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族有什么风俗习惯?少数民族高山族的习俗

今天分享一篇【高山族有什么风俗习惯?少数民族高山族的习俗】希望大家喜欢 , 下面跟着小编一起阅读这一篇百科内容吧 , 看完之后记得点赞分享出去给朋友们看哦!
高山族主要居住在中国台湾省 , 也有少数散居在大陆福建、浙江等沿海地区 。高山族有自己的语言 , 属南岛语系印度尼西亚语族 , 大体可分为秦淮、曹、排湾三种语群 。没有本民族文字 。散居于大陆的高山族通用汉语文 。居住在台湾的高山族同胞有自己独特的文化艺术 , 他们口头文学很丰富 , 有神话、传说和民歌等 。高山族以稻作农耕经济为主 , 以渔猎生产为辅 。高山族的手工工艺主要有纺织、竹编、藤编、刳木、雕刻、削竹和制陶等 。
高山族有什么风俗习惯?中国少数民族高山族的来历习俗
高山族的民族历史
在台湾出土的新石器时代的文物 , 与中国福建的新石器文物关系密切 , 台湾人主要的应是从中国大陆迁移过去的 。
高山族世代相承的传统习俗中 , 有许多华南古文化的特质 , 诸如巢居、公廨、舟楫、杵臼、木鼓、生食海产、嗜槟榔、嚼米酿酒、竹筒饮酒、跣足、蹲踞、羽冠、卉服、珠贝、贯头衣、筒裙、断发文身、凿齿、涅齿、穿耳、琴箫挑逗、构屋笄居、崖葬、洗骨葬、歌舞、秋千、木雕、猎头、祭祀、巫术、太阳与蛇和鸟崇拜、祖先崇拜、洪水神话、射日神话、连名制度 , 等等 。其中巢居、舟楫、凿齿、穿耳、生食海产、崖葬、蛇崇拜等都是古越人典型的文化特质 , 印证了高山族与古越人;习气共俗 , 源出一脉 。高山族过去长期处于原始社会发展阶段 。据史载 , 三国时期 , 高山族的先民分成若干部落 , 部落成员称为“弥麟” , 公共事务由部落成员共同管理 。他们使用石斧、石锛、石环、用鹿角为矛 , 用青石为镞 , 以采集、狩猎为主 , 畜牧业尚不发达 。盛行男嫁女家的婚姻制度 , 大约尚处在母系氏族社会阶段 。至7世纪 , 已有了农耕、畜牧 , 生产工具仍以石器为主 , 有少量铁器 。部落有酋长 , 无赋税 , 公共事务仍由部落成员管理 , 有人犯罪 , 由部落成员根据习惯法共同议决制裁办法 , 轻者杖责 , 重则处死 。无文字 , 不知历法 , 崇拜山神、海神 。集会时多举行歌舞 。已有雕刻与绘画 。历北宋、南宋、元朝、明、清代各代 , 台湾与内地的联系日益增多 。据陈第《东番志》等书记载 , 当时高山族的农业、畜牧业和狩猎 , 虽较以前有了进一步发展 , 且已有部分特产与大陆沿海居民进行贸易 , 大陆人以玛瑙、瓷器、布、盐、铜、簪环之类易高山族的鹿脯、鹿皮、鹿角等 , 但各部落之间依然“老死不与他夷相往来” , 仍过着原始的生活 。从16世纪开始 , 台湾高山族多次遭受外国侵略 。1563年 , 倭寇侵入北部鸡笼(基隆)一带烧杀抢掠 , 当地高山族被迫迁居山区 。以后又有荷兰殖民者、西班牙殖民者、美日侵略者侵略台湾 , 高山族人民给予了坚决抵抗 , 开展了英勇顽强 , 不屈不挠的斗争 , 表现出了誓死保卫家园的爱国主义情操 。17世纪以后 , 由于大量汉族迁居台湾 , 以及郑成功政权采取有利于发展高山族经济文化的一系列措施 , 加速了高山族社会经济发展 。居住在西南部平原的高山族 , 有一部分发展进入封建社会 。长期以来高山族和汉族人民共同抵御外国侵略者的侵略 , 共同开发了台湾 。在日本帝国主义侵占台湾50年间 , 反抗斗争尤为激烈 , 以1930年的雾社起义规模最大 。1947年又参加了以汉族为主的“二二八”起义 。
高山族的生活习俗
高山族在古代以裸为美 。仅以幅布遮阴 , 毛皮围腰 。但接触汉文化以后 , 逐步形成男穿长衫女着裙 , 讲究服饰美 。衣服除兽皮、树皮外 , 多用自织麻布并加彩纹装饰 。男子衣饰类型 , 北部常见无袖胴衣、披衣、胸衣、腰带;中部常见鹿皮背心、胸袋、腰袋、胸衣、黑布裙;南部常见对襟长袖上衣、腰裙、套裤、黑头巾等 。女子衣饰类型包括短衣长裙和长衣短裳 。雅美人服饰简单 , 男子以丁字布遮下身 , 上穿背心;女子通常上穿背心 , 下着筒裙 , 冬天以方布裹身 。
高山族的服饰图案、日用品、工艺品多选用蛇纹图案 , 这与他们的居住环境和图腾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由于高山族生活在蛇类出没的亚热带地区 , 对蛇的属性、特点有较多的了解 , 他们把"百步蛇"当作神灵的化身 , 认为是祖宗的灵魂附在上面 , 因而不能杀害 , 并把它作为神灵加以崇拜 , 如卑南人喜欢蛇雕刻 , 据说是为了祈求祖先的保佑 。
高山族的饮食以谷类和根茎类为主 , 一般以粟、稻、薯、芋为常吃食物 , 配以杂粮、野菜、猎物 。山区以粟、旱稻为主粮、平原以水稻为主粮 。除雅美人和布农人之外 , 其他几个族群都以稻米为日常主食 , 以薯类和杂粮为主食的补充 。居住在兰屿的雅美人以芋头、小米和鱼为主食 , 布农人以小米、玉米和薯类(当地称地瓜)为主食 。平埔人还特产香米、喜食“百草膏”(鹿肠内草浆伴上盐即食) 。昔日饮食皆蹲踞生食 , 饮食、烹饪、享用十分考究 。高山族嗜烟酒、食嚼槟榔 。
高山族蔬菜来源比较广泛 , 大部分靠种植 , 少量依靠采集 。常见的有南瓜、韭菜、萝卜、白菜、土豆、豆类、辣椒、姜和各种山笋野菜 。
高山族普遍爱食用姜 , 有的直接用姜蘸盐当菜;有的用盐加辣椒腌制 。肉类的来源主要靠饲养的猪、牛、鸡 , 在很多地区捕鱼和狩猎也是日常肉食的一种补充 , 特别是居住在山林里的高山族 , 捕获的猎物几乎是日常肉类的主要来源 。山林里的野生动物很多 , 如野猪、鹿及猴子等的肉都可入菜 。
高山族的十个族群中各自都有自己独特的食品 , 其中典型食品有:腌肉 , 高山族泰雅人、阿美人储存肉类的方法 , 其中泰雅人腌猴肉和阿美人腌鹿肉和野猪肉别具一格;咂酒 , 高山族排湾人、布农人土法酿制的一种米酒 。
在主食的制作方法上 , 大部分高山族都喜把稻米煮成饭 , 或将糯米、玉米面蒸成糕与糍粑 。
布农人在制做主食时 , 将锅内小米饭打烂成糊食用 , 排湾人喜用香蕉叶子卷粘小米 , 掺花生和兽肉 , 蒸熟作为节日佳肴 , 外出狩猎时也可带去 。但作为狩猎带去的点小 , 馅里一般不加盐巴等咸味调料 。
泰雅人上山打猎时 , 喜用香蕉做馅裹上糯米 , 再用香蕉叶子包好 , 蒸熟后带去 。排湾人喜欢将地瓜、木豆、芋头茎等掺合在一块 , 煮熟后当饭吃 。泰雅人喜用生姜或辣椒泡的凉水做为饮料 。据说此种饮料有治腹痛的功能 。过去在上山狩猎时 , 还有饮兽血之习 。不论男女 , 都嗜酒 , 一般都是饮用自家酿制的米酒 , 如粟酒、米酒和薯酒 。
雅美人喜欢将饭或粥与芋头、红薯掺在一起煮熟做为主食 。外出劳动或旅行 , 还常以干芋或煮熟的红薯及类似粽子的糯米制品为干粮 。排湾等族狩猎时 , 不带锅 , 只带火柴 , 先将石块垒起 , 用干柴禾烧热 , 再在石块底下放芋头、地瓜等 , 取沙土盖于石块上 , 熟后食用 。食用芥菜时先将正在生长中的叶擗下来 , 用盐揉好 , 放两三天后才吃 , 留在地里的芥菜根继续生长 。
排湾人不吃狗、蛇、猫肉等 , 吃鱼的方法也很独特 , 一般都是在捞到鱼后 , 就地取一块石板烧热 , 把鱼放在石板上烤成八成熟 , 撒上盐即可食用 。排湾人小孩不许吃鳗鱼 , 甚至其他鱼的鱼头也不让吃 , 认为吃了鱼头不吉利 。
高山族过去是依山傍水 , 巢居穴处 , 或辟竹编茅 , 架木为屋 。住宅类型有木屋、竹屋、茅屋、板岩石屋、草顶地下房屋等 , 但十分讲究造型和实用相结合 。大都呈长方形或四方形 , 有门无窗 。
【高山族有什么风俗习惯?少数民族高山族的习俗】节日、礼仪、祭祀食俗:高山族性格豪放 , 热情好客 。喜在节日或喜庆的日子里举行宴请和歌舞集会 。每逢节日 , 都要杀猪、宰老牛 , 置酒摆宴 。布农人在年终时 , 用一种吃“希诺”的植物叶子 , 包上糯米蒸熟 , 供本家同宗人享用 , 以表示庆贺 。高山族节日宴客最富有代表性的食品是用各种糯米制作的糕和糍粑 。不仅可作节日期间的点心 , 还可作为祭祀的供品 。也将糯米做成饭招待客人 。高山族各族的祭祀活动很多 , 诸如:祖灵祭、谷神祭、山神祭、猎神祭、结婚祭、丰收祭等种种 , 以排湾人的五年祭最为隆重 。届时除摆酒席供品外 , 还伴以各种文体活动 。婚礼及宴请的场面十分丰盛和壮观 , 尤其要准备大量的酒 , 届时参加者都要豪饮 , 并有不醉不散的习俗 。“丰收祭”这天 , 族人自带一缸酒到场 , 围着篝火 , 边跳舞、边吃边饮酒 , 庆贺一年的劳动收获 , 每年举办一次 。排湾人在欢庆的日子里常用一种木质的、雕刻精美的连杯 , 两人抱肩共饮 , 以表示亲密无间 , 如有客至 , 必定要杀鸡相待 。布农人在宴客时先把鸡腿留下来 , 待客人离去时带在路上吃 , 意为吃了鸡大腿 , 走路更有气力 。鲁凯人善以垒石为灶烤芋头 , 经烘烤的芋头外脆里软 , 便于携带 , 也常带给客人路上食用 。排湾人婚庆时 , 将小米磨成粉 , 加水搅糊 , 包入鱼虾(虾露出尾巴) , 捏成鸡蛋大小的团 , 置于沸水锅中烧 , 熟后捞出食用 。
高山族还有黥面、文身、凿齿、涅齿、穿耳、除毛、束腹等身体装饰习俗、身体装饰一般出于成年、美观、联姻、纪功、尊贵等目的 。
高山族的婚姻行一夫一妻制 , 禁止近亲结婚 。男女大多自由恋爱结合 , 如泰雅人以吹口哨表示爱情 , 有的阿美妇女到男方家赠物表示相思 。高山族青年男女的恋爱婚姻非常自由 , 父母从不干涉 。当姑娘到了结婚年龄时 , 家里就会为她准备单独的住处 。
丧葬形式 , 泰雅人、布农人、曹人多行屋内葬 , 埋尸于死者床下 。排湾人、达悟人行野外墓葬 , 阿美人将死者埋葬在屋前后空地 , 对恶死者 , 一律就地埋葬 。
高山族有许多禁忌:妇女怀孕后 , 禁忌用刀斧 , 不能吃猿、山猫、穿山甲和并蒂果实等 , 忌生双胞胎;忌见蛇、山猫、鼠、横死者及其葬地;忌见动物交尾;严禁放屁、喷嚏、同族相奸;禁忌吃动物头尾;禁忌男人接触女人专用的机织、麻织品、小锄及猪圈;禁止女性接触男人专用的武器、猎具、会所等等 。
阿美人在做肉菜时 , 喜把肉切成块 , 插上竹签 , 煮好后放在一个大盆里 , 全家人围在盆边 , 每个人用藤编小篮盛饭 , 共用一勺舀菜 , 一手抓饭 , 一手取肉吃 。在插秧季节 , 他们喜到水田里捉小青蛙 , 带回家中用清水洗净 , 煮熟即吃 。阿美、泰雅等族人有的也吃捕来的生鱼 。他们还喜欢将打来的猎杀好去皮 , 加盐和煮得半熟的小米一起腌存 , 供几个月食用 。保存食品常用腌、晒干和烤干等几种方法 , 以腌制一、两年的猪、鱼肉为上肴 。高山族过去一般不喝开水 , 亦无饮茶的习惯 。
高山族的节日活动
高山族的重要节日有:播种祭(泰雅人 , 三月下旬春播结束之日)、平安祭(布农人 , 四月初四)、“阿立”祖祭(平埔人 , 九月十六日)、丰年祭(邹人、鲁凯人、达悟人等 , 八月十五日)、竹竿祭(排湾人 , 十月二十五日、)、猴祭与大猎祭(卑南人 , 十一月)、矮灵祭(赛夏人 , 十月十一日至十八日)以及达悟人的飞鱼祭 , 等等 。高山族的传统节庆通常与祭祀合一 。纷繁复杂 , 台湾当局倡导因繁就简 , 调整合并 , 以上列举的是如今流行的主要节庆 。在节庆期间 , 除歌舞聚宴外 , 还增添了体育比赛、文化展览、游艺活动等 。
高山族的宗教信仰
高山族还保留有原始宗教的信仰和仪式 。他们崇拜精灵 , 各地信仰的神不一 , 有天神、创造宇宙之神、自然神、司理神和其他精灵妖怪 。祭仪有农事祭(包括开垦祭、播种祭、除草祭、收刈祭、新谷入仓祭等 , 主要的是粟祭)、狩猎祭、渔祭、祖灵祭等 。盛行巫术 , 其中卜占方法有鸟卜、梦卜、水占、竹占、瓢占、饭占等 , 并有多种形式的巫书 。由于汉族移民和荷兰、西班牙殖民者的影响 , 高山族宗教信仰复杂 。汉族带去了佛教、西方传教士带去了基督教、天主教等 。这几种宗教都在高山族群众中生根 , 高山族宗教生活中形成原始宗教信仰、佛教和西方宗教等交错并立的局面 。
高山族的民族特色
过去在高山族各支系中普遍存在着身体毁饰的习俗 , 如拔毛、凿齿、穿耳、束腹、纹身等 。40年代中期以后 , 这些习俗逐渐趋于衰退 , 但其残余影响还在 。
拔毛
指的是拔除体毛 , 有的支系是男性拔除 , 有的是女性拔除 , 有的是男女皆拔 。男性用竹片夹子拔掉 , 女性以细麻线绞拔 , 有的甚至以火炭燎烧 , 并不觉得痛苦 。
凿齿
是在十二岁至十六岁时 , 拔掉左右两个门牙或两个犬齿 。有的直接用小铁棒抵在牙上用石头敲掉欲拔之牙 。有些无拔牙缺齿习俗的支系 , 愿将牙齿染成黑色 , 以黑齿为美 。
穿耳
尤以排湾人与阿美人的男子最为突出 。他们耳垂穿孔较大 , 一般用铅盘 , 贝壳和竹管做耳饰 , 并将琉璃珠用丝线连在雕有花纹的竹管一端 , 结扎在脑后的头发上 , 来防止摆动掉落 。
束腹
是一些支系男子的特殊习俗 。束腹带是用厚竹片弯成的 , 两端钻孔 , 穿麻绳以勒紧 , 勒扣在后腰 。从十二三岁起直到五六十岁停止 , 昼夜都紧束在腰腹 , 以使胸部和腿部肌肉发达健康 。
纹身
各支系具体情况不同 , 有的男纹女不纹 , 有的女纹男不纹 。有的以纹身为美饰 , 有的以纹身为勇武的象征 。受原始宗教的影响 , 认为纹身可以得到祖先灵魂的保佑 , 去灾免祸 。除纹身外 , 还有纹面的 。无论以什么方式毁饰身体 , 其共同的目的都是为了美观、勇武、联姻、纪功、尊贵 。
 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壮族·满族·回族·苗族·维吾尔族·土家族·彝族·蒙古族·藏族·布依族·侗族·瑶族·朝鲜族·白族·哈尼族·哈萨克族·黎族·傣族·畲族·傈僳族·仡佬族·东乡族·高山族·拉祜族·水族·佤族·纳西族·羌族·土族·仫佬族·锡伯族·柯尔克孜族·达斡尔族·景颇族·毛南族·撒拉族·布朗族·塔吉克族·阿昌族·普米族·鄂温克族·怒族·京族·基诺族·德昂族·保安族·俄罗斯族·裕固族·乌兹别克族·门巴族·鄂伦春族·独龙族·塔塔尔族·赫哲族·珞巴族·汉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