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祖的文化内涵-祭祖的风俗

今天分享一篇【祭祖的文化内涵-祭祖的风俗】希望大家喜欢 , 下面跟着小编一起阅读这一篇百科内容吧 , 看完之后记得点赞分享出去给朋友们看哦!
中国人有慎终追远的传统 , 过节总不会忘记祭拜死去的先人 , 春节也不例外 。供奉食物或鲜花以表心意 , 是中国普遍采用的仪式 , 祭祖的形式或许因宗教信仰而不同 , 但纪念祖先的意义却是相同的 。家庭祭祀活动最主要的内容之一 。
祭祖的文化内涵-祭祖的风俗
祭祖的文化内涵
在古代祭祖不仅仅是为了纪念先人 , 还有更深一层的意义 。
祭祖的意义是慎终追远 , 更表现源远流长 , 有望于后裔的繁昌 , 所以行事之时 , 严肃、隆重、恭敬、诚挚 , 全发自中国传统的伦理思想 。在我国历史上 , 黄帝时代是中华文明开始大创造的时代 , 黄帝被后人尊为人文初祖 。“黄帝崩 , 葬桥山” , 就是今天陕西省黄陵县桥山黄帝陵 。每年清明时都在这里进行黄帝陵祭祀 。
重视祭祀祖先 , 是中国古代礼仪的显著特点 。这是因为古人认为祭祀祖先具有良好的社会教化功能 , 有助于培养社会成员的品德 , 加强社会成员之间的团结 , 维护宗法社会的稳定 。
先秦道家学派的《道德经》(《老子》)、《庄子》两部书则从反面说明了礼仪形式与天道自然之间可能存在的矛盾 , 揭示了礼仪的不足 。老子、庄子批评烦琐礼仪违反人的自然性 , 主张恢复礼仪没有产生前人的朴素自然本性 。《道德经》认为 , 礼仪产生于“道德”废弃以后的时代 , 其名言是:“故失道而后德 , 失德而后仁 , 失仁而后义 , 失义而后礼 。夫礼者 , 忠信之薄而乱之首” 。《庄子》继承了《老子》对礼仪的观念 。《庄子》书记载 , 老子去世 , 好朋友秦失来悼念 , 和一般人的悲哀痛哭不同 , 秦失是“三号而出” 。有人不理解 , 问他 。他解释说 , 人出生 , 可谓应时而生;人去世 , 可谓顺命而行 。人只要“安时而处顺 , 哀乐不能入” , 哪里会有悲痛的情感呢?这说明老子、庄子通过对自然“天道”的深刻体悟 , 主张在现实生活中超越礼仪形式的约束 , 甚至认为礼仪所表示的正常感情也不必要 , 一切顺其自然才好 。老、庄等人对礼仪的批评 , 是我国后来礼仪形式没有完全被神化 , 反而保留了一些理性因素的重要原因 。
祭祖的风俗
正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 各地的人文文化不同 , 祭祖的风俗也是各有不同的 。
台湾:从除夕转进春节 , 三更时分 , 第一件大事是祀神、祭祖 。那时红烛高照 , 上供清茶、红豆等祭品 , 人们严肃诚敬 。祀神后要叩拜祖先 , 这叫“开春” 。迎接新正 , 也叫“开正” 。祭典进行到最后 , 是烧金纸献给祖宗 。浙江宁波:正月初一 , 在祖先遗像前 , 点着香烛 , 供陈汤团、糕、饼、水果 , 家人依次跪拜 。也有把祖先遗象供在祠堂里的 , 家人就同去祠堂行祭祖礼仪 。
广东东莞:正月初一 , 大多数人家先在历书上择一个吉利的时辰 , 举行祭祖典礼 , 祭品是茶、酒、白饭、攒盒、生果、如龙(年糕)、禄堆和斋菜 。祭祖程序:焚香、点烛、烧元宝、放串炮 , 全家人依辈分、年龄的秩序拜祖先 。中上人家的祭祖 , 都是灯火长明 , 香烟不绝 。
河南开封:守岁的到五更时候 , 先行盥洗 , 穿着礼服礼帽 , 在供桌之上摆好祭品 , 香烛齐燃 , 爆竹争放 , 一家人依长幼辈分 , 连续向祖宗跪拜致祭 , 拜祝“年福” 。
湖北罗田:新正初一早晨 , 到祠堂去祭祖拜年 , 看守祠堂的人早已准备祭品供奉在祖宗神位之前 , 又准备一支长竿挂着鞭炮 , 等族人来到时 , 便点火燃放 , 表示欢迎前来祭祖 , 等到祭祖仪礼完毕 , 有果盒、茶点或丰盛的早餐相招待 。
山东、东北地区:一到初一那天的子时时分 , 大大小小都换上新衣、新帽、新袜、新鞋、祭拜祖先 , 在供奉祖宗的神位前面 , 点烛、烧香、焚纸、放炮 , 子孙跪拜如仪 , 称为“发纸接种” 。
粤桂地区:初一上午五、六点钟 , 摆设去·丰盛酒菜在祖堂之前 , 全家男女老幼都穿上新衣 , 按尊长辈分 , 排前后次序 , 向祖宗跪拜叩头 。
豫东地区:初一早餐以后 , 全家大小都要祭祖 , 照辈分长次 , 先男后女 , 对着祖宗神位 , 一一磕头跪拜 。
川西地区:祖宗神位前的香炉中 , 点了轻烟缭绕的长香 , 红烛燃起辉煌的亮光 , 铜磬在一声声的敲着 , 弥漫肃穆的气氛 。长辈带领男女老幼 , 男左女右衣冠整齐地站立两旁 , 向祖宗神位 , 焚香点烛烧纸 , 按辈分长次 , 向祖宗跪拜 , 上酒 , 供饭 , 焚化纸钱 。
祭祖简介
祭祀先祖 , 是春节期间一项隆重的民俗活动 。除夕到来之前 , 家家户户都要把家谱、祖先像、牌位等供于家中上厅 , 安放供桌 , 摆好香炉、供品 。
祭祖的同时 , 有的地方也祭祀天神、土地神 , 还有的地方还叩拜玉皇大帝(中国民间信仰中的最高之神)、王母娘娘(玉皇大帝的妻子) 。供品有羊、五碗菜、五色点心、五碗饭、一对枣糕、一个大馍馍 , 俗称“天地供” 。由家长主祭 , 烧三炷香 , 叩拜后 , 祈求丰收 , 最后烧纸 , 俗称“送钱粮” 。人们在春节期间祭祀祖先、叩拜神灵 , 其实就是给祖先、诸神拜年 。
【祭祖的文化内涵-祭祖的风俗】中国人有慎终追远的传统 , 过节总不会忘记祭拜死去的先人 , 春节也不例外 。供奉食物或鲜花以表心意 , 是中国普遍采用的仪式 , 祭祖的形式或许因宗教信仰而不同 , 但纪念祖先的意义却是相同的 。家庭祭祀活动最主要的内容之一 。按照民间的观念 , 自己的祖先和天、地、神、佛一样是应该认真顶礼膜拜的 。因为列祖列宗的“在天之灵” , 时时刻刻的在关心和注视着后代的子孙们 , 尘世的人要通过祭祀来祈求和报答他们的庇护和保佑 。春节时必须祭祖 , 缅怀自己的祖先 , 激励后人 。但因各地习俗不一 , 所以有的地方在年夜饭之前祭拜;有的地方在除夕夜子时前后祭拜;有的地方在初一早上开家门前祭拜;而台湾地区是在除夕午后 , 进行一年中最后一次祭拜祖先 。还有的地方初一在家里祭拜之后 , 还要去祠堂祭祖 。也有上坟祭祖的 , 俗称墓祭 , 主要是在坟地烧香、上供、叩拜 。近代一般是到亲人的墓地祭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