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家学习,请把“护眼”放在第一位( 三 )


家长树立近视防控意识 , 从小从早抓好预防 。 2岁左右即可带孩子去医疗卫生机构进行屈光筛查 , 了解孩子眼球屈光状态 , 监测远视储备量 , 早期发现远视、近视、散光、屈光参差、远视储备量不足和弱视等危险因素 。
平时有意识地关注孩子的行为习惯和用眼表现 。 如孩子看东西时出现习惯性眯眼、揉眼、喜欢近距离视物或者歪头视物等视力异常的表现 , 家长需要特别重视 , 及时带孩子去医疗机构检查视力和屈光度 。
平时要和孩子多交流沟通 , 询问孩子视力变化情况和看东西清晰程度 。 还可从与学校老师的沟通中侧面了解孩子的用眼习惯和行为表现 。 在家要关注孩子学习时长、阅读习惯、读写姿势等用眼行为 , 也可用视力表不定期测量孩子的视力 , 观察了解孩子视力的动态变化 。
对于学前或者学龄期的孩子 , 建议每年进行2—4次的视力筛查 , 家长要关注视力检测结果 , 包括裸眼视力、屈光度数据 。 同时 , 要关注孩子是否有高度远视、散光、远视储备量等 , 因为高度远视和散光如果不及时戴镜矫正 , 可能会造成弱视 。
带孩子去专业医疗机构检查 , 需关注角膜曲率和眼轴 。 如果孩子角膜曲率比较平 , 即使没有近视 , 其眼轴也可能比普通孩子的眼轴偏长一些 。 这种情况下 , 家长就更要注意孩子近视前的视力保护 , 必须每年进行两次眼轴测量 , 关注眼轴长度变化 。 高度近视眼底改变的主要影响因素是眼轴长度 , 眼轴长度越长 , 眼底改变越明显 , 将来发生高度近视并发症的风险就越大 。
形成合力:科学保育保教 , 协同保障
采访人员:在加强家校联动、形成合力 , 协同保障儿童青少年视力健康 , 促进儿童青少年视力健康管理方面 , 您有怎样的建议?
张端:学校和家庭是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的重要阵地 。 在《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中 , 针对家校联动 , 提到了减轻学生负担、改善视觉环境、加强体育锻炼、少用电子产品等 。 我认为 , 在家校联动协同保障儿童青少年视力健康方面需做到以下几点:
落实“双减”政策 。 “双减”需要学校和家庭共同发力 , 切实减轻学生校内校外课业负担 。 学校要做到合理规划课程及作业 , 家长要做到合理安排课后辅导及兴趣培养的时间 , 让“双减”真正落到实处 。
改善视觉环境 。 家庭要尽可能为孩子提供良好的居家视觉环境 。 学校要参考《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适宜技术指南》要求 , 在硬件上要配备符合标准的照明设备和可调节课桌椅 , 在软件上要加快消除“大班额”现象 , 每月调整学生座位 , 每学期对学生课桌椅高度进行个性化调整 。
强化户外体育锻炼 。 要保证学生每天校内、校外各1小时体育锻炼 , 同时严格落实国家体育与健康课的课时标准 , 让学生们劳逸结合 。
谨防近视低龄化 。 家长应认识到0-6岁是孩子视觉发育的关键期 , 应当尤其重视孩子早期视力的保护 , 培养孩子正确的行为习惯 , 早发现早预防 。 幼儿园要倡导科学保育保教 , 严格落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 严禁“小学化”教学 。 通过家校合作 , 把近视防控关口前移 , 做到早监测、早发现、早预警、早干预 。
【链接】
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的具体目标
在教育部、国家卫健委等八部门联合印发的《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中提出了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的具体目标:
到2023年 , 力争实现全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在2018年的基础上每年降低0.5个百分点以上 , 近视高发省份每年降低1个百分点以上;到2030年 , 实现全国儿童青少年新发近视率明显下降、儿童青少年视力健康整体水平显著提升 , 6岁儿童近视率控制在3%左右 , 小学生近视率下降到38%以下 , 初中生近视率下降到60%以下 , 高中阶段学生近视率下降到70%以下 ,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达标优秀率在25%以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