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城市化 城市化进程


城市化名词解释城市化的名词解释是:
城市化也称为城镇化,是指随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生产力的发城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产业结构的调整,其社会由以农业为主的传统乡村型社会向以工业和服务业等非农产业为主的现代城市型社会逐渐转变的历史过程 。
城市化的概念也不尽相同 。人口学把城市化定义为农村人口转化为城镇人口的过程,地理学角度来看城市化是农村地区或者自然区域转变为城市地区的过程 。
经济学上从经济模式和生产方式的角度来定义城市化,生态学认为城市化过程就是生态系统的演变过程,社会学家从社会关系与组织变迁的角度定义城市化 。
扩展资料:
城市化是一个综合性过程,其中土地是关键因素 。纵观中国城市化进程,不论是早期政策导向的人口聚集,还是改革开放中乡镇企业、外资企业繁荣带来人口激增,抑或是如今多元的城镇化模式探索,解决土地问题都避免不了“征地—补偿—拆迁”的循环 。
轰鸣的推土机铲平一个又一个村庄、鳞次栉比的高楼越来越密集 。据了解,近10年我国有90余万个自然村在城市化进程中消失,这意味着平均每天有80到100个村庄在版图上被抹去 。
有的城市决策者,以城市化的名义,毫无顾忌,毫不留情,把城郊众多肥沃的田地规划成楼盘,把许多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村庄夷为平地 。
当然拆迁的确让不少村民一夜暴富,但与此同时也出现了诸如土地利益纠纷、强拆等粗暴行为、被迫上楼的无所适从,这些问题的解决是中国城市化从高速推进到高质量发展,必须跨域的关卡 。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城市化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人民网评:城市化不是“毁村”运动
中国城市化给我们带来哪些好处?城市化带来的好处:
1.生活节奏加快,生活质量提高;
2.文明程度的提高同时,为第三产业奠定了基础;
3.使得工业社会逐步向后工业社会和信息社会迈进 。
拓展资料:
一、城市化的概念:城市化是一个地区的人口在城镇和城市相对集中的过程 。城市化也意味着城镇用 地扩展,城市文化、城市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在农村地域的扩散过程,人口学把城市化定义为农村人口转化为城镇人口的过程,地理学角度来看城市化是农村地区或者自然区域转变为城市地区的过程,经济学上从经济模式和生产方式的角度来定义城市化,生态学认为城市化过程就是生态系统的演变过程,社会学家从社会关系与组织变迁的角度定义城市化 。
二、城市化的合理布局:要使城市有较强的集聚和辐射带动能力,其城区人口规模应在200万以上(才能以合理的税费,提供较好的公共服务,否则服务不足或腐败;这也正是人们都涌向北上广深成渝等特大城市的根源),最好是300万以上(才能支撑较发达的公共交通业,比如地铁和航空等);当城区人口超过1600万人口时,会发生较严重的城市病;当城市群(200公里范围内)的人口超过5000万时,也会有较严重的城市群病,尤其是环境问题(城市废弃物难以就近消纳)和住房问题、交通问题等 。
中国有约14亿人口,至少将会有10亿城镇人口,只有均衡布局更多的大都市区(中心城市200-1600万人口,200公里范围内1000-5000万人口),建设更多(50个左右)的大都市区(可增设新省或直辖市),才能使中国的人口相对均衡分布,使城镇废弃物就近消纳(200公里内),并从根本上解决城镇化与城市病的矛盾 。
“城”辐射带动“镇”的合理半径以不大于200公里为宜(方便乡镇(或城区)人员到城区(或乡镇)办事能当天来回);所以,现有特大城市(特别是省会)200公里之外,如果有较大的区域(3万平方公里以上)和较多人口(1000万以上/容易培育200万人口以上的中心城市),均应培育新的中心城市(比如增设为新省的省会)、建设交通干线枢纽(尤其是是高铁)、建设综合性的研究型大学等),以实现全国城镇的均衡合理分布,从根本上防止全国的人口只集聚在现有的省会或直辖市(使城市病和城市群越来越严重) 。其中,以徐州、宜昌、赣州、桂林和宜宾等城市为中心的区域均是培育新的大都市区的理想区域 。
另外,要使“中心镇(县城)”能有效带动全县乡村,“中心镇(县城)”到县域边界以20—30公里(公交的合理距离)为宜 。
什么是城市化?城市化是一个地区的人口在城镇和城市相对集中的过程 。城市化也意味着城镇用地扩展,
城市文化
、城市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在农村地域的扩散过程 。
城市化也有的学者称之为城镇化、都市化,是由农业为主的传统乡村社会向以工业和服务业为主的现代城市社会逐渐转变的历史过程,具体包括人口职业的转变、产业结构的转变、土地及地域空间的变化 。
城市化也指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由乡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过程,表现为乡村人口向城市人口的转化以及城市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 。
城市化的三种表现是什么城市化的三种表现是:
A、城市数量的增加;
B、城市规模的扩大;
C、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比例的增加 。
其积极意义:
合理的城市化可以改善环境,例如:通过平整土地、修建水利设施、绿化环境等措施,使得环境向着有利于提高人们生活水平和促进社会发展的方向转变,降低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压力 。
作为区域发展的经济中心,能带动区域经济发展,而区域经济水平的提高又促进城市的发展;促使生产方式、聚落形态、生活方式、价值观等的变化 。
推动城市化发展的动力无非两种,一种是推力,一种是拉力 。推力指使人群离开乡村的因素,拉力是指那些吸引人群来到城市的因素 。推力如人地矛盾加剧,自然灾害频发,收入低,生活水平差,社会服务资源短缺等;拉力如就业机会多,社会服务资源丰富,交通便捷,文化设施齐全等 。
什么是城市化一、定义:
城市化也称为城镇化,是指随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产业结构的调整,其社会由以农业为主的传统乡村型社会向以工业(第二产业)和服务业(第三产业)等非农产业为主的现代城市型社会逐渐转变的历史过程 。
二、城市化特征:
1、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不断上升;
2、产业结构中,农业、工业及其他行业的比重彼此消长,不断变化;
3、城市化水平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成正比;
4、城市化水平高,不仅是建立在二、三产业发展的基础上,也是农业现代化的结果 。
三、影响:
1、积极影响:
1)合理的城市化可以改善环境,通过平整土地、修建水利设施、绿化环境等措施,使得环境向着有利于提高人们生活水平和促进社会发展的方向转变,降低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压力 。
2)作为区域发展的经济中心,能带动区域经济发展,而区域经济水平的提高又促进城市的发展;
3)促使生产方式、聚落形态、生活方式、价值观等的变化 。
2、消极影响:
1)环境问题:
2)社会问题:
3)经济影响和粮食问题:

什么是城市化城市化也称为城镇化,是指随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产业结构的调整,其社会由以农业为主的传统乡村型社会向以工业(第二产业)和服务业(第三产业)等非农产业为主的现代城市型社会逐渐转变的历史过程 。
城市化狭义上指城市化指农业人口不断转变为非农业人口的过程 。广义上指城市化是社会经济变化过程,包括农业人口非农业化、城市人口规模不断扩张,城市用地不断向郊区扩展,城市数量不断增加以及城市社会、经济、技术变革进入乡村的过程 。
扩展资料: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镇化经济实现了快速发展
1978年,全国只有193个城市和2000个小城镇 。经过1978—2002年撤乡设镇、撤县设市和撤行署设市的数量扩张,1992—2013年开发区建设热潮、新城区建设热潮和撤县市设区热潮的规模扩展,2002—2018年都市圈、城市群、城市带的集群发展 。改革开放进程中,总体城市格局以聚集为主要特征,近些年出现了局部扩散的现象,大都市周边城镇、二线城市和中部地区城市正在加速发展 。
40年的城镇化,使得中国的城镇人口惊人聚集,市民生活发生了质的变化 。经历1978—1995年的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和户籍人口城镇化率缓慢提升的城镇化前期、1996—2010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加速提升和户籍人口城镇化率缓慢提升的城镇化中前期、2011—2018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放缓和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加快提升的城镇化中后期,1978到2017年,中国城镇人口从1.7亿增长到8.1亿,实现了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从乡村到城镇的人口转移 。
与此同时,城镇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978年的343元提高至2017年的36396元,人均寿命由1978年的68岁提高至2017年的76.5岁,人均受教育年限从1982年的7.57年上升至2016年的8.5年 。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城市化
参考资料来源:光明日报-改革开放40年中国城镇化发展的经验与启示
【什么是城市化 城市化进程】关于城市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内容就分享到这儿!更多实用知识经验,尽在 www.hubeilo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