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瘦身三步曲 身材不走样

一部曲:树立正确的观念
专家指出,产后的六个月是新妈妈瘦身的黄金期,因为这段期间新妈妈的新陈代谢率高,而生活习惯也尚未定型,因此瘦身的效果会较好 。但刚刚分娩不久的新妈妈不能盲目节食瘦身 。因为刚生产完,身体还未完全恢复到孕前的程度,加之有些新妈妈还担负着繁重的哺育任务,此时正是需要补充营养的时候 。产后强制节食,不仅会导致新妈妈身体恢复慢,严重的还有可能引发产后各种并发症 。而服用减肥药更不可取,因为大多数的减肥药主要通过增加排泄量达到减肥目的,减肥药同时还会影响人体正常代谢 。哺乳期的新妈妈服用减肥药,大部分药物会从乳汁里排出,这样就等于宝宝也跟着你吃了大量药物 。新生婴儿的肝脏解毒功能差,大剂量药物易引起宝宝肝功能降低,造成肝功能异常 。
有些新妈妈,怕喂奶使乳房越来越松弛、下垂,影响体形美,而采用人工喂养 。这种做法不仅不利于婴儿生长发育,也不利于恢复和保持自身体形 。因为哺乳时,由于婴儿吮吸刺激乳头,可使母体的催乳素分泌增加,促使妊娠增大的子宫收缩,并使臃肿的腹壁迅速复原 。催乳素通过作用于乳房的腺上皮质细胞和乳房悬韧带,可防止乳房过度下垂 。哺乳还可加速乳汁的分泌,促进母体的新陈代谢,消耗妊娠期内所积聚的脂肪,减少皮下脂肪贮存,从而有效地防止肥胖 。哺乳时应让孩子交替吮吸双侧乳房,以保持两侧乳房大小相同,丰满健美 。
二部曲:合理调整饮食
专家提醒各位新妈妈,产后的饮食搭配对于瘦身的顺利进行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既要保证小宝宝和新妈妈营养摄入充分,又要避免在营养过剩的基础上,限制脂肪和糖的摄入 。偏好甜食、油炸食品、动物油、肥肉、动物内脏等高脂类食物,当然容易导致产后发胖,爱美的新妈妈要少吃 。饮食中必须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如鱼、瘦肉、蛋、奶、水果和蔬菜 。
新妈妈应尽量食用植物油,油量越少越好,含高油脂的沙拉酱、花生酱都是容易发胖的食物,新妈妈最好少吃 。奶类是钙质摄取的主要来源,新妈妈应食用适量的奶制品,但应注意尽量选用低脂、脱脂奶,而不宜选取炼乳、调味乳 。甜点、零食对想要减肥的新妈妈来说同样也不太适合,尤其是蛋糕、巧克力,热量特别高,应适当控制 。此外,汽水、果汁都是高热量的饮料,仅一罐275ml的可乐就有150卡的热量,所以,建议新妈妈平时最好多喝白开水 。
新妈妈每日最好做到少食多餐,这样不会给胃肠增加负担,食物中的能量也能很快地被身体利用 。反之,如果一次吃完,血液长时间地集中在消化器官,使人昏昏欲睡,能量一时用不完便变成脂肪储存起来 。下一餐来临时,由于过分饥饿又会吃得过多,从而形成恶性循环 。
新妈妈不要以大吃水果的方式满足食欲来瘦身,因为水果中含糖量高,有些水果的糖含量可达到20% 。因此,每天吃水果的数量也要注意限制 。数量最好控制在300克以下(去皮去核后),吃香蕉不应多于2根以上 。吃水果的时间也不可忽视,这对于控制过多热量摄取很重要 。最好不要在餐后吃水果,正确的做法是在餐前吃水果 。这样,等到进正餐时腹中已有食物,不会太饥饿 。这样就不易过多进食,有助于控制体重增长 。
三部曲:适当有氧运动
生产后的第二天,新妈妈就可以先下床走路,而失血较多、血压低以及剖腹产的新妈妈,第二或第三天下床走动较佳 。专家表示,走路可以帮助血液循环,若躺在床上过久容易有腰酸背痛现象 。等到坐完月子后,就可以进行更进一步的体能运动 。
孕期及产后积极运动是预防生育性肥胖的重要措施 。适当的运动可促进新陈代谢,避免体内热量蓄积 。
产后运动应坚持三个原则:
一是避免剧烈运动 。为了快速瘦身,许多产妇采取激烈的运动计划,这很容易造成疲劳,不仅如此,还会损害健康 。产后立即进行剧烈运动减肥,很可能影响子宫的康复并引起出血,严重时还会使生产时的手术创面或外阴切口再次遭受损伤 。别忘了进行运动之前,事前的热身运动与事后的缓和运动可不能少,否则容易造成运动伤害 。
二是选择轻、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并做到持之以恒,这样有利于减重,并能有效防止减重后体重出现反弹 。有氧运动有极佳的燃脂效果,有氧运动指的是使用到全身肌肉的运动,包括慢跑、快走、游泳、登山、骑脚踏车、有氧舞蹈等,且进行的时间至少要持续12~15分钟以上,若要有效燃烧脂肪,应持续进行30分钟以上,或是一天之内累积到30分钟以上才有效果 。
新妈妈的产后运动应注意循序渐进,如能坚持在分娩后进行5个月左右必要的身体锻炼,不仅对体质以及形体的恢复有益,还可将全身的肌肉练得结实一些,消除腹部、臀部、大腿等处多余的脂肪,恢复怀孕前的健美身姿 。
三是切忌急功近利心态和懒惰好逸心态的交替 。产后健身的信念一旦树立,不要轻易打破自己的心理防线,不可“放纵” 。一方面不能半途而废,偶尔贪吃贪睡;另一方面也不要急于成功,有时候扎进健身房一呆就是几小时 。要心态平和地面对产后减肥 。
【产后瘦身三步曲 身材不走样】本文由网友发布,本站仅引用以提供参考,不代表本站赞同文章的观点 。如您认为本文在内容和知识产权上侵害了您的利益,请与我们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