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干地支读音癸怎么读

1.癸怎么读,是读gui 还是kui?
癸_
只有一个读音:guǐ
癸(拼音:guǐ)是汉语常用字 ,最早见于商代甲骨文  。癸是天干的第十位,也用作顺序的第十 。早在甲骨文中,癸就被假借作天干第十位的名称,并由于殷人的习惯,经常用作先公先妣的庙号 。所以假借义成为其常用义,而本义反倒不可考 。
字源解说
"癸"的构型尚无定论,疑似象形字,但所像之形不明 。《说文解字》许慎认为壬、癸代表冬天,字像水从四方流入地中的样子,但下文又说像人足,说解自相矛盾 。桂馥《说文解字义证》认为"癸"是"揆"的本字,揆是揆度、揣测之义 。此义与"癸"古文字形无关 。揆义的"癸"当是假借字,后加提手以区分 。
文字学家罗振玉认为"癸"是"戣(读作 kuí)"的本字,"戣"是三锋戈 。《甲骨文字集》叶玉森不同意罗振玉的说法,他认为罗振玉用金文中个别字形为证而与大多数的甲金文字形不符 。
近代人饶炯认为"癸"是"葵"的本字 。"葵"在古代主要指冬葵 。甲金文的"癸"形像四叶对生形 。"癸"的古文字形符合冬葵的裂片状叶 。这种葵菜的"癸"是象形字,"癸"字的本义当是葵菜 。
"癸"字最早见于甲骨,作图1,似二物相交状,稍复杂的写法是在四角添加短划,有出头和不出头两种构形,分别作图2和图3 。以后分别沿着这两个方向发展,前者至东汉时期尚无太大变化,仍作为"癸"字的异体存在,东汉以后湮没不闻;后者最晚可见于战国时期 。而自春秋时期出现另有一种从矢从癶作图7的构形,其所从之癶概即《说文》所云"象人足"所据 。秦汉之后这种写法逐渐成为主流,随着时代的迁移而略有变形,至楷书则变形为上癶下天的"癸" 。
详细解释
词性 释义 英译 例句 例词
名词 天干的第十位,与地支配合以纪年、纪月、纪日 。参看"天干地支" 。
the last of the Ten Heavenly Stems 《春秋?桓公十七年》:"癸巳,葬蔡桓侯 。"
王羲之《兰亭集序》:"永和九年,岁在癸丑 。"
癸未年
 顺序第十的代称 。 癸二酸
 〈文言〉指北方,北部 。 樊宗师《绛守居园池记》:"癸次,水腔瀑三丈余 。"岑仲勉集解:"北方属癸,意谓池水北部 。" 
 〈文言〉水的代称 。 庚癸
 〈文言〉指妇女月经 。 天癸;癸水
 (Guǐ)姓氏用字 。 
动词 〈文言〉估量 。 estimate 《史记?律书》:"癸之言揆也,言万物可揆度,故曰癸 。"

2.戊、己、庚、辛、壬、癸 分别怎么念?
wu 四声
ji 三声
geng 一声
xin 一声
ren 二声
gui 三声
si 四声
you 三声
在中国古代的历法中,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被称为“十天干”,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叫作“十二地支” 。
天干地支的含义,在《史记》、《汉书》中均有部分记载,大体含义是:
十天干的含义 : 
甲是拆的意思,指万物剖符甲而出也 。 
乙是轧的意思,指万物出生,抽轧而出 。 
丙是炳的意思,指万物炳然著见 。 
丁是强的意思,指万物丁壮 。 
戊是茂的意思,指万物茂盛 。 
己是纪的意思,指万物有形可纪识 。 
庚是更的意思,指万物收敛有实 。 
辛是新的意思,指万物初新皆收成 。 
壬是任的意思,指阳气任养万物之下 。 
癸是揆的意思,指万物可揆度 。
十二地支的含义 :
子是兹的意思,指万物兹萌于既动之阳气下 。 
丑是纽,阳气在上未降 。 
寅是移,引的意思,指万物始生寅然也 。 
卯是茂,言万物茂也 。 
辰是震的意思,物经震动而长 。 
巳是起,指阳气之盛 。 
午是仵的意思,指万物盛大枝柯密布 。 
未是味,万物皆成有滋味也 。 
申是身的意思,指万物的身体都已成就 。 
酉是老的意思,万物之老也 。 
戌是灭的意思,万物尽灭 。 
亥是核的意思,万物收藏 。

3.天干地支里那些字都如何读
十天干:甲(jiǎ)、乙(yǐ)、丙(bǐng)、丁(dīng)、戊(wù)、己(jǐ)、庚(gēng)、辛(xīn)、壬(rén)、癸(guǐ);
十二地支:子(zǐ)、丑(chǒu)、寅(yín)、卯(mǎo)、辰(chén)、巳(sì)、午(wǔ)、未(wèi)、申(shēn)、酉(yǒu)、戌(xū)、亥(hài)
扩展资料:
天干地支简称为干支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总称为十天干,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叫作十二地支 。天干地支组成形成了古代历法纪年 。在民俗学上认为天干对应一些预兆 。
十干和十二支依次相配,组成六十个基本单位,又形成了一套干支纪法 。从殷墟出土的甲骨文来看,天干地支在中国民间主要用于纪日、卜卦和配合记事,后来更用于风水、术数等领域,而干支用来纪年月日时的历法叫做干支历 。
据考古所知,干支起码从殷商开始就用来纪日 。春秋战国时期又采用十二辰(地支)纪月,而十二辰纪时制度至迟西汉时已被采用 。西汉末始又用干支来纪年 。唐以后,五代历书月名开始注以干支,北宋时又将十干十二辰配合以纪时,至此年月日时分别全以干支注记,这就是干支历(甲子历),它是一种阳历 。
天干地支的主要序数功能被一二三四等数字取代之后,人们仍然用它们作为一般的序数字 。尤其是甲乙丙丁,不仅用于罗列分类的文章材料,还可以用于日常生活中对事物的评级与分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