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长江日报
文章图片
汉南亚非种业总经理贺亚非和他27天大的“西兰苔”苗宝宝在一起 。 35天育苗期后 , 苗宝宝会被发往恩施利川等地成为当地“致富苗” 。
文章图片
黄陂区蔬菜种植户高群才 , 种了30多年蔬菜 , 把汉产十多种新品种茄果“种”给市民吃 。
文章图片
江夏区科农村村民刘桂英 , 引进武汉市农科院的好鱼种科学养鱼 , 效益非常高 。
文章图片
黄陂区罗汉街道白塘村大陈田湾村民章桂红 , 在黑皮鸡枞菌产业基地打工增收 。
文章图片
时间:9月21日
坐标:东西湖区辛安渡街道如意情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鹿茸菇采收车间 , 工人正在忙碌 。
长江日报采访人员潘璐摄
文章图片
【“工厂”种菇,箱子养鱼,科技兴农有活力】时间:9月21日
坐标:东西湖区东山农场巨龙大队武汉康生源生态农业有限公司
集装箱起鱼 。
长江日报采访人员潘璐摄
农业现代化 , 关键是农业科技现代化 。 技术的革新能第一时间推动农业生产力的提高 , 让种养殖业抗风险能力提高 , 让农产品在市场上竞争力提高 , 让农民更加富裕乡村更加有活力 。 丰收节前夕 , 长江日报采访人员来到东西湖区 , 探访了两家农业企业 , 和技术人员聊了聊 , 看他们是如何在农业生产一线把科技力量直接转化为生产力的 。
@辛安渡街道
工厂化种蘑菇
提质增效更环保
在如意情公司的生产车间里 , 采收车间是最繁忙的地方 , 有二三十名工人在忙碌着 。 至于其他环节 , 只需要很少的人工投入 。 原材料的预处理、搅拌、装袋、灭菌、接种、培养的过程 , 几乎都是依靠机器进行 。 把农业生产变成工厂化的生产 , 是目前食用菌生产的趋势 。 虽然工人不多 , 但整个生产环节 , 都活跃着技术人员的身影 。
■提供菌种 , 从源头把控生产稳定
制作菌包的原材料来到工厂时 , 武汉市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室主任马晓龙带着团队来进行原材料检测 。 “棉籽壳、玉米芯、木屑是制作菌包的主要材料 , 每个批次的原料含水量不同、颗粒度配比不一样、木屑发酵程度不同 , 都需要检测后才能给菌包提出最佳配比 , 这是保证能出菇的重要因素 。 除此之外 , 还要检测原材料的重金属残留 , 保证出菇的品质 。 ”马晓龙博士说 。
作为湖北省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武汉站站长 , 马晓龙博士带领着武汉市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室团队 , 活跃在食用菌栽培、育种的一线 。 “如意情是今年开始正式制作新的菌菇品种鹿茸菇的 , 但是我们的育种合作开始得更早 。 ”鹿茸菇的原始菌种 , 来自于马晓龙团队的实验室里 。 马晓龙博士告诉长江日报采访人员 , 如意情公司从实验室里取了四支试管的原始菌种 。 原始菌种被保存在-80℃的超低温液氮里 , 保证菌种的纯度、活力和稳定性 。
优质原始菌种 , 从源头上保证了生产的顺利进行 , 是非常关键的步骤 。 如意情工厂技术主管胡佳明表示 , 实验室培育的原始菌种 , 在工厂实验室进行了五个月的扩繁实验 , 菌种表现稳定 。 在接种阶段 , 公司采用的是先进的液体菌种 , 用机器喷洒在菌菇包上 , 保证每一包蘑菇的出菇数量和大小 。 “科研人员提供技术支撑 , 我们工厂通过生产制定标准的工艺流程 , 两者配合 , 即使是引入的新品种 , 我们也有保证丰收的底气 。 ”胡佳明说 。
- 抢秋收,忙秋种 德阳全力护好“粮袋子”
- 三秦大地“丰”景美
- 冠心病的原因找到了!2个指标高,迟早要得冠心病,只是时间问题
- 玉米小麦西红柿,“一粒良种”这样诞生
- 心律失常|一家三口相继患甲状腺癌,医生:这种“菜”是祸根,很多人爱吃
- 双龙村:凝智聚力 激发振兴“内驱力”
- 白癜风|心理专家:如何让焦虑“消失”?试试这些方法
- “苹果之乡”产量效益“双丰收”
- “老北京”点心
- 中医大师靳瑞,开创针灸岭南学派,独创“靳三针”疗法,值得赞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