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不出户“一键”完成春种秋收,济南市“智慧”托起乡村产业振兴

足不出户“一键”完成春种秋收,济南市“智慧”托起乡村产业振兴】本文转自:海报新闻
大众网·海报新闻采访人员岳璋济南报道
“种豆南山”“带月荷锄”“夕露沾衣”是诗人笔下浪漫惬意的田园享受 , 而对于农民来说 , 顶风冒雨、烈日炙烤才是真正的生活 。 纵观中华五千年历史 , 农业是根植于全体国人灵魂深处不可磨灭的印记 , 这份印记象征着中国人民的勤劳和朴素 , 也充满了经年来劳动人民的汗水和压力 。 近年来 , 济南市围绕生产、经营、管理和服务四个环节 , 积极改良农业生产方式 , 将科技化、智慧化等现代技术融入农业生产中 , 在提高农作物亩产量、提升农作物产出质量的同时 , 帮助农民减轻耕作压力 , 并提高其劳作收入 。 6月5日 , 时值小麦收割与水稻插秧之际 , 大众网·海报新闻采访人员来到位于济南市槐荫区的玉清湖街道和吴家堡街道 , 了解现代农耕者的生产经营方式 , 并记录他们农耕生活的沧桑巨变 。
足不出户“一键”完成春种秋收,济南市“智慧”托起乡村产业振兴
文章图片
种稻40年见证农业变迁 , 机械化插秧效率增长数十倍
在位于槐荫区吴家堡的一片水稻田中 , 两台大型机械化插秧机满载着青绿的秧苗徘徊于稻田间 , 机械过处 , 排列齐整、秧距统一的稻苗满布其中 。 稻田外 , 头戴草帽的农民双手叉腰 , 轻松谈笑间 , 一亩亩秧苗便已栽插完毕 。
足不出户“一键”完成春种秋收,济南市“智慧”托起乡村产业振兴
文章图片
“像这样轻松的插秧 , 放在以前想都不敢想 。 ”席家庄村党支部副书记刘建波眯着眼盯着栽插完毕的水稻秧苗 , 对采访人员说 , 他18岁开始帮家里种植水稻 , 至今已有近40载 。 在这40年中 , 从最初的人力到现在的机械化种植、水肥一体化灌溉 , 一路走来 , 他见证了济南市农业生产的翻天变化 。
足不出户“一键”完成春种秋收,济南市“智慧”托起乡村产业振兴
文章图片
在交谈间 , 一位老农民向采访人员展示了水稻插秧最初的样子——赤着脚、将身体折弯成近90度角 , 左手持一团秧苗 , 右手扯下一株后 , 插进水田之中按实 , 双腿随着节奏向后退 , 再重复一遍扯、插、按的步骤 。 几株栽插方毕 , 老农的额上已然挂上汗珠 , 而这样的工作 , 放在以前一干就要一整天 。 “我小时候帮家里种稻子 , 每天插秧完 , 腰、腿、胳膊都酸疼的直不起来 , 手脚被水泡的苍白浮肿 , 被蚂蟥等虫子叮咬更是常事 。 ”刘建波说 。
足不出户“一键”完成春种秋收,济南市“智慧”托起乡村产业振兴
文章图片
直到2011年 , 该村机械化种植技术的到来 , 将这一情况彻底改变 , 刘建波表示 , 从那时起 , 不止他一人 , 村中所有的农户都不需要再辛劳地抢插秧苗 , 让所有人不再饱受人工种植的辛劳 , 也不用再忍受蚊虫的叮咬 。 不仅如此 , 在工作效率上也是天差地别 , 现在插秧机一个小时的工作量 , 顶过去两三个人一天的工作量 , 整个村子的水稻田 , 只需几台机器 , 便可在一天之中完成栽插工作 , 较之前效率增长数十倍 。
足不出户“一键”完成春种秋收,济南市“智慧”托起乡村产业振兴
文章图片
此外 , 在选种品种上 , 近年来吴家堡片区也下足了功夫 , 聘请专家研究、赴外地考察交流、申请农业专利……通过各种科技感十足的品种改良工序 , 目前 , 吴家堡大米成为了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 , 其销量更是让农户们表示欣喜 。
小麦种植“一键”完成 , 水肥一体化实现“居家耕田”
六月初不仅是抢插稻苗的时期 , 也是小麦的收割期 , 在位于槐荫区玉清湖街道的大李庄村 , 微风轻扫麦田 , 拨弄起阵阵麦浪 。 放眼望去 , 金色满园的视觉冲击和麦粒轻碰的“窸窣”声让人倍感惬意 。 在这片麦田中 , 尤为显眼的就是一台连接着数条导管的机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