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八月十五是什么节日 八月一日是什么节日


八月十五是什么节日有什么风俗八月十五是中秋节,风俗有:祭月、燃灯、猜谜、追月、观潮等 。
1、祭月
祭月,在我国是一种十分古老的习俗,实际上是古人对“月神”的一种崇拜活动 。在古代有“秋暮夕月”的习俗 。夕月,即拜祭月神 。自古以来,在广东部分地区,人们都有在中秋晚上拜祭月神(拜月娘、拜月光)的习俗 。
2、燃灯
中秋之夜,有燃灯以助月色的风俗 。如今湖广一带仍有用瓦片叠塔于塔上燃灯的节俗 。江南一带则有制灯船的节俗 。近代中秋燃灯之俗更盛 。
3、猜谜
中秋月圆夜在公共场所挂着许多灯笼,人们都聚集在一起,猜灯笼身上写的谜语,因为是大多数年轻男女喜爱的活动,同时在这些活动上也传出爱情佳话,因此中秋猜灯谜也被衍生了一种男女相恋的形式 。
4、追月
所谓“追月”,即是过了农历八月十五,兴犹未尽,于是次日的晚上,不少人又邀约亲朋好友,继续赏月,名为“追月” 。据清人陈子厚《岭南杂事钞》序云:“粤中好事者,于八月十六夜,集亲朋治酒肴赏月,谓之追月 。”
5、观潮
【农历八月十五是什么节日 八月一日是什么节日】在古代,浙江一带除中秋赏月外,观潮可谓是又一中秋盛事 。中秋观潮的风俗由来已久,早在汉代枚乘的《七发》赋中就有了相当详尽的记述 。汉以后,中秋观潮之风更盛 。明朱廷焕《增补武林旧事》和宋吴自牧《梦粱录》也有观潮记载 。
八月十五是什么日子中秋节,是我国民间的传统节日 。为农历八月十五日,时值秋季正中,故名 。俗称“八月十五” 。源于农业,每年八月仲秋,万物皆熟,村民便以此为节庆丰收 。唐初定节,宋盛 。明、清与元旦(春节)齐名,有小年之称 。
中秋过晚上,习俗有供月、祭月、拜月、赏月 。届时离家出走者皆会回家团聚,故称“团圆节” 。神话传说有“嫦娥奔月”、“吴刚折桂”、“玉兔捣药” 。
中秋节的历史由来
早在周礼之中,已出现中秋一词 。据礼记记载,天子春,朝日秋夕月 。秋夕在春秋时代,意为祭拜月亮,始于帝王,后传入民间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秋意为庄稼成熟 。八月中秋,各种各样的农作物和瓜果,成熟农民为了庆祝丰收,表达自己内心的喜悦的心情,所以将中秋作为节日 。
中秋及秋天中间 。农历的八月,是秋季最中间的一个月份,而十五是这个月份中旬 。因此,中秋节由此演变 。在唐代之时,中秋节赏月盛行开来,中秋开始成为固定的传统节日 。
而北宋之时,正是固定8月15为中秋节,并且出现与之相符合的节令食品 。到明清两朝之时,赏月活动依旧盛行,一直流传至今 。
八月十五是什么节日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传统的中秋佳节 。这时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称为中秋 。在中国的农历里,一年分为四季,每季又分为孟、仲、季三个部分,因而中秋也称仲秋 。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几个月的满月更圆,更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八月节” 。此夜,人们仰望天空如玉如盘的朗朗明月,自然会期盼家人团聚 。远在他乡的游子,也借此寄托自己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所以,中秋又称“团圆节” 。
我国人民在古代就有“秋暮夕月”的习俗 。夕月,即祭拜月神 。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 。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红枣、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 。西瓜还要切成莲花状 。在月下,将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个方向,红烛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后由当家主妇切开团圆月饼 。切的人预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在家的,在外地的,都要算在一起,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大小要一样 。
相传古代齐国丑女无盐,幼年时曾虔诚拜月,长大后,以超群品德入宫,但未被宠幸 。某年八月十五赏月,天子在月光下见到她,觉得她美丽出众,后立她为皇后,中秋拜月由此而来 。月中嫦娥,以美貌著称,故少女拜月,愿“貌似嫦娥,面如皓月” 。
在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 。在北宋京师 。八月十五夜,满城人家,不论贫富老小,都要穿上成人的衣服,焚香拜月说出心愿,祈求月亮神的保佑 。南宋,民间以月饼相赠,取团圆之义 。有些地方还有舞草龙,砌宝塔等活动 。明清以来,中秋节的风俗更加盛行;许多地方形成了烧斗香、树中秋、点塔灯、放天灯、走月亮、舞火龙等特殊风俗 。
今天,月下游玩的习俗,已远没有旧时盛行 。但设宴赏月仍很盛行,人们把酒问月,庆贺美好的生活,或祝远方的亲人健康快乐,和家人“千里共婵娟” 。
中秋传说之一——嫦娥奔月
中秋传说之二——吴刚折桂
中秋传说之三——朱元璋与月饼起义
中秋节吃月饼相传始于元代 。当时,中原广大人民不堪忍受元朝统治阶级的残酷统治,纷纷起义抗元 。朱元璋联合各路反抗力量准备起义 。但朝庭官兵搜查的十分严密,传递消息十分困难 。军师刘伯温便想出一计策,命令属下把藏有“八月十五夜起义”的纸条藏入饼子里面,再派人分头传送到各地起义军中,通知他们在八月十五日晚上起义响应 。到了起义的那天,各路义军一齐响应,起义军如星火燎原 。
很快,徐达就攻下
元大都,起义成功了 。消息传来,朱元璋高兴得连忙传下口谕,在即将来临的中秋节,让全体将士与民同乐,并将当年起兵时以秘密传递信息的“月饼”,作为节令糕点赏赐群臣 。此后,“月饼”制作越发精细,品种更多,大者如圆盘,成为馈赠的佳品 。以后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便在民间流传开来 。
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什么节日?农历8月15日是中国的中秋节 。中秋节,又称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节、八月会、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女儿节或团圆节,是流行于中国众多民族与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 。
农历八月十五是什么节日?1、农历八月十五日,是我国传统的中秋节,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 。八月十五恰在秋季的中间,故谓之中秋节 。我国古历法把处在秋季中间的八月,称谓仲秋,所以中秋节又叫仲秋节 。又因为这个节日在秋季八月,故又称秋节、八月节、八月会;又有祈求团圆的信仰和相关习俗活动,故亦称团圆节 。
2、中秋之夜,月色皎洁,古人把圆月视为团圆的象征,古往今来,人们常用月圆、月缺来形容悲欢离合,客居他乡的游子,更是以月来寄托深情 。唐代诗人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杜甫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宋代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等诗句,都是千古绝唱 。
3、中秋节有丰富浪漫的神话传说,围绕着名为嫦娥的美丽仙女 。她的故事在中华大地广为流传,版本也非常之多 。相关联的有后羿、吴刚、玉兔、捣药、伐桂等等 。无论有多少版本,一点是共通的:嫦娥是射日英雄后羿之妻,王母感后羿射日之功,赠之不死仙药 。而嫦娥因故吃了仙药,无法逗留地面,飞天奔月而去 。
4、中秋祭月,在我国是一种十分古老的习俗 。赏月的风俗来源于祭月,严肃的祭祀变成了轻松的欢娱 。中秋夜是不眠之夜,夜市通宵营业,玩月游人,达旦不绝 。民间拜月,相传古代齐国丑女无盐,幼年时曾虔诚拜月,长大后,以超群品德入宫,但未被宠幸 。某年八月十五赏月,天子在月光下见到她,觉得她美丽出众,后立她为皇后,中秋拜月由此而来 。月中嫦娥,以美貌着称,故少女拜月,愿貌似嫦娥,面如皓月 。
5、在古代有秋暮夕月的习俗 。夕月,即祭拜月神 。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红枣、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 。西瓜还要切成莲花状 。在月下,将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个方向,红烛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后由当家主妇切开团圆月饼 。
切的人预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在家的,在外地的,都要算在一起,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大小要一样 。玩花灯,中秋是我国三大灯节之一,过节要玩灯 。当然,中秋没有像元宵节那样的大型灯会,玩灯主要只是在家庭、儿童之间进行的 。
八月十五是什么节日?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日是我国传统的中秋节,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 。八月十五恰在秋季的中间,故谓之中秋节 。我国古历法把处在秋季中间的八月,称谓“仲秋”,所以中秋节又叫“仲秋节” 。因为这天皓月当空,象征团圆,所以又叫“团圆节” 。
中秋之夜,月色皎洁,古人把圆月视为团圆的象征,因此,又称八月十五为“团圆节” 。古往今来,人们常用“月圆、月缺”来形容“悲欢离合”,客居他乡的游子,更是以月来寄托深情 。
节日期间有祈求团圆的民俗,宋苏轼有《水调歌头》,说明早在宋代,人们就借月抒发“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翻译:只希望这世上所有人的亲人能平安健康,即便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 。)的情感,赋予了中秋“祈盼团圆”的主题 。后世中秋节的主要民俗活动都围绕着“团圆”这一主题来进行,故中秋节又叫团圆节 。
扩展资料:
中秋节的起源:
相传,后羿射日后,从王母娘娘处得到一包成仙药,交给妻子嫦娥保管 。不料这一幕被小人蓬蒙看见,趁后羿外出狩猎,逼嫦娥交出仙药 。
嫦娥情急之下吞服仙药奔月 。后羿归来后,只能仰望夜空,对着月中身影呼唤爱妻,并摆上香案、放上果品,遥祭嫦娥 。就这样,中秋节这天祭拜月亮的习俗世代相传 。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中秋节
关于八月十五是什么节日和八月一日是什么节日的内容就分享到这儿!更多实用知识经验,尽在 www.hubeilo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