痰湿重,怪病生,中医宗师化痰的独特方子教给你,清掉一身的痰湿

痰湿重,怪病生,中医宗师化痰的独特方子教给你,清掉一身的痰湿
说起“湿气”相信大家都不陌生 , 湿气不仅会让人感到身体沉重 , 发胖 , 还会让人觉得懒散没有动力 。
有的人因为湿气聚集在口腔、腋下、脚丫 , 身上还会带有异味 , 眼睛、肚子、小腿也可能会因为水湿的聚集而出现水肿、脂肪堆积 。
如果在炎热的夏季结合热邪 , 或者寒冷的冬季结合寒邪 , 变成寒湿、湿热 , 对身体的危害就会更大 。
有些人知道自己湿气重了之后就会想着祛湿 , 在医生或者网络上文章的建议下吃一些常见的祛湿的药 , 像是二陈汤、参苓白术散、六君子丸、温胆汤等等 , 祛湿却一直没有效果 , 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这些药大多是健脾祛湿的 , 脾虚是造成湿气重的其中一个原因 , 但不是唯一的、根本的原因 。
痰湿的积聚与脾、肾、肺都有关系 。 因此久治不愈的湿气 , 单纯健脾祛湿没有特别大的效果 , 必须脾、肺、肾同调才行 。
今天我就要向大家推荐一个脾、肺、肾同调祛湿的方 , 对祛除痰湿特别有效:理痰汤 。
理痰汤理痰汤是出自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的下册 , 具体的组方为:清半夏、茯苓、陈皮、炒黑芝麻、炒柏子仁、生白芍、生芡实 。

本方主要是用来治痰湿过多的 , 如果出现咳嗽痰多 , 胸闷短气 , 兼下半身酸软乏力 , 微微活动即喘 , 或者心慌、睡眠不安 , 或者胃脘部胀满、不舒服、呃逆的症状 , 就可以用这个方子 。
在中医的理论中 , 脾是生成痰湿的源头 , 痰湿是从脾中产生的 , 由脾炼化而成 。 肺是储存痰湿的器官 , 从脾中生成的痰湿向上面传输 , 就储存在肺中 。
而肾也与痰湿的生成有着密切关系 , 因为肾是先天之本 , 脾是后天之本 。
如果把脾比作化生营养的机器 , 肾精就好比脾脏原装的电池 , 给脾脏能量去转化营养 , 如果肾精不足 , 脾的能力就会减弱 , 生成痰湿之后不能及时将其运输到肺中 , 时间久了痰湿就会在脾中越积越多 。
不仅如此 , 肾主封藏 , 当肾精不足的时候 , 肾也会“藏不住” , 就是说本来肾精就少了 , 更糟糕的是它还会往外漏 , 而且越漏越多 , 那么肾漏出来的会流到哪里呢?
流到膀胱去了 , 很快 , 膀胱就会被填满 , 从一种空虚的状态变的饱满充实 。
原本膀胱就像脾脏的污物管 , 可以将脾脏中的痰湿引流到膀胱中 , 然后随着小便一起排出去 , 现在膀胱自己已经是满的 , 没法再处理脾脏的痰湿 , 脾胃中的痰湿上不能储存在肺 , 下不能排出到膀胱 , 就会变成恶性循环 , 导致体内湿气更盛 。
因此本方中用了大量的芡实补肾填精 , 不光能补肾精 , 还能补漏洞 。 这样一来 , 原有的精气不会再往外漏 , 补进去的精气也能收的住 。
另外 , 芡实不只入肾经还入脾经 , 《本草经百种录》说它是“脾肾之药也” , 腹泻的人 , 尿多的人平时可以多吃一点芡实 , 不一定要嚼食 , 可以煮粥 , 也可以打成粉 , 吃上一段时间 , 先天之本和后天之本都能培补起来 。
既然是祛除痰湿的 , 自然不能少了祛痰的药 , 方中的半夏就是作为化痰降逆的君药 。
痰湿就像大地上一滩一滩的浑浊物 , 半夏将痰湿化成积水让它容易流动 , 但痰湿并不能自己从身体里排出 , 光靠半夏自己推动的功力也不够 , 因此方中用了陈皮 。
陈皮在这里主要是取其理气化痰的作用 , 化痰的工作由半夏来做 , 陈皮则是辅佐半夏降逆的功效 , 与半夏一起推动身体里的痰湿往下走 , 走到下方就能与大小便一起排出体外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