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兽充电宝是共享充电宝吗 怪兽共享充电宝代理联系电话



文章插图
怪兽充电宝是共享充电宝吗 怪兽共享充电宝代理联系电话

文章插图
一个企业的创立往往和创始人的经历或者遭遇相关 。
因为租房受骗,左晖自己干中介,创立了链家及贝壳;美团进军酒店的一个原因也是一位负责人在回到老家县城之后订不到酒店;胡玮炜因办卡的值岗亭关门,没办法租到自行车,创立了摩拜······
同是共享经济的怪兽共享充电宝,诞生也源自一段糟心的经历 。
2017年初,刚刚卸任Uber相关职务的蔡光渊在上海静安寺附近办完事,准备打车回家时,发现手机没电了,他找了不下5家商户请求帮忙充电,均遭拒,最后一个美妆柜台的业务员帮他充了5%的电,他才回到家 。
尽管一些共享充电宝企业成立更早,但一直不温不火,在共享单车的光环之下毫不起眼,直到2019年,共享充电宝开始提价,公众才注意到原来共享充电宝还活着,而且实现盈利了,怪兽就是之一 。
2021年4月,怪兽充电在纳斯达克上市,成为名副其实的共享经济第一股 。共享经济和盈利,概念和增长,面子和里子,怪兽都有了,投资人却不买账,股价跌跌不休 。本文将从商业模式、业绩和外部因素的角度探究原因 。
01 矛盾:在夹缝中生存
在怪兽充电身上,存在两个矛盾 。
第一个矛盾是业绩大增,股价下滑 。
今年上半年,怪兽充电营业收入18.19亿元,同比增长89.7%,归母净利润则实现扭亏,从亏损1.08亿元转为盈利0.23亿元,而2.9美元的股价较8.5美元的上市价格,跌去了66% 。
第二个矛盾存在于规模和利润之间,同时也是第一个矛盾的答案 。
站在市场的角度,点位铺设的提升,行业整体渗透率的提高,有利于培育消费者的习惯 。如果借充电宝这一过程不够便捷,消费者会更倾向于自己携带充电宝,只有投放够多,铺排合理,消费者的取用和归还都方便,才能完成市场的培育工作 。
这一过程为非零和博弈,各大玩家都是行业发展的推手,有互利之功 。同时也是竞争对手,奉行的都是快速扩大市场份额,收获粉丝的原则,价格越低越容易规模化 。
所以初期的共享充电宝基本上是每小时收费0.5元到1元 。
在完成这些工作后,市场上形成了三电一兽(街电、来电、小电和怪兽)的竞争格局 。有了共享单车火拼到最后一地鸡毛的前车之鉴,涨价成了共享充电宝的主旋律 。
频繁涨价之后,有的酒吧、夜店已经高至10元/小时,24小时封顶价格也从20元、40元涨到99元 。对待涨价,有些人的心态是,就是涨到10元/小时,该用也得用,也有一些人觉得,这就是趁火打劫 。
这两拨人群的撕裂,戳中了共享充电宝的矛盾之处,即,价格必须低,才能扩大接受共享充电宝用户的规模,而价格放低,又无法盈利,所以其生存空间相对狭窄,整体的盘子也不会大 。
从1元到2元,2元到4元,共享充电宝企业选择涨价,是希望用温水煮青蛙的方式,让用户对价格产生钝感,以用户对共享充电宝的依赖打败对涨价的不满,来拓宽生存空间 。
可是这个如意算盘并不那么容易打 。
第一,国家对于共享品牌频繁提价做出了指示 。
今年6月,国家多部门联合召开行政指导会,要求8个共享消费品牌限期整改,规范市场价格行为和竞争行为 。哈啰、青桔、美团、怪兽、小电、来电等8个共享消费品牌的经营企业正积极整改 。
第二,即使没有行政干预,市场上认可的收费已经没有上涨空间 。
2020年,依托于线下聚集性场景,以租赁为主要营收的共享充电宝行业收入锐减,下半年恢复 。从怪兽提交的招股书来看,去年Q3和Q4的收入分别为9.24亿元和9.26亿元 。今年的Q1和Q2的收入分别为8.47亿元和9.72亿元,根据其公告,预计第三季度收入为9.0—9.3亿元 。
从去年Q3到今年的Q3,这五个季度,怪兽的收入很平稳,基本无增长 。而点位、充电宝数量和注册用户数都在上涨,也就是说,在单个充电宝、单个用户产生的收入、复购率这些方面,怪兽没有良好的突破 。如果有具体的数据,还可能已经出现了下滑 。
在没有合并等因素的自然状态之下,怪兽收入上遇见了天花板 。
再从净利润来看,虽然上半年同比扭亏,且增幅巨大,但如果和去年下半年环比,则缩水超过87% 。
这也是今年上半年怪兽业绩同比大涨,却没有对股价形成利好的原因之一 。
02 成本:给商家打工
提价引发消费者不满,共享充电宝又不得不“铤而走险”,是对收益的主动追求,也是一种被动选择 。
怪兽的收入里,购置柜机、充电宝及其折旧的成本只有15%左右 。毛利率高达85%,2021年上半年净利率只有1.28% 。
中间部分的钱花到哪儿了?给商家打工了 。
对用户来说,哪家供应商提供的共享充电宝,几乎无差别 。无用户粘性的共享充电宝对场景的依赖非常强,均为就近取用,满足应急需求,核心在于铺设点位越多流量就越多 。这导致竞争的核心变为争夺商家 。
和商家的合作方式有三种,直营、代理和服务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