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解析 习相近下一句是什么

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
注译:
性:指人的本性
习:学习,练习,习惯 。(环境决定习惯)
原文解析:
孔子说:“人的原始天性是相近的,只是在后天不同的环境中受到不同的影响后才会产生区别 。”
有感解读:
中国人都熟悉这句话,是因为它入选了《三字经》 。
孔子认为人的本性是相近的,相差无几,只不过因为后天的生活习惯、所受教育、生存环境等社会因素的不同造成了很大的区别 。
但在我们生活当中,很多人特别喜欢强调先天优势,喜欢传颂天才的传说和故事,这样做最大的好处是弥补认知偏差 。
当一个人发现在同一件事情上别人做得比自己好时,如果有人告诉他,别人做得好是因为别人努力,他要想做得好,就不能什么都不做,也得努力 。
只要他努力,也能做得到 。这时候他就会产生认知失调,从而感觉压力很大、不舒服 。
【原文解析 习相近下一句是什么】但如果有人告诉他,别人做得好是因为有个好爸爸,或者是因为别人是天才之类,他内心立马变得安定,并得出判断:我不行不是因为我不用功,是很多客观原因限制了我 。
孔子当时就看到了人的天资、禀赋、智商,这些所谓的本性是很接近的,正常人的智商差别并不大,天资、禀赋更是没有太大的差别 。
而练习慢慢地会让不同的人拉开差距,“习”不仅仅是学习,还是接触、练习、熏陶,因而孔子提出“性相近也,习相远也”的论断 。
这就说明,人是可以通过教育塑造发生改变的 。
“习”分主动和被动,自己决定学好还是学坏属于主动,受环境影响潜移默化学好了或者学坏了则属于被动 。
每个人所接收的信息,每天练习的内容,每天被熏陶的氛围,导致了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化 。
我们要更多地相信,能力的获得是后天的训练和努力的结果,而不应简单地把它归结为天赋 。“这没办法改变”“这是因为遗传基因”……这类说法只能让你更加懈怠,不利于你进步 。
事实上,努力练习真可以改变命运 。练习不仅包含知识在内,包括爱好,生活中的人情世故等 。
人 之 初,性 本 善。性 相 近,习 相 远 。

原文解析 习相近下一句是什么

文章插图

【解释】每个人生下来的时候都是善良的,只是由于成长过程和后天学习环境不同,而导致性情有了好与坏的差别 。
【启示】人生下来原本都是一样,但从小不好好教育,善良的本性就会变坏 。所以,人从小就要好好学习,区分善恶,才能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父母和长辈营造的家庭生活环境对宝宝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
【注释】
人:泛指众人 。
初:初生,刚出生的时候 。
性:性情,本性 。
本:根本,原来 。
相近:相去不远 。
习:后天的习惯 。
远:相差太远 。“性相近,习相远”是孔子的话 。
【故事】晋朝时,有个名叫周处的人 。他是一个本性善良的人,可是,由于他自小便没了爹娘,在无人教导的情形下,周处的性情变的很残暴,行为也十分野蛮 。周处喜欢欺负弱小,常常因为自己不高兴,就把别人打的头破血流的,所以,村里得人见了他,总是躲的远远的 。这几天,村子里出现了一只凶恶的老虎,在山脚下的大湖里也出现了一只可怕的蛟龙,常常侵害村里的农作物,甚至还把农民活生生吞掉,大家觉得很害怕,甚至把老虎、蛟龙及周处合称“三害”,还说“三害”不除,村民将永无安宁之日 。周处听说了村里来了这“三害”,好打架的个性使他立刻到山里一拳就把老虎给打死了,接着又到湖里抓蛟龙,在湖里追了三天三夜,才消灭了蛟龙 。岸上的村民见周处一直没有浮出水面,还以为他和蛟龙同归于尽了,于是,大家便在岸上庆祝除去了“三害” 。周处回到了村子里,明白了自己竟是第三害后,从此下决心改过自新,不再是个让人家讨厌的人 。