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历农历怎么换算

1.公历和农历之间怎么换算?
很遗憾 。因为公历(现在用的是格里历,以前还曾用儒列历)和中国农历都不是严格按一个公式计算得到的,所以两个历法没有直接的公式 。 试图用一个简单的公式,而不利用许多像万年历一样的数据(尽管可以简化),就达到公农历转换的目的,这是不可能的 。我们能见到的所有公农历转换的软件,都存有多少不等的一些年份的历法数据 。 这些数据之中,最重要的是农历的每月天数 。因为农历是阴阳历,阴历部分(按月相编的部分)决定月日,阳历部分(按太阳高度编的部分)就是节气 。节气基本上是与公历直接对应的,可以较容易的推算;但月相周期与地球公转的关系相对复杂,一般都需要天文观测数据授时,所以农历每月是大月还是小月没有简单的公式 。 至于公历和农历的置闰,倒都有一定的方式推算,并不困难 。 如果只是天文数据,其实都还是可以算的——因为天文周期十分稳定,我们只要严格地按天文周期推算就可以了 。可是还有更为麻烦的一点,就是公历和农历这些历法,并不是完全严格地按照天文上的实际周期进行的,还有许多人为的因素 。最著名的就是罗马皇帝几次修改2、8等月份长短,以及儒列历中因计算不准确而人为地去掉了十天等事 。中国农历也有因为古代天文观测不准确造成的政府颁布的历法与天象不吻合的(我们不能苛求古人观测的精度) 。所以这两部历法都是与一个时期社会有关的东西,也就没有一定的规律可循了 。 万年历

2.公历农历怎么换算
我有一法:
 先认识一下“天干序数”和“地支序数”:
 天 干: 甲 乙 丙 丁 戊 己 庚 辛 壬 癸
 天干序数: 1 2 3 4 5 6 7 8 9 10
 地 支: 子 丑 寅 卯 辰 巳 午 未 申 酉 戌 亥
 地支序数: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一、由甲子年推算公历年
 公式:(天干序数 - 地支序数)÷2×10 + 3 + 天干序数
 上述得数再加任意一个60的倍数即可
 例1:求丁丑年为公历何年 。
 解:天干“丁”的序数是4,地支“丑”的序数是2,代入上述公式:
 (4-2)÷2×10 + 3 + 4 = 17
 答:公元后第一个丁丑年为公元17年,17加60的倍数的年份均为丁丑年(……公元77年、 137年、……1817年、1877年、1937年、1997年、2057年……) 。
 注:如果天干序数比地支序数小,则公式中的两个天干序数要先加10 。
 例2:求甲午年的公历年份 。
 解:天干“甲”序数为1,地支“午”序数为7 。天干“甲”的序数小于地支“午”的序 数,故天干序数1要先加10:
 (1+10-7)÷2×10 + 3 +(1+10)= 34
 答:公元后第一个甲午年为公元34年,34加60的倍数的年份均为甲午年(……公元94年、 154年、……1834年、1894年、1954年、2014年、2074年) 。
 二、由公历年推算干支年
 公式:
 取(公历年数-3)的个位数作天干的序数(个位数是0时看作10)
 取(公历年数-3)÷12 的余数作地支的序数(余数是0时看作12)
 用两个序数所对应的天干和地支相配
 例1:求2005年的甲子
 2005-3 = 2002 ,取个位数2作天干序数,即“乙”
 (2005-3)÷ 12 = 166 余10,取余数10作地支序数,即“酉”
 天干与地支配合为“乙酉”
 答:2005年是乙酉年 。
 例2:求1983年的甲子
 1983-3 = 1980 ,个位数是 0 ,看作10 ,10是天干“癸”的序数 。
 (1983-3)÷ 12 = 165 余数是 0 ,看作12 ,12是地支“亥”的序数 。
 天干与地支配合为“癸亥”
 答:1983年为癸亥年 。

3.公历和农历是如何换算的?
公历和农历之间是不能换算的,二者采用的计算方法不同,没有特殊关系可以查询,只能分别计算 。
公历是阳历的一种,阳历就是以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运动周期为基础而制定的历法 。
公历别称公元、西历、西元等,是一种源自于西方社会的纪年方法,由意大利医生兼哲学家Aloysius Lilius对儒略历加以改革而制成的一种历法 。1582年,时任罗马教皇的格列高利十三世予以批准颁行,以耶稣诞生之年作为纪年的开始 。
公历是一种平均太阳历,只有回归年,不管朔望月 。地球绕太阳一周的时间为365.2422天,因此,平均每4年便会少大约1天的时间 。
因此,公历规定每4年里有1个闰年,将这一天加在天数最少的2月,故闰年的2月有29天 。实际操作中为了方便,规定凡是能被4除尽的年份(末尾有两个0的要被400除尽),皆为闰年 。如1996,2000等皆为闰年 。
农历也是“阴阳历”,又称为夏历、阴历、旧历,是东亚传统历法之一 。农历属于一种阴阳历,平均历月等于一个朔望月,但设置闰月以使平均历年为一个回归年,设置二十四节气以反映季节(太阳直射点的周年运动)的变化特征,所以又有阳历的成分 。
平年十二个月,大月三十天,小月二十九天,全年354天或355天 。由于每年的天数比太阳年约差十一天,所以采用设置闰月的方法使这几年的平均日数尽 。
和阴历一样,在19年里中设置了7个闰月 。不过和阴历不同的是,又根据太阳的位置,把一个太阳年分成二十四个节气,以利于农业种植等活动 。纪年用天干地支搭配,六十年周而复始 。这种历法相传创始于夏代,所以又称为夏历 。也叫旧历 。
这就导致了农历和阴历的起始月份不一样,阴历是以正月初一为一年的起点,而农历是按24节气来划分的,也就是说立春是农历的起点 。

扩展资料
阳历
阳历就是太阳历,是以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运动周期为基础而制定的历法 。一年12个月,这个“月”实际上与朔望月无关,月份、日期都与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较好地符合,在一年中可以明显看出四季寒暖变化的情况 。
阴历
阴历,又称太阴历,是以月球绕行地球一周为一个月,即以朔望月作为确定历月的基础的一种历法 。
因朔望月较之回归年易于观测,远古的历法几乎都是阴历 。但是朔望月的长度(29.5306日)为一个月的平均值,全年12个月,同回归年(365.2422日)相差约10日21时,所以,需要设置闰月,三年闰一个月,五年闰二个月,十九年闰七个月 。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公历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农历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阳历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阴历

4.农历和公历如何换算
阳历,即太阳历,是以四季循环的回归年(地球绕太阳一周)为基本周期,与月相变化无关 。太阳历历年的平均长度等于回归年,历月的日数和年的月数是人为规定 。
阴历,即太阴历(月球我国古代称太阴),以月球圆缺的周期朔望月为基本周期 。历月平均长度29.5天,规定单数月30天,双数月29天,12个历月为1年,共354天 。规定30年内增加11个闰日,安置在第2,5,7,10,13,16,18,21,24,26,29各年的12月底 。目前太阴历只在伊斯兰教国家和地区使用 。(注意跟我们有的阴历不是一个概念) 
公历,公共历法简称 。现行世界通用历法,真名格里高利历(罗马教皇制定颁布),太阳历的一种 。天天在用就不具体说了 。
农历,中国传统历法,属阴阳历(我们经常简称为阴历,这里一定要与前面所说的太阴历区别) 。以月相变化周期朔望月作为历月的基础,同时又考虑回归年的周期,采用加闰月的方法使历年的平均长度和回归年的长度接近 。以朔日作为第个历月的初一,两朔日之间的时间为一月,大月30天,小月29天,1年设12个月,共354或355天 。为使历年平均接近回归年,在19个历年中加入7个闰月,有闰月的那年有13个月,共384或385天,叫作闰年 。19个历年和19个回归年的长度几乎相等,7个闰月一般在第3,6,9,11,14,17,19年 。具体安置在哪一个月,这和二十四节气的中气有关 。二十四节气实际是由12个节气和12个中气组成(是不是出你意外),二者相间排列,每月都有它固定的中气,如含有中气雨水的月为正月 。19个回归年中有19*12=228个中气和节气,但有235个朔望月,显然有7个月没有中气,7个月没有节气 。阴阳历规定没有中气的月份作为这一年的闰月

5.公历农历之间有什么关系,如何换算
展开全部
公历,它是国际通用的 。阳历 以地球绕太阳转一圈的时间定做一年,共3 65天5小时48分46秒 。平年只计365天这个 整数,不计尾数;一年分做12个月,大月31 天,小月30天,二月只有28天 。四年的尾 数积累起来共1天光景,加在第四年的二月 里,这一年叫做闰年 。所以闰年的二月有2 9天 。阴历以月亮圆缺一次的时间定做一个 月,共29天半 。为了算起来方便,大月定 做30天,小月29天,一年12个月中,大小 月大体上交替排列 。阴历一年只有354天左 右,也没有平年闰年的差别 。 阴历不考虑地球绕太阳的运行,因此使得 四季的变化在阴历上就没有固定的时间, 它不能反映季节,这是一个很大的缺点 。 为了克服这个缺点,后来人们定了一个折 衷的历,就是所谓阴阳合历 。现在我国还 在使用的夏历(也有人叫它农历或阴历),就 是这种阴阳合历 。它跟阴历一样,也以月 亮圆缺一次的时间定做一个月,也是大月3 0天,小月29天,可是它又用加闰月的办法 ,使得平均每年的天数跟阳历全年的天数 相接近,来调整四季 。夏历约每过二、三 年多一个闰月 。“阴历”又名“太阴历”,系以 月球绕行地球一周为一月,再配合地球绕 日一周之时数为一年,实际上等于阴阳合 历,我国在民国元年前采用此历,为与现 行之历相对称,故名之曰“旧历” 。一般人以 为阴历适合于农家,而名之日“农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