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被誉为,鲁迅对于孔子儒学有怎样的评价?我翻阅资料没有找到?

对如此大话题 , 硕士级以上研究课题 , 上大学时几乎所有爱好就是读书 , 鲁迅作品读的不少 , 很是崇拜鲁迅被誉为 。这里笔者班门弄斧一下 , 谈一下自己看法 , 不当之处 , 留言点评 , 后续不断完善 。

鲁迅被誉为,鲁迅对于孔子儒学有怎样的评价?我翻阅资料没有找到?

文章插图
鲁迅被称为现代中国的孔夫子 。但是鲁迅曾说过自己在思想上中了老庄和韩非的毒 , “时而很峻急 , 时而很随便” 。“随便” , 是指他受了“虚无”的道家思想影响 。“峻急” , 是指他受了法家的思想影响 。但鲁迅在新文化运动中 , 对以孔夫子为代表的封建的儒家文化大加鞭挞 。他说 , 儒家的“仁义道德”是“吃人”的 。
鲁迅被誉为,鲁迅对于孔子儒学有怎样的评价?我翻阅资料没有找到?

文章插图

鲁迅被誉为,鲁迅对于孔子儒学有怎样的评价?我翻阅资料没有找到?

文章插图
在人们的心目中 , 鲁迅是儒学的克星 , 但实质表现是鲁迅和儒学的传承关系
鲁迅被誉为,鲁迅对于孔子儒学有怎样的评价?我翻阅资料没有找到?

文章插图
鲁迅先生被称为“黑暗中的斗士” , 我们熟悉的代表作品有《呐喊》《狂人日记》《彷徨》《阿Q正传》《朝花夕拾》 。这些作品有小说集、散文集、散文诗集、杂文集 , 汇集了鲁迅先生的思想和文学见解 。
在这近千万的文字中 , 让我们清楚的看见了那个半封建、半殖民中国的现实 , 更通过大量的翻译作品 , 让当时的中国人在“五四”运动的思潮下 , 看见了外面的世界 。民族的劣根性 。在《祝福》《阿Q正传》《孔乙己》中都有体现 。
鲁迅通过一系列典型的塑造和深刻的论述 , 揭示了礼教吃人的本质 , 是他在五四退潮后仍坚守阵地 , 把解剖刀伸向儒学的各个方面 , 将儒学的种种弊端昭示天下 , 还是他撕破种种道学家的丑恶面孔 , 将他们的灵魂桌首通衡 。
即使到30年代 , 他也没有放弃对儒学的批判 , 而是把文化批判和政治批判结合起来 , 通过对中外反动派利用儒学倒行逆施行为的鞭挞 , 揭示了儒学在现代社会所可能产生的种种负面效应 。可以说 , 鲁迅终其一生都在做着儒学的批判和清理工作 。
然而 , 这只是鲁迅文化使命和文化实践的一个方面 , 还有常常被人忽视的另一方面 , 那就是他和儒学的传承关系 。一些人提起鲁迅和儒学 , 总是认为鲁迅对儒学作出了完全的否定 , 这实在是一种皮相之见 。
关于鲁迅和儒学的传承关系 , 鲁迅出生在儒学世家 , 从小接受儒学传统教育 , 虽然家庭的变故使他看清了世人的真面目 , 并因此而初步发现了儒学的弊端 , 但儒学传统的精华已化作丰富的营养融进他的血液中 , 并使他从小就养成了“喜披览古说”的习惯 。
他在投身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前 , 一直强调继承儒学传统 。在日本留学期间 , 他提出了“外之不后于世界之思潮 , 内之仍弗失固有之血脉 , 取今复古 , 别立新宗“的文化建设原则 。绍兴任教之余 , 他搜集抄录会稽先贤遗作 , 张扬先贤蠡德 , “用遗邦人 , 庶几供其景行 , 不忘于故” , 以挽救因时世变迁而产生的“土风不加美”的习尚 。些言行固然表明青少年时期他对儒学在近代社会变革中所产生的负效应还缺乏深刻的认识 , 但从中却可以看出他的精神血脉和儒学的深厚的渊源关系 。
辛亥革命失败后对国事的严重失望使他沉醉于对古籍的搜集阅读和整理中 , 正是这种忘我的沉醉及袁世凯、张勋等复辟派利用儒学导演出的一幕幕丑剧 , 使他对儒学的本质有了清醒全面的认识 , 从而在友人的邀请催促下开始了对儒学的深刻激烈的批判 。他的“纠缠如毒蛇 , 执着如怨鬼”般的人世精神 , 他对社会黑暗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绝望的抗战 , 他从不为恶势力所屈的浩然正气、铮铮硬骨和坚贞气节 , 都可以从儒学那里找到思想的源头 。
鲁迅对儒学的批判确实相当激烈 , 但他并不是要置儒学于死地 , 而是要它起死回生 , 他是在做医生给病人做手术的工作 。他在1936年致尤炳折的信中说:“日本国民性 , 的确很好 , 但最大的天惠 , 是未受蒙古之侵入;我们生于大陆 , 早营农业 , 遂历受游牧民族之害 , 历史上满是血痕 , 却竟支撑以至今日 , 其实是伟大的 。但我们还要揭发自己的缺点 , 这是意在复兴 , 在改善……” 。
笔者认为鲁迅 将启蒙、忧患意识发展为唤醒意识 。鲁迅先生是用“笔杆子”当“枪杆子”在战斗的 , 弃医从文便是他真诚的面对现实和人生 , 发出自己的声音 , 揭露社会人性的内在 , 是先生的性格和个性 。直竖坚硬的发型与横眉冷对的态度 , 在黑暗中划开了一道口子 , 让一束阳光射了进来 。
鲁迅的思想中也有与儒家思想相通或相同的地方
孔子儒家思想中的“忠”、“孝”、“仁”等观念 , 在鲁迅那里都有具体的体现 。“我以我血荐轩辕”是忠 。“梦里依稀慈母泪”是孝 。“俯首甘为孺子牛”是仁 。鲁迅的“荷戟独彷徨”、“夜正长 , 路也正长”的坚韧战斗精神 , 与孔子的“士不可不弘毅 , 任重而道远”的担当与抱负 , 几乎是一脉相承的 。
《论语》上说:“子不语乱力怪神” , “敬鬼神而远之” , 显示了执着于现世的儒家情怀 。而鲁迅也说:“仰慕往古的 , 回往古去吧!想出世的 , 快出世吧!想上天的 , 快上天吧!灵魂要离开肉体的 , 赶快离开吧!现在的世上 , 应该是执着现在、执着地上的人们居住的 。”
鲁迅的实践同样给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启示 。我们说鲁迅始终同儒学传统保持密切的精神联系 , 还可以从他始终重视道德的自我修养和道德的社会功能得到有力的证明 。他高度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 , 他强烈的民族忧患意识 , 他无私的社会献身精神 , 他甘为人梯的高尚品格 , 他为坚持真理而独立不倚的高风亮节 , 他为朋友两肋插刀的侠义行为 , 甚至包括他为了母亲而对传统道德的痛苦承担 , 包括他在冲破孝顺母亲与解放自己的两难选择的困境后对朱安负责到底的表现 , 都表明他在为人上堪称中国人的楷模 。
所以说 , 在鲁迅的思想中 , 也有受儒家影响而形成的踏实、奋进、有担当的家国情怀 。这使得鲁迅在那个黑暗时代里不消极避世 , 不做羲皇上人 , 而与各种黑暗势力作斗争 , 匕首投枪 , 战斗不止 , 从而成就了他“战士”的称号 。
结语鲁迅“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 , 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的反叛思维和战斗精神 , 在探索文化与人性中 , 值得我们学习 。人是社会的目的 , 而不是社会的工具 , 一切文化和文明都是人所创造而有益于人的生存和发展的 , 如果背离这一点 , 多么高深的文明和高级的社会形式都有不合理性 , 值得怀疑和改造 。
我笃信 , 读鲁迅的文章 , 能让我们少些肤浅 , 少些小家子气 , 少些庸俗 , 少些丑陋 , 先生的文章就像一面明亮的镜子 , 照出你我的真实的内心 。读先生的文章 , 我们才逐渐成熟 , 正视人生 , 直面社会 , 以最坦荡、热烈的心 , 爱我们的国家和人民” , “鲁迅作品读多了 , 我突然有一种历史交接般的不断前进的责任感” , “经过这一个学期的接触 , 我发现生命中多多少少挂些鲁迅的影子 , 是可以帮助我衡量自己存在的意义的 。至少有这样一个标杆式的人物出现在我的世界里 , 我的眼界会开阔许多 , 我自己也再不会只局限在原本的那一点点不透风的空间里了”
参考文献:
1. 张永泉 , 鲁迅与儒学的现代转化;
2.鲁迅:①《文化偏至论》 。
②《古籍序酸集·(会稽郡故书神)序》 。
③《南腔北调集·我怎么做起小说来》 。
【鲁迅被誉为,鲁迅对于孔子儒学有怎样的评价?我翻阅资料没有找到?】④(华盖集·杂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