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急救小常识,求生活急救小常识

【生活急救小常识,求生活急救小常识】打嗝
在吸进凉气或由于其他因素 , 可能会引起打嗝(打呃)不止 。
[家庭应急处理]
(1)尽量屏气 , 有时可止住打嗝 。
(2)让打嗝者饮少量水 , 尤其要在打嗝的同时咽下 。
(3)婴儿打嗝时 , 可将婴儿抱起 , 用指尖在婴儿的嘴边或耳边轻轻搔痒 , 一般至婴儿发出笑声 , 打嗝即可停止 。
(4)如打嗝难以止往 , 倘无特殊不适 , 也可听其自然 , 一般过会儿就会停止 。如果长时间连续打嗝 , 要请医生诊治 。中老年人或生病者突然打嗝连续不断 , 可能提示有疾患或病情恶化 , 需引起注意.

脚踩铁钉
足部被铁钉刺进后 , 首先须立即把钉子完全拔除 , 然后进行下述应急处理 。
[家庭应急处理]
(1)拔除钉子后 , 应挤出一些血液 , 因为钉子常扎得很深 , 容易感染 。
(2)去除伤口上的污泥、铁锈等物 , 用纱布简单包扎后 , 速去医院进一步诊治 。
(3)踩到细铁钉或铁针 , 如铁钉或铁针是断钉、断针 , 切勿丢弃 , 可将相同的钉针一起带到医院 , 供医生判断伤口深度作参考 。
(4)扎进钉子 , 尤其是锈钉子、带泥土的钉子 , 最易患破伤风 , 须速去医院注射破伤风毒素 。

脚跟磨破
长距离行走或所穿鞋不合脚、鞋底不平整等 , 极易引起脚跟磨破 。
[家庭应急处理]
(1)如脚跟发红 , 可在袜子外面擦上一层肥皂 , 并在鞋子与脚跟接触的在方贴上一块胶布条 , 使脚跟避免进一步磨擦破溃 。
(2)脚跟磨破且出现水疱时 , 水疱不要弄破 , 可用消毒纱布包扎后让其自行吸收;大水疱可用碘酒擦一次 , 消毒酒精擦二次 , 再用经过火烧消毒过的针尖刺破 , 用消毒纱布包好 , 注意清洁 , 防止感染 。
(3)脚跟磨破时 , 应换穿舒适的鞋子 , 并尽量少走路 。

流鼻血
流鼻血的原因很多 , 如外伤、挖鼻孔、气候异常、鼻炎、鼻病、高血压、妇女经期代谢性出血、各种原因的血小板减少、发热等 。鼻血流不止时需迅速采取措施止血 。
[家庭应急处理]
(1)将流血一侧的鼻翼推向鼻梁 , 并保持5~10分钟 , 使其中的血液凝固 , 即可止血 。如两侧均出血 , 则捏住两侧鼻翼 。鼻血止住后 , 鼻孔中多有凝血块 , 不要急于将它弄出 , 尽量避免用力打喷嚏和用力揉 , 防止再出血 。
(2)左(右)鼻孔流血 , 举起右(左)手臂 , 数分钟后即可止血 。
(3)患者左(右)鼻孔流血时 , 另一人用中指勾住患者的右(左)手中指根并用力弯曲 , 一般几十秒钟即可止血;或用布条扎住患者中指根 , 左(右)鼻孔流血扎右(左)手中指 , 鼻血止住后 , 解开布条 。
(4)取大蒜适量 , 去皮捣成蒜泥 , 敷在脚心上 , 用纱布包扎好 , 可较快止血 。
(5)让患者坐在椅子上 , 将双脚浸泡在热水中 , 可止鼻血 。
(6)如经常流鼻血 , 需去医院进一步诊治 。

门窗夹指
门窗、抽屉等夹手指看起来不是大病 , 但严重的指头被夹断、指甲脱落、关节内出血 , 如果不能及时妥善处理 , 会使伤情加重 , 后果恶化 。
[家庭应急处理]
(1)如果夹伤较轻 , 只有轻微出血 , 可先行伤口周围消毒 , 再用消毒纱布包扎 。
(2)夹伤较重 , 疼痛难忍 , 应于消炎包扎伤口后 , 再用厚纸板从指头下方支撑 , 缠上绷带加以固定 , 然后用三角巾将手臂吊起来持在脖子颈上 。
(3)避免伤指浸水和过热 。
(4)如青紫瘀血 , 压痛明显 , 不能活动 , 有可能指头骨折 , 应速去医院诊治 。

皮肤晒伤
炎夏在户外活动 , 极易引起皮肤晒伤 。出现此种情况 , 需及时正确处置 。
[家庭应急处理]
(1)如皮肤晒得很红 , 但并未起泡 , 可用冷湿毛巾、纱布等敷于患处 , 或将患处浸泡于冷水中 , 以减轻疼痛 。
(2)不可抹黄油或人造黄油之类的东西 , 以免刺激皮肤 。
(3)如果皮肤起泡或大面积曝晒起泡 , 应速去医院治疗 , 切不可再曝露曝晒过的皮肤 。
(4)在烈日下运动、工作时 , 要戴上宽沿的帽子 , 不要把皮肤曝晒在阳光下 , 必要时可涂敷防晒霜 。

手指割破
手指被刀、玻璃、铁器等划伤割破 , 是日常生活中容易发生的事 , 如果不予重视或处理不当 , 可能会使伤口恶化 , 轻者发炎、疼痛 , 重者引发严重疾患 。
[家庭应急处理]
(1)如伤口不大不深 , 出血不多 , 伤口干净 , 可用酒精消毒伤口周围 , 不要将消毒液弄进伤口内 , 待干后用消毒纱布覆盖包扎 , 或用创可贴粘贴 。
(2)不干净的伤口 , 要先用碘酒沿周围皮肤消毒一次 , 再用酒精消毒二次 , 然后用加少量食盐的冷开水冲洗伤口 , 冲洗时用药棉轻轻擦拭伤口 , 去除泥土和其他异物 , 最后再对伤口周围的皮肤消毒一次 , 以纱布覆盖包扎 。
(3)如果伤口切缘整齐并且干净 , 长度在2厘米之内 , 深度不超过1厘米 , 或虽不干净 , 但经过消毒处理后 , 在受伤后8小时内 , 可用创可贴或止血消炎贴粘合 , 使伤口合拢 , 促使其愈合 。
(4)如无创可贴 , 也可用胶布覆盖伤口 。但伤口切忌直接接触胶布 。可在伤口上涂以消炎药等敷料 , 或衬以小块消毒纱布 。
(5)为了防止感染 , 可以服些消炎药 , 如麦迪霉素每次0.2g , 每日4次;或复方新诺明2片 , 每日2次 。
(6)若伤口较深 , 接触泥土或脏物 , 还须速去医院注射破伤风抗毒素 。

手足生茧、鸡眼、水泡
手足因干体力活或走远路等原因而致生茧、起水泡 , 以及足部生鸡眼 , 须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处理办法 。
[家庭应急处理]
(1)在起水泡或水泡破开处放置消毒棉花、纱布等 , 以免受到刺激 。
(2)不要撕掉水泡处死皮或硬茧 , 以免感染 。
(3)在鸡眼处外敷鸡眼膏 , 每隔2~4日敷一次 , 直至鸡眼处皮肤变白脱落 , 然后用创可贴外敷1~2日即可 。
(4)如手足水泡处疼痛剧烈 , 须去医院诊治 。

贴胶布起水泡
有人粘贴胶布后 , 局部皮肤会出现红疹、水疱 , 并伴有瘙痒 , 有的甚至在揭下胶布时会撕掉一层表皮 , 灼痛难忍 。如处理不当 , 则渗液不断 , 合并感染 。
[家庭应急处理]
(1)用消毒的或火焰烧过的注射针头或缝衣针挑破水疱 , 使其渗液流尽 , 然后涂擦龙胆紫药水收敛消炎 。
(2)腰背部的破损面容易受压和磨擦 , 内层还需覆盖一层凡士林纱布 。
(3)可口服消炎药 , 如复方新诺明2片 , 每日2次;或抗过敏药息斯敏1片 , 每日1次 。
(4)要避免用存放过久的胶布 , 揭胶布时切忌粗暴 , 尽可能防止人为的损伤 。

误吞异物
误吞异物后 , 应根据异物的形状大小特性 , 相应作出处理措施 。
[家庭应急处理]
(1)误吞了钱币、珠子、纽扣、小石子、假牙等小而圆并且光滑的物体 , 一般均能通过肠道排出 。可多吃些韭菜、芹菜之类的高纤维蔬菜 , 促进其排出 。
(2)如吞咽了尖锐和直棱的物体 , 例如小发卡、骨头、开式别针等 , 则很危险 , 但决不可惊慌失措 , 而应速去医院 , 由医生用特殊器械取出异物 。
(3)如误吞异物后出现腹痛、呕吐暗红色血或黑便 , 应及时行X线检查 , 并作相应处理 。

小腿肚抽筋
在游泳、夜间受凉、剧烈运动或过度疲劳情况下 , 小腿后侧的腓肠肌会突然疼痛、痉挛、僵硬 , 也就是人们日常所谓的小腿抽筋 。出现这种情况 , 需正确、迅速处理 , 以免引起严重后果 。
(1)在小腿肚抽筋时 , 紧紧抓住抽筋一侧的脚大拇趾 , 使劲向上扳折 , 同时用力伸直膝关节 , 即可缓解 。
(2)在运动中 , 尤其是游泳时 , 一旦发生小腿肚抽筋 , 万不可惊慌失措 , 否则会因处理不当抽筋更厉害 , 甚至造成溺水事故 。此时应立即收起抽筋的腿 , 另一只腿和两只手臂划水 , 游上岸休息 。如会浮水 , 可平浮于水上 , 弯曲抽筋的腿 , 稍事休息 , 待抽筋停止 , 立即上岸 。也可吸气沉入水中 , 用手抓住抽筋一侧的脚大拇趾 , 使劲往上扳折 , 同时用力伸直膝关节 , 在憋不住气时 , 浮出水面呼吸;然后再沉入水中 , 重复上述动作;反复几次后 , 抽筋可缓解 , 然后急速游上岸休息;在游向岸边时 , 切忌抽筋一侧的腿用力过度 , 以免再次抽筋 。在其他运动中发生小腿肚抽筋 , 应立即原地休息 。
(3)抽筋停止后 , 仍有可能再度抽筋 , 千万不要剧烈活动和游泳 , 应注意休息 。
(4)可按摩抽筋的小腿 , 渴些牛奶、橙汁等饮料 。

眼圈打青
眼圈打青 , 多由外伤引起 , 由于眼周血管丰富 , 眼周被打击后 , 很容易引起皮下血管破裂 , 而致红肿瘀血青紫 。
[家庭应急处理]
(1)眼圈碰伤或打伤后 , 在24小时内 , 应用冰袋冷敷 , 或用毛巾浸透冰水外敷 , 以减轻伤痛和肿胀 。
(2)24小时后 , 改用热敷 , 用毛巾浸湿热水外敷 , 促使眼圈瘀血尽快吸收 。
(3)口服三七片、云南白药等 。以活血化瘀止痛 。
(4)如果疼痛不止或视力减退 , 患者应速去医院诊治 。

咬断体温表
咬断体温表的一般为孩子 。在出现此种情况时 , 可作如下处理 。
[家庭应急处理]
(1)让孩子用清水漱口 , 防止碎玻璃刺破口腔或被吞咽下 。
(2)体温表内的水银为金属汞 , 它不会与鲜奶或蛋清的蛋白质结合 , 在肠道内也不会被吸收 , 所以是安全的 , 不必饮牛奶或蛋清

异物入鼻
鼻孔内进入异物 , 不能用手指抠鼻孔 , 也不能用探针之类的东西捅鼻孔 , 否则会把异物推向鼻孔深处 , 造成严重后果 。
[家庭应急处理]
(1)如果异物塞进一侧鼻孔 , 可用纸捻、小草、头发等刺激另一侧鼻孔 , 使患者打喷嚏 , 鼻子里的异物会因此被喷出来 。
(2)如上述方法无效 , 说明异物很大或堵塞很紧 , 须立即去医院诊治 。

异物入耳
耳朵进入异物 , 切不可用耳勺等尖锐物品伸入耳内掏挖 , 以免异物越陷越深 , 刺伤耳膜 , 引起严重后果 。
[家庭应急处理]
(1)如小虫进入耳内 , 可用电灯(或手电筒)靠近耳朵照射外耳道 , 虫子喜光线 , 会顺着光线爬出来也可将卫生香的烟徐徐吹入耳内 , 虫子就会自动爬出 。
(2)如果水液进入耳内 , 可用脱脂棉球把耳内水液吸出 。也可让进水一侧的耳道向下 , 单脚踊跃 , 水液即或流出 。
(3)小豆粒、小弹丸之类的东西进入耳内 , 可将身体弯向有异物的耳朵一侧 , 单脚踊跃 , 直至异物掉出 。
(4)上述办法如果不能奏效 , 或耳朵内因有异物而致疼痛、发炎 , 应速去医院诊治 。

异物入眼
俗话说 , “眼里揉不得沙子”眼睛里一旦进入异物 , 很是难受 。出现此种情况不应惊慌 , 而应区别情况 , 慎重处理 。
[家庭应急处理]
(1)当灰沙、昆虫、铁屑等进入眼内时 , 万勿揉眼睛 , 以免异物擦伤眼球或陷进组织 。应轻轻将上眼皮向前拉起 , 使眼皮和眼球之间有一空隙 , 让泪水向下冲刷 , 有时几秒钟即可将异物排除 , 一次不行 , 可多做几次 。
(2)如泪水冲不出异物 , 可轻闭眼睛 , 不要转动眼球 , 请别人把眼皮翻开 , 可发现异物粘附在眼皮内面 。然后用棉签或干净的手帕蘸点凉开水轻轻将异物擦掉 。如果找不到异物 , 可在电灯下或用手电筒照着寻找异物 。如粘在角膜(黑眼珠)上 , 则应立即去医院请医生处理 。切忌用指甲、火柴梗、铁丝等胡乱挑剔 , 以免造成更大的损伤和将病菌带入引起发炎 。
(3)酸碱腐蚀性物质如氨水、生石灰(水)、盐酸、硫酸等进入眼内时 , 应立即在现场找到水源如自来水、井水、河水 , 迅速冲洗眼睛15分钟以上 。具体方法生活急救小常识:将上眼皮尽量拉开 , 用水壶等倾注水流 , 使水柱直接流过眼球表面 , 一定要冲洗到眼球、眼皮内侧 , 决不可闭眼冲洗;或用脸盆盛满水 , 将面部直接浸入水中 , 连续做睁眼闭眼动作 , 或用力睁大眼睛 , 头部在水中左右轻轻摆动 。冲洗完后 , 立即去医院急诊 。

鱼刺卡喉咙
鱼刺卡喉咙时 , 不要慌张 , 也不能采用大口干咽饭团的办法 , 试图将鱼刺推压下去 。这样做 , 细软的鱼刺可能侥幸被带进胃内 , 但大而坚硬的鱼刺有可能因此越扎越深 , 甚至刺破食管或大血管 , 造成严重的后果 。
[家庭应急处理]
(1)立即用汤匙或牙刷柄压住患者舌头的前部分 , 在亮光下仔细察看舌根部、扁桃体、咽后壁等 , 尽可能发现异物 , 再用镊子或筷子夹出 。如病人咽部反射强烈 , 恶心剧烈而难以配合 , 则让病人作哈气动作 , 以减轻不适 。
(2)如果实在找不到鱼刺 , 而患者仍觉得鱼刺卡在咽喉 , 可用下列方法软化鱼刺:
①威灵仙10克、乌梅3个、食醋少许、砂糖少许 , 煎汤 , 频频缓缓咽下 。
②将橙皮切小块 , 口含慢慢咽下 。
③维生素C片 , 含化2片 , 徐徐咽下 。
(3)如上述方法仍无效 , 或吞咽后胸骨后疼痛 , 说明鱼刺在食管内 , 应当禁食 , 尽快去医院诊治 。

扎刺
手足扎刺后 , 须及时拔除 , 不宜留在肉里活动 , 以免越扎越深 。
[家庭应急处理]
(1)将伤口消毒 , 并用火焰消毒过的针或镊子将刺全部拔出 , 然后再消毒一次 , 包扎好 。
(2)如刺扎得很深 , 并断在肉里 , 或是带泥土的刺 , 则需去医院诊治 , 并注射破伤内抗毒素 。
(3)扎刺易引起伤口化脓 , 需注意消毒 。如刺拔除后 , 局部仍红肿不退 , 且越来越厉害 , 并疼痛、灼热等 , 说明伤口已有感染 , 应去医院进一步诊治 。

小腿肚抽筋
在游泳、夜间受凉、剧烈运动或过度疲劳情况下 , 小腿后侧的腓肠肌会突然疼痛、痉挛、僵硬 , 也就是人们日常所谓的小腿抽筋 。出现这种情况 , 需正确、迅速处理 , 以免引起严重后果 。
[家庭或临场应急处理]
(1)在小腿肚抽筋时 , 紧紧抓住抽筋一侧的脚大拇趾 , 使劲向上扳折 , 同时用力伸直膝关节 , 即可缓解 。
(2)在运动中 , 尤其是游泳时 , 一旦发生小腿肚抽筋 , 万不可惊慌失措 , 否则会因处理不当抽筋更厉害 , 甚至造成溺水事故 。此时应立即收起抽筋的腿 , 另一只腿和两只手臂划水 , 游上岸休息 。如会浮水 , 可平浮于水上 , 弯曲抽筋的腿 , 稍事休息 , 待抽筋停止 , 立即上岸 。也可吸气沉入水中 , 用手抓住抽筋一侧的脚大拇趾 , 使劲往上扳折 , 同时用力伸直膝关节 , 在憋不住气时 , 浮出水面呼吸;然后再沉入水中 , 重复上述动作;反复几次后 , 抽筋可缓解 , 然后急速游上岸休息;在游向岸边时 , 切忌抽筋一侧的腿用力过度 , 以免再次抽筋 。在其他运动中发生小腿肚抽筋 , 应立即原地休息 。
(3)抽筋停止后 , 仍有可能再度抽筋 , 千万不要剧烈活动和游泳 , 应注意休息 。
(4)可按摩抽筋的小腿 , 渴些牛奶、橙汁等饮料 。

中风的应急处理
在活动中或情绪激动下突然出现头痛、呕吐、意识障碍、大小便失禁、眩晕发作、走路不稳或不明原因突然出现讲话困难、口角歪斜、一侧肢体麻木或无力等常常提示中风的发生 。一旦遇有上述情况 , 应及时与神经内科医生联系 , 并进行家庭急救处理 。观察病人的意识、瞳孔、面色、呼吸、脉搏、心跳 , 有条件时应测血压 , 若发现有心跳、呼吸停止 , 应就地进行胸外心脏按压和人工辅助呼吸 。若无明显呼吸、心跳异常 , 宜尽快送到最近的综合医院神经内科治疗 , 但不宜长途搬运 。病人应去枕仰卧 , 头部略向后 , 以保持气道通畅 , 并注意保暖 , 不可摇晃、震动、前后转动病人头部 。若患者意识清楚 , 应保持其安静 , 避免情绪激动 。若病人呕吐 , 应将脸朝向一侧 , 让其吐出;抢救者可用干净的手帕缠在手指上伸进口内清除呕吐物;取出患者假牙 , 不要让病人进食或饮水 , 以防堵塞气道 。病人抽搐时 , 就迅速清除病人周围有危险的东西 , 同时用手帕包着筷子放入病人口中 , 以防抽搐发作咬伤舌头 。无筷子时也可用手帕卷着 , 垫在上下牙之间 。

小儿发热的家庭处理
发热是小儿时期最常见的一种症状 , 常为感染性疾病所致 。由于发热时间过长可引起营养素的消耗 , 有些小孩还可出现高烧抽筋 , 因此孩子发热 , 往往引起父母恐慌 。一般来说 , 发热是机体对感染的一种防御反应 , 发热时机体内各特异和非特异性免疫成分增加 , 活性增强 , 如白细胞吞噬病原菌能力增强 , 干扰素的抗病毒活性增加 。但发热持续过久或过高 , 可使体内调节功能失常 , 人体防御感染的能力下降 , 不利于健康恢复 , 因此对高热应适时采取降温措施 。当小儿发热体温在38℃以下时 , 家长应密切观察体温变化 , 不必处理 , 如轻易退热 , 可降低机体抵抗力 , 并可掩盖病情扰乱疾病的发展规律 , 对诊断治疗不利 。如体温超过38.5℃ , 患儿有头痛 , 肌肉疼痛、厌食或全身不适 , 可以给予药物降温 , 主要是改善患儿身份舒适度 。在孩子出现高体温时应迅速降低体温 , 此时可用温水浴降温 , 亦可将毛巾用温水浸湿 , 在颈、背、胸前、腑下、两腹股沟擦浴 , 促使血管扩张散热 , 同时应送往医院 , 服用解热药物 。常用的解热药布洛芬(商品名美林) , 退热作用迅速、安全 , 维持时间长达6~8小时;对乙酰氨基酚(商品名泰诺) , 退热作用温和 , 安全有效 。有关研究证明传统的冷敷或酒精擦浴不仅无效 , 反而可导致全身发抖 , 且酒精还可经儿童皮肤吸收产生中毒症状 , 应避免使用 。新生儿出现发热主要以物理降温为主 , 体温38~39℃ , 可松解襁包散热;体温39~41℃ , 可用33~35℃温水给病儿擦浴 , 部位为前额、腑窝、四肢和腹股沟;如体温超过41℃ , 可洗温水浴 , 30分钟复测体温 。在炎热夏季 , 刚出生2~3天的新生儿可因包裹过多 , 喝水少而出现发热、哭闹、皮肤潮红、尿少 , 这在医学上称为脱水热 , 只要降低环境温度 , 松解衣服 , 每隔两小时给孩子喂糖水或白开水5~10毫升 , 一般在数小时到24小时内就可以自动退热 , 不需要其他处理 。

晕车的预防
1、乘晕宁(眩晕停) 。在乘车、船前40分钟用温开水送服1至2粒 , 小儿酌减 。
2、感冒通 。在无乘晕宁的情况下 , 可用感冒通替代 , 方法同上 , 效果一样 。
3、也可用安定片1片 , 维生素B1两片 , 乘车前40分钟温开水送服 , 亦能防止晕车 。
4、无药之时 , 可取新鲜生姜1片 , 或鲜土豆1片 , 贴于神劂厥穴(肚脐) , 用伤湿膏盖贴 ,  同时将伤湿止痛膏贴于内关穴 , 用手指轻轻揉摩穴位 , 口中亦可再含一片鲜姜 , 也有 一定的预防作用 。
5、无药之时 , 晕车者可在上车前将腰带束紧 , 防止内脏在体内过分晃动 , 上车后双目注视远处 , 尽量少看近处物体 , 尤其在下坡时注意抓紧拊手 , 减缓惯性对内脏的冲击 , 密封较严的汽车或汽油味偏大的车厢要注意通风 , 这样有助于预防晕车现象发生 , 如稍感不适 , 应立即选择靠车前方合适位子睡觉 , 睡觉--往往是最好最省钱有效的防晕车方法 。
有晕车史的 , 乘车前可饮用些酸辣开胃的食物 , 勿食甜食及油腻食物 , 且忌过饥过饱.

“闪腰”
“闪腰”在医学上称为急性腰扭伤 , 为一种常见病 , 多由姿势不正、用力过猛、超限活动及外力碰撞等造成软组织受损所致 。
伤后立即出现腰部疼痛 , 呈持续剧痛 , 次日可因局部出血、肿胀、腰部活动受限 , 不能挺直 , 俯、仰、扭转感困难 , 咳嗽、打喷嚏、大小便时可使疼痛加剧 。
一旦发生“闪腰” , 可酌情选用以下几种方法:
按摩法:闪腰者取俯卧姿势 , 家人用双手掌在脊柱两旁 , 从上往下边揉边压 , 至臀部向下按摩到大腿下面、小腿后面的肌群 , 按摩几次后 , 再在最痛的部位用大拇指按摩推揉几次 。
背运法:让闪腰者与家人靠背站立 , 双方将肘弯曲相互套住 , 然后家人低头弯腰 , 把患者背起并轻轻左右摇晃 , 同时让患者双足向上踢 , 约3~5分钟放下 , 休息几分钟再做 。一般背几次之后 , 腰痛会逐步好转 , 以后每天背几次 , 直至痊愈 。
热敷法:用炒热的盐或沙子包在布袋里 , 热敷扭伤处 , 每次半小时 , 早晚各一次 , 注意不要烫伤皮肤 。
药物外敷法:取新鲜生姜 , 将内层挖空 , 把研细的雄黄放入生姜片盖紧 , 放瓦上焙干 , 把生姜焙成老黄色 , 放冷 , 研细末 , 撕在伤湿膏上 , 贴患处 , 痛止去药 。

老人倒地的急救
老人摔倒常见的原因有:
1、中风因高血压伴脑内小动脉硬化 , 使其突然破裂出血 , 常发生昏迷、偏瘫等;
2、眩晕因心、脑血管疾病以及颈椎病等引起 , 一般无意识障碍;
3、晕厥大脑一时性严重缺氧缺血 , 导致短暂性意识丧失;
4、心绞痛急性发作;
5、不慎摔跤骨折及癫痫等等 。
由上述原因引起的突然摔倒 , 旁人不可急于搀扶 , 否则很可能“帮倒忙” 。
如中风或蛛网膜下腔出血者 , 立即扶起 , 只会加重出血症状;脑供血不足引起的晕厥 , 病人本应平卧 , 如将其扶起 , 反而加重脑部缺血状况;如发生骨折或脱臼 , 搀扶会加剧损伤 , 尤其是脊柱骨折病人若损及脊髓神经 , 可引起截瘫 。
因此 , 应先观察老人的表情、神态 , 如神志清醒的 , 可询问摔倒的原因 , 然后给予帮助 , 如心绞痛病人 , 应让其服下急救药.送医院,遇到昏迷或有语言障碍的病人 , 即打急救电话,见呕吐病人 , 应将其头部侧向一边以防呕吐物返回,流入呼吸道引起窒息 。
搬动病人时 , 要一个托头、胸部 , 一个托腰、臀部 , 一个托腿、脚 , 动作宜缓慢平稳 。

家庭救助十忌
1、扭伤、屈伤忌用热敷 。采用冰敷减轻疼痛 , 用绷带包扎防肿及加强支撑作用 。尽量抬高伤处 , 以减轻受伤部的水肿 。
2、小而深的伤口忌马虎包扎 。应立即清洁伤口 , 并及时注射破伤风血清 。
3、农药污染皮肤而中毒者忌用温热水或酒精擦洗 。应立即脱掉衣服 , 用冷水反复冲洗农药污染过的皮肤 。
4、烧伤或擦伤引起的水泡忌刺破 。非刺破不可 , 可用消毒针刺穿一洞,让水流出 , 但一定要保留水泡外皮覆盖伤口 , 以防感染 。
5、溃疡病患者忌饮牛奶或用苏打缓解胃酸 。
6、严重急性腹痛忌服止痛药 。这样会掩饰病情延误诊断 , 应及时送医院诊治 。
7、心脏病人发生气喘忌平卧位 。应取坐位 , 令双腿下垂 。
8、脑出血忌随意搬动 。应立即平卧 , 头部抬高 , 急送医院抢救 。
9、对外伤等病 , 止血忌长时间包扎 , 应每隔1小时松解15分钟 。
10、昏迷病患者忌进食或饮水 。这样食物会误入气管 , 引起肺炎甚至窒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