字伟长),刘桢(字公干),应玚(字德琏),孔融(字文举),阮瑀(字元瑜) 。建安三神医:华佗与董奉、张仲景 。文学方面,在曹操父子的推动下形成了以曹氏父子(曹操、曹丕、曹植)为代表的建安文学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建安三神医
建安七杰可能是吧:
建安七杰是王粲,孔融,陈琳,徐干,应瑒,阮瑀,
刘桢,
建安七杰是谁建安七子指东汉末建安时期曹氏父子之外的七位著名诗人 。他们是,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 。“七子”之称,始于曹丕所著《典论·论文》:“今之文人,鲁国孔融文举,广陵陈琳孔璋,山阳王粲仲宣,北海徐干伟长,陈留阮瑀元瑜,汝南应玚德琏,东平刘桢公干 。期七子者,于学无所遗,于辞无所假,咸以自骋骥录于千里,仰齐足而并驰 。”七子中除了孔融与曹操政见不合外,其余六家人虽然各自经历不同,但都亲身受过汉末离乱之苦,后来投奔曹操,地位发生了变化,才有了安定、富贵的生活 。他们多视曹操为知已,想依赖他干一番事业 。故尔他们的诗与曹氏父子有许多共同之处 。因建安七子曾同居魏都邺中,又号“邺中七子 。”宋严羽《沧浪诗话》:“建安体,汉末年号,曹子建父子及邺中七子之诗 。”这一时期,三曹、七子、蔡琰等人并出,诗风“慷惯以任气,磊落以使才,造怀指事,不求纤密之巧,驱词逐貌,唯取昭晰之能 。”(《文心雕龙·明诗》)后世称这种风格为“建安风骨”、“汉魏风骨”,又称为“建安体 。”北齐邢邵《广平王碑文》:“方见建安之体,复用正始之音 。”“七子”中,各人又都有并称 。曹植与王粲、刘桢并称“曹王”、“曹刘” 。南朝肖纲《与湘东王书》:“远则扬马、曹王,近则潘陆、颜谢 。”钟嵘《诗品》:“昔曹刘殆文章之圣 。”王荣与刘桢并称“王刘” 。胡应麒《诗薮·内篇》:“王刘以降,敷衍成篇 。”
建安三曹三曹:指汉魏间曹操与其子曹丕、曹植 。因他们政治上的地位和文学上的成就,对当时的文坛很有影响,所以后人合称之为“三曹” 。
曹操是建安时期杰出的文学家和建安文学新局面的开创者,开创了建安文学的新风气,风格清俊通脱 。曹丕擅长诗文及辞赋,其名作有《燕歌行》、《与吴质书》等,其中《燕歌行》全诗均用七言,句句押韵,在中国七言诗的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曹植是第一个大力创作五言诗的作家,他把文人五言诗的发展推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峰,标志着文人五言诗的完全成熟,他的散文和辞赋也表现出了很高的思想性和艺术性,有《洛神赋》美不胜收、《与吴季重书》和《与杨祖徳书》是两篇有名的散文诗札 。http://baike.baidu.com/view/6907.htm
诗品中称曹植为什么曹植--建安之杰
曹植(192—232),字子建,曹丕之弟 。他是建安时期最负盛名的作家,《诗品》称为“建安之杰” 。现在流传下来的小说诗歌文学作品也最多,诗有八十多首,辞赋、散文完整的与残缺不全的共四十余篇 。从这些小说诗歌文学作品来看,其成就的确在建安时期一般作家之上 。
曹植的一生以曹丕称帝为界,明显地分为前后两期 。前期他以才华深得曹操的赏识与宠爱,几乎被立为太子,志满意得;后期曹丕父子做了皇帝,由于前期有争为太子一段经历,对他深怀猜忌,横加压抑与迫害,他虽然仍不失王侯的地位,却“抑郁不得志”,终于在愤懑与苦闷中死去 。这种生活遭遇,对他的创作有著深刻的影响 。
曹植前期也是在相对安定的环境中过著贵公子生活,但颇有功名事业心 。他一生所热烈追求的是“戮力上国,流惠下民,建永世之业,流金石之功”(《与杨德祖书》) 。当曹操奠定了天下三分的局面时,他的政治雄心便是西灭“违命之蜀”,东灭“不臣之吴”,“混同宇内,以致太和”(《求自试表》) 。他的诗歌的主要内容之一,便是表现这种雄心壮志 。《薤露篇》说:“愿得展功勤,输力于明君 。怀此王佐才,慷慨独不群” 。在《假但篇》里,诗人自比为鸿鹄,把“势利惟是谋”的小人比为“不知江海流”的假但和“安识鸿鹄游”的燕雀 。这些都表现了他追求理想和颖脱不群的性格 。但由于诗人前后期生活境遇的不同,表现这方面内容的小说诗歌文学作品,其情调、风貌也有显著的差异 。前期以《白马篇》为代表,它塑造了一个武艺高强、渴望卫国立功甚至不惜壮烈牺牲的爱国壮士的形象,充满豪壮的乐观的精神:“羽檄从北来,厉马登高堤 。长驱蹈匈奴,左顾凌鲜卑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后期以《杂诗》为代表,更多地表现了壮志不得施展的愤激不平之情 。如《杂诗》其五:
仆夫早严驾,吾行将远游 。远游欲何之?吴国为我仇 。将骋万里途,东路安足由?江介多悲风,淮泗驰急流 。愿欲一轻济,惜哉无方舟!闲居非吾志,甘心赴国忧 。
曹植后期备受迫害和压抑 。《世说新语》载一个故事说,曹丕曾命他七步中为诗,不成则将行da法 。他作诗道:“煮豆持作羹,漉豉以为汁,萁在釜下然,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这个传说很能表现他当时的处境 。他的后期诗歌也主要是表现这种处境和心情 。
作于黄初四年的《赠白马王彪》是诗人后期的一篇重要小说诗歌文学作品 。当时诗人和白马王曹彪、任城王曹彰都去京师朝会,任城王到京后不明不白地死去,诗人与白马王回返封地时,又为有司所阻,不能同行,于是诗人“愤而成篇”,写下了这首赠诗 。全诗共分七章,表现了丰富的复杂的感情 。诗中如“鸱号鸣衡轭,豺狼当路衢,苍蝇间白黑,谗巧令亲疏”,痛斥了迫使他们分行的有司;“奈何念同生,一往形不归 。孤魂翔故域,灵柩寄京师”,表现了对任城王暴亡的深沉悼念;“变故在斯须,百年谁能持”,也吐露了诗人在岌岌可危的处境中惴惴不安的心境 。这首诗虽然只是抒发诗人的主观感情,客观上却深刻地暴露了统治阶级内部萁豆相煎的残酷,是有深刻的思想意义的 。这首诗的抒情艺术水平也很高 。诗人把复杂的感情,通过章章蝉联的轳辘体的形式,一步步抒发出来,极有层次 。另外,诗人的感情虽然十分悲愤激切,却不是一味的直接倾诉,往往通过叙事、写景,或通过哀悼、劝勉等方式宕开去写,这就把感情表现得沉着从容,丰富深厚 。
此外,他的《吁嗟篇》以转蓬为喻形象地描写了他“十一年中而三徒都”的生活处境和痛苦心情 。《野田黄雀行》则表现了他对迫害的愤怒和反抗:
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 。利剑不在掌,结交何须多 。不见篱间雀,见鹞自投罗 。罗家得雀喜,少年见雀悲;拔剑捎罗网,黄雀得飞飞;飞飞摩苍天,来下谢少年 。
诗人以罗家喻迫害者,以雀喻受害者,塑造了一个解救受难者的侠义少年的形象,寄寓了作者的理想和反抗情绪 。曹丕即位就积极翦除曹植的羽翼,杀死了他的好友丁仪、丁异等,可见这样的诗是有现实背景的 。
曹植前期的诗歌主要是表现他的壮志,很少反映社会现实,只有《送应氏》第一首因送友人而连带写到友人所居的洛阳的残破 。后期由于自己生活的不幸,逐渐能体会到一些下层人民的痛苦,才写出了个别反映人民疾苦的诗篇 。如《泰山梁甫行》给我们描绘了一幅当时边海人民贫困生活的画面:
八方各异气,千里殊风雨 。剧哉边海民,寄身于草野 。妻子象禽兽,行止依林阻 。柴门何萧条,狐兔翔我宇 。
《杂诗》第二首则表现了对从戎的“客子”的同情 。
曹植还写了不少情诗,如《七哀》、《美女篇》等 。这些诗与表现壮志的诗风格明显不同 ,感情哀婉缠绵,与汉末古诗中的抒情诗极相近 。《七哀》一首情调尤肖《古诗十九首》 。这些诗中有一些可能寄托了诗人君臣不偶和怀才不遇的感情 。
《诗品》说曹植的诗“骨气奇高,词采华茂”,很能概括曹植诗歌的艺术风格 。曹植一生热中功名,追求理想,遭遇挫折后,壮志不衰,转多愤激之情,所以诗歌内容充满追求与反抗,富有气势和力量,这就形成了“骨气奇高”的一面 。
在建安诗人中,曹植要算是最讲究艺术表现的 。他的诗歌虽然也脱胎于汉乐府,但同时吸收了汉末文人古诗的成就,并努力在艺术上加以创造和发展 。建安诗歌从乐府出来逐渐文人化,到了曹植手里就具有明显的文人诗的面目了 。如《美女篇》模仿汉乐府《陌上桑》,但描写的细致和词藻的华丽,与《陌上桑》迥异其趣,正表现了这种倾向 。曹植的这种努力造成了他的“词采华茂”的一面 。他的诗善用比喻,不只多而贴切,并且常常以全篇为比,如以少年救雀喻解救受难者,以转蓬飘荡喻流徒生活,以女无所归喻怀才不遇等 。他的诗又注意对偶、炼字和声色 。如:“明月澄清景,列宿正参差 。秋兰波长阪,朱华冒绿池 。潜鱼跃清波,好鸟鸣高枝”,一连三联对偶,后两联尤为工整 。“被”字,“冒”字见出作者选词用字的匠心 。他有些诗句已暗合律诗的平仄,富于音乐性 。此外曹植的诗还工于起调,善为警句,如“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惊风飘白日,光景驰西流”,它们或在篇首,或在篇中,都使全诗增色 。曹植这方面的成就提高了诗歌的艺术性,但也开了雕琢词藻的风气 。
曹植的辞赋也都是抒情小赋 。《洛神赋》是他赋中的名作 。这篇赋接受了《神女赋》的影响 。它熔铸神话题材,通过梦幻境界,描写一个人神恋爱的悲剧 。赋中先用大量篇幅描写洛神宓妃的容貌、姿态和装束,然后写到诗人的爱慕之情和洛神的感动:“于是洛灵感焉,徒倚旁徨,神光离合,乍阴乍阳 。竦轻躯以鹤立,若将飞而未翔 。践椒涂之郁烈,步蘅薄而流芳 。超长吟以永慕兮,声哀厉而弥长 。”通过这些动作的描绘把洛神多情的性格也刻划得十分突出 。最后写到由于“人神之道殊”,洛神含恨赠当而去,和诗人失意追恋的心情,有浓厚的悲剧气氛 。这篇赋想象丰富,描写细腻,词采流丽,抒情意味和神话色采很浓,艺术的魅力很大 。
在曹植的文章中,《与吴季重书》和《与杨德祖书》是两篇有名的散文书札 。后一篇直抒怀抱,讥弹时人,文笔锋利简洁,也很能表现他自视甚高的性格 。另外,他的《求自试表》、《求通亲亲表》是两篇骈俪成分极重的文章 。但它们都有一定的内容,而在形式上,对偶排比句也往往是三、四、五、六言相间,并且不排斥散句,所以错落有致,工整而不萎弱,与后来许多形式主义的骈文有很大不同 。特别是前一篇,诗人的急切用世之心,洋溢在字里行间 。
建安文学在我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一个时期的文学能形成一种传统而被接受下来是不多的 。钟嵘在反对晋以后的形式主义诗风时,曾慨叹“建安风力尽矣”!初唐诗人陈子昂在进行诗歌革新时,也高举“汉魏风骨”的旗帜,这说明“建安风骨”的传统对后世文学的影响是相当深远的!
曹操和曹植和曹丕被称为"建安三杰"吗?【建安之杰是谁】是的
曹操:著有《孙子略解》、《兵书接要》等军事著作和《蒿里行》、《观沧海》、《薤露》、《短歌行》、《苦寒行》、《碣石篇》、《龟虽寿》等不朽诗篇 。后人并且辑有《曹操集》 。
曹植:《送应氏》、《白马篇》、《铜雀台赋、《赠白马王彪》、《杂诗》、《洛神赋》、宋代辑有《曹子建文集》,近人黄节撰有《曹子建诗注》 。
曹丕:《黎阳作》、《陌上桑》写征伐之事,既有克敌制胜的豪情,也有征人行军之苦 。述宴,如《芙蓉池作诗》、《于玄武陂作诗》,。《燕歌行》抒写思妇之情,音节和婉,修辞精美,是曹丕的代表作 。《于清河见挽船士新婚与妻别》言离别之苦,凄婉动人 。可见诗人生逢乱世,对人间别情,是有切身体验的 。《典论》、《与吴质书》、《答繁钦书》等 。
- 关于浙江中博建设有限公司简述 浙江中博建设有限公司
- 关于浙江中南建设集团钢结构有限公司简述 浙江中南建设集团钢结构有限公司
- 关于浙江中南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河南分公司简述 浙江中南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河南分公司
- 周杰伦fb歌名
- 关于浙江中医临床名家·连建伟简述 浙江中医临床名家·连建伟
- 怎样创建博客 怎样创建博客账号
- 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 关于海安海旺建材有限公司简述 海安海旺建材有限公司
- 新笑傲江湖霍建华版演员表 新笑傲江湖霍建华版全部演员表
- 关于浙江东冶建设有限公司简述 浙江东冶建设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