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旦净末丑中的净是什么角色,生旦净末丑脸谱图片

生 旦 净 末 丑

生旦净末丑中的净是什么角色,生旦净末丑脸谱图片

文章插图
京剧行当又称角色,主要可分为生、旦、净、末、丑五大行当 。
1.生 行 简称“生” 。生行分为须生(老生)、红生、小生、武生、娃娃生等 。为京剧中的重要行当之一 。
须生(老生):即中年以上的剧中人,口戴胡子(髯口),因性格与身份的不同,可分为安工老生或称唱工老生(如扮演帝王、官僚、文人等),靠把老生(如扮演武将),衰派老生(如扮演穷困潦倒之人等) 。
红生:为勾红脸的须生,如扮演关羽、赵匡胤等 。
小生:指演剧中的翎子生(带雉翎的大将,王侯等),纱帽生(官生)、扇子生(书生)、穷生(穷酸文人)等 。
武生:为戏中的武打角色,穿厚底靴的叫长靠(墩子)武生,穿薄底靴的称短打(撇子)武生 。
2.旦 行 简称“旦” 。分青衣、花旦、武旦、刀马旦、老旦、贴旦、闺旦等角色 。旦角全为女性 。
青衣:以唱为主,扮演贤妻良母型角色 。
花旦:亦叫花衫,以服装花艳为特色,以演皇后、公主、贵夫人、女将、小贩、村姑等角色为主 。
武旦、刀马旦:为演武功见长的女性 。
老旦:用本噪子演唱,多为中老年妇女 。
3.净 行 简称“净”,亦叫花脸 。净角指脸画彩图的花脸角色,看来并不干净,故反其意为‘‘净”净行分如下几种角色:以唱为主的铜锤花脸与黑头花脸;以工架为主的架子花脸,如大将、和尚、绿林好汉及武花脸与摔打花脸等 。铜锤花脸称正净,架子花脸叫副净、武工花脸名武净,武二花脸言红净,在表演风格上均有不同的特色 。
4.末 行 简称“末” 。该行当多为中年以上的男性 。实际末行专司引戏职能,如打头出场者,反其义而称为“末”的 。
5.丑 行 简称“丑” 。剧中丑行勾脸,而勾画“三花脸”,面谱与花脸有很大区别 。
丑行又分文丑、武丑 。文丑中又分为方巾丑(文人,儒生);武丑,专演跌、打、翻、扑等武技角色 。根据动物属相,丑属牛,牛性笨,丑为笨的代名词 。但舞台上的武丑亦叫开口跳,而能说能跳,表演出活泼伶俐,善演武功武技的角色,此与牛的丑笨性又完全不同 。
生旦净末丑怎么分生旦净末丑

生:男性 小生 老生 武生
旦:女性 花旦 刀马旦 老旦 青衣
净:花脸
末:年纪较大男性
丑:丑角 文丑 武丑
生旦净丑的意思戏曲角色名称的由来,历来众说纷纭 。一个比较普遍的说法是:“生、旦、净、丑”是用“反喻”取名的,这其实是个很老的传说,早在杂剧、传奇流行的时代就有了 。不过,就在此说正盛时已指出其谬 。如明代文学家祝枝山的《猬谈》中说:“生、净、旦、末等名,有谓反其事而称,又或托之唐庄宗,皆谬云也 。生即男子,旦曰装旦色,净曰净儿,末曰末泥,孤乃官人,即其土音,何义理之有?”这就明明白白地否定了戏曲角色“反喻”的说法 。
先说“生” 。祝枝山说:“生即男子 。”说得简单,却合情合理 。先生、后生、儒生以及张生、李生等等,其中“生”的本来含义不都是对男性的称谓吗?有人可能觉得这太简单、普通了,硬要去考证其中的奥秘,结果就生发出一些牵强附会的说法 。

再说“旦” 。人们常想弄明白为什么舞台上的女性要称“旦”?戏剧史家周贻白认为,“旦”字系由“姐”字演变而来 。顺序是先有“姐”,由“姐”讹为“妲”(宋杂剧中有《老孤遣妲》、《双卖妲》、《褴哮店休妲》,“妲”皆“姐”之讹),再由“妲”简笔为“旦”(金元院本中有《旦判孤》、《酸孤旦》,原来的《老孤遣妲》成了《老孤遣旦》)(见周贻白《中国戏曲论集》) 。“姐”历来是对女性的称谓,既然“旦”即“姐”之讹,那么“旦角”专演女性也就很好理解了 。

再说“净” 。元人柯丹丘认为“净”即“靓”之讹 。他解释说:“傅粉墨献笑供诌者,粉白黛绿,古谓之靓装,今俗讹为净 。”“净”用脸谱,确是粉白黛绿,符合“靓”的含义,柯丹丘的说法是可靠的 。

说到“丑”,其实不用解释,无非是相对于“俊”来说的 。人们不是常说“丑扮”、“俊扮”吗?“丑角”扮演的人物虽不全是坏人,但大都须在鼻梁上抹一块白粉,其形象毕竟是丑的 。
生旦净末丑什么意思京剧的行当分为生、旦、净、丑四大类 。但在初期,京剧的行当仍分为生、旦、净、末、丑五大类,后来才把生行和末行合并,取消了末行 。所以我们在讲京剧生行的时候,应该顺便把生和末的关系,它们之间有什么区别,给大家介绍一下 。因为在元杂剧里,末的位置非常重要;在明清传奇里,末也是一种重要的行当,汉剧行当中的末行,就延续了这个传统 。即使在京剧已经成熟甚至繁荣的时期,在本世纪的二三十年代,很多剧本结集(叫作《戏考》、《戏典》),或是论述文章,在标示京剧行当的时候,也还是划分为生、旦、净、末、丑五种行当(包括“贴旦”在内) 。如果不解释清楚,很多人对于末行为什么与生行合并,就不理解了 。关于末行的情况,我们在谈到生行中的老生分类时再给大家介绍 。

生行是扮演男性角色的一种行当,其中包括老生、小生、武生、红生、娃娃生等几个门类 。除去红生和勾脸(即在脸上画有脸谱)的武生以外,一般的生行都是素脸的,内行术语叫作“俊扮”的,即扮相都是比较洁净俊美的 。

总体上京剧行当分为生旦净丑四个行当,每一个行当还都可以细分,如生分为老生,演中老年男性;小生,演青年男性;娃娃生,演小男孩;武生,演武戏中的男性 。小生中又可分为扇子生,翎子生,武小生,穷生等 。旦行中分为花旦、青衣和老旦 。武戏中有武旦和刀马旦 。四大名旦当中,梅兰芳、程砚秋都属于青衣,荀慧生属于花旦,而尚小云实际是身兼数行,一般来说,青衣以唱为主,花旦念占较大比重,而刀马旦、武旦以打为主 。尚小云的独特之处就在于唱、念、做打并重,每一样都很擅长,在表演当中,也是唱念做打有机的结合在一起,而不是前一场唱,下一场念,再下一场打,这是一个单独的行当,叫做“花衫”,除尚小云外,刘秀荣、关肃霜也应算是花衫演员 。一般来说,各个行当各有其相应的角色,但也有时候会发生错位 。如三国戏中诸葛亮是老生,周瑜是小生,而实际上周瑜比诸葛亮的年龄大,赤壁之战时,周瑜33岁,诸葛亮27岁(二手资料,未经考证),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诸葛亮的性格老成持重,而周瑜雄姿英发,由此可见,一个角色由什么行当演员应工是由角色的性格特点决定的,其次才是年龄 。

比较为难的是唐僧这个人物,按年龄来说应该是小生,但他性格上又极为老成,但唐僧又不能戴胡子,老生也不合适,因此唐僧多是老旦应工,而唐僧的性格上也的确有点像老旦 。孙悟空有时是武生应工,有时是武丑应工 。还有霸王项羽,有武生霸王和花脸霸王的区别,最开始的时候是花脸霸王,自从杨小楼和梅兰芳演了霸王别姬以后,武生霸王成了主要的形式,后来,从金少山开始,花脸霸王又多起来了
【生旦净末丑中的净是什么角色,生旦净末丑脸谱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